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7水產類的選擇方法
魚
魚嘴緊閉,眼珠澄清突起,鰓蓋緊閉,鰓呈鮮紅色或紅色,魚鱗片完整,緊貼魚體,表麵粘液清潔光潤,肉質堅實有彈性,有一種特有的鮮腥氣味,說明魚新鮮。眼珠凹下,鰓發暗,呈灰紅、灰紫或灰色,魚的鱗片鬆而有部分脫落,沒有光潤,內質鬆軟無彈性,肉與骨脫離,說明魚已腐敗,不新鮮。
蝦
新鮮的蝦,頭部完整,身體能保持原有的彎曲度,外殼青亮碧綠而有光澤,肉有彈性。凡體鬆軟,蝦斷而脫殼,色澤暗淡或發紅的蝦都不新鮮。
蟹
新鮮的蟹體重,殼呈青灰色,帶有亮光,臍部飽滿,腹部雪白,用手捏其大腿,感到堅硬結實,蟹殼離縫大。若再將蟹的背朝下,腹朝上放置,會很快的翻過來,就是新鮮肥狀的蟹。若蟹殼是黃色或變紅,說明是不新鮮的死蟹,體內有大量細菌毒素,死河蟹發黑,臍也發黑,胸發軟,極容易腐敗,不能食用,食用後易中毒。
8幹貨原料的選擇方法
海參
以體形大、肉質厚、體內無沙的海參為佳品。體形小,肉質薄,原體不剖,腹內包有沙粒的海參,品質較差。
魚肚
魚肚的選擇方法比較簡單,一般張大、紋直、體厚,色澤明亮者為上品。張小質薄,色澤灰暗者為次品,色澤發黑者即已變質。
燕窩
一般質潔白、透明、囊厚為佳。若燕窩呈灰色、毛多則品質差。
魚翅
魚翅的選擇方法通常是用光照法。凡是對著光照透明者為上等翅,不透明的品質較差,但都不影響使用。
熊掌
熊掌的前掌小,後掌長而大。幹熊掌年久容易蟲蛀,選購時可將掌心向上敲擊幾下,如內有蟲子落下,說明已被蟲蛀。有些熊掌割下後沒有曬幹,臭味甚重,這種熊掌質量較差。
菌類
以幹爽、體輕、朵片大、整齊、不黴爛、無蟲蛀、清潔無斑點、肉厚且嫩、無碎渣、有芳香氣味者較好。
筍類
以深黃色、幹燥、肉厚、梗小、潔淨者為好。
9選擇原料的注意事項
選擇材料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1)必須掌握原料生產季節。
(2)熟悉原料的產地。
(3)熟悉各種原料不同部位的用途。
(4)注意選擇與鑒別各種原料的質量。
不能選用帶有病菌的畜、禽、水產品等,以防止把病原體傳給食用者;含有生物毒素的魚、蟹、野菜、果仁、菌類等,以及含有毒素的香料、色素原料,均不能選用,以防止食物中毒;有腐爛、發黴、變味以及蟲蛀、鼠咬等現象的材料不能用。七、烹調材料的保存
1材料變質的原因
烹調材料若保存不當,會引起材料變質,所以要了解各種材料的特性,采取對應的保存方法。引起材料變質的原因,可涉及物理、化學及生物學等各層麵。
物理原因
高溫
例如碳化、分解等。
低溫
低溫(一般在4℃以下)比較適合貯藏食物,但對於某些材料的低溫貯藏,須做嚴格的溫度調節。例如在0℃時,水果與蔬菜類將凍結而趨向腐爛。
幹燥
一般而言,幹燥的環境易於保存烹調材料,但有些材料因經過幹燥處理,大量的水分被蒸發,以致失去鮮度而枯萎。如蔬菜、水果及豆製品(如豆腐幹或百頁)等均是。
潮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