第四章蔬菜類飲食宜忌
不能生食水生植物
荸薺、菱角(青菱、紅菱)均屬水生植物,它們大都質白鮮脆、清涼爽口,並有清熱解毒、開胃消食、化痰止咳等功效,但如生食此類水生植物,極易招致薑片蟲病的發生。薑片蟲是寄生在人體中的一種吸蟲,通常在小腸內,靠吸盤作用,牢牢吸附在腸壁上,使人腸黏膜發炎、出血、水腫,發育遲滯,智力減退,少數嚴重患者可因虛脫導致死亡。
薑片蟲一般生長在水中,繁殖力極強,水生植物很容易被汙染。因此,為防止患病,切忌生吃菱角、荸薺類水生植物;在水塘內采集蘆筍時,也不要用嘴咬住蘆筍。如果已患有薑片蟲病,須及時到醫院治療。
有斑的地瓜不能吃
地瓜存放時間長了,皮上往往會出現一塊一塊的黑斑,這就是地瓜的黑斑病。它是由黑斑病菌從地瓜破皮的地方侵入地瓜內生長繁殖產生的毒素。吃了有黑斑的地瓜(不論是生吃還是熟吃),都很容易使人中毒。中毒後,病人先是頭暈、惡心、嘔吐,隨後腹痛,嚴重者會出現高燒、氣喘、神誌不清、抽搐等症狀。如搶救不及時,還會危及生命。因此,已經變黑、變硬、有苦味的地瓜不能吃。如染黑斑病不嚴重,可將黑斑病塊挖掉以後再吃。
韭菜與白酒不能同食
《金匱要略》雲:“飲白酒,食生韭令人增病。”白酒甘辛微苦,性大熱,含乙醇約占60%左右,乙醇在肝內代謝,嗜酒者可引起酒精中毒性肝炎、脂肪肝及肝硬變。酒性辛熱,有刺激性,能擴張血管,使血流加快,又可引起胃炎和潰瘍複發。韭菜性亦屬辛溫,能壯陽活血,食生韭飲白酒,不啻火上加油,久食動血,有出血性疾病患者,尤為禁忌。
夏季不宜多吃韭菜
韭菜能連續收割,莖葉貯存的養分也會迅速消耗,積累減少,使食用品質降低。這些都與季節的生長有著密切的關係。春季生長的韭菜營養豐富而品質好,一旦到了夏季,韭菜開始老化,纖維多而粗糙,不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加之到了夏天人的胃腸功能減弱,特別是吃老韭菜,粗纖維多,而且比較堅韌,不好消化而引起腹瀉。加上夏季天氣炎熱,韭菜不易保管,很容易腐爛變質,散發出一種難聞的臭味,這些都是對人體不利的。因此夏季不宜多吃韭菜。
白菜受凍不能再吃
在我國北方,冬季來臨前家家戶戶都要貯存一些白菜作為過冬的蔬菜。如白菜受了凍處理不好,或吃凍白菜過多,就會引起中毒。
因為,凍白菜含有亞硝酸鹽和硝酸鹽。當食用的白菜中含亞硝酸鹽超過2.5毫克,或硝酸鹽超過100毫克時,就會中毒。融化解凍後的凍白菜,其硝酸鹽在細菌的作用下,可還原為亞硝酸鹽,毒性增大。當其超過人體正常抗毒能力時,可引起較嚴重的中毒,如出現頭痛、心慌氣短、腹瀉等一係列症狀,甚至出現昏迷。
忌食隔夜韭菜
韭菜含有胡蘿卜素以及維生素B、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成分,人食後有增進食欲和促進新陳代謝的功效,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
但韭菜又含有大量的硝酸鹽,炒熟後存放時間過久,硝酸鹽則可轉化為亞硝酸鹽,人吃了就會中毒,出現頭暈、惡心、嘔吐、腹脹、腹痛和腹瀉等症狀,個別人還可能有出汗和全身不適的情況。因此,炒熟的韭菜切莫過夜食用。同樣,生韭菜存放時間也不宜過長。
食帶皮土豆有損人體健康
土豆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菜類食品。為了省事、方便,有許多人不削皮而烹調食用。食帶皮的土豆是有損於人體健康的。
