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冠心病食療譜(1 / 3)

第四章冠心病食療譜

冠心病寒凝氣滯型食療譜

薤白薑桂粥

【材料】

幹薑3克,薤白10克(鮮者加倍),連須蔥白2根,粳米100克,肉桂末05~10克。

【操作】

先將幹薑、薤白、洗淨切碎的蔥白、粳米同煮為粥,然後撒入肉桂末即可服食。日服1~2次。

【功效】

溫補心陽,通痹止痛。

蓯蓉羊肉粥

【材料】

肉蓯蓉10~15克,精羊肉100克,大米100克,細鹽少許,蔥白2條,生薑3片。

【操作】

分別將羊肉、肉蓯蓉洗淨切細,先用沙鍋煎肉蓯蓉取汁,去渣人羊肉,大米同煮,待煮熟後加入鹽、蔥、薑煮為粥。

【功效】

溫陽散寒。該粥屬溫熱性藥粥。薑蔥燜仔雞

【材料】

仔雞100克,甜米酒30克,洋蔥頭25克,食油20克,生薑20克,醬油30克。

【操作】

上料入鍋中微火燜約30分鍾,待汁幹加香油少許食用。

【功效】

散寒通脈。適用於寒凝心脈之冠心病,卒然心痛如絞,痛徹胸背,遇寒病甚,心悸氣短,手足不溫,舌淡暗,苔薄白,脈緊等。

香七蛋

【材料】

檀香粉01克,三七粉1克,雞蛋1個。

【操作】

雞蛋開一小孔,塞入檀香粉和三七粉,再用濕紙封好。將蛋放入蒸鍋蒸20分鍾後取出,去殼吃蛋,一次食完。每日一枚,連食7~10天。

【功效】

檀香芳香溫通,可祛寒行氣止痛;三七活血補血、散瘀定痛;雞蛋能養心安神。本品有行氣活血、祛寒止痛功效,適宜單純性心絞痛、指端麻脹者。

狗肉羹

【材料】

鮮狗腿1隻(約1500克)

【操作】

將狗肉連骨捶爛入鍋內燉爛,加入調料調味,濃縮成汁,用紗布過濾去骨渣,盛盆內冷卻成凍。每早晚各服1小碗,連服3~4周。

【功效】

溫陽益氣、養血寧心。狗肉性溫,大補心腎之陽氣以祛肌腠風寒,故宜用於形寒肢冷之冠心病病人服食。

二薑蔥白粥

【材料】

幹薑30克,高良薑30克,蔥白50克,大米100克。

【操作】

將幹薑、高良薑裝入紗袋內,與大米蔥白同煮作粥,粥熟去藥袋。每日一劑,分2次服食。

【功效】

溫陽散寒。

羊腎餛飩

【材料】

羊腎50克,肉桂3克,川椒2克,川芎5克,麵粉250克,醬油、精鹽適量。

【操作】

將肉桂、川椒、川芎研末備用。將羊腎去皮漂洗,使腰臊除淨,剁成肉茸,加入藥末及適量的醬油、精鹽拌勻成餡。以常法做成餛飩。  溫熱食用。

【功效】

溫陽散寒,活血止痛,四味鵪鶉蛋羹

【材料】

鵪鶉蛋10隻,紅參5克,當歸5克,肉桂5克,丹參5克。

【操作】

將紅參、當歸、肉桂、丹參煎成藥汁,取鵪鶉蛋打入瓷碗內,入藥汁攪勻,加海米2~5克,食鹽、麻油少許,上蒸蘢蒸熟。每日1次,7~10日為1個療程。

【功效】

溫陽祛寒,化瘀止痛。

人參富貴香酥雀

【材料】

麻雀10隻,紅人參5克,製附片5克,肉桂3克,胡椒1克。

【操作】

上藥搗成粗末,將藥分裝於洗淨的麻雀腹內,裝盤,加鹽、蔥、薑、蒜及五香粉適量,蒸30分鍾取出,棄藥,入油鍋內炸酥即成。每日2~3次,每次1隻,可連服半個月。

【功效】

益氣溫陽,活血通絡。

蘇合香酒

【材料】

蘇合香丸50克(醫院或藥店有售),米酒1000克。

【操作】

將蘇合香丸放入米酒中,用文火稍煮,使藥丸完全溶化後備用。每日2次,每次服藥酒10毫升,連服數日。

【功效】

散寒通竅,溫經通脈。

薤白粥

【材料】

薤白10克,蔥白2根,香菜適量,粳米100克。

【操作】

將薤白、蔥白切成3~4厘米的小段,與粳米同放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煮粥,粥成後加入切碎的香菜稍煮即成。乘熱服用。可作早晚餐服食。

【功效】

通陽散寒,行氣導滯。

合內稀飯

【材料】

羊肉30克,牛肉30克,狗肉30克,鹿肉30克,豬肉15克,粳米250克。

【操作】

先把肉燉爛,再入粳米煮成粥,做早餐用。每日1次,連服10~15天。

【功效】

溫陽行氣,益氣和血。五肉皆血肉有情之品,尤以鹿。狗、羊、牛肉性溫,補陽力強,陽和則血和,陽通則氣通。故心痛病人,通則痛消也。

辣子雞丁

【材料】

雞胸脯肉150克冬筍50克泡辣椒30克清油250克(耗50克)調料適量

【操作】

雞肉切丁,用鹽適量並上好粉漿,冬筍切成小段。鍋內入青油燒至七成熱後入雞丁,炒成八成熟後起鍋潷去油。再煎油至七成熱加調料及泡辣椒絲、冬筍段,入雞丁翻炒,再加清湯少許,勾芡收汁即成。酌量食用,連服7~10天。

【功效】

溫陽開胃,行氣通絡。方中辣椒辛溫通陽,振奮胸陽,雞肉補虛,冬筍清香,和胃寬腸,共配作菜,起溫陽行氣開胃作用,冠心病患者伴飲食不佳者食之較宜。

羊肉餃子(或包子)

【材料】

鮮羊肉500克,蔥白250克,五香粉2克,鹽適量。

【操作】

共剁成餡做家常餃子或包子吃,分次酌量食用,連食10~15天。

【功效】

扶陽通痹。羊肉陰陽雙樸而長於補陽,五香粉中均係溫通益陽之晶,蔥白通陽開竅醒腦。合而起溫陽強心作用,對冠心病心動過緩者有一定治療作用。

冠心病痰瘀閉阻型食療譜

瓜蔞薤白半夏湯

【材料】

瓜蔞皮12克,薤白9克,半夏12克,黃酒250毫升。

【操作】

將以上三味,加黃酒,再加水250毫升,文火微沸煎至300毫升,去渣。一日三次,每次50毫升溫服。

【功效】

瓜蔞皮能化痰寬胸;薤白為小根蒜地下鱗莖,亦食亦藥具有通陽散結作用;半夏有燥濕化痰、消痞散結作用;黃酒溫通血脈。以上各昧相互配伍,可達到通陽散結、祛痰寬胸功能。心、胃疼痛,胸滿並伴有消化道症狀,痰濁較盛者用此方為宜。

