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飲食與健康2(2 / 3)

這一理論可以解釋動物界腦進化的差異現象。巨大的草原動物用蛋白質食物構成了它們龐大的軀體,但未能增加其腦量。而海豚的食譜與居住在沿海地帶人沒什麼大的區別,所以它們的腦力僅僅次於人類。

46海產品能預防癌症

日本婦女患乳腺癌的比例比英、美等國婦女低,而且得了乳腺癌的人存活期也比較長,這與日本婦女普遍食用昆布、海帶、紫菜等海藻類有密切關係。

我國也有人研究,發現海藻類食物對治療動物的實驗性腫瘤有效。近幾年的研究發現,魚和海鮮中含有一種叫作OMEGA—3脂肪酸的不飽和脂肪酸,已被證實能抑製乳腺癌、結腸癌和胰腺癌。26個國家的研究成果表明,隨著魚消耗量的增加,乳腺癌的發生率下降了,海鮮中的OMEGA—3脂肪酸是怎樣起防癌作用的呢?我們知道,人體內的前列腺素有促進腫瘤增生的作用。而OMEGA—3脂肪酸正是通過調節前列腺素的代謝和釋放前列腺素抑製物質,來起防癌作用的。新近,英國教授克羅福特發現,魚貝中含有的DHA(廿二碳六烯酸)也具有抑製癌症的效果。多吃海鮮,值得提倡。

47食糖與健康

這些年報刊上宣傳吃糖有害的文章比較多,什麼吃糖會引起血管病、高血壓病、肥胖病、糖尿病等等,似乎吃糖危害不亞於抽煙。

對吃糖是否有害,很多國家是有爭論的。美國一個權威專家組調查後指出:蔗糖除了造成齲齒外,未發現對人體造成危害,並對下列4點作了明確肯定:1糖尿病、心髒病、高血壓和癌症等疾病並非由於食用蔗糖引起。2蔗糖與膽石病,兒童多動症無關。3蔗糖並不特別使人增肥。4食用蔗糖並不妨礙人體對外來必要營養成分的吸收。由此可見,甚至在高糖消費的美國至少還不能肯定吃糖有害。

雖然有些同誌不完全同意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調研結論,但至少所有營養、醫藥、衛生和食品界專家、教授對下述觀點完全取得共識:在我國目前食糖消費這麼低的情況下根本不存在吃糖多了的問題;相反,在我國是吃糖少了,應該提倡適量多吃些糖,以有益健康。現在我國人均年吃糖還不到6公斤,僅僅高於孟加拉、紮伊爾、尼日利亞等極少幾個經濟最不發達的國家,而世界平均為206公斤,發達國家一般為40—50公斤,中美、南美國家也有40公斤,我國台灣省為265公斤,泰國215公斤,就連印度也有144公斤。

在我國,也有一些肥胖病人、糖尿病人不宜多吃糖或不宜吃糖,但對絕大多數人應該多吃糖才有益於健康,特別是在還極少吃糖或吃不到糖的廣大農村地區。

食糖與人體健康關係密切,用之得當,可以保健療疾,食之過量則可危害健康。關鍵在適時、適量。食糖用量可因人而異,因地製宜。例如某些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肥胖等)應忌甜食、不吃糖(臨床疾病要遵醫囑)。老年人宜少吃糖。健康成人(如能避免肥胖)一日食糖所提供能量以不超過總能量的10%為宜。對於居住高原(或工作環境缺氧者),食糖用量可略有放寬,但也不宜超過太多。

總之,對於食糖要取其利避其害,使它更好地為人類造福!

48巧克力十談

一些愛吃巧克力的人說,吃巧克力時會產生一種與談戀愛時同樣的感覺。研究表明,在吃巧克力時,大腦中會產生與被愛情之箭射中時同樣的化學物質。

吃巧克力不會長粉刺。一些研究表明,即使吃很多的巧克力,也不會長粉刺。有些人對巧克力過敏,皮膚受到刺激,會長出類似粉刺的東西。

巧克力不會損壞牙齒。不幸的是,大部分巧克力都含糖,而糖是有損於牙齒的。如果巧克力中攙有糖漿,會增加牙齒損壞的可能性,但這不是巧克力造成的。

巧克力中咖啡因的含量不高。1盎司果汁巧克力含咖啡因20至30毫克;1盎司奶油巧克力含5至10毫克;1杯重8盎司的可可溶液含6毫克左右。

巧克力不含膽固醇,因為它是植物產品。如果在巧克力中加入奶油的話,會產生膽固醇。

味道越甜的巧克力,脂肪含量越低。巧克力中含有少量的蛋白質,大量的脂肪。味道甜的巧克力含糖多,會衝淡脂肪,降低巧克力所含熱量,因為每克糖含熱量4千卡,而脂肪為9千卡。

