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
香菜主要營養成分有蛋白質、脂肪、礦物質、鈣、糖類、磷、鐵和大量的維生素A原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和尼克酸等。香菜味辛,性溫,主要有健胃之功效和疏散風寒,促進人體周身血液循環。《本草綱目》記載芫荽(香菜):“性溫香竄,內通心脾,達四肢,能避一切不正之氣……”
豬肚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糖類等成分,性平,味甘、鹹,有滋陰潤燥之功效。
香菜與豬肚相配成菜,營養豐富,清淡脆嫩,白綠相映,肚鮮菜香,味香悠長,味美可口。可防病治病,有利於老年人健體長壽。猴頭燉雞
【材料】
嫩母雞1500克,水發猴頭150克,熟火腿15克,水燙油菜25克,冬筍25克,料酒10克,精鹽4克,花椒2克,薑塊15克,八角4個,味精3克,蔥段10克,香菜10克,熟豬油20克,雞湯適量。
【操作】
1宰殺雞後,褪去毛,掏去內髒,剁去頭、爪,洗淨,再剁成3厘米見方的塊;將火腿、冬筍(洗淨,去外皮)切成長方片;猴頭蘑用開水泡30分鍾,再用冷水洗淨泥沙,用手撕開,擠淨水;蔥、香菜切段;薑切成塊,用刀拍一下;油菜洗淨切段;花椒用溫水泡上,取花椒水。
2鍋內放少量豬油,燒熱後用蔥段、薑塊熗鍋,再放入雞肉塊煸炒至半熟時,添湯,加猴頭蘑、冬筍、花椒、料酒、八角、精鹽、火腿,湯燒開後,用文火燉爛,放入油菜,挑出蔥、薑、八角,將猴頭、雞塊等撈在碗內。此菜要注意雞肉要熟,佐料要適時下鍋,以保證肉熟爛味鮮香。
3將鍋內湯燒開,撇去浮沫,放入味精,澆在碗內雞塊上,再撒上香菜即成。
【功效】
猴頭為食用菌中頗為名貴之品種,其味鮮,肉嫩,營養價值高,含有蛋白質(幹品263%)、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並且含有多種氨基酸,其中包括8種人體必需氨基酸。猴頭還含有多糖類、揮發油、多肽類及酸膠等,是高蛋白(比香菇還要高一倍)、低脂肪(42%)的優質保健食品,與熊掌、魚翅、燕窩並稱山珍海味。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猴頭菌可預防治療消化道和其他腫瘤癌症;治療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血液循環,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是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患者的理想食品。
雞肉含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維生素E、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鐵、鈣、磷、鈉、鉀等成分。中國醫學認為,雞肉味甘、鹹,性平,有溫中益氣、強腰健骨、補精添髓等功效。
此菜雞肉熟爛,清淡,冬筍、猴頭、火腿有濃厚雞肉鮮味,甚是好吃,湯鮮好喝。其補益作用更強,中老年人多吃此菜可防病、保健、益壽。
荸薺雞肉丸子
【材料】
雞脯肉250克,荸薺100克,鮮湯100克,豌豆尖100克,雞蛋1個,水豆粉20克,化豬油(或用熟菜油50克),醬油5克,鹽、胡椒粉、薑末、味精、香油、蔥花各適量。
【操作】
1將雞脯肉去皮,去筋,切碎剁成茸;將荸薺洗淨,剝去外皮,一定要剁成細茸,否則丸子不易成形,然後加入雞茸中,再加雞蛋清、薑末、蔥花、鹽、醬油、胡椒粉、味精調味後,上水豆粉和適量水,攪拌均勻備用。
2鍋置火上,盛入鮮湯1000克左右,燒沸後下薑末、鹽、化豬油(或熟菜油),接著將雞茸用小勺或筷子團成直徑3厘米左右的丸子,徐徐下入沸湯中,下4~5個丸子後,用筷子輕輕推一下,全部丸子下完後,再煮10分鍾,再下入豌豆尖,再煮沸後,下香油、味精、胡椒粉,盛入湯盆即可食用。
【功效】
荸薺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粗纖維、碳水化合物、鈣、磷、鐵、尼克酸等營養物質,對人體補充營養作用明顯。
豌豆尖性寒,味甘,無毒,解毒利水,益中氣。豆尖有消渴消食,利健脾胃。
荸薺雞肉丸子色白肉嫩,湯味濃鬱,清香可口,可吃丸子喝湯。
桃仁鴨條
【材料】
淨鴨2500克,雞蛋100克,核桃仁150克,生菜150克,香油5克,發泡粉10克,精鹽5克,生菜油30克,胡椒粉3克,花椒5克,料酒15克,玉米粉10克,麵粉10克,蔥10克,花椒鹽適量。
【操作】