茯苓米粉糊

【材料】

茯苓細粉、米粉、山楂細末,檳榔細末,白糖粉各等量加水適量。

【操作】

調成糊狀,蒸熟,常食。

【功效】

行氣導滯,理脾化瘀。適用於痰濁內阻之冠心病患者。

玉米飯

【材料】

玉米100克。

【操作】

將玉米打碎,加水煮成飯即成。當主食吃每天吃一頓。

【功效】

解油化膩。適用於痰濁盛肥胖的冠心病患者。

蘿卜餅

【材料】

白蘿卜250克,牛肉100克,麵粉250克,生薑、蔥、食鹽、花生油各適量。

【操作】

將蘿卜切成細絲,用花生油煸炒至五成熟:將肉剁成絨,加薑、蔥、蘿卜絲、鹽做成餡;擀麵成薄片,將餡填入,做成餡餅,入油鍋中烙熟即成。當早點或點心食用。

【功效】

理氣化痰。適宜於痰濁阻脈之冠心病患者。

薤白山楂粥

【材料】

薤白10克,山楂15克(鮮者均加倍)。

【操作】

兩者洗淨,與粳米100克同煮為粥;日服1~2次。

【功效】

行氣化濁,溫陽通脈。適用於痰濁內阻,胸陽不振之冠心病患者。

蘿卜粥

【材料】

生白蘿卜100克,粳米50克。

【操作】

將蘿卜洗淨切片,與粳米煮粥。可作早、晚餐食用。

【功效】

化痰降濁。適用於高脂血症,痰濁滯脈之冠心病者。

橘皮粥

【材料】

橘皮15~20克,粳米50克。

【操作】

先煎橘皮,去渣取藥汁與粳米煮成粥;或將橘皮研末,每用6克調入煮沸的稀粥中,再同煮成粥。可供早、晚餐熱食。

【功效】

順氣化痰,寬胸開痹。

薤白橘皮粥

【材料】

薤白15克,蔥白25克,橘皮108,粳米150克。

【操作】

加水先煮粳米,蔥白、橘皮切細,同薤白一並放入,以鹽、芝麻油或花生油調味,分2~3次吃。

【功效】

本方以薤白、蔥白通陽寬胸,橘皮化痰理氣。

菖蒲燉豬心

【材料】

石菖蒲30克,豬心1個。

【操作】

石菖蒲研細末,豬心切片,放沙鍋中加水適量煮熟。每次以石菖蒲3~6克拌豬心,空腹食。每日1~2次,忌鐵器。

【功效】

芳香化濁,理脾化痰。適用於痰濁內阻之冠心病患者。

三仁湯

【材料】

栝樓仁10克,薏苡仁20克,冬瓜仁30克。

【操作】

共煎湯,分早晚二次服用。

【功效】

本方具有豁痰化濁、通陽開結之功效。

瓜蔞萊菔子粥

【材料】

全瓜蔞20克,萊菔子15克,白米50克。

【操作】

先水煎瓜蔞、萊菔子取汁去渣,以汁煮米為粥。臨睡前空腹服食。

【功效】

活血化瘀,滌痰通絡。

山楂扁豆湯

【材料】

山楂30克,白扁豆20克,韭菜30克,紅糖40克。

【操作】

將前二味加水煮熟,加韭菜燙熟,用紅糖調味服食每天1劑,療程不限。

【功效】

芳香化濁,理脾化痰。適用於脾虛痰濁內阻之冠心病患者。

木耳豬肉湯

【材料】

黑木耳6克,豬瘦肉50克,佛手9克,薏米20克。

【操作】

共煮湯飲。每天1次,療程不限。

【功效】

芳香化濁,理脾化痰。用於痰濁內阻之冠心病患者。

澤瀉芥菜湯

【材料】

澤瀉50克,芥菜10克,白蘿卜100克。

【操作】

先將澤瀉、芥菜水煎2次,去渣取混合煎液200毫升;蘿卜切片與煎液煮成湯,加薑粒、蔥花、食鹽少許即成。可佐餐吃蘿卜喝湯。

【功效】

化痰滌濁。適用於痰濁痹阻心脈之冠心病心絞痛。

蚯蚓炒雞子白

【材料】

蚯蚓3~5克,雞蛋3~4枚。

【操作】

將活蚯蚓先放盆內2~3天,使其排出體內泥垢,剖開洗淨,切段,將雞蛋清與蚯蚓同炒,鹽調味。佐餐食用,3~5日為1個療程。

【功效】

滌痰化瘀,活血通絡。

瓜蔞薤白酒

【材料】

瓜蔞30克,薤白20克,糯米酒150克。製法:將瓜蔞搗碎與薤白同人沙鍋,加入糯米酒和水適量,煮取150毫升,去渣。

【操作】

發作時即服50毫升,平時每日1劑,每日分3次飯前服。連服1周以上。

【功效】

瓜蔞寬胸化痰,配薤白滌濁下氣,溫陽通脈,糯米酒養心活血以助藥力。三味合用共起化痰滌濁,開痹通脈之功效。本方原是張仲景《金匱要略》治胸痹的主方。中藥瓜蔞與食物薤白、糯米酒調配而成瓜蔞薤白白酒湯,本身就屬於藥膳。現代研究證實,瓜蔞有降血脂,增強冠狀動脈血流量的作用,可改善心肌缺血缺氧,因而是治冠心病心絞痛的主藥。適應證:適用於痰濁阻脈之冠心病心絞痛。

瓜蔞薤白茶

【材料】

瓜蔞仁、薤白各8克,半夏4克。

【操作】

將上藥按比例加10倍量,研成粗末,每次取20~40克,放入熱水瓶中,衝入半瓶沸水、10毫升紹興黃酒,蓋悶10~20分鍾後,即可飲用。每日1劑,代茶飲服,1日內飲完。連服數日。

【功效】

寬胸化痰,通陽散瘀。

芥菜粥

【材料】

芥菜頭數個,大米適量。

【操作】

芥菜同米煮粥,溫熱食用。

【功效】

溫中利氣、宣痹祛痰之功,用於痰濁壅塞者。

澤瀉膏

【材料】

澤瀉500克,煉蜜250克。

【操作】

澤瀉加水煎熬,去渣,加煉蜜收膏,每服2匙,日服2次。

【功效】

本方具有祛濕降濁之效,用於痰濁壅塞者。  荷葉菖蒲飲

【材料】

荷葉10克,石菖蒲20克,延胡索10克,紅糖少許。

【操作】

加水適量,先煎延胡索20分鍾,再入荷葉、石菖蒲共煎15分鍾,取汁200毫升,分2~3次服,服時加少許紅糖調味。每日1劑,連服7~10天。

【功效】

辟濁滌痰,祛瘀止痛。方中荷葉芬芳化濁,醒神清目;石菖蒲辟穢開竅,化痰寧心;延胡索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紅糖調味,且含有大量鉻離子,對冠心病患者有益。諸藥合而起化痰行瘀定痛作用,且能使血中膽固醇、血脂降低。

杜鵑豬肺

【材料】

杜鵑葉15克,鮮豬肺500克,冰糖15克,雞湯500克。

【操作】

將杜鵑葉洗淨放碗內,加入紹酒、冰糖上屜蒸40分鍾,取出用潔淨紗布絞汁過濾備用。把豬肺用水衝洗幹淨,下鍋煮透,撈出切片,放入砂鍋內,加入雞湯、蔥白、薑片、花椒水、精鹽,上火燉熟。揀去蔥、薑塊,再加入杜鵑汁、味精、香油,開鍋盛入碗內即可食用。

【功效】

補虛化痰,強心活血。

四味飲

【材料】

山楂60克,荷葉30克,薏苡仁50克,蔥白30克。

【操作】

將上藥水煎取汁。每日一劑,分2次服食。

【功效】

和中祛痰,宣痹通陽。

瓜蔞薤白茶

【材料】

瓜蔞仁、薤白各8克,半夏4克。

【操作】

將上藥按比例加10倍量,研成粗末,每次取20~40克,放入熱水瓶中,衝入半瓶沸水、10毫升紹興黃酒,蓋悶10~20分鍾後,即可飲用。每日1劑,代茶飲服,1日內飲完。連服數日。

【功效】

寬胸化痰,通陽散瘀。

蚯蚓炒雞子白

【材料】

蚯蚓3~5克,雞蛋3~4枚。

【操作】

將活蚯蚓先放盆內2~3天,使其排出體內泥垢,剖開洗淨,切段,將雞蛋清與蚯蚓同炒,鹽調味。佐餐食用,3~5日為1個療程。

【功效】

滌痰化瘀,活血通絡。

瓜葛紅花酒

【材料】

瓜蔞皮25克,葛根25克,紅花15克,延胡索20克,桃仁20克,丹參30克,檀香15克。

【操作】

將上藥揀淨裝一大瓶內,加入高粱酒800~1000毫升,泡1個月後取酒內服。每次服10毫升,每晚1次,同時用此酒擦膻中穴1次。連用7~10天。

【功效】

祛瘀化痰,通絡定痛。方中瓜萎化痰寬胸,葛根、延胡索除活血散瘀外尚能止胸肩之痛,紅花、桃仁、丹參是活血通脈之要品,檀香芳香通脈行血,可助諸藥藥力,酒性善行走竄。諸藥均有降低血黏度的作用,故對冠心病、血流變學檢查異常者有治療作用。

貝七蛋

【材料】

川貝粉15克,田七粉05克,雞蛋1個。

【操作】

將雞蛋開一小孔,倒出部分蛋清,加上述藥粉攪和,用草紙封好孔,再用數層濕草紙包裹雞蛋,在火上烤熟,去草紙及蛋殼,食蛋,每日1枚,連服3~5天。

【功效】

潤肺化痰,活血化瘀止痛。方中川貝潤肺止咳化痰,田七養血活血、降血中膽固醇。合而對冠心病各期均有一定效果。

香菇桃仁湯

【材料】

香菇100克,桃仁6克,甜杏仁10克,蔥、薑、鹽、味精各適量。

【操作】

將桃仁、杏仁水浸去皮,入鍋先煮10分鍾,撈去浮沫,加油、鹽、薑再煮10分鍾,放入香菇煮5分鍾,起鍋時加入蔥花。味精。如同佐餐菜肴食用,連吃7~10天。

【功效】

理氣寬胸,活血化痰,養心調誌。香菇清香可口,健脾養心,含有多種必需氨基酸,營養心肌;杏仁利肺氣,止咳嗽;桃仁活血祛瘀止痛。本方對胸痹兼肺脹者有益。

紫皮蛋

【材料】

丹參15克,紅花15克,桃仁10克,雞蛋4個。

【操作】

先將諸藥熬30分鍾,離火冷卻後再上火,入雞蛋同煮,文火煮至蛋清變成紫紅色即可取出,蛋熟後打破蛋皮去黃食蛋白,每日2~4枚。

【功效】

活血祛瘀止痛。三藥為活血化瘀,生新止痛之要藥,對心脈瘀阻、心痛徹背有效,並能防止其再次發作。

冠心病心氣虛型食療譜

鄉葉茶

【材料】

人參葉2~5克。

【操作】

將參葉揉碎,開水沏泡,代茶飲。連用10~15天。

【功效】

益氣強心。人參葉含有人參皂苷,有較強的益氣強心作用,可作為胸痹患者緩解期及預防性治療。

開元壽麵

【材料】

白麵條500克,豆芽250克,黃花菜15克,芹菜6克,水發香菇30克,嫩薑3克,植物油?5克,味精5克,醬油15克。

【操作】

1將麵條放入沸水鍋中煮透,撈出瀝幹水分,抖鬆後淋上熟植物油115克1拌均。

2將香菇、嫩薑切絲,芹菜焯一下切碎,豆芽洗淨去根,黃花菜切段備用。

3炒鍋加熱放油60克,九成熱時取出一半,放入薑絲翻炒,加香菇、黃花菜翻炒,再加入醬油、味精,加水250毫升,煮沸後下麵條、豆芽,加蓋燜至湯幹熟透,將留下的熟油拌入,芹菜當菜碼。佐餐食用。

