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蔬菜類飲食宜忌(2 / 3)

過老的茄子忌食。茄科植物都含有一定的茄堿,這是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在生理成熟期的茄子中含量更多,所以,這個時期的茄子不宜多吃。根據前人經驗,凡是虛寒腹瀉、皮膚瘡瘍,以及目疾患者忌食。

未熟的芋頭會刺激咽喉

每100克芋頭中含有蛋白質2.2克,澱粉17.5克,磷51毫克,鈣19毫克,鐵3.9毫克,能量為247千焦,營養價值近似馬鈴薯,質地比馬鈴薯細軟,又不含龍葵素,易於消化而不會引起中毒,因此很適宜身體虛弱者食用。它也是一種很好的堿性食物。

中醫認為芋頭有益胃、寬腸、通便、解毒、散結和調節中氣化痰的功用,久服可補中益肝腎,療熱止渴,添精益髓。對治療大便幹燥硬結,婦女產後惡露排除不暢,瘰病,腫毒,甲狀腺腫,腸中癖塊,蟲咬蜂蜇,急性關節炎,乳腺炎等病症有效。現代研究發現,芋頭的乳狀液中含有一種複雜的化合物皂甙,這種物質對機體有治療作用,但對皮膚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因而在剝洗芋頭時,手部皮膚會發癢,必須放到火上烤一烤才可緩解。有皮膚過敏者應戴上乳膠或塑料手套進行剝洗。

芋頭含有澱粉較多,多食會產生滯氣不化。烹調時一定要烹熟,否則其中的黏液會刺激咽喉。

芋頭可糧可菜,亦可磨粉入藥。食用時可蒸、煨、烤、燒、燴、炒。單獨煮食,甜香可口;與禽肉、畜肉同烹,其味更美。

最簡便的吃法是用火鍋煨芋頭,蒸熟後蘸糖吃也特別有味道。把芋頭切成了塊,與玉米合著煮,成粥後色香味佳。

不宜大量吃酸菜

不少人喜歡吃酸菜,適當吃點酸菜可以調節胃口,增加食欲。但若大量吃酸菜,則是不當的。這是因為,醃製的酸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和鈣。由於它酸度高,食用後在腸道內形成草酸鈣,不易被排出體外,而會被大量吸收,容易沉積形成尿路結石。另外,酸菜在醃製過程中,維生素C被大量破壞。大量吃酸菜,人體維生素C缺乏,會使人體抑製草酸鈣結晶體沉積和減少尿路結石形成的能力大為降低。因此,酸菜少吃點是可以的,大量食用是不宜的。

不宜過多吃香菜

香菜又叫芫荽,學名胡荽。香菜含有豐富的營養,據測定,每100克中含有蛋白質20克,碳水化合物69克,脂肪0.3克,磷49毫克,鐵5.6毫克,胡蘿卜素377毫克,維生素C 41毫克,還含有硫胺素、尼克酸及右旋甘露糖醇、黃酮苷等。香菜有著獨特的香味,是製湯、做餛飩餡不可缺少的調料,也是涼拌菜中很好的配料。香菜不但風味獨特,而且芳香健脾,驅風解毒,有防治感冒之功效。

但是,香菜卻是不可過量食用的。這是因為:有的人吃多了香菜,會在皮膚上起小紅疙瘩,瘙癢不已,還會鼻幹舌燥。患口臭、狐臭、齲齒及生瘡的人,更不宜多吃香菜,否則,將會加重病情。另外,根據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的記載,“凡服一切補藥及中藥中有白術、牡丹者,不可食用香菜”。

蘿卜、人參忌同食

蘿卜、人參相克,藥理作用不同,不可同時服用。《本草綱目》中指出,“蘿卜生食升氣,熟食降氣”。服用人參大補元氣,若同時服蘿卜卻是破氣。此一補一破,人參就起不到滋補作用。同時,蘿卜有利尿消食作用,吃了蘿卜,會加快人參有效成分從尿中流失,影響對人參的吸收。另外,大部分的滋補品都有補氣作用,故均不宜與蘿卜同時服用。