1核桃仁用沸水泡後去皮,用油炸脆;花椒和蔥放在一起剁成細末。
2鴨肉用老湯煮熟後撈出,拆去全身骨頭,平鋪盤裏,進冰箱凍硬,然後取出,立即切成大小適宜的長方塊。
3取小碗一個,放入雞蛋、麵粉、花椒、鹽、水、蔥、料酒、胡椒粉及發泡粉,拌成糊。
4鍋置火上,加入生菜油,燒熱後,將每塊核桃仁沾在一塊鴨肉條上,用玉米粉掛勻糊,並粘住,以免下油鍋炸時散開,然後,放在油鍋內炸成金黃色,撈出後整齊擺在盤中,周圍撒勻花椒鹽,生菜洗淨消毒,圍在鴨條周圍滴上香油即成。
【功效】
鴨肉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維生素B2、碳水化合物、鉀、鈉、鈣、磷、鐵等成分。營養價值較高,且屬熱量不太大,糖鹽不超過限度,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本草逢源》說鴨:“騖,溫中補虛,扶陽利水,是其本性。男子陽氣不振者,食之最宜。”
此菜除鴨肉外,還有營養豐富的核桃仁、雞蛋以及生菜油等。
此菜酥香脆鮮,味美可口,四季可吃。其有益腎、止咳喘、補脾胃的作用,有腎陽虛所致的腰膝冷痛、小便頻數、咳喘畏寒、脾虛體弱的人食用極適。腸燥便秘的中老人多吃此菜,可有一定療效。
鴨掌冬菇
【材料】
鴨掌300克,水冬筍100克,冬菇15克,水燙油菜15克,醬油10克,薑塊10克,花生油15克,料酒10克,水燙胡蘿卜10克,精鹽4克,蔥段10克,花椒水3克,味精2克,雞湯適量。
【操作】
1冬菇發好洗淨,大的切成兩半;油菜洗淨切成段;蔥切成蔥花,薑切成塊;冬筍、胡蘿卜切成片。
2將鴨掌洗淨,放入熱水內燙一下,取出放入涼水內扒去黃皮,再放入湯鍋內煮爛,撈出用涼水過涼,除去骨頭,大的片成兩片。
3鍋內放入少量油,油熱後用蔥段、薑塊熗鍋,添湯,加醬油、鹽、冬菇、油菜、胡蘿卜、冬筍、料酒、花椒水,再把鴨掌放入鍋內,轉用小火偎5~6分鍾,放入味精即成。
【功效】
冬菇營養價值很高,含蛋白質、鈣、磷、鐵、碳水化合物、糖類和多種維生素。幹冬菇水浸物中含有組氨酸、苯丙氨酸、穀氨酸、亮氨酸、大門冬酸等多種人體必需之氨基酸。冬菇還有降血脂及抗癌等功效。冬菇配鴨掌,鴨掌熟爛,味鮮美,其他各菜料也鮮香味美,則具滋陰、益氣補血之顯效。
鴨掌冬菇菜適於脾胃不適、體質虛熱老人食用,尤其對貧血、骨質疏鬆老人以及婦女子宮功能性出血者,有一定療效。健康老人常吃此菜,能延緩衰老,強身健體,益壽延年。
陳皮大鴨
【材料】
鴨1隻(約重2000克),醬油10克,陳皮10克,胡椒粉2克,料酒15克,煲鴨原汁適量,雞清湯適量。
【操作】
1將鴨宰殺,去毛,去內髒,去爪,洗淨裝燉盅內,上籠蒸熟,瀝去原汁留用,鴨拆去骨架,再放入大燉盅裏,鴨腹朝上。
2把雞清湯、煲鴨原汁放入鍋內一起燒開,加入醬油、料酒、胡椒粉攪拌均勻,倒入燉盅裏,把陳皮放在鴨的上麵,再入蒸籠蒸30分鍾即成。
【功效】
陳皮味辛苦,能燥濕化痰,理氣健胃。對嘔吐、咽氣、胸悶腹脹、食欲不振及痰多咳嗽,有調理作用。鴨肉利尿消腫,補虛滋陰。兩者合用,則有補虛損、行滯氣、消水腫、燥痰濕之功用。老年人常食用有助於消化功能強盛,增進健康。食欲不振、脾胃虛弱、營養不良的老人常食用,可見治療功效。
五圓鶉蛋
【材料】
鵪鶉蛋350克,桂圓25克,白蓮子100克,荔枝150克,黑棗25克,枸杞6克,冰糖60克,精鹽2克,雞油10克。
【操作】
1將荔枝剝去殼;桂圓、蓮子、黑棗、枸杞用溫水洗淨;鵪鶉蛋放水內煮熟,剝去蛋殼。
2蒸缽內注入清水,下桂圓、黑棗、枸杞、荔枝、蓮子、雞蛋、冰糖、精鹽,上籠蒸30分鍾,潷出原汁,把各料裝盤中,再將原汁澆入,放入雞油,淋在鶉蛋上即成。
【功效】
五圓加枸杞,多是水果類,略有甜味,清淡適口。
養心安神,開胃益脾。中老年人常食可防老抗衰。尤其適用於心血不定之失眠、健忘、心燥及脾虛飲食減少的老年人。
銀耳鶉蛋
【材料】
鵪鶉蛋250克,銀耳12克,冰糖15克。
【操作】
1將鶉蛋放入水鍋內,用中火煮開,至蛋熟時撈出,放在冷水中,剝去外皮,放於盤內。
2水發銀耳,除去雜質,放入鍋內,加入清水,上籠蒸30分鍾熟透。
3在一小鍋內加清水和冰糖,用小火燒開,再放入熟鶉蛋、銀耳,再燒開,撇去浮沫即成。
【功效】
銀耳性平,味甘,且有止嗽、益胃、強筋補腎、滋陰生津、潤肺補腦、活血潤腸、輕身強老等功效。現代醫學發現,銀耳有阻止血液中膽固醇沉積和凝結作用,能防止血管動脈硬化。
鶉蛋有補氣益血、降脂降壓、強身健腦的功效。
兩料相配。則使益氣養血、強精補腎、健腦強身之效更顯著,對老年性貧血、氣管炎、神經衰弱、心髒病、血管硬化者有一定補益作用。常吃,能防止很多老年性疾病發生,有利延年益壽。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