【功效】

健脾益氣、補虛益精。

人參三七粥

【材料】

人參6克,三七3克,粳米60克,白糖適量。

【操作】

先將人參、三七切片或打碎,與粳米(洗淨)同入砂鍋煮粥,粥熟後放入白糖調勻。

【功效】

益氣養心,活血祛瘀。

雙耳滑雞煲

【材料】

白木耳15克,黑木耳15克,雞肉200克,西芹100克,紹酒10克,醬油10克,鹽5克,蔥10克,薑5克,白糖5克,素油50克,雞湯400克。

【操作】

1把木耳發透,去蒂根,撕成瓣狀:西芹切成3厘米段,薑切絲,蔥切花:雞肉洗淨切成4厘米見方的塊。

2把雞肉放入碗內,加入紹酒、醬油、蔥、薑、鹽、白糖、拌勻,醃漬30分鍾。

3把炒勺放置武火上,燒熱,加入素油,燒六成熟時,下入雞塊、木耳、西芹,翻炒片刻,再加入雞湯煲至熟即成。每日1次,每次食雞肉50克,佐餐食用。

【功效】

養心陰,補氣血。適用於心氣不足之冠心病患者食用。

人參田七燉雞

【材料】

人參5克,田七5克,雞肉100克。

【操作】

將雞肉洗淨、切碎,加適量水,放入人參、田七,以小火燉熟燉爛即可服用。

【功效】

補益心氣。適用於老年人心悸胸悶,氣短乏力,體弱多病。

陳皮魚片

【材料】

陳皮5克,草魚500克,香菇4個,洋蔥2個,生薑、香蔥、料酒、澱粉、醬油、糖適量。

【操作】

取草魚或鯉魚淨肉切成片,用醬油、料酒、蔥、薑調味:將香菇切成片,洋蔥切成梳子狀。將鍋中放花生油燒熱,加香菇片、洋蔥稍炸一下撈起;將調過味的魚片上一層水澱粉,入油鍋炸至金黃色,撈出:去鍋中炸油,另加少量色拉油,入薑片炒出香味,加湯、醬油、陳皮煮成汁,再加炸過的香菇片、洋蔥煮出香味,加香蔥、水澱粉勾成芡,澆在炸好的魚片上即成。佐餐食用,每周3次。

【功效】

益氣化痰。適宜於心氣虛痰濁阻脈的冠心病患者平時吃用。

參歸燉豬心

【材料】

黨參30克,當歸15克,豬心1具,料酒10克,蔥、薑、食鹽少許。

【操作】

將豬心去油脂、筋膜洗淨:將黨參、當歸切片填入豬心內,放入沙鍋加水適量,煮開後打去浮沫,加入料酒,小火煨燉至豬心熟爛。吃時加入蔥花、薑粒、鹽少許。一周吃2~3劑,吃肉喝湯。

【功效】

補心氣,養心血。適宜於心氣血不足的冠心病者。

耳參蜂蜜飲

【材料】

丹參、蜂蜜各30克。

【操作】

先將丹參加水500毫升,文火煎至250毫升。去渣留汁,兌人蜂蜜調勻分早晚2次服用。

【功效】

丹參具有明顯的擴張冠狀動脈的作用,能促進側枝循環,改善心肌循環,而不增加心肌耗氧量;蜂蜜具有強心養心作用。

靈芝三七瘦肉湯

【材料】

豬瘦肉100克,靈芝30克,三七6克,紅棗5枚。

【操作】

將靈芝刮去雜質、洗淨,切成小塊;三七研粉,瘦肉洗淨、切細,與紅棗一起加適量水,先大火煮沸,再小火煮2小時,調味即可服用。

【功效】

養心血,益心氣。適用於心氣血不足,症見心悸氣短,心胸隱痛,頭暈。

清蒸人參雞

【材料】

紅參10克,子母雞1隻,香菇15克,玉蘭片10克,火腿10克,調料適量。

【操作】

將雞宰殺去內髒去毛洗淨,將火腿、香菇、玉蘭片、蔥、薑均切成片;將人參切碎用溫水泡,單上籠蒸30分鍾;將雞、配料、調料一齊放入盆中,加水適量,蒸後的人參連湯倒人;上籠,蒸至雞肉爛熟即成。可用以佐餐,1劑分多次吃完,每周可吃1~2劑。

【功效】

人參大補元氣,與雞肉、香菇等相配,更增養心益氣之力。心主血脈要靠心氣的推動。心氣虛,心力不足,推動無力,血便瘀滯脈中,形成不通則痛之病理。補養心氣,增強心力,是治冠心病心絞痛之本。現代研究表明,人參含人參皂苷,有強心作用,對血壓還有雙向調節作用。適用於心氣虛之冠心病患者。

芪參燒活魚

【材料】

黃芪30克,黨參30克,活鯉魚1尾(約1000克),蔥、蒜、醬油等調料適量。

【操作】

將鯉魚剖去內髒,去鱗、鰓、鰭,洗淨,油炸成金黃色,撈出:將炸魚放入鍋中,加黃芪、黨參片,加水適量同煮,沸後改小火煨至湯濃,去參、芪,加入調料燒開即成。佐餐分次食之,隔兩日一劑,10劑為~療程,直吃至症狀消失。

【功效】

黨參、黃芪補益心氣與魚肉同煮,藥借食力,食助藥威,滋補力更強。現代研究證實,黨參還有擴張血管的作用;黃芪既強心,又能擴張血管。故二者與魚肉同煮吃,能改善心肌的營養,而無增加膽固醇的副作用。相反,因魚肉含不飽和脂肪酸,還能降膽固醇,減輕動脈粥樣硬化。所以本藥膳是治心氣虛冠心病的良方。適用於心氣虛之冠心病患者。

陳皮參芪煲豬心

【材料】

陳皮3克黨參15克黃芪15克豬心1隻紹酒適量鹽5克胡蘿卜100克生素油30克。

【操作】

1.把陳皮、黨參、黃芪洗淨,陳皮切3厘米見方的塊,黨參切片,黃芪切片,胡蘿卜切4厘米見方的塊,豬心洗淨,切成3厘米見方的塊。

2.把鍋置中火上燒熱,加入素油,六成熟時,加入豬心、胡蘿卜、紹酒、鹽、黨參、陳皮、黃芪,加雞湯300毫升,燒沸,再用文火煲至濃稠即成。每日1次,每次食豬心30克,胡蘿卜50克,木耳隨意食用。

【功效】

補心氣,益氣血,疏肝解鬱。心肝失調之冠心病患者食用。

妙香茯神湯

【材料】

酸棗仁12克,茯神10克,豬瘦肉50克,雞蛋1隻,生粉20克,菜膽100克,醬油10克,蔥10克,薑5克,鹽5克,生素油50克。

【操作】

1.把茯神、酸棗仁去雜質,豬瘦肉洗淨,切片,菜膽洗淨,切4厘米段,蔥切花,薑切絲。

2.把茯神、酸棗仁放燉杯內,加水50毫升,用中火煎煮25分鍾,去渣,留汁待用。

3.把豬肉放入碗內,加入生粉、藥汁、雞蛋、鹽、醬油、薑、蔥,拌成稠狀待用。

4.把鍋置武火上燒熱,加入素油,燒六成熟時,下入薑、蔥爆香,加入上湯600毫升,燒沸,投入豬肉煮熟,加入菜膽,斷生即成。每日1次,佐餐食用。

【功效】

滋補氣血,寧心安神,行氣疏肝,心肝失調多夢之冠心病者食用。

天麻首烏炒肝心

【材料】

天麻10克,何首烏15克,豬肝50克,豬心50克,紹酒10克,雞蛋1隻,蔥10克,薑5克,雞湯100克,生粉20克,素油50克,花菜100克。

【操作】

1.把天麻、首烏烘幹,研成細粉;豬肝洗淨切片;豬心一切兩半,除去血管,切片;花菜洗淨,撕成大朵花;薑切絲,蔥切段。

2.把豬心片、肝片放入碗內,加入生粉,打入雞蛋,一半薑、蔥注入少許雞湯拌勻,待用。

3.把炒勺置武火上,加入素油,燒六成熟時,下入蔥、薑爆香,下入肝片、豬心片,加入首烏、天麻粉,炒勻,然後加入花菜和剩下雞湯,待花菜熟透即成。每日1次,每次吃肝、心30克,隨意食花菜。

【功效】

滋補肝心,寧心安神。

人參粥

【材料】

人參3克、茯苓10克、麥冬5克、大米100克、紅糖15克。

【操作】

將上藥水煎取汁。每日一劑,分2次服食。

【功效】

補益心氣。

黃芪粥

【材料】

黃芪10克、大米100克。

【操作】

將黃芪水煎取汁,與大米煮成粥。每日一劑,分2次服食。

【功效】

補益心氣。

靈芝三七山楂飲

【材料】

靈芝30克,三七粉4克,山楂汁200毫升。

【操作】

先將靈芝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微火煎熬1小時,取汁,兌入三七粉和山楂汁即成。

【功效】

益氣活血,通脈止痛。

人參銀耳湯

【材料】

人參5克,銀耳10~15克。

【操作】

銀耳用溫水浸泡12小時,洗淨。人參去頭,切成薄片,入砂鍋中,用文火煮熬2小時,再加入銀耳熬1小時即可。每日1劑,飲湯食銀耳,分2次食完,連用10~15日。

【功效】

益氣補血,生津寧神。

人參湯

【材料】

人參(生曬參、西洋參等)2~3克。

【操作】

洗淨切成薄片,每次1~15克,用開水衝沏當茶飲,一日沏2次。此方服用方便,連服7~10日。

【功效】

補益心脾,強心健身。參為補氣之王,含有大量人參皂甙類、維生素及微量元素,有增強人體各髒腑功能、提高身體免疫力、增強心肌收縮力等作用,長服能延年益壽。

生脈飲(或生脈口服液)

