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家庭醫療保健2
46活動手指健腦四法
1盡量多用兩隻手活動。不要偏用一隻手,否則對大腦的兩個半球的開發不利。
2培養手指的靈巧性。如書法、繪畫、彈琴、做手工藝品等。
3鍛煉皮膚的敏感性。如兩手交替伸入熱水和冷水中叩擊手掌和指甲等。
4使手指的活動多樣化。如打球、玩健身球等。
47常甩手有益健康
陳嘉庚先生,一生勞累奔波,艱辛創業,卻享壽88高齡。陳先生自有健身之道,他“每天早晨要做甩手運動15分鍾”。此法,有說為漢朝道家魏伯陽所傳,也有說為南北朝佛家達摩所創,還有說原為形意拳家不傳之秘。盡管眾說紛紜,卻說明甩手運動確係我國民間的傳統健身之一法。甩手運動的要旨是心平氣和,摒除雜念,自然放鬆,悠閑自得地利用雙手搖擺,疏通經絡,行氣活血,刺激“十指連心”的各部位,使腦在有節奏的興奮與抑製中,健腦益智。又有著名醫學家認為,由於甩手時雙臂前後搖動,人們為了維持身體重心,腳掌自然會一虛一實地向地麵踩、放,從而產生按摩湧泉穴的作用。湧泉為足少陰脈的源頭,休克、中暑、失眠、中風、高血壓、目糊等許多病均與此穴相關。
48冥思遐想可健身
最近,美國的醫學家針對快節奏生活容易使人疲勞,倡導一種新的保健法——冥思遐想。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柏溫·賽戈爾認為,此法乃是鬆弛思想的一種特殊運動,能夠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日本《科學朝日》介紹的“五分鍾冥想法”更受現代人信賴。
冥思遐想的方法是:背靠椅上,頭部或靠或斜,順其自然,閉目靜思。所思所想最好是往日(特別是童年)的愉快事情,也可是大自然絢麗的風光、天宇間茫茫的星係和大海中漂遊的船隻,並由此聯想出各式各樣、豐富多彩而頗有情趣的畫麵。浮想中應及時抹掉語言文字盡量讓腦中單獨出現畫麵,哪怕這些畫麵呈蒙太奇狀,甚至毫無連貫性。
專家們稱,雖然迄今尚未弄清冥思遐想把治療信息由大腦傳遞到每個細胞的確切機製,但有兩點已能肯定:一是對免疫係統生化物質能起良好的促進作用;二是讓大腦左側從語言活動中解脫並處於休息狀態,讓右腦充分發揮直觀的形象思維力,從而使經常用右手勞作者和善於語言思維者容易發生的右腦疲勞獲得恢複,並增進人的總體工作效益。
49音樂健身法
科學研究已證明,優美的音樂傳入人耳,能刺激腦神經係統,促使體內分泌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生化物質,如激素、酶類、乙酰膽堿等,產生愉悅身心、消除疲勞、降低血壓、幫助消化、改善循環和增加血流量等作用,故而被人讚譽為“無形的健身藥物”。
音樂不僅可健身,還能療病。目前,以不同的音樂治療疾病的“音樂療法”已被廣泛采用。實踐表明,給手術病人或即將分娩的產婦播送輕音樂,能減少痛苦;讓高血壓患者經常欣賞一些輕柔的歌曲,有助血壓順利下降;失眠者傾聽柔美的低音量的小夜曲,可提前酣然入夢;常在搖籃邊給嬰兒播放歡樂的歌曲,可促進語言和智力發育。美國的萊歇文博士說:“音樂和醫學,過去一直是,將來也仍然是不可分割的。”這是頗有見地的概括。音樂是生活、健康和長壽不可缺的伴侶。
50伸懶腰好處多
