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片刻一般用於雕刻花卉或葉子。例如雕刻一朵五瓣的花時,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雕花蕊。先將圓口刀垂直立定,插入材料的適當位置,旋轉刻刀,雕一個圓輪,作為花蕊。

第二步雕花瓣的溝。刀身傾斜,在花蕊周圍,適當的地方,向著花心雕5個半圓凹溝,刀口與花心以圓輪相交。取出其中被雕刻的原料,形成5個花瓣的槽。

第三步雕花瓣。雕花瓣需雕兩刀。第一刀要與其表麵剛雕出的花瓣溝對立,然後刀子向後稍退,刀身稍微垂直進刀。不可將花瓣雕落,隻有這樣才能使花雕出來完整。但是,花的完全形狀尚未完成。等待第二層花瓣雕成後,從第一層花瓣的適當位置稍微離開進刀,和第一刀相交,取出兩刀中間的材料。如此,第一層花瓣就完全完成,第二層花瓣的溝亦已完成。如此做法可雕多層花瓣。

細條刻

細條刻一般用於細長線條的花瓣或鳥的羽毛雕刻。雕刻花瓣的操作基本上與疊片刻的刀法相似。但是,雕刻花瓣時(即第三步驟),第一刀雕出花瓣的形態,第二刀在與花瓣對立的地方不刻進,而在與花瓣成斜偏向的一半地方進行雕刻。運用此雕法雕出的花瓣,由粗闊片變成闊度隻有約半片大小的細線狀。

一般而言,花瓣細長的花,例如菊花等,均用此法。鳥羽毛的雕刻方法與上述雕刻花瓣的刀法完全相同。

平刻

平刻用於定型的東西。首先將材料雕成長方形、圓形及半圓形等形狀,將其兩端處理平整,使形狀相同,然後切成薄片即成。

翻刀刻

翻刀刻雕刻含苞待放的花或豎立的鳥類羽毛最為逼真形象。這些花瓣或羽毛,全都向其外側翻轉,具體的刀法可分翹刀翻和隔層翻兩種。

翹刀翻一般用於雕刻翻轉的細線花瓣或鳥的羽毛。

翹刀翻運用的刀法與細條刻運用的刀法基本相似。但在雕花瓣(或鳥的羽毛)的第二刀,必須將刀柄慢慢上提,將瓣的前端雕薄,瓣的底部雕厚。最後將刀深入材料中,然後輕輕向上翹起,這時才將刀拔出。雕好的花瓣(或鳥的羽毛)浸在明礬水中,呈現翻立的形狀。

隔層翻一般用於雕刻大型的半開花瓣。

先用疊片刻的方法,雕出內層的2~3層花瓣,然後在花瓣的周圍再雕進一層,使內側的花瓣浮起。然後用稍大型的圓口刀在外層雕一層大的花瓣。如此就形成完全開放的花了。

4鏤空雕法

鏤空雕法大都使用3號斜口刀。多用於雕刻雕飾板上的圖案。材料主要是蕃薯、蘿卜及其他薯類。操作時先將材料切成平坦的薄片,根據圖案,將該花樣以外的不必要材料剜掉,雕成各種透空的圖案。

作鏤空雕時,必須將雕刻刀的前端刺入材料。因此,材料下麵必須鋪墊若幹切得薄而平的蘿卜、蕃薯等材料,以免刀尖碰到工作板。作鏤空雕時,一般以從左到右的雕刻順序進行。七、雕飾品的保存

食品雕飾具有很高的技術性、藝術性要求,對它的使用原料也需經過精細的選擇。對於精工細雕出來的藝術成品應該予以妥善保存,以延長它的使用時間。

保存方法有以下幾種:

原料的保存方法

蘿卜、薯類、甜菜根等原料宜排放在缸內或木箱中,每層原料中間夾放一層黃沙,可使原料保持日久不變。春天(立春後)應經常翻動原料,防止原料發芽生須、內部空鬆,不能使用。

半成品的保存方法

雕刻操作時,在操作台上應襯以清布,以防止已刻好的花紋被操作板碰損。雕刻精細作品時,大多一天不能完成,需用濕布包好,但注意不可浸水,要既防止它幹枯變色,失去鮮豔色彩,又防止它吸收水分過多,引起體積膨脹,使花紋模糊不清、性質變軟,不能再繼續雕刻。

成品的保存方法

雕刻好的作品,應浸在礬水中,礬水的濃度約為每10斤水加礬1錢,成品浸在礬水中可保持脆嫩鮮豔。如發現礬水發渾,即應另換礬水,並應置於陰涼之處,以防止腐爛變色。要嚴防碰到鹽水和堿水。如接觸到鹽水,因為鹽有很高的滲透壓,鹽水浸入後,就會使原料失水,性質變軟。如接觸到堿水,堿的腐蝕性會使原料易於腐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