【材料】

人參(或黨參15克)3克,麥冬10克,五味子6克,紅糖少許。

【操作】

將上藥洗淨煎汁200毫升,加少量紅糖。(有糖尿病者可不加糖)分2~3次口服。

【功效】

益氣養心,補心肺之陰。參能補心及諸髒之氣,麥冬氣陰雙補,五味子酸主收斂,有固肝腎之氣之作用,使其氣不上擾於心。故三藥配伍,是調補髒腑功能之合理方劑,特別對冠心病患者伴氣虛、失眠、血脂高者最為適用。

黃芪燉雞

【材料】

生黃芪30~50克,烏骨雞1隻。

【操作】

殺雞去毛棄內髒洗淨,與黃芪同燉至熟爛(水開打去浮沫),棄黃芪加鹽適量。吃肉喝湯,酌量分次食用,連服7~10天。

【功效】

益氣固表止汗。心氣虛者多自汗,黃芪能補中上焦之氣,固澀毛竅而止虛汗。烏雞能調補心腎,使心腎溝通,水火相濟,使心氣和腎氣互相補充而不衰敗。本膳對冠心病伴心腎兩虛,自汗盜汗的患者尤為適用。

砂仁肚條

【材料】

砂仁粉10克,豬肚1000克,胡椒粉3克,花椒5克,生薑、蔥白各15克,豬油100克,黃酒50克,味精3克,濕澱粉20克,精鹽5克。

【操作】

砂仁烘脆後研成細末待用。豬肚洗淨加薑、蔥、花椒煮熟,去浮沫,撈起豬肚冷後切成細條。原湯500克燒開,下肚條、砂仁粉、胡椒粉、黃酒、豬油攪勻,再加鹽、味精調味,用濕澱粉勾芡,炒勻起鍋即可。

【功效】

健脾化濕,行氣和胃,補氣強身。

參芪粥

【材料】

黨參30克,北芪50克,粳米100克。

【功效】

先將黨參、北芪煎水去渣,加入粳米煮粥調白糖服。

【功效】

補益心氣,主治冠心病,心胸隱痛,氣短,倦怠乏力,麵白自汗,舌質淡胖嫩,苔白,脈虛弱。

當歸羊肉羹

【材料】

當歸、黃芪、黨參各25克,羊肉500克,蔥、薑、鹽、料酒各適量。

【操作】

將上述三味中藥用紗布包紮緊,同切塊的羊肉一起放入鍋內加水,同時把蔥、薑、鹽、料酒投入鍋內,然後置於爐上燒沸,改用文火煨燉至肉爛即成。食時加味精更鮮。

【功效】

補心氣療血虛。

黨參泥鰍湯

【材料】

活泥鰍100克,黨參20克,麻油、蔥花、薑末、鹽各適量。

【操作】

將泥鰍洗淨奔頭尾及內髒,入少許鹽及薑碼15分鍾。鍋內放油燒七成熱。入泥鰍炒至半熟,入清湯或開水適量,加入黨參同燉至熟爛,加入薑末、鹽等佐料,起鍋前再加蔥花、味精即可。

【功效】

益氣扶陽,健脾利濕。泥鰍一味,性微溫,善暖中補氣溫陽,對老年冠心病患者伴肝腎功能不全者是合適的佐餐佳品。

冠心病心陰虛型食療譜

茯苓蓮子糕

【材料】

白茯苓15克,蓮子(去心)15克,麥冬15克,粳米250克,桂花5克,紅糖適量。

【操作】

粳米浸泡後磨漿,略加發酵粉放置發酵;將白茯苓、蓮子,麥冬碎成粉摻入;再加入桂花及紅糖,和勻,上籠蒸熟,切成方塊即可。酌量分次食用,每日1~2次,連食7~10天。

【功效】

茯苓能健脾利尿強心;蓮子養心陰、清心熱;麥冬有滋陰清虛熱作用;桂花可清心安神。四者共同配伍,有寧心健脾養陰功能,對心陰虛煩躁不安、失眠少寐、口幹、胸悶痛者有一定效果。

首烏百合粥

【材料】

製何首烏,15~30克,百合30克,枸杞子10克,大棗6枚,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操作】

將何首烏放入沙鍋內煎煮,去渣取濃汁,與百合、枸杞子、大棗、粳米、白糖共煮為粥早晚服食。

【功效】

益氣養陰,補益肝腎。適用於氣陰兩虛之冠心病患者。

龍眼肉粥

【材料】

龍眼肉15克,紅棗10克,粳米50克。

【操作】

龍眼去核取肉,與大棗、粳米煮成粥。供早、晚餐食用。

【功效】

養心安神。適用於心氣虛或心陰血不足的冠心病者。

參麥粥

【材料】

人參6克,丹參、麥冬各15克,五味子10克,粳米100克,白砂糖適量。

【操作】

先將麥冬、五味子、丹參洗淨煎取濃汁;人參切成薄片,與洗淨的粳米同煮成粥,粥將熟時,兌入藥汁、砂糖,再煮1~2沸即可。每日2次,溫熱服。

【功效】

益氣養陰,斂汗安神,活血化瘀。

生地紅花肉絲

【材料】

生地20克,紅花10克,白酒250克,豬瘦肉200克,青椒4個,胡蘿卜1根,薑、蔥、醬油、白糖各適量。

【操作】

將生地、紅花泡入白酒中備用:將瘦肉、青椒、胡蘿卜切成絲:蔥、薑剁成米粒大。將鍋燒熱,放適量玉米油,加蔥薑炒出香味時,下肉絲迅速翻炒,肉變色時加生地紅花酒30毫升、青椒絲、胡蘿卜絲、醬油炒勻即起鍋。佐餐食用,隔日1次。

【功效】

養陰活血。適宜於心陰虛冠心病患者。

麥冬粥

【材料】

麥冬30克、生地黃30克、薏苡仁50克、生薑10克、大米100克。

【操作】

將生薑切片與麥冬、生地黃、薏苡仁水煎,去渣取汁,與大米煮成粥。每日一劑,分2次服食。

【功效】

滋補心腎。

首烏黑豆湯

【材料】

何首烏60克、黑豆100克。

【操作】

將何首烏與黑豆同煮至豆熟。每日一劑,分3次服食。

【功效】

滋補心腎。

山萸肉粥

【材料】

山茱萸15~2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操作】

將山萸肉洗淨去核,與粳米同煮成粥,待粥將熟時,加入白糖稍煮即可。

【功效】

本方具有滋補心腎之效,用於心腎陰虛者。

茯苓蓮子糕

【材料】

白茯苓15克,蓮子(去心)15克,麥冬(去心)15克,粳米250克,桂花5克,紅糖10~30克。

【操作】

將粳米浸泡磨漿放置發酵,將三藥打粉摻入,再入桂花及紅糖,上籠蒸熟切成方塊即可。酌量分次食用,每日12次,連服7~10天。

【功效】

寧心健脾。茯苓健脾兼有強心作用,蓮子養心陰而清心熱,麥冬滋陰清虛熱,桂花清心安神。共同配伍對心陰虛煩躁不寐、口幹、胸悶痛者有效。

知母百合稀飯

【材料】

知母20克,百合20克,粳米100克。

【操作】

先煎知母、百合半小時,棄知母,加粳米繼煮成粥。早晚各服1碗,連服7~10天。

【功效】

滋陰除煩、養心安神。方中知母清虛熱而除心煩,百合養心陰而安神,養心陰而定心悸。故本藥膳對冠心病胸悶灼痛、眠差夢多者有效。

銀耳蓮子羹

【材料】

銀耳30克,蓮子(去心)30克,冰糖少許。

【操作】

將二藥煮粑爛,加冰糖調味。每日1次,連服7~10天。

功能,滋陰清熱,養心除煩。銀耳補心腎肺諸髒之陰,蓮子滋陰而清心中之虛熱,安神除煩。二藥均有降壓和軟化血管作用。

蟲草鴨子

【材料】

冬蟲夏草10~20克,鴨子1隻(約150克),鹽適量。

【操作】

先煮冬蟲夏草20分鍾,再入棄毛及內髒之鴨肉,共燉至鴨脫骨,加鹽調味,吃肉喝湯,並嚼服冬蟲夏草。酌量分次食用,連服10~15天。

【功效】

清熱除煩,寧心止汗。冬蟲夏草為菌類食物,含多種氨基酸,並能補能清,對心陰虛而見心律失常、煩躁多汗的冠心病患者有效。鴨肉性偏涼,與冬蟲夏草同燉,能助冬蟲夏草以滋陰清熱。

洋參湯

【材料】

西洋參3克,麥冬10克。

【操作】

將西洋參浸軟切成薄片,麥冬切開去心共入保溫杯內,加開水衝泡10分鍾後當茶飲,連用10~15天。

【功效】

益氣養陰,強心定誌。西洋參能氣陰雙補,麥冬清熱除煩。二藥配合,以滋陰為主,兼以補氣,對心煩頭暈或心律不齊患者有效。

酸棗仁茶

【材料】

酸棗仁15克,玄參30克。

【操作】

將二藥加水250毫升煮開,立即盛入暖水瓶中蓋嚴,1小時後當茶飲,1日服完。連用3~5天。

【功效】

養心安神。方中酸棗仁平肝潛陽,安神寧心,玄參甘甜滋潤,調補心肝肺胃之陰。本方對心煩不眠、口幹口音等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有效。

冠心病氣陰兩虛型食療譜

靈芝丹參粥

【材料】

靈芝30克,丹參5克,三七3克,粳米60克,紅糖或冰糖適量。

【操作】

先將靈芝、丹參、三七用砂鍋煎取汁,去渣後加入粳米,文火煮粥,待粥熟加入適量紅糖或冰糖,再煮1~2沸即可。每日1~2次,趁熱食。

【功效】

補益氣血,活血通絡。

玉竹豬心

【材料】

玉竹50克,豬心500克。

【操作】

玉竹洗淨,切成節,用水稍潤,煎熬2次,收取藥液約500升。豬心剖開,洗淨血水,與藥液、生薑、蔥、花椒同置鍋內,用文火煮熟撈起。在鍋內留原汁適量,放入食鹽、白糖、味精和香油,熬成濃汁即成。每日2次,佐餐食。