因為伸一個懶腰可使肌肉收縮,很多凝積的血液被送回心髒,增加循環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環,肌肉收縮、舒展,增進肌肉的血液流動,帶走廢物,消除疲勞。
51打嗬欠的益處
打嗬欠是一個自發的生理反應,它可幫助糾正血液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不平衡。
二氧化碳是體內的廢氣,當血中積聚過多時,便激發嗬欠反射。嗬欠開始時,由於口腔和咽喉部肌肉強烈收縮,使口強製開大,與此同時胸腔擴展,雙肩抬高,使肺能吸入較平時為多的空氣。呼氣時,大量的二氧化碳也隨即被排出。嗬欠多半在長時間處於慢或淺呼吸之後發生,引起嗬欠的原因有過度疲勞、緊張、久坐、專心致誌的做作業、腰帶束得太緊、室內過熱、通風不良等。人們在離開電影院或音樂廳時常會打個嗬欠,這不是厭煩的表示,而是由於靜坐過久,淺呼吸時間較長的緣故。
52漱口護齒四法
1水漱法。將溫度適中的水含上一口,兩唇緊閉,然後鼓動及唇部,使水在口腔內充分接觸,衝洗刺激牙齒、牙齦、粘膜。反複鼓漱20次至30次後將水吐出,能清除口腔內的食物殘渣,保持牙齒清潔。
2茶漱法。每次飯後未刷牙前用溫度適中的茶水漱口,讓茶水在口腔內反複運動,衝刷牙齒。此法能清除牙垢,提高口輪匝肌和口腔粘膜的生理功能,並能增強牙齒的抗酸防腐能力。
3鹽漱法。用一杯溫開水,加入一茶匙食鹽。將鹽水含於口中,然後使勁反複鼓漱,接著用牙刷刷兩三分鍾,除可清除口腔內的食物渣外,還有消炎滅菌的作用。
4鼓嗽法。閉口鼓腮作漱口動作1分鍾至2分鍾,使口腔中的唾液分泌,同時以舌尖在牙齒的內外上下進行按摩1分鍾至2分鍾,每日進行2次,此法能清潔牙齒及口腔粘膜,增強口腔的自潔作用,提高牙齒的抗病能力,使牙齒更加牢固健美。
53常梳頭益處多
每天逐步養成梳頭三五分鍾的習慣,可防腦溢血和肩周炎。起初,每天可梳頭100下,左右交替進行,即每側50下。以後,逐步梳理200下、300下,直至增加到500下。可以早晨梳,也可以晚上邊梳邊看電視,或分早晚兩次梳。用的梳子,最好是楠木。如果買不到,常州木梳、黃楊木梳都行,隻要梳齒粗細適中。
梳頭至少有4點好處:
1幫助腦部血液循環,有利於健腦,防止腦血栓或腦溢血。
2經常按摩頭皮,觸摸發根,可促進頭發生長,推遲老化進程。
3反複輕微觸摸頭部,促使臉部血液循環,有利血氣順暢流通,臉色容光煥發。
4活絡手臂關節,防止腕、肘、肩關節炎,有利上肢健康。
54揪耳養生法
揪耳養生的具體做法是:每天早晨起床後,右手繞過頭頂,向上拉左耳14次;然後左手繞過頭頂,向上拉右耳14次;有空時一天可揪耳多次。也有的每天堅持按摩耳朵的穴位若幹次。經常揪耳朵或按摩耳朵,能夠刺激全身的穴位,使得頭腦清醒,心胸舒暢,有強體祛病之功效。我國古代醫家對耳朵上的保健功很有研究,認為腎開竅於耳,腎主骨,通髓海;腎又是“先天之本”,而耳是腎之外竅。所以揪雙耳可以通過經絡而影響腎,促進整個機體的強健。
55有益健康的生活方式
近年國外醫學科學家提出了以下建議:
1合理飲食。俄羅斯研究人員認為,肉製品的蛋白質會加重某些病症。所以說,在某些情況下少吃肉或完全不吃肉是保持身體健康的決定性因素。
2飯後稍臥。每當進食後全身的血液多流進消化器官以幫助消化。從胃進入腸的食物,由小腸壁吸收,經血液將營養物質運送到內髒,這時,肝髒的血流動趨盛。我們感到吃過飯想睡覺,就是因為腦部血液流動趨緩之故。因此,飯後稍臥對消化有益,對血液循環有益,對健康也就有益。