因為土豆裏含有有毒的配糖生物堿。這種配糖生物堿幾乎全部集中在土豆皮裏,食用大量的配糖生物堿可以引起中毒。
帶皮的土豆煮熟後立即將皮剝去,也會有部分的配糖生物堿滲入土豆內部,同樣會引起中毒。
忌過多食用紫菜
紫菜的營養十分豐富。據分析,每100克紫菜含蛋白質可達29~35.6克,是海帶的4倍,與大豆的含量差不多,並且蛋白質容易被消化吸收。紫菜的鈣、磷、鐵含量也極為豐富,每100克中分別含343毫克、33.2毫克和457毫克,還含有豐富的碘,以及多量的維生素A、維生素C、核黃素、煙酸等。
紫菜食用方便,味道鮮美,是很受大眾喜愛的食品。但是,紫菜卻是不可過量食用的。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最近警告市民,成年人每天食用即食紫菜最多不可超過七八片;如果長期過量食用,將會因為吸收過多的碘而導致甲亢。兒童更是如此。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對146種食物樣本進行了碘含量測試,結果發現,紫菜碘含量比一般食物高4倍以上,比蔬菜高近400倍。他們發現,平均每2克紫菜含碘高達148微克。按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每2克紫菜的含碘量已遠遠超出一個成年人每天的所需量。
生吃胡蘿卜無益處
胡蘿卜含有一種極重要的物質——胡蘿卜素,胡蘿卜與脂肪共炒後,其中的胡蘿卜素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因此胡蘿卜素又被稱為維生素A原。這種維生素A原隻有在胡蘿卜裏含量較高,約為土豆的360倍,芹菜的36倍,蘋果的45倍,柑橘的23倍,一般果蔬及糖食食物中含量都較少。維生素A缺乏者,皮膚粗糙,眼幹,易患夜盲症,身體抵抗力差,易發生呼吸係統和泌尿係統疾病,幼兒易影響身體發育。近年來科學家又發現,維生素A缺乏者的癌症發病率要比普通人高2倍多,特別是肺癌的發病率最高。胡蘿卜內還含有大量的木質素,也有提高機體抗癌免疫力的功用。
胡蘿卜中還含有槲皮素,它是組成維生素P的有關物質,同時可改善微血管功能,增加冠狀動脈流量。胡蘿卜裏還有一種能降低血糖的物質,是糖尿病患者的佳蔬良藥。
每100克胡蘿卜中,約含蛋白質0.6克,脂肪0.3克,糖類7.6~8.3克,鈣19~32毫克,鐵0.6毫克,維生素A原(胡蘿卜素)1.35~17.25毫克,維生素B1 0.02~0.04毫克,維生素B2 0.04~0.05毫克,維生素C 12毫克,熱量150.7千焦,另含果膠、澱粉、無機鹽和多種氨基酸。各類品種中,尤以深橘紅色的胡蘿卜素含量最高,各種胡蘿卜所含能量在79.5~1339.8千焦之間。
胡蘿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原——胡蘿卜素。維生素A有維持上皮組織的正常結構,直接促進人體生長發育的作用。有人以為生吃胡蘿卜最有營養,其實,恰恰相反。生吃胡蘿卜會損失90%左右的胡蘿卜素。因為胡蘿卜素隻有溶解在油脂中才能被人體吸收,在小腸黏膜或肝髒裏變成維生素A。
為避免浪費,忌生吃胡蘿卜,烹調時要多放些油,與肉同燉。
吃未熟透的豆角危害很多
在未成熟的和較老的豆角中含有一種溶血性皂素,吃了這種含毒量大的豆角,一般在3小時左右出現惡心、嘔吐、腹痛、頭暈等症狀。但吐過後就會恢複正常。