多吃蘿卜有益健康

蘿卜又名萊菔,有“十月蘿卜小人參”之說,國外還有“蘿卜不是水果,但勝於水果”之說。每100克蘿卜含蛋白質0.8克,碳水化合物4.5克,粗纖維0.5克,鈣55毫克,鐵0.5毫克,胡蘿卜素0.01毫克,維生素B10.01毫克,維生素B20.03毫克,尼克酸0.22毫克,維生素C27毫克,另含有木質素、果膠等。蘿卜的辛辣味,是由於其中含有芥子油在起作用,這種芥子油對人體有益無害,它在蘿卜中的酶作用下,能促進腸道蠕動,從而可將腸道中有害物質迅速從體內排出,對於增進食欲、預防消化道腫瘤有很大幫助。中醫認為,蘿卜有助消化、生津開胃、潤肺化痰、祛風滌熱、平喘止咳、順氣消食、禦風寒、養血潤膚等功效。

忌吃蘿卜剝皮

蘿卜的主要營養成分是鈣,而90%的鈣都集中在蘿卜皮上。如果認為蘿卜皮有沙土不衛生而扔掉,這是吃蘿卜的最大損失。因此,忌吃蘿卜剝皮。

黑木耳宜多食

黑木耳是我國特產,其營養價值很高,適宜人們經常食用。

每100克黑木耳含蛋白質10.6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65.5克,粗纖維7克,鈣357毫克,磷201毫克,鐵185毫克,鉀733毫克,胡蘿卜素0.03毫克。其特點是含鐵量很高,比肉類高100倍,堪稱“含鐵之冠”。

木耳因含鐵量高,具有養血、活血的作用,可治療產後虛弱、貧血等症。木耳含有較多的膠質,有潤肺和清滌胃腸的功能。黑木耳還有明顯的抗血凝作用,可以抑製血小板凝聚,預防冠心病和心腦血管中其他疾病。木耳含有抗癌物質,對腫瘤有抑製作用。

中醫認為,木耳性平味甘,有潤燥利腸、補血補氣的作用。應是人們常吃的佳品。

木耳用開水泡發後,掐去根部異物和硬塊,洗淨後可炒、拌、製餡、做湯,亦可作各種葷素菜肴的配菜,如肉炒木耳、糖醋木耳、炒三鮮(木耳、冬菇、冬筍)及木耳肉片湯等。

日常宜多吃些香菇和蘑菇

香菇又名香菌、冬菇等,素有“蘑菇皇後”和“幹菜之王”的美稱。

香菇富含營養,每100克香菇中含有蛋白質21克,脂肪1.3克,粗纖維32克,碳水化合物29克,胡蘿卜素20~120微克,維生素B10.19毫克,維生素B21.3毫克,尼克酸24.8毫克,維生素C5毫克,維生素E0.55毫克,鈣35毫克,磷289毫克,鐵7.3毫克。

香菇中含有特殊物質“香菇多糖”,能顯著增強機體對腫瘤的免疫力,甚至可以使小腫瘤(微小癌)完全消失。還含有一種叫蘑菇核糖核酸的物質,能刺激機體產生一種幹擾素,可幹擾帶病毒的蛋白質合成,使病毒不能繁殖,從而增強人體對其他有害物質的抵抗力。香菇還含有香菇素,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對因膽固醇引起的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膽結石、腎盂腎炎、急慢性腎炎均有輔助治療功效。香菇中所含豐富的多種酶類,可幫助人體協調新陳代謝。香菇中的麥角固醇,經人體吸收後可轉化為維生素D,因而有利於防治佝僂病和貧血。香菇中的多糖蛋白質及核糖核酸對治療艾滋病、肝炎及白血病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因此,常吃香菇對人體大有補益。