【功效】

養陰生津,寧心安神。

豆漿粥

【材料】

豆漿汁500克,粳米50克,細鹽少許。

【操作】

每次漿和水加入粳米煮成粥,入細鹽調味,溫熱服食,每日1劑劑為一療程。

【功效】

和中益氣,生津潤燥。適用於氣陰兩虛之冠心病患者。

降脂湯

【材料】

香菇100克,菜油、食鹽適量。

【操作】

香菇洗淨,切成小塊。菜油煉熟,加水適量,燒沸後,放入香菇,食鹽,繼煮3~5分鍾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

降脂,補脾益氣。

芪菇黑魚片

【材料】

黑魚1條(約500克),黃芪20克,香菇20克,蔥。薑、鹽、醬油、料酒、味精、糖少許。

【操作】

黑魚去頭及內髒等,切成薄片,加鹽、蔥、薑後上漿;黃芪水煎濃縮成50毫升;香菇泡軟略煮。熱鍋中加油少許,將黑魚片在油中煎熟,再加入黃芪濃汁、香菇及糖、蔥、薑、鹽、醬油、科酒,略煮收汁,起鍋時稍加味精,作菜肴食用。

【功效】

黑魚味甘性寒、補脾益胃、養心益腎;黃芪補氣;香菇補氣健脾和胃。本菜肴功效補氣養陰,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必需氨基酸及各種維生素,對冠心病患者出現慢性心衰、下肢浮腫者最適宜。

冰糖燉木耳

【材料】

黑木耳6克,冰糖適量。

【操作】

將木耳浸泡10小時,蒸1小時後加冰糖。睡前服,療程不限。

【功效】

益氣養陰通脈。適用於氣陰兩虛之冠心病患者。

首烏甲肉湯

【材料】

首烏60克,黑豆60克,穿山甲肉250克。

【操作】

將穿山甲肉洗淨軋碎,放在瓦鍋內泡汁炒透,加入首烏、黑豆,再加清水約3碗。先用旺火,後用文火慢慢熬湯最後加鹽、油調味。飲湯吃肉。

【功效】

補腎益精,益氣養陰。適用於氣陰兩虛之冠心病患者。

人參靈芝煲兔肉

【材料】

人參10克,麥冬10克,兔肉100克,紹酒10克,鹽5克,蔥10克,薑5克,生素油30克。

【操作】

1.人參潤透切片,靈芝潤透切片,兔肉洗淨,切3厘米見方的塊,蔥切段,薑拍鬆。

2.把人參、靈芝、兔肉放入碗內,加入紹酒、鹽拌勻,醃漬30分鍾。

3.把鍋置中火上,加入素油燒,六成熟時,下入兔肉,加上湯400毫升,加入人參、靈芝片、薑、蔥,用武火燒沸,文火煲25分鍾即成。每日1次,每次食兔肉30克,吃人參(靈芝可不吃棄去)。

【功效】

滋陰養心,補益氣血,疏肝行氣。心肝失調之冠心病患者食用。

淮山玉竹燉白鱔

【材料】

白鱔100克,淮山藥60克,玉竹60克,精鹽、味精適量。

【操作】

白鱔洗淨,切短段。山藥、玉竹洗淨,將全部用料共入燉盅內,加開水適量,加蓋文火隔水燉3小時,加入精鹽、味精即可。

【功效】

滋陰補虛,退熱生津。

雞絲燴豌豆

【材料】

雞肉100克,嫩豌豆150克。

【操作】

將雞肉切成細絲,用料酒、蔥、薑、鹽少許調汁浸好,澱粉加水調汁待用。把豌豆剝好洗淨,將油熬熱,放入鹽,倒入豌豆略炒,再把雞絲倒入,急炒幾下,加肉湯或開水50~100毫升燜燒15分鍾,再加入澱粉汁,燴熟即成。

【功效】

補益氣陰。

黃精玉竹牛肉湯

【材料】

牛腿精肉500克;黃精30克,玉竹15克,龍眼肉15克,生薑4片。

【操作】

將黃精、玉竹、龍眼肉洗淨;牛腿精肉洗淨,切塊,並用開水氽去膻味。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煮2~3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

益氣養陰,養心安神。

清燉烏雞

【材料】

烏骨雞1隻(約750克),太子參10克,雪豆250克。

【操作】

殺雞棄毛及內髒,雪豆泡軟。先將雞燉開,打去浮沫,加入雪豆、太子參共燉,待豆粑雞爛時,加入精鹽適量即可。酌量分次食用,連服10~15天。

【功效】

氣陰雙補。烏骨雞能補五髒之虛,雪豆、太子參能健脾益氣。此膳對心痛兼氣陰不足者有一定療效。

黑魚芪菇湯

【材料】

黑魚1條(約500克),黃芪20克,香菇300克,蔥、薑、鹽、料、味精各少許。

【操作】

黑魚去鱗及頭、內髒等,切成薄片加鹽、薑、蔥後上漿。黃芪水煎取汁100毫升。先輕炒香菇片,加黃芪水煎液,煮開後加入黑魚片,滴數滴料酒,加入少許糖、蔥、薑、鹽等,起鍋時入味精。代菜食用,每日1次,連服10~15天。

【功效】

補氣養陰。黑魚味甘性寒,補脾益胃,養心益腎;黃民補氣,香菇味甘性平,健脾和胃,益氣生津。黑魚,香菇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必需氨基酸及維生素。此膳對冠心病出現的慢性心衰、下肢浮腫等有效。

參冬粥

【材料】

人參6克,天冬30克,粳米100克。

【操作】

人參、天冬切成薄片,入水先煮20分鍾,再加入粳米煮成粥,早晚各喝1碗,連服7~10天。

【功效】

養陰益氣。人參大補元氣,天冬養陰,粳米養血生津和胃。共服有養心益氣、補虛調神的作用,是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後的調補佳品。

黃花雞

【材料】

黃花30克,熟地20克,雞1隻,當歸6~8克,黃芪20克。

【操作】

殺雞棄毛及內髒,將諸藥入雞腹中扣於盆內,上籠蒸30分鍾,將藥取出煎湯500毫升去渣。把雞剁成方塊放入湯內,並加入蔥、鹽、薑等調料,燜爛後撈起雞塊,將剩湯收芡成鹵澆雞上即成。以藥膳代菜肴食用,連服7~10天。

【功效】

益氣活血,養陰補虛。黃花養心潤肺,當歸、熟地補血活血,黃芪補氣固表,雞肉補益氣血。本膳對年老體虛的胸痹心痛患者有益。

芝麻魚條

【材料】

魚肉250克,黑芝麻適量,蔥末、精鹽、味精、澱粉、料酒各少許。

【操作】

切魚肉成條狀,入碗內加澱粉、精鹽、蔥未抓漿。燒油500克至六成熱時將魚條粘上生芝麻入油鍋內,炸至魚條兩端微黃色撈出裝盤。佐餐食用,連服5~7天。

【功效】

滋陰補腎,養心和血。黑芝麻能補心腎之陰雨潤燥除煩,魚肉補脾益腎,氣陰雙補。此菜對心腎氣陰不足、精虧血虛的冠心病患者有一定療效。

黃芪香菇湯

【材料】

生黃芪20克,香菇250克,調料適量。

【操作】

生黃芪切成片,煮汁700毫升去渣,香菇切片。將黃芪汁燒開後入調味之蔥、薑、鹽等,煮幾沸後加入香菇片,再煮10分鍾即可。

【功效】

益氣生津止汗。黃芪益氣固表止汗,香菇補益心氣、潤燥健脾。對冠心病氣陰兩虛多汗者有效。

天麻鴿子

【材料】

天麻(切薄片)20克,菜鴿1隻,核桃仁30克。

【操作】

將鴿子去毛後剖去內髒,入天麻、核桃仁於肚內,置器皿上籠蒸1小時,不加調料,食肉及天麻、核桃仁,2日吃完。

【功效】

補腎寧心,定誌止眩。天麻補心腎而滋腎陰,核桃仁補腦填精,鴿子氣陰雙補。合而對冠心病、高血壓病等症有效。

冠心病心陽衰弱型食療譜

附片蒸牛鞭

【材料】

黃牛鞭2根(約1000克),黨參15克,枸杞子15克,製附片15克,淮山藥15克,荔枝15克,桂圓肉15克,紅棗10枚,豬油、料酒、鹽、冰糖、雞湯、醋、薑及蔥適量。

【操作】

荔枝、桂圓均去殼取肉,紅棗蒸熟去皮,蔥,薑拍破,牛鞭用溫水洗淨後放入鍋中煮2小時,撈出剖去尿道中白膜、雜質,切成條,用3克鹽、2克醋揉搓,置清水中洗淨後,再放冷水鍋中煮至水沸,取出洗去臊昧,放綠釉缽內,加料酒、蔥、薑、雞湯、鹽和冰糖,上籠蒸至八成爛時取出,去掉蔥、薑,加上製附片等藥材,上籠蒸至酥爛即可食用。酌量分次食用,每日1~2次,連服3~4周。

【功效】

溫補心腎,強壯身體。牛鞭補腎壯陽;黨參、附子益氣溫陽;枸杞子,淮山藥、荔枝、紅棗、桂圓幾味健脾益氣,養血。安神。可用於心腎陽虛所致心悸氣短,畏寒肢冷、腰膝酸軟、小便清長、性功能減退等,對老年人尤為適宜。

