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的主要功效是補氣、健脾、養胃、止瀉。適宜於小兒消化不良,脾胃氣虛、大便溏薄之人食用。高粱性溫、味幹澀,忌與中藥附子同食,糖尿病患者也應禁食高梁。
高粱一般經加工製成高粱米或高粱麵。由於高粱子粒的皮層中含有較多的單寧,且子粒顏色越深,單寧含量越高,因此,單寧的澀味就影響到蛋白質在消化過程中的可利用性。人們常覺得白高粱的口感要比紅高粱好,一部分道理就在於紅高粱中的單寧物質較多。另外,高粱子粒的皮層中還有一種蠟質,它也會影響人體對食物的吸收利用。有基於此,加工高粱時應盡可能將它的皮層全部去除,這樣就可以消除單寧和蠟質對營養吸收所產生的不良影響。
小米忌與中藥杏仁同食
每100克小米中含蛋白質9.7克,脂肪3.5克,澱粉72~76克,鈣29毫克,磷240毫克,鐵4.7~7.8毫克,其中70%是澱粉。蛋白質的氨基酸組分中,蘇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高於一般穀類。小米中的脂肪、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維生素A原(胡蘿卜素)的含量也比較豐富。每100克的能量約為1486.3千焦。
小米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特別是做成小米粥後很容易消化,常用來作為病人的膳食,同時也是普遍人所喜愛的食品。中醫認為小米有滋養腎氣、健脾胃、清虛熱等醫療功能。《本草綱目》認為,喝小米湯可增強小腸功能,有養心安神之效。故適宜於失眠、體虛、低熱者食用。
據《日用本草》記載:“粟米與杏仁同食,令人吐瀉。”因此,在服中藥杏仁時忌食小米。
小米的常見烹調法是煮小米粥、燜小米幹飯、煎小米餅、做小米麵窩窩頭,但以煮小米粥最為多見。
用小米煮粥,既可單純煮小米粥,也可配一些綠豆、黃豆、紅薯、赤豆同煮;既可將小米磨成小米麵與綠豆或碎黃豆同煮,又可用小米粒與綠豆、碎黃豆同煮。
熬小米粥時上麵浮的一層小米油,營養特別豐富,素有“代參湯”之美稱,適宜老弱病殘者食用。由於小米中賴氨酸的含量很低,若以小米為主食,要注意與動物性食品或豆類搭配。
日常飲食中宜多吃大豆製品
大豆被稱為“營養之花”、“豆中之王”、“田中之肉”,是數百種天然食物中最受營養學家推崇的食物。
每100克大豆含蛋白質36.3克,是小麥的3.6倍,玉米的4.2倍,稻米的5倍,番薯的10倍,比牛肉、雞肉、牛奶高2倍以上,比豬肉高1倍,且品質較好,富含人體需要的8種必需氨基酸,接近全脂蛋白。大豆脂肪含量也很豐富,高達15%~20%,且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此外,大豆還含有特殊成分——皂甙,具有抗炎症、抗潰瘍及降血脂的作用。每100克大豆還含有粗纖維4.8克,鈣367毫克,磷571毫克,鐵11毫克,胡蘿卜素0.4毫克,維生素B10.79毫克,維生素B20.25毫克,尼克酸21毫克。
現代醫學認為,大豆可以預防動脈硬化,抑製人體發胖,防止缺鐵,補充鈣質以及減少膽固醇在體內積存,並有增強腦細胞發育,增強記憶力,降低血糖和防癌抗癌的作用。中國醫學認為,大豆性平味甘,有寬中益氣、利大腸、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之功效。
青大豆嫩食炒吃或煮吃,有補肝養胃、滋補強壯之功效。黑大豆蛋白質含量最高,有助於長筋骨,並有悅顏麵、烏須發、明目寧心和延年益壽之功效。
大豆的製品種類很多,有豆漿、豆豉、豆芽、豆腐乳、豆皮、腐竹、豆腐腦、醬油等等。大豆炒吃、煮熟吃和做成豆腐吃,其蛋白質消化率分別為50%、65.5%和90%~96%。由此可見,食用大豆時最好把它加工成豆製品食用,對人體更有益。