3挺胸抬頭。美國密蘇裏州大學的醫生說:“抬起頭來,將會令你外表年輕一些。而且,抬起頭部還可減少患病機會。”當你抬頭挺直腰時,胸膛會挺起,肺活量可增加20%到50%,空氣吸入多,身體組織所獲得的氧氣量也就隨之增多。當一個人獲得較多氧氣供應時,身體就不易疲倦。同時,抬頭也減輕腰骨痛,因為挺胸的姿勢會減少脊椎的弧度。
4雨中漫步。歐美一些國家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冒著霏霏細雨,到戶外逛街散步,充分享受著大自然給予的溫馨和快樂。雨落大地,可洗滌塵埃,淨化空氣。雨前殘陽照射及細雨初降時所產生的大量負離子,素有“空氣維生素”之譽,可營養神經,調整血壓。
5適當日曬。美國紐約州精神病學會專家說,陽光是一種天然的興奮劑。最好的提神方法是在晨曦中做30分鍾的散步或慢跑。因為這可以使身體貯存大量的維生素D,有助於維護骨骼和牙齒的強健。
6騎自行車。英國醫學協會的一份調查報告說,騎自行車可以使那些患神經官能症和身體過胖的人變成身心健康的人。騎自行車能加強心血管的功能,增強耐力,促進新陳代謝,調整人體脂肪。
7冥思靜坐。美國的研究人員說,如果每天靜坐兩次,能延長其壽命,並改善健康狀況。
8引吭高歌。美國馬裏蘭大學老年學專家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唱歌有益健康和長壽。因為唱歌是一種呼吸新鮮空氣的良好活動,它可以加強胸廓肌肉的力量,實際上,它與遊泳、劃船一樣,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9家族和睦。美國一作家曾說過:“家庭生活中,我們不僅需要有溫柔的感觸,不斷激蕩的熱情,也需要有充沛的情感智力。這種情感智力表現你的靈巧、趣味、富有生氣。它使生活得到平穩的發展。”這位作家提倡要讓幽默始終充滿家族,而這一點正是比吃任何補藥都有利於健康的良方。
10與人為善。美國文學家發現,做好事使你心情舒暢、精神愉快,還能強化你的免疫係統。
56黃金分割律與養生之道
0618被古希臘美學家柏拉圖譽為“黃金分割律”,簡稱“黃金律”。事實證明,醫學和其他行業一樣,與0618有極其密切的聯係。人為什麼在環境溫度22攝氏度至24攝氏度時感到最為舒適,這正是因為人的正常體溫37攝氏度與0618的乘積為228攝氏度。而醫學上已證明,在這一範圍溫度中,機體的新陳代謝、生理功能等都處於最佳狀態。飯吃六七成飽的人幾乎不患胃病,還能長壽;攝入的飲食以六分粗糧、四分精食為宜。也不易得高血壓、冠心病等都市病。生命在於靜養,靜養存精得以長壽。其實,從辯證的觀點來看,動與靜是一個0618的比例關係,這正是日常所說的四分動六分靜,才是最佳的養生之法或自我保健的方法。
57慈儉和靜養生四寶
1慈是慈善,人能慈心於物,不為一切害人之事,即使一言有損於人,亦不輕發,推之戒殺生以惜物命,胸中有慈祥之氣,自然災診不幹,則可以長壽。
2古人以儉為寶,勤與儉並列,克勤克儉,在生活上方能富裕。儉於飲食,可養脾胃,儉於嗜欲,可以聚精神,儉於言語,可以養氣息非,儉於交遊,可以擇友寡過,儉於夜坐,可以安神舒體,儉不宜擾,寬心自得,樂而為之,實為延年之法。