羊肉糊

【材料】

羊肉500克,小麥60克(去皮),生薑9克,食鹽適量。

【操作】

放瓦鍋內加水適量燉成稀糊狀,用食鹽調味服食,分2份早晚取食。連服30天。

【功效】

溫補心陽。

胡桃芝麻餅

【材料】

胡桃仁]00克,芝麻50克,小麥麵100克。

【操作】

胡桃仁搗爛,加水同芝麻、麵粉揉成粉團,烙成小餅,每餅重30~50克。每次吃1餅,茶水送下。

【功效】

補益肝腎,益精髓。

參附龍眼粥

【材料】

人參、肉桂各6克,龍眼肉、白附片各10克,粳米100克。

【操作】

用水先煎附片,後下肉桂,取汁;人參切圓片,與龍眼肉、粳米共煮至米近熟時倒入上汁,繼續將粥煮熟。分2~3次吃。

【功效】

方以桂、附溫補心腎,人參補氣以助陽,龍眼肉益氣補心。適用於心腎陽虛之冠心病患者。

鵪鶉枸杞核桃肉

【材料】

鵪鶉蛋12個,枸杞子10克,核桃肉15克,番茄醬適量。

【操作】

把核桃肉放入鹽開水中浸泡,枸杞子清水泡後上籠蒸5分鍾,鵪鶉蛋用文火煮熟,去殼後撒上幹生粉。再將鵪鶉蛋和核桃肉放入油鍋炸成金黃色,把枸杞子、番茄醬等調味品加入即可服食。隔天1次,連服數劑。

【功效】

溫陽補腎。適用於腎陽虛弱之冠心病患者。

當歸生薑山藥羊肉湯

【材料】

當歸、生薑(布包)各lS克,山藥50克,羊肉100克,食鹽少許。

【操作】

放瓦鍋內加水適量同煮至爛熟,用食鹽調味,吃肉喝湯。每天1次,連服5~7天。

【功效】

溫補心陽。適用於心陽虛之冠心病患者。

胎盤山藥湯

【材料】

胎盤1個,淮山藥30克,補骨脂15克,紅棗5~8枚,生薑9克,白酒適量。

【操作】

先將胎盤洗淨,擦鹽,入開水中燙煮片刻,再用冷水漂洗數次,切塊,入鍋加白酒,薑汁炒透,再移至瓦鍋內加水與諸藥燉至爛熟,調味後分2次服食。每周1~2次,連服10次。

【功效】

溫補心陽,活血通脈。適用於心陽虛之冠心病患者。

靈桂羊肉湯

【材料】

仙靈脾30克,肉桂10克,羊肉100克,食鹽、薑、蔥少許。

【操作】

將仙靈脾、肉桂入沙鍋,水煎2次,共取煎液1000毫升;將羊肉切成條加藥液同煮,沸後加入薑、蔥、食鹽煮熟即成。

【功效】

仙靈脾能振奮心腎之陽,與肉桂合用既溫陽又活血;與羊肉同煮,性熱有情之品更助溫補心陽之力。現代研究證實,仙靈脾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肉桂含揮發油能增強血液循環。所以本藥膳是治療陽虛證冠心病的理想之劑。適應證:適用於心陽虛之冠心病患者。

羊肉蘿卜湯

【材料】

羊肉100克,白蘿卜300克,肉桂6克,生薑、香菜、胡椒、食鹽適量。

【操作】

將羊肉、蘿卜切塊同煮,羊肉熟後加入肉桂末及生薑等調料煮沸即成。早、晚空腹食用。

【功效】

溫心陽,通心脈。適用於心陽虛冠心病。

核桃人參湯

【材料】

核桃仁25克,人參6克,生薑3片,冰糖少許。

【操作】

將核桃仁、人參、生薑共入砂鍋中,加水適量,煎汁1碗。冰糖稍燉即成。每日1劑,臨睡前溫服,連用3~5天為1個療程。

【功效】

補氣溫腎安神。人參性味甘、微苦、溫、含入參皂苷、人參酸、揮發油、糖類、膽堿,尼克酸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能大補元氣、補脾益肺、寧神益智、生津止渴。《本經》說它:“補五髒,安精神,……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核桃與之相合,相須相使,功力倍增。心慌氣短,動則喘甚、畏風自汗、食少乏力等症患者,食之甚宜。

兔肉補虛湯

【材料】

兔肉120克,黨參15克,淮山藥30克,枸杞子15克,黃芪15克,大棗10枚。

【操作】

將免肉切塊,山藥洗淨切片,黨參、黃芪布包,諸味共入鍋中,加水適量煮湯。然後棄藥包,食兔肉、枸杞大棗,飲湯。每日1劑,連用3~5日為1療程。

【功效】

補氣養血安神。兔肉屬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食品,是動脈硬化、高血壓病和冠心病患者的理想肉食品,黨參。黃芪、山藥、大棗重在補脾益氣;枸杞子意在補血。諸藥相合,適合頭暈目眩,心悸氣短,四肢無力,少氣懶言,麵色蒼白,唇色淡白等病症。

狗肉菟絲附片湯

【材料】

狗肉250克,生薑20克,菟絲子15克,附片15克,植物油、食鹽、味精各少許。

【操作】

將狗肉洗淨切細,生薑洗淨切片,共置熱油鍋中翻炒3分鍾,加冷水浸沒,再入繭絲子(布包)、附片(布包)、食鹽,武火燒沸後撇去浮沫,再以文火燉2小時,至肉爛調入蔥花。味精,稍燉即成。棄藥,吃肉喝湯。每日1劑,連用3~5日為1療程。

【功效】

補中益氣,溫陽祛寒。本方菟絲子性味辛、甘、平。既能助陽,又能益精,不燥不膩,為平補肝、腎、脾三經之良藥;附片為純陽燥烈之品,其性善走,功能峻補三焦之元陽,而逐在裏寒濕;狗肉與之相合,藥借食力,食助藥威。適用於畏寒肢冷,氣短心慌,尿頻,脘腹冷痛,大便消瀉,舌淡,脈沉細者。

心病瘀血阻絡型食療譜

山楂燉牛肉

【材料】

山楂15克,紅棗10枚,熟地6克,牛肉、胡蘿卜各200克,料酒10毫升,蔥10克,薑、精鹽各5克。

【操作】

把山楂洗淨、去核;紅花洗淨去雜質;紅棗去核;熟地切片;牛肉洗淨,用沸水焯一下,切成4厘米見方的塊胡蘿卜洗淨,切4厘米見方的塊;薑拍鬆,蔥切段。把牛肉、料酒、精鹽、蔥、薑放入燉鍋內,加水1000毫升,用中火煮20分鍾後,後加入上湯1000毫升,燒沸,入胡蘿卜、山楂、紅花、紅棗、熟地,用文火燉煮50分鍾即成。

【功效】

補氣血,祛瘀阻。

決明子粥

【材料】

決明子15克,玉米100克,蜂蜜適量。

【操作】

將決明子用裝加水適量煎煮,取汁去渣,玉米磨碎,與決明子汁液煮成粥,入蜂蜜拌勻,趁熱服食,每日2次連服15天,現煮現食,不宜久留。

【功效】

活血化瘀,疏肝理氣。

桃仁玫瑰粥

【材料】

桃仁15克,玫瑰花10克,粳米100克。

【操作】

桃仁搗如泥,同粳米加水先煮,待米熟時放入玫瑰花同煮至粥熟,以紅糖調味。分2次吃。

【功效】

本方以桃仁、玫瑰花活血祛瘀、通脈。適用於心脈瘀阻之冠心病患者。

丹參山楂粥

【材料】

丹參15~30克,山楂30~40克,粳米100克,砂糖適量。

【操作】

先將丹參、山楂放入砂鍋煎取濃汁,去渣,加入粳米、砂糖煮粥。兩餐問當點心服食,不宜空腹服,7~10天為1療程。

【功效】

健脾胃,消食積,散瘀血。

瓜蔞薤白半夏粥

【材料】

瓜萎12克,薤白、半夏各10克,粳米50克;白砂糖適量。

【操作】

將瓜蔞、薤白、半夏煎取濃汁,去渣,加入洗淨的粳米共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白砂糖,稍煮即可。每日2次,早、晚溫熱服。

【功效】

通陽散結、行氣化瘀。

丹參粳米粥

【材料】

丹參15克,砂仁3克,檀香6克,粳米50克,白砂糖適量。

【操作】

先將丹參、砂仁、檀香煎取濃汁,去渣:再將粳米煮粥,粥將熟時,兌入藥汁、白砂糖,稍煮1~2沸即可。每日2次,早、晚溫熱服。

【功效】

行氣,化瘀,止痛。

川芎紅花粥

【材料】

川芎、紅花各6克,粳米50~100克,白糖適量。

【操作】

先將川芎、紅花煎汁,去渣,加入淘淨的粳米和白糖共煮成粥。每日2次,溫熱服。

【功效】

行氣活血,祛瘀止痛。

田七丹參茶

【材料】

田七100克,丹參150克,白糖適量。

【操作】

上料加工成棕黃色顆粒,每袋2克。開水衝服,每次l袋,日3~5次,代茶緩飲。

【功效】

主治氣滯血瘀型冠心病,心胸刺痛,兩脅脹滿,情誌抑鬱,舌有瘀點、紫斑,脈弦或澀。

桃仁丹皮湯

【材料】

桃仁12克,丹皮12克,黑木耳10克,赤小豆20克。

【操作】

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

活血化瘀,理氣止痛。適用於心脈瘀阻之冠心病患者。

桃仁墨魚湯

【材料】

桃仁5克,墨魚15克,薑、蔥少許。

【操作】

將墨魚用水浸泡,去骨,洗淨;將桃仁洗淨,加少許薑、蔥和適量水。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透墨魚即可服用。