蘑菇每100克含蛋白質21克,脂肪4.6克,粗纖維21克,碳水化合物31.7克,胡蘿卜素1.4克,維生素B10.1毫克,維生素B21.1毫克,尼克酸30.7毫克,維生素C5毫克,維生素E6.18毫克,鈣127毫克,磷357毫克,鐵51.3毫克,鈉23.3毫克,鉀1225毫克,鎂94毫克,錳1.53毫克,鋅6.29毫克,銅1.05毫克,硒39.18微克。此為人工栽培蘑菇的營養成分,野生品要比較高些。

蘑菇具有抗癌、降壓、降血糖、消炎和理氣開胃的功能,適宜於防治癌症及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食用。

不宜早晨采摘蔬菜

與人們通常的理解恰恰相反,采摘蔬菜的最佳時間應在傍晚日落前後,而不是清晨。這是日本農林水產省食品綜合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增田亮一在對毛豆、油菜等蔬菜一天中各種美味成分的變化情況做了反複測定後提出的最新看法。

從毛豆的測定情況看,不同時間采摘的毛豆其美味成分差異很大,其中蔗糖的含量日落前後高,平均每百克毛豆含0.25克,而清晨日出時采摘的毛豆中蔗糖含量每百克還不足0.15克。另外,毛豆中雨氨酸的含量也是在日落前後達到峰值。隻有穀氨酸的含量在中午前後最高。油菜的測定情況與此基本相同。

不宜食用剛收割的蔬果

從營養學角度講,剛從菜地收割的蔬菜營養損失最少,而且鮮嫩、青脆,最適合食用。對城市居民來說,能買上點新鮮蔬萊無疑是件樂事。然而,我們還必須認識到,從某種意義上講,蔬菜越新鮮,就意味著菜上農藥的殘留量也越多。尤其是有些菜農不按國家規定辦事,在蔬菜上市的前一兩天還往上撒農藥。如果吃了這樣的“新鮮”蔬菜,很可能會導致急性農藥中毒。因此,大家切不可盯緊鮮菜不放,偶爾買到新鮮蔬菜也不要急於下鍋,應經過徹底的清洗方可食用。

綠豆芽不宜發得過長

有些人自己發綠豆芽時,以為發得越長越好,這是一種誤解。

綠豆芽如發得太長,綠豆中所含的蛋白質、澱粉及脂類物質就會損耗太多。當綠豆芽超過10~15厘米時,綠豆中的營養物質將損失20%。所以,綠豆芽以粗壯為宜,一般不要超過6厘米。

不宜吃未煮透的扁豆

有些人炒扁豆,不喜歡煮透,而喜歡炒得青些,認為這樣好吃。其實,這是錯誤的。

生扁豆裏含有一種毒蛋白,具有凝血作用,多含於外皮的皂素中,還有一種破壞紅細胞的溶血素。立秋後的扁豆,含這兩種毒素最多。若食用未煮熟、透的扁豆,數小時內就會引起頭暈、頭疼,嚴重的會惡心、嘔吐、腹痛。所以,未煮熟的扁豆切勿食用。

日常菜肴中吃菠菜要適量

菠菜有“菜中之王”之稱,含有多種維生素,且很豐富,還含有礦物質,特別是鐵、鉀很多,也容易被人體吸收。

據測菠菜每100克含蛋白質2.1克,碳水化合物2.8克,鈣72毫克,磷53毫克,鐵1.3~1.6毫克,胡蘿卜素3.4毫克,維生素C39毫克,維生素B10.03毫克,維生素B20.16毫克,尼克酸0.42毫克,維生素C24毫克。

現代醫學發現,由於菠菜同時含有大量的鐵和維生素C以及維生素A原,而維生素可以促進人體吸收利用所含的鐵,使其吸收率達50%,因而對於缺鐵性貧血的婦女及體弱病人極為有利。菠菜因含有酶Q10,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因而有抗衰老和增加青春活力的作用。此外,菠菜中所含的物質成分有促進胰腺分泌的功能,加速胰島素的分泌,可以幫助消化和輔助治療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