3人常和悅,則心氣和而五髒安,腦力亦健。夜晚家居,尋喜暢議。與客縱談,歡顏大笑,發舒一日勞頓鬱結之氣。善養生者,一生喜歡,從不憂忿,從容自生,歡樂為懷,名利有道,非義不為,是乃養生之要。
4靜為和靜,性靜情逸。身不過勞,身不輕動,一切煩勞憂惶,喜樂恐懼之事,外則順而應之,心則凝然不動,猶如澄潭,恰如古井,靜而不動。
58長壽者的立、坐、臥、行
1立姿。老年人站立時軀體應自然、平穩、端正,即上肢自然下垂,挺胸收腹,上身不要左右傾斜,以使兩下肢均勻受力。
2坐姿。老年人入坐時應注意動作輕緩、平穩,姿勢要麵部向前,直背而坐,使軀幹兩側肌肉平衡受力,兩肢要放鬆。兩手合攏放在腿上或取其他自然而習慣的姿勢,下肢需向外傾斜30度,相當於騎在馬背上的姿勢。座具設計也要求能有利於維持正確的坐姿。
3臥姿。老人仰臥、俯臥,左側臥均不適宜,以右側臥最好,以減輕對心髒的壓迫,有利於腸胃蠕動。對於心衰及咳喘發作的老人,宜取半側位或半坐位同時用枕將後背墊高。睡眠時腳勿空懸或放高處。
4行姿。老人每天都要走動走動,走的姿勢要頭抬起,肚子別向前挺,臀部縮攏,兩腳平行,腳尖向前,兩臂前後擺動,步幅適中,走起來均勻有力;行走時腹肌有節律地收縮,膈肌上下運動加強,會使肺活量增加,肺功能加強,還會促進血液循環,調節神經係統的功能,如此行姿,會使人感覺輕快、舒適、無痛楚。
59不利健康的生活方式
1不吃早餐。早晨不吃食物容易感到疲倦,胃部不適和頭痛。經常不吃早餐還會產生膽結石。
2空腹跑步。空腹跑步會增加心髒和肝髒的負擔,易出現心律不齊,甚至導致猝死。50歲以上老人由於利用體內遊離脂肪酸能力較年輕人降低,危險性更大。
3睡前不刷牙。這樣容易產生牙齒腐壞、牙齦出血、牙周病以致牙齒脫落。
4俯睡。時間長了,容易增加胸部、心髒、肺部及麵部的壓力,並使脊椎彎曲,增加肌肉和韌帶的壓力,使人在睡覺時仍然得不到休息。醒後,會出現麵部浮腫及眼現血絲。
5吃熏烤的食品。食品在熏烤過程中,容易被苯並芘汙染,可能引起胃癌、白血病。
6用油漆筷子吃飯。油漆含多種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特別是硝基成分被吸收後,會與含氮的物質合成為具有強致癌物質的亞硝胺。
7虐待肌體。有些人喜歡用指甲抓頭,尤其是遇到某種難題時,使勁亂搔撓。這樣可能損傷頭發,影響頭發的生長。還有些人喜歡在洗澡時用浴巾使勁搓肌膚,這種方式可能使皮膚表麵皮脂損失過量,導致皮膚幹燥造成瘙癢。
8刻意節食。一是為了苗條,二是為了養生“辟穀”。過分節食、偏食,均會導致營養不良,損害身體健康。合理的方式是“七分飽”。
9飽食貪坐。不少人習慣於晚飯吃得很飽,吃完就往那兒一坐,讀書看電視,日久,腹部便會逐漸凸出、臀部鬆垂、體態臃腫。合理的方式是飯後“小勞”,適度的形體活動會促進血液循環,加強機體的代謝能力,有助於消化。
10垂頭俯首。有些人習慣於坐、行時低著頭,特別是在閱讀聽報告或步行時更是如此。這種習慣會使脊椎疲勞而導致頸椎病,同時也會影響腦部的血氧代謝。
11懶散戀床。百無聊賴的時候,不少人喜歡在床上看書或懶睡。也有人本來醒了,隻是不想起床,便仍在被子裏閑躺著。這樣既呼吸不到清新空氣,又會影響情誌,有損健康。
60不良習慣有礙美觀
1抓頭。用髒指甲搔頭,或洗頭時使勁搔抓,這會在頭皮上劃上傷痕,有損頭發健康生長。