【功效】

祛瘀通脈。適用於心胸悶痛,胸翳等。

首烏山甲湯

【材料】

何首烏、黑豆各50克,穿山甲肉250克,精鹽等調味品各適量。

【操作】

將穿山甲肉切碎,首烏、黑豆洗淨,同放砂鍋中,加清水約500毫升,以文火燒煮90分鍾,使黑豆熟爛後加入精鹽等調料即成。

【功效】

扶正祛邪,活血化瘀。

桃仁山楂粥

【材料】

炒桃仁10克,山楂30克,大米50克。

【操作】

將桃仁、山楂搗碎研末,和大米共同煮粥。早晨空腹服食。

【功效】

活血化瘀,暢通血脈。

荷香乳鴿

【材料】

嫩乳鴿1~2隻,黑木耳、香菇適量,調味品。

【操作】

嫩乳鴿宰殺除去毛和內髒。黑木耳、香菇泡發後切碎,加入調味品,填於鴿腹中。乳鴿外用鹽、糖、香油及作料調好的汁全部塗一下,然後用洗淨的鮮荷葉包緊紮牢,上籠蒸透。

【功效】

荷香撲鼻,別有風味。此肴能降脂祛瘀、通絡活血。每周食一次,可常食。

木耳燒豆腐

【材料】

黑木耳15克,豆腐60克,蔥、蒜各15克,花椒1克,辣椒3克,植物油適量。

【操作】

將鍋燒熱,下植物油,燒至六成熱時,下豆腐,煎十幾分鍾,再下水發黑木耳翻炒,最後下辣椒、花椒、蔥、蒜炒勻即成。

【功效】

益氣活血。

川芎蛤蜊湯

【材料】

蛤蜊肉200克,川芎10克,土豆、料酒、精鹽各適量。

【操作】

將川芎加水適量煎取約50毫升的藥汁,過濾去渣後備用。把土豆切片放入鍋中,倒入川芎汁和適量的水,煮至土豆將熟時,把用鹽水洗過的蛤蜊肉放入,煮開後加入料酒調味即可。

【功效】

活血安神。

大棗冬菇湯

【材料】

大紅棗15枚,幹冬菇15個,薑、植物油、料酒、精鹽、味精各適量。

【操作】

先將幹冬菇洗淨;大紅棗洗淨,去核;將幹冬菇、大紅棗、精鹽、味精、料酒、薑片、植物油一起放入蒸碗內,加水蓋嚴,上籠蒸60~90分鍾,出籠即成。

【功效】

益氣活血。

加味生脈飲

【材料】

太子參30克,麥冬12克,五味子15克,丹參15克。

【操作】

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用,連服7~10天。

【功效】

本方有益氣養陰、活血通絡之功效。

靈芝三七山楂飲

【材料】

靈芝30克,三七粉4克,山楂汁200毫升。

【操作】

先將靈芝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微火煎熬1小時,取汁,兌入三七粉和山楂汁即成。每日1劑,早晚各1次,服前搖勻。

【功效】

益氣活血,通脈止痛。

三七豬心

【材料】

三七粉4克,豬心200克,水發木耳2克,蛋清50克。

【操作】

將豬心切成薄片,用蛋清、精鹽、胡椒粉、澱粉上漿。再把三七粉、紹酒、醬油、白糖、味精、生薑末加水兌成鹵汁。炒勺內放油適量,燒至四五成熱,把豬心片放油中滑開,倒入漏勺內,在原炒勺內放薑末少許,待炒出味後,把滑好的豬心片和木耳倒入,翻炒幾下,再加鹵汁炒勻煮沸,淋入香油即成。

【功效】

益氣養血,活血化瘀。

丹參茶

【材料】

丹參9克,綠茶3克。

【操作】

將丹參製成粗末,與茶葉以沸水衝泡10分鍾,即可飲用。

【功效】

活血祛瘀,止痛除煩。

毛冬青煲豬蹄

【材料】

毛冬青100克、豬蹄1隻。

【操作】

將毛冬青與豬蹄加水煮至熟透。每日一劑,分2次服食。

【功效】

活血化瘀。

桃仁粥

【材料】

桃仁12克,粳米60克。

【操作】

將桃仁搗爛研汁,再與粳米共入鍋中,水煮成粥。供早晚餐溫服食,連服7~10天。

【功效】

活血通脈安神。桃仁性味苦、甘,平,苦能泄降導下以破瘀,甘能和暢氣血以生新,然破瘀之功勝於生新,故為活血通瘀常用之藥,加粳米健脾養胃。二味相合,適用於冠心病心絞痛所引起胸悶刺痛、心悸氣短等症。

蜜餞山楂

【材料】

生山楂5000克,蜂蜜250克,食肉飲汁。

【操作】

將生山植洗淨,去果核,放在鋁鍋內,加水適量,煎至七成熟爛,水將耗幹時加蜂蜜,再以小火煎煮熟透收汁即可,待冷,放瓶罐中貯存備用,酌量食用。每日1~2次,連服10~15天。

【功效】

消積破瘀,補養心神。本方山植,又叫山裏紅,能消積食,破瘀血。現代藥理研究證明,山植中含有的三萜類和黃酮類成分,具有加強和調節心肌,增大心室心房運動振幅和冠狀動脈血流量,防止由於電解質不均衡而引起的心律紊亂,降低血清膽固醇,降低血壓,利尿,鎮靜等作用。配以蜂蜜滋潤五髒,補養心神。對冠心病心絞痛、陣發性心動過速等引起的胸中刺痛、心悸不安、舌暗脈澀者,尤為適宜。

冠心病並發心肌梗死食療譜

山楂粥

【材料】

山楂200克,粳米50克,砂糖適量。

【操作】

先將山植炒至棕黃色,每次取10~15克,加溫水浸泡片刻,煎取濃汁約150毫升,再加水400毫升左右,入粳米50克,砂糖適量,煮至米湯稠為宜。分早晚2次,溫熱服食。

【功效】

山植含有三萜類和黃酮類成分,有強心和調節心髒功能及降血脂、降血壓作用。山楂還有清除血液內膽固醇、抗心律不齊以及活血散瘀作用,應用於冠心病、高血壓病、高脂血症等均有明顯療效。

柏子仁燉豬心

【材料】

柏子仁15克,豬心1個。

【操作】

將豬心洗淨,把柏子仁放入豬心內燉服。

【功效】

養心安神。適用於心悸心神不寧,心胸隱痛。

田七燉豬心

【材料】

豬心1個,田七5克。

【操作】

將豬心洗幹淨,田七打碎後灌入豬心,以小火久燉,飲湯食肉。

【功效】

養心通心脈。適用於心悸,胸悶,心前區疼痛。

豬肉榨菜湯

【材料】

瘦豬肉100克,榨菜20克。

【操作】

將榨菜洗淨、切成絲,瘦肉洗淨、切細,加適量水煎煮成湯,加入榨菜絲煮至肉爛熟,調味即可飲服。

【功效】

增加心髒血流量。適用於老年人心肌梗塞穩定期。

丹參粥

【材料】

丹參30克,糯米50克,紅棗3枚,紅糖適量。

【操作】

丹參煎水取濃汁,去渣,入糯米、紅棗、紅糖,加水如常法煮成稠粥。每日2次,溫熱服食,10天為1個療程,隔3天再服。

【功效】

丹參能活血祛瘀,可改善微循環,加快微循環血液流速,並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流量、改善心肌收縮力及調整心率等作用。丹參味雖苦,但經多次煎煮,苦味並不明顯,與糯米和紅糖如法煮為丹參粥,則味甜可口,易於服食。因此,常用於防治冠心病和高血壓病。

葛根粉粥

【材料】

葛根30克,粳米50克。

【操作】

將葛根切片,水磨澄取澱粉,加粳米(浸泡一夜)同入砂鍋內,加水500毫升,用文火煮至米花粥稠,當半流飲料,不計時,稍溫服食。

【功效】

葛根有清熱除煩、生津止渴、擴張血管、降低血壓等功效,對心煩氣躁、發熱不退及心、腦血管疾病有作用,適用於高血壓病、冠心病、老年糖尿病等症,還可防治心肌梗死及腦中風等。

妙香舌片

【材料】

酸棗仁12克,豬舌1隻,冬菇30克,蔥10克,黑木耳20克,醬油10克,鹽5克,紹酒10克,生粉20克,薑5克,素油50克。

【操作】

1.把酸棗仁烘幹,研成細粉,豬舌洗淨,用沸水焯透,刮去外層皮膚,切簿片。黑木耳洗淨,發透,去蒂根,撒成瓣狀。蔥切段,薑切絲。

2.把豬舌放碗中,加入酸棗仁粉,紹酒,鹽,醬油,生粉,薑,蔥各一半,加適量水調稠狀,待用。

3.把炒勺放在中火上燒熱,加入素油燒六成熟時,下入薑、蔥另一半爆香,再下入醃漬之舌片,翻炒2分鍾,下入黑木耳,炒熟即成。每日1次,每次吃豬舌50克,吃黑木耳。

【功效】

滋補肝腎,寧心安神。心肝失調,心悸多夢冠心病患者食用。

榨菜肘子肉

【材料】

肘子肉100克,榨菜25克。

【操作】

肘子肉去皮及脂肪,用普通清湯製法煨製成清湯,肉爛撕碎加入榨菜絲煮開,加入適量味精即可。

【功效】

肘子肉較精瘦、可減少脂肪來源,減輕胃腸負擔。榨菜中含鉀量較高。由於心肌梗死時心肌組織破壞加劇,細胞內大量鉀離子遊離出細胞外,加之靜脈滴液往往含鉀量不足,致使細胞內鉀離子減少,影響心肌的收縮力和節律,能誘發心律失常。而肘子肉、榨菜含鉀量較多,可使心肌梗死症狀緩解。