將巧克力混入牛奶中,不會影響也不會減少牛奶中所含的鈣。因此,如果孩子們不愛喝牛奶,可適當在牛奶中加入巧克力和奶油。

盡管巧克力中的脂肪含量很高,但這種脂肪不會像動物脂肪那樣提高膽固醇含量。因此,任何打算食用低脂肪食品的人,都應偶爾吃些巧克力。

胃酸過多的人應該注意,巧克力會使情況更加嚴重。巧克力中的一些物質會使胃與食道之間的瓣膜放鬆,酸性增大,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胃酸過多。

巧克力中含有酪胺這種物質。人們認為,酪胺會使敏感的人感到頭疼。

巧克力不是一種營養品,但也不是毒藥。像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的東西一樣,消費應該適量。

49蜂蜜、蜂王漿

蜂蜜是稠厚的液體,白色至淡黃色的稱為白蜜,橘黃至琥珀色的稱為黃蜜。在夏季,呈半透明如清油狀,有光澤;在冬季則易變為不透明,有葡萄糖結晶析出狀如魚子。因蜂蜜的產地、蜜源和季節的不同,還有春蜜、伏蜜、秋蜜之分,質量好的蜜味極甜而芳香。蜂蜜的成份很複雜,已知主要成份有果糖和葡萄糖,二者占75%左右,還有蔗糖、麥芽糖、糊精、蛋白質、含鐵、鈣、鎂、鉀、磷等60多種礦物質;含維生素A、B2、B6、C、D、K,泛酸、尼克酸等,含多種氨基酸及轉化酶、過氧化氫酶、澱粉酶等有益的酶類。

蜂蜜中所含的果糖、葡萄糖都可以直接供給肌體熱量。所含的礦物質,特別是健腦的磷、強骨的鈣、補血的鐵及酶類是婦幼老人的滋補食品。氨基酸和維生素更是肌體所需的重要物質。這多種多樣的成分使蜂蜜具有擴張血管、促進循環、降低血壓、提高血色素的功效,對神經衰弱、高血壓、心髒病、貧血、肝病、便秘等,長期服用都有較好的療效。中醫認為,蜂蜜性味甘平,歸肺、脾、大腸經,功效是補中潤燥,止痛解毒,主治脾胃虛弱、脘腹疼痛、肺燥咳嗽、湯火燙傷及腸燥便秘等症。但痰濕內蘊,中滿痞脹及腸滑泄瀉者忌服。

生蜂蜜中含有一種不耐熱的抗生素,具有很強的消炎抗感染的作用,能營養、收斂和促進創麵的愈合,對皮膚創傷、潰瘍、炎症、灼傷、凍傷均有減輕疼痛和防感染的作用。生蜂蜜不能直接服食,服食後可出現中毒,表現為頭痛、頭暈、視物模糊、心慌、口幹、發音和吞咽困難,惡心嘔吐至呼吸困難等,特別是嬰幼兒服後的中毒症狀會更嚴重,一旦發生中毒,要及時就醫救治。因此,生蜂蜜隻宜外用,若服食,必須經過煉製。

蜂蜜在中藥炮製業中應用廣泛,可增加藥物的療效,調和藥性,矯味解毒。用蜜炙的品種很多,占有重要位置。

蜂王漿是工蜂咽腺分泌的一種乳白色、味辛酸澀的膠狀物質,含有近30種脂肪酸、21種氨基酸、10多種維生素、多肽、酶類、糖類、蛋白質、葉酸、肌醇、豐富的泛酸,還有特有的脂酸——癸烯酸及不飽和脂肪酸10—HDA。

蜂王漿具有抗腫瘤,抗菌鎮痛,促進生長發育,促使某些細胞再生,增強肌體抵抗力,促進新陳代謝,增加血鐵含量,提高造血機能,明顯地降低甘油三脂等作用。臨床上用於肝髒疾病、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貧血、潰瘍病等的輔助治療,對疲勞綜合症有較好的療效。蜂王漿有調整腦細胞的功效,所含子氨葵油酸、乙酰膽堿可改善大腦的新陳代謝,促進記憶及信息傳遞,對腦力消耗較大的大、中學生、教師、科研人員的腦力恢複十分有效,對老人可起綜合調理作用。中醫認為蜂王漿可益肝健脾,滋補強壯,延緩衰老,也正是賴於蜂王漿所含有的大量的稀有活性物質的作用。

由於蜂王漿的辛酸澀味,口感差,直接服用不好接受,一般是兌以2—3倍量的蜂蜜,再按所需量服用,效果也會更好。對花粉過敏的哮喘病人應慎服,又因蜂王漿中的類固醇成分可刺激體內激素的分泌,嬰幼兒若非治病所需,最好不用。

50螞蟻與健康

吃螞蟻和用螞蟻保健、治病,我國古已有之。在廣西壯族同胞中,就有“螞蟻炒苦瓜”、“螞卵醬”的吃法,傣族同胞用螞蟻製作涼菜;在北京的藥膳裏,少不了有加螞蟻做成的佳肴。