如果豆角在煮沸或急火加熱10~15分鍾,凝集毒、溶血素就可以被破壞。
炒吃豆角或用豆角做餡要充分加熱,不可吃未熟的豆角。
忌食久放熟銀耳
據測定,每100克幹銀耳中約含水分15克,能量為774.6~3408.1千焦,含蛋白質10克,脂肪1.4克,粗纖維29.3克,碳水化合物41.2克,維生素A原(胡蘿卜素)45微克,維生素B1 0.4毫克,維生素B2 0.37毫克,尼克酸5.5毫克,鈣19~262毫克,磷433毫克,鐵4.5毫克,鉀586~1750毫克,另含多種微量元素和17種氨基酸等。
銀耳含有較多的硝酸鹽類。煮熟的銀耳若放置時間過長,如放1~2天,在細菌的分解作用下,會產生亞硝酸鹽,人吃了這種銀耳湯後,亞硝酸鹽能使血液裏的血紅蛋白喪失攜帶氧氣的能力,破壞了人體的正常功能,會使人發生嘔吐、昏迷,甚至死亡。
不宜常食生菜
生菜富含鈣、磷、維生素A原、多種維生素和白色狀液。白色狀液內含有橡膠質、菊糖、甘露醇和萵苣素,也含有各種礦物質,其餘營養與萵苣相似。
生菜的功效同萵苣,具有通乳汁、助發育、消水腫的作用,適宜於兒童少年生長發育期食用,對小便不通、尿血、水腫等患者尤其有利。
古代典籍中有常食生菜眼痛,多食昏眼的記載。生菜中的生化物對視神經有刺激作用。因此,不宜常食生菜。
忌過食洋蔥
每100克洋蔥約含蛋白質0.8~1.8克,不含脂肪,糖類8克,鈣40毫克,磷50毫克,鐵1.8毫克,維生素A原(胡蘿卜素)微量,維生素B1 0.03毫克,維生素B2 0.02毫克,維生素C較多,為8毫克,熱量163.3千焦,另含尼克酸、咖啡酸、芥子酸、檸檬酸、多糖和槲皮素等。它還含有在蔬菜中極為少見的前列腺素,這是一種能降低血壓的物質。洋蔥還是一種良好的抗癌物質,主要是因為它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硒,是一種很強的抗氧化劑,可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消除膚層及機體內部的不潔廢物。
洋蔥味辛,有清熱化痰、解毒殺蟲之功效。現代醫學認為它有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減肥、消炎和抗癌的作用。
洋蔥有類似大蒜的味道,氣味較難聞,因此生食應酌量。另外,洋蔥易產生氣體,過量食用會產生脹氣和排氣,給人造成不快。凡有皮膚瘙癢性疾病以及患有眼疾充血的人,應忌食。
忌食過老的茄子
茄子內含維生素A、B、C、P以及脂肪、蛋白質、糖類、礦物質等,其中糖類的含量比番茄多1倍,礦物質多2~3倍。茄子與一般蔬菜不同的是,它含有維生素P,尤以紫茄子含量較高。維生素P可降低毛細血管的脆性和滲透性,增加細胞間的黏力,防止微血管破裂,使小血管保持正常功能。
另外,美國醫學界在《降低膽固醇十二法》中,把食用茄子降低膽固醇列在十二法之首。國外研究人員發現,茄子中含有一種名為“龍葵堿”的物質,具有一定的抗癌功效。據臨床醫生報道,癌症病人常伴有發燒,特別是一些接受化療的癌症患者,由於癌細胞的大量破壞,更易發燒,如常食茄子,確有退燒的效果。
適宜發熱、便秘及患有乳腺炎者食用;適宜高血壓、眼底出血、咯血、動脈硬化、皮膚紫斑症等容易內出血的人食用;適宜癌症患者及放療化療後食用,具有一定抗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