黑木耳

【材料】

黑木耳10克,冰糖適量。

【操作】

取黑木耳10克浸泡後蒸1小時,加冰糖服用,或經常作菜肴食用。

【功效】

黑木耳有減少血液凝固作用,可疏通血管,防止血栓形成。可治療高血壓病、動脈硬化及防治冠心病。

冠心病並發充血性心力衰竭食療譜

萊菔子粥

【材料】

萊菔子15克,粳米100克。

【操作】

粳米洗淨,萊菔子洗淨,除去雜質,裝入紗布袋內,紮緊袋口。紗布袋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中火熬成汁,取出紗布袋不用。粳米,湯汁放入鍋內,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每日2次,作早、晚餐食用。

【功效】

利水消腫明顯。

白茯苓粥

【材料】

白茯苓粉15克,粳米100克。

【操作】

粳米、茯苓粉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燉至米爛成粥。每日2次,早、晚餐食用。

【功效】

利尿效果較好。

萊菔子山植紅棗湯

【材料】

萊菔子10克,山植50克,紅棗10克。

【操作】

將萊菔子用小紗布袋裝好,紅棗,山植去核、洗淨一同放入鍋內煮熟即可食用。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

【功效】

具有利尿、補血、消食作用。

茶樹根

【材料】

茶樹根30~60克,糯米酒適量。

【操作】

挖取10年以上的茶葉樹根(愈老愈好),洗淨切片,加適量糯米酒及清水置於瓦罐中,以文火煎熬,亦可先用水煎成濃汁後再加糯米酒煮;無糯米酒單用水煎熬亦可。風濕性心髒病可加楓荷梨30克。高血壓性心髒病可加錦雞兒30克,共煎。每晚睡前頓服。

【功效】

本品有強心利尿功效。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悸、氣促、失眠、浮腫等症狀。

豬心湯

【材料】

豬心1個,琥珀粉5克,黨參粉5克。

【操作】

將豬心腔內積血洗淨,放入琥珀粉和黨參粉,於沙鍋內加水小火燉熟,經調味,食肉喝湯。隔天1次,連服數劑。

【功效】

適用於心脾兩虛的心衰病人。

燉鷓鴣

【材料】

玉竹15克,鷓鴣1隻。

【操作】

將鷓鴣去毛和內髒,同玉竹隔水燉熟後服食。隔日1次,連服2~3次。

【功效】

適用於心脾兩虛的心衰患者。

蓮藕參須紅棗湯

【材料】

連藕兩大節切片,西洋參須12克,田七片9克、紅棗15枚、玉竹50克。

【操作】

玉蜀黍洗淨留須,煲湯,適量調味。每周1次。

【功效】

適用於心衰伴高血壓、血脂高及腎虛水腫者。

生地黃芪粥

【材料】

生地30克,黃芪30克,粳米50克,冰糖20克。

【操作】

生地、黃芪加水同煎,取汁去渣。將粳米、冰糖加水煮粥,將熟衝入藥汁,和勻,小火煮沸後服。隔日1次。

【功效】

適用於心力衰竭合並心率失常伴氣虛兼陰虛火旺者。

車前發菜冰糖飲

【材料】

車前子10克(布裹),發菜10克,冰糖20克。

【材料】

車前子(布裹)、發菜,加水同煎30分鍾,取出布包藥渣,加冰糖,食發菜與湯。每日1次。

【功效】

適用於心力衰竭有水腫者。

胡桃栗子大棗粥

【材料】

胡桃肉50克,栗子肉50克,大棗15枚,粳米50克煮粥。

【操作】

粥熟後加冰糖20克。每日1次。

【功效】

適用於本病心腎兩虛者。

豬腎湯

【材料】

豬腎1個,黨參15克,當歸15克。

【操作】

將豬腎臊腺剔淨,切片,黨參、當歸用紗布包好,同放沙鍋內加水適量煮湯,熟後去藥渣調味服食。隔天1次,連服數劑。

【功效】

適用於心腎兩虛的心衰病人。

冠心病並發高脂血症食療譜

炒黑白菜

【材料】

水發木耳100克,大白菜250克,精鹽、味精、醬油、花椒粉、蔥花、濕澱粉、豆油各適量。

【操作】

1將水發木耳去雜洗淨;大白菜去老幫去根,選中幫、菜心,用刀削去菜葉,再將幫切成小斜片。

2炒鍋內放豆油燒熱,下蔥花、花椒粉熗鍋,隨即下入白菜油潤明亮時,放入木耳,加精鹽、醬油、味精繼續煸炒,將熟時,用濕澱粉勾芡,出鍋裝盤即成。

【功效】

木耳是一種天然高級滋補營養物質,內含有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多種礦物元素以及對人體有益的膠質。其性味甘平,具有益氣潤肺、涼血止血、補腦強誌、和血養榮的作用。

白菜不僅含維生素較多,而且還含有大量纖維素,有通利腸道、清食和中、下氣解毒、去脂減肥、除胸中煩熱的功效。

二者合成此菜,黑白相間,清淡微辣,開胃進食,是理想的保健食品,對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以及老年肥胖症有一定輔助療效。

素燒冬瓜

【材料】

冬瓜200克,素油、精鹽、蔥花、味精各適量。

【操作】

將冬瓜去皮、瓤、子,切成長方塊,洗淨。素油燒熱後投入冬瓜塊煸炒,待稍軟時,加精鹽和適量水,燒至酥爛後再重新調味。蔥花與味精放入碗中,將冬瓜起鍋,倒入湯碗中即成。佐餐服食。

【功效】

利水消腫、降脂減肥。適用於各型高脂血症者,本食療方為治高脂血症、體形肥胖者的理想佳蔬,經常服食,還可減肥增健。

虎杖拌蘑菇

【材料】

虎杖嫩芽100克(去外皮,洗淨,放入沸水鍋內焯過,切細段),蘑菇30克(用清水泡發,洗淨,放入沸水鍋內焯1分鍾,瀝幹水分,切成細絲)。

【操作】

將虎杖、蘑菇放入盤中,加入食鹽、味精、食醋、五香油、麻油各適量,拌勻即成。

【功效】

清熱解毒,補虛活血,降脂降壓降糖。

涼拌萹蓄

【材料】

萹蓄嫩莖葉200克(去雜,洗淨,在沸水鍋內焯過,放入涼水中泡10分鍾,再過幾次清水,擠幹水分,切碎),蒜蓉20克,食鹽3克,味精2克,麻油15克,醬油15克。

【操作】

將萹蓄放於盤內,加入食鹽、味精、醬油、蒜蓉、麻油,拌勻,即成。

【功效】

清熱利尿,降壓降脂。

涼拌苜蓿

【材料】

新鮮苜蓿200克(揀雜,洗淨,放入沸水鍋內焯過,撈出,用冷開水衝洗一下,擠去水分,切碎),料酒、醬油、食鹽、味精、麻油各適量。

【操作】

將苜蓿放入碗內,加入料酒、醬油、食鹽、味精、麻油拌勻,即成。

【功效】

清熱利濕,養血活血,降低血脂。

蘑菇炒冬瓜

【材料】

鮮蘑菇100克(洗淨,切成薄片),冬瓜500克(洗淨,去皮、瓤,切成片),雞湯、生薑汁、食鹽、濕澱粉、麻油各適量。

【操作】

將雞湯放入鍋內,加入蘑菇、冬瓜,用大火煮沸,去浮沫,加入生薑汁、食鹽,改用小火煮至冬瓜、蘑菇熟透入味,用濕澱粉勾芡,淋入麻油,即成。

【功效】

清熱解毒,降壓降脂,減肥輕身。

炒綠豆芽

【材料】

綠豆芽300克(去根、須,洗淨),植物油60克,幹辣椒(切細絲)、食鹽、花椒各適量。

【操作】

將植物油放入鍋內燒至六成熟,加入辣椒、花椒,炸至棕紅色時放入綠豆芽同炒,再放入食鹽炒勻,至綠豆芽入味並熟脆時,即成。

【功效】

清熱解毒,止渴利水,降脂降壓。

炒洋蔥

【材料】

洋蔥300克(去根、外皮,洗淨,切絲),食鹽、醬油、黃酒、白糖、食醋、植物油各適量。

【操作】

將植物油放入鍋內燒熱,加入洋蔥煸炒,烹入黃酒,加入食鹽,醬油煸炒,淋入食醋,推勻裝盤。

【功效】

溫通解表,發散風寒,清熱解毒,用於胃寒納呆,食積脹滿。

酥皮蘆筍條

【材料】

茯苓25克,蘆筍1罐(長條形),精麵粉100克,奶粉15克,菠蘿(罐頭)半罐,雞蛋100克,麵包屑50克,味精1克,香菇醬50克,精鹽3克,白糖10克,發酵粉2克,花生油1000克(約耗50克)

【操作】

1將茯苓碾成粉末;罐頭蘆筍倒出控幹,放在砂鍋中加味精、精鹽略燒入昧,取出控幹。

2雞蛋磕在碗裏,用筷子打起泡,加入麵粉、發酵粉、熟花生油(20克)、雞蛋及白糖調成蛋麵糊;麵包屑平鋪於盤上。

3炒鍋放旺火上,倒入花生油,燒至七成熱時,將每條蘆筍掛蛋麵糊後,再在麵包屑中滾粘麵包糊,下入油鍋炸至麵糊一熟,並呈金黃色時撈起,即成。否則炸過火,則會外焦裏酥,失去口味。再將菠蘿、香菇醬、奶粉裝碟上桌,供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