2皺眉。皺眉、眯眼、撇嘴,這些習慣會導致麵部皮膚產生橫、豎如魚尾狀的皺紋。
3俯睡。睡覺時俯臥,臉伏在枕上。這樣麵部受壓迫,妨礙了血液循環,使臉部呈現臃腫,麵色難看。
4咬物。啃指甲、筆杆、咬下唇的習慣,容易使口腔上頜的門牙突出、下頜的前牙後退,影響牙齒的整齊美觀。
5貪坐。晚飯吃得很飽,吃後就在沙發上一坐,看書、看電視,時間長了造成腹部突出,臀部鬆弛,體態臃腫難看。
6架腿。坐著時把一條腿架在另一腿上(俗稱二郎腿),破壞了軀幹的豎直,時間長了會造成脊椎扭曲。
61催人早衰的八大因素
1是微量元素中的鋁。由於鋁鍋、鋁盆、鋁勺、鋁飯盆等的使用,使人們過多地攝入了鋁元素,直接破壞了神經內遺傳物質曉氧核糖的功能,這不但會使人患老年性癡呆症,而且會促使人過早地衰老。
2是飲料中的燒酒。大量或經常飲酒,會使肝髒發生酒精中毒,而致發炎、腫大,並會導致早衰。
3是蔬菜中的醃鹹菜。鹹菜中含有大量的硝酸鹽,可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還原為有毒的亞硝酸鹽,毒害人體,促使人體早衰。
4是食品的黴變物。麵食、肉食、蔬菜、水果、奶類以及飲料等,如果黴變,便含有大量病毒、細菌,食用後會致人生病和衰老。
5是塵霧中的煙霧。爐火、煙霧、灰塵中的有害氣體,經呼吸道吸入肺部後,就會滲透到血液裏,給人帶來很大危害,尤其是吸煙者將煙吸入肺部,尼古丁、焦油和一氧化碳等為膽固醇的沉積提供了條件,會造成動脈硬化,促使人體衰老。
6是糧食中的黴菌。花生、大豆、玉米、薯幹等糧食發黴後,會產生大量的黃曲黴素。如果食用,輕則頭昏、嘔吐、腹瀉,重則致癌,使人加快衰老。
7是飲水中的積垢。水具中的水垢,經常隨水飲入,會引起消化、神經、泌尿和造血係統的病變,而使人早衰。
8是過冷或過熱。過冷使人血管收縮,血液運行受阻,過熱又大汗淋漓,易脫鈉和致病;過濕則會發生風濕、類風濕,引起關節腫脹疼痛,等等。所有這些,都會致人早衰。
62健康長壽“五忘訣”
1忘形。莊子說:“養誌者忘形。”就是說,修身養生首先應忘卻自己形體的存在,這樣,就什麼也不懼怕了。即使是身患疾病,也能泰然處之,鎮定自若,不焦慮,不消極,有利於戰勝病魔,康複身體。
2忘勞。古人說:“勞其形者長壽,安其樂者損命。”心情舒暢,任勞無怨地參加適當的勞動,並把它看作是生活的一大樂趣和鍛煉身體的一個內容,也是大有利於身體健康的。
3忘懷。能不自憂、不自悲、不沉淪,對一切不幸和打擊,做到視有若無,豁達寬容。
4忘情。有一副對聯:“酸甜苦辣非玉味,玉味隻是淡;嗔喜愛憎要忘情,忘情則無煩。”它告誡人們,一切喜怒哀樂之事,都要淡然若忘,使神情超脫。
5忘年。老年人最忌諱,莫過於對老之已至所產生的恐懼心理,會給自身健康籠罩陰影,對身體產生消極影響,應反其道而行之,“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從心理上忘掉歲月,使自己覺得青春常駐。
63睡眠可提高人體免疫力
美國研究人員達畢教授認為睡眠除了可以消除疲勞,產生新的活力外,還與提高免疫力,增強抵抗疾病的能力有密切關係。睡眠充足者血液中的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均有明顯上升,對於抵抗多種疾病具有重要的意義。其次在日常生活壓力麵前表現出更強的自信和獨立處事的能力。所以不論是健康人還是病人,都必需有充足的睡眠。