日常飲食中宜把玉米作為主食之一
現在人們日常飲食以大米、白麵為主食,忽略了中國人傳統主食玉米的食用,這是不對的。
玉米營養價值很高,每100克含蛋白質8.5克,脂肪4.3克,碳水化合物72.2克,鈣22毫克,磷120毫克,鐵1.6毫克,胡蘿卜素0.1毫克,維生素B10.34毫克,維生素B20.1毫克,尼克酸2.3毫克,還含有微量元素硒、鎂等。玉米所含脂肪52%為不飽和脂肪酸,是精米、精麵的4~5倍。其所含的卵磷脂、穀固醇、維生素C等,能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塞的發生,並有延緩細胞衰老的作用。
玉米含有較多的微量元素硒、鎂,還有豐富的賴氨酸、木質素以及被稱為致癌化學物“手銬”的穀胱甘肽等多種抗癌物質,故是抗癌食品。其所含較多的纖維素,可促進排泄,對防止腸癌和減肥也有顯著作用。
人們的日常飲食中要給玉米一個重要地位,這對人體的健康大有裨益。
不宜過多吃粉絲
喜歡吃粉絲的人,有的一次能吃一大碗,有的甚至以粉絲為主食充饑。這種做法,實際上是不科學、不衛生的。
這是因為:很多人不知道,粉絲在加工製作的過程中,已在製作粉絲的粉漿中添加了0.5%左右的明礬。加入的明礬與粉漿凝聚在一起很少逸離,而隨著粉絲的成型和幹燥,明礬的含量毫無減少。眾所周知,明礬中含有較多的鋁,因此粉絲是含鋁食品。大量食粉絲,也就大量攝入了鋁。
鋁對人體的毒害是多方麵的。世界衛生組織於1989年正式把鋁確定為食品汙染物,並要求加以控製。根據科學測試,每人每日允許攝入的鋁量為每公斤體重1毫克。又據測定,人們從日常使用的鋁製餐具中攝入約4毫克鋁,從天然食品中每天約攝入12毫克鋁。從這些資料中,可以粗略地計算出允許食用粉絲的數量。還要注意,食用粉絲後,不要再食用油炸的鬆脆食品。因為那些油炸食品中含有的鋁也是非常多的,它們與粉絲合在一起,會使人的食鋁量大大超過每日允許的攝入量,從而對人體健康產生較大危害。
忌吃煮後顏色變紅的元宵
有的市售元宵水煮後,會出現杏黃、棕黃以至紅褐色等現象。這種變色元宵失去黏性,元宵皮發硬,略有酸味,營養價值大大降低,但吃後尚未出現中毒反應。元宵變色,是因為糯米粉中含有豐富的酵母菌之故。紅酵母菌的菌落呈粉紅色,它汙染糯米粉後,遇適當的溫度和濕度便大量繁殖。據測定,當糯米粉含水量達40%~50%,溫度在20℃時,是紅酵母菌繁殖的最好條件。當紅酵母菌的數量在糯米粉中達到228個/克時,水煮元宵則會出現粉紅褐色斑點。若高於這個比值,則呈紅褐色。紅酵母菌除能引起元宵變化外,還能使玉米麵、大米、麵粉、牛奶、水果、肉、泡菜等出現紅變。紅酵母菌嚴重汙染的食物,也能變質,不可食用。
豆腐忌與菠菜同煮
菠菜與豆腐,一青一白,二者相配燒菜做湯,既好吃又好看,特別是牙齒不好的老年人更是喜歡。相傳,清代皇帝在江南微服出遊時,在一百姓家吃到一道非常好吃的菜肴,回宮後就要禦廚如法烹飪,並給這道菜起名為“金鑲白玉板,紅嘴綠鸚哥”,這就是最普通的菠菜燒豆腐。其實,二者相伍燒菜做湯並不科學。
從二者所含成分來看,除營養物質外,豆腐中還含有氯化鎂、硫酸鈣,而菠菜中則含有草酸,在烹製這道菜的過程中,這幾種物質相遇會生成人體不能吸收的物質,即草酸鎂和草酸鈣。這種物質食入人體後如不能及時排泄,就會影響健康,尤其是腎炎病人或腎功能不好者還會引起尿色混濁。所以,最好不要用豆腐和菠菜相配炒製菜肴。
用化肥生發的豆芽不宜食用
生發豆芽所使用的化肥,如硫酸銨、硝酸銨、尿素等都是含氨類化合物。這些氨類肥料,在細菌作用下,可以轉變成亞硝銨。亞硝銨是一種強致癌物,可使人得胃癌、食道癌、肝癌。因此,用化肥生發的豆芽不宜食用。買豆芽時要注意,豆芽如粗壯發水、色澤不正、有氨臊味者,大多是用化肥生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