螞蟻的祖先可以追溯到1億多年前。隨著環境的變遷,與它們同時代生存的龐大恐龍早已滅絕,而身軀細小的螞蟻卻繁衍生存至今,並成為家族興盛的王國,僅我國就有大約2000種。

螞蟻含蛋白質40%至55%,蟻卵含量也相仿。螞蟻還含有28種遊離氨基酸,有8種是人體必需的主要氨基酸,並含有維生素B1、B2、B12、E以及鈣、鐵、磷、硒、鋅等。經專家鑒定的以良種山蟻配製成的蟻粉和滋補酒對強身壯骨、扶正祛邪、增強人體免疫力都有明顯效果。現在,用螞蟻為主藥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和乙型肝炎已取得了較明顯的臨床效果,治愈了很多病人。

第三章廚房小常識

1不宜同放的食物

一些食物不能一同存放,它們是:

麵包與餅幹不宜同放。麵包含水分較多,餅幹則幹而脆,存放在一起,麵包變硬,餅幹失去酥脆感。

蛋與生薑、洋蔥不宜同放。蛋殼上有許多小氣孔,生薑和洋蔥的氣味易透進小孔使蛋變質。

水果不要同純堿接觸,否則極易發熱爛掉。

糧食不要與水果同放。否則,水果受熱變幹癟,糧食因吸收水分也易發黴。

茶葉與香皂不宜同放。茶葉的吸附串味性強,與香皂同放,茶葉會變味。

2不能同吃的食物

豆腐與蜜糖。狗肉與綠豆。

甘草與鯉魚。香蕉與芋艿。

黃瓜與花生。滋補藥與牛奶。

柿子與螃蟹。豬肝與維生素C。

3如何洗豬腰子

將豬腰子剝去薄膜,剖開,剔去筋,切成所需的片或花,用清水漂洗一遍,撈起瀝幹。1公斤豬腰約用100克燒酒拌和捏擠,用水漂洗兩三遍,再用開水燙一遍,可去膻臭味。

4豬肝食前宜去毒

豬肝含有多種營養物質,它富含維生素A和微量元素鐵、鋅、銅,而且鮮嫩可口。但豬肝食前要去毒。

豬肝是豬體內最大的毒物中轉站與解毒器官,各種有毒的代謝產物和混入飼料中的某些有毒物如農藥等,都會聚集在肝髒中,並被它解毒、排瀉,或經它化學加工後運送至腎髒,從小便中排出。肝髒還會產生炎症,甚至肝癌。此外,還可能有肝吸蟲等寄生蟲。

倘若肝髒的各類毒性物質未能排淨,或解毒功能下降,那麼有毒物質就會殘留在肝髒的血液中,它可能誘發癌症、白血病與其他疾病。

由於豬肝中有毒的血液是分散存留在數以萬計的肝血竇中,因此買回豬肝後要在自來水龍頭下衝洗一下,然後置盆內浸泡1~2小時消除殘血。注意水要完全浸沒豬肝。若豬肝急需烹,則可視其大小切成4~6塊,置盆中輕輕抓洗一遍,然後盛入網籃中在自來水下衝洗幹淨。

另外,炒豬肝不要一味求嫩,否則,既不能有效去毒,又不能殺死病菌、寄生蟲卵。

5羊肉怎樣去膻

羊肉味鮮,可有膻味,怎樣去膻呢?這裏介紹6種去膻方法:

米醋去膻味法:把羊肉切塊放入開水鍋中加點米醋(0.5公斤羊肉加0.5公斤水、25克醋),煮沸後,撈出羊肉烹調,膻味去除。

咖喱去膻味法:燒羊肉時,加入適量的咖喱粉同煮(每0.5公斤羊肉加入半包咖喱粉),燒後即成沒有膻味的咖喱羊肉。

蘿卜去膻味法:將蘿卜紮上幾個洞,和羊肉同煮,然後撈出羊肉,再進行烹調,膻味可除。

綠豆去膻味法:每公斤羊肉放入5克綠豆,煮沸10分鍾後,將水和綠豆倒掉,膻味即除。

甘蔗去膻味法:煮羊肉時,每0.5公斤羊肉加入剖開的甘蔗100克,可除羊肉膻味,並能增加羊肉鮮味。

藥料去膻味法:燒肉時,用紗布包好碾碎的丁香、砂仁、草果(豆蔻)、紫蘇等藥料同燒,不但可以去膻,還可使羊肉形成獨特風味。

6如何除魚腥味

魚味美,可是有腥味,怎樣去腥呢?下麵介紹7種方法:

夏天,有些河魚有土腥味,烹時影響味道。可先把魚剖肚洗淨,置於冷水中,水裏再滴入少量食醋,或放入少量胡椒粉或月桂葉,然後再燒製,可除土腥味。

河魚有泥味,可先把魚放在鹽水中清洗或用鹽細搓,便能去除異味。

炸製河魚時,先將魚在米酒中浸泡一下,然後再裹麵粉入鍋炸,可去掉土腥味。

在炸魚前, 將魚放在牛奶中浸泡片刻,既可增鮮味,又能除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