64午睡的益處
不少人有午睡的習慣,特別是在夏季更愛午睡。經過午睡之後,人們的疲勞感消失了,精神又振作起來。因此有人比喻午睡具有維持人體健康所需要的“充電”作用,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誰最需要午休:睡眠不足的人、體弱多病、從事腦力勞動者、中小學生等應提倡午睡。重體力勞動者和從事高溫工作的人,特別在夏季,也需要午睡。因為睡眠時間不足容易引起高溫中暑,可見午睡對預防高溫中暑有積極的作用。一般認為午睡以半小時至1小時為宜。
65睡眠的技巧與姿勢
睡前要放鬆自己,做到思想安靜、情緒平和。不妨聽聽樂曲。另外不必太拘泥於睡眠的姿勢,亦不要顧慮左側臥眠壓迫心髒,要知道人在一夜中至少要改變睡姿十幾次;一般來說,一些簡單的大腦裏思維練習可幫助入睡。譬如把自己的注意力凝聚到某一主題上,持續幾分鍾,就可產生睡意。還要養成定時作息的習慣,一到時間就自然入睡,一到時間就自然醒來,有此規律的人一定睡得很香。
66克服失眠八秘訣
1腦子要空,精神放鬆。睡了睡了,“一睡了之”,不要帶著思想負擔去睡眠,這是催眠的前提條件。
靠安眠藥入睡的長期失眠者,最好在睡前不看書報和少想問題,在室內外活動一陣子再上床休息。還要安排最佳時間催眠。如果你是腦力勞動者,想爭取更短的睡眠時間和最佳睡眠效果,那你最好將睡眠時間安排在晚上10點至淩晨兩點半,因為這段時間激素水平和體溫下降,各種生理功能處於低潮。
2飲食催眠。如果你想睡得香甜,請在睡前先用溫水洗腳,然後喝一杯熱牛奶或40克糖製品,以增加體內胰島素的分泌,幫助氨基酸“進駐”肌肉細胞,促進更多具有催眠作用的色氨酸進入細胞,從而使睡眠深入持久。
3津液催眠。如果你由於精神緊張或情緒興奮難以入睡,請取仰臥姿,雙手放在臍下,舌舔下齶,全身放鬆,口中生津時,不斷將津液咽下,幾分鍾後,你便進入夢鄉。
4眼球看眉梢催眠。眼球使勁地看自己的眉,堅持10來秒鍾,眼疲自閉,可快速入睡。
5疲勞催眠。睡前進行較大活動量的體育運動,然後,洗個熱水澡或用熱水燙腳。還可用健身球催眠。健身球在手掌中旋轉時,能起到疏通經絡,調整氣血的作用,可消除疲勞,使血壓恢複正常,改善睡眠。
6叩齒催眠。仰臥床上,輕輕叩齒,每秒2次,同時默數叩齒次數,由1數到100,再從1數起,一般情況下,叩齒200至300次即可入睡。
7擺頭催眠。仰臥床上,頭部從正中向右側輕緩地搖擺,擺角為5至10度,擺速為1秒至2秒1次。擺動時,默數擺動次數由1數到100,再由1數起,數至300次為止。隨著擺動次數的增加,擺角愈來愈小,擺動愈來愈輕。
8磁鐵催眠。夜間睡覺時,枕下放塊磁鐵,有防失眠的奇特效用。
67非藥物治失眠八法
1食物催眠法。a.牛奶催眠:入睡前半小時,飲一杯熱牛奶,可安神入睡;b.水果催眠:臨睡前吃些水果如香蕉、蘋果、梨子等,可防治失眠;c.糖水催眠:睡前喝一杯糖水,亦可盡快入睡。
2閉目而觀法。臥床後,微閉雙眼,從眼縫中視目之及物,似視非視朦朧模糊的感覺,可使人逐漸進入昏昏沉沉的狀態而入睡。
3掩耳塞耳法。端坐床上,微閉目,用雙手掩耳,然後用指頭彈擊後腦勺,直至自覺微累時,爾後就枕入睡,堅持數日,必有好處。或用衛生棉球塞入兩耳,進入異常安靜的狀態,加之能排除雜念,不做思考,可安然入睡。
4濯足安眠法。臨睡前,用熱水燙腳20分鍾至30分鍾,洗後用手按摩足底湧泉穴數十下,是克服失眠的無藥良方。
5音樂香味催眠法。利用音樂或香味創造一個利於催眠的環境,如睡前聽聽莫紮特的《催眠曲》、門德爾鬆的《仲夏夜之夢》,效果都挺好。睡覺時,將蘋果、柑桔、橙子等水果放在枕邊,這些對神經有鎮靜作用的水果,芳香飄逸,對治療失眠有良效。
6頭東腳西法。人在睡覺時最好采取頭東腳西的位置,這樣有利於克服失眠症。因為這個方向順應地球磁場。
7避免刺激法。睡前應避免刺激性強的活動,如看激烈球賽、驚險電影、電視、戲劇、書籍,同時也不能與人生氣。此外,也不要喝濃的茶、咖啡等飲料,以免神經受刺激。
8適度勞困法。臨睡前30分鍾至40分鍾內適當地散散步、打打拳、做做氣功,均有安眠入睡的促進作用。
68怎樣消除腳的疲勞
走路過多或劇烈運動產生腳的疲勞時,不能躺下休息,而要依一定方法輪換著活動。道理是,在大腦裏如有兩個以上的區域出現興奮和抑製現象的交替,人體中的肌肉群處於緊張和放鬆狀態的變換,就能加速消除疲勞。具體活動方法是:一邊活動腳趾,一邊踮起腳尖走路;靠兩腳外側的支撐,慢慢地走一段路;腳後跟著地,腳趾盡量張開,再走一段路;腿、腳並攏,腳尖著地起立,然後再用腳跟著地起立,連續做數次;坐勢,伸直兩腿,抬起兩腳,用腳趾在地上左右劃圈;坐勢,兩腳伸直,腳趾先盡量張開,然後五趾並攏,各抓住某件東西。
第二章美容與減肥
1怎樣根據皮膚
選擇食物?
皮膚的種類很多,在營養的攝取上應該有所區別。
(1)幹性皮膚的營養。幹性皮膚的人可以多食用一些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脂肪等,可以促進皮膚的分泌,使皮膚保持滋潤;但不能隨便服用維生素A,如果過量服用維生素A,容易造成頭皮屑過多,以至頭發脫落等情況。
(2)油性皮膚的營養。油性皮膚的人以及青春期分泌旺盛的人,宜多食含蛋白質高的食物,少吃促進皮脂分泌旺盛的食物,如甜食、澱粉食物等;控製食用會增加皮脂分泌的含油脂高的食物,如脂肪多的牛、豬、羊肉和奶油等食品。不宜食用易於使皮膚凝固的食物,如辣椒、辣醬等。
(3)黑色素易於沉著的皮膚的營養。此類皮膚的人可以多食用維生素C,或多食含維生素C高的食物。維生素C可以使皮膚減少黑色素沉著,減退以至去除皮膚的黑斑和雀斑,加快皮膚的還原變白。同時,不宜過量飲用咖啡或飲用太濃的咖啡,否則皮膚也容易變黑。
(4)易於發紅的皮膚的營養。避免食用容易刺激和擴張皮下毛細血管的食物,如酒類、韭菜、大蒜、辣椒等。
(5)黃皮膚的營養。這種皮膚的人不宜多食用黃顏色較深的食物,如桔子、胡蘿卜、南瓜等。
(6)一般性皮膚的營養。皮膚要保持亮澤,富有彈性,就要多食用含水分高的食物,如西紅柿、黃瓜、蘋果、牛奶等。但是,絕不能以為多喝水就可以代替瓜果、牛奶等食物來增加皮膚的水分。
2皮膚嬌美與維
生素的關係
人的皮膚是由鱗狀上皮和結締組織組成的。構成結締組織的成份有硫酸軟骨素、透明質酸和膠原纖維。
人年輕的時候,因透明質酸吸收了許多水分,所以皮膚有彈性、嬌嫩、充盈、沒有褶皺。隨著日月的流逝,人體最先表現衰老的是從結締組織開始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硫酸軟骨的合成和透明質酸吸收水分的能力減小,皮膚的彈性也就日趨下降。
(1)維生素A。缺乏維生素A會加速皮膚老化。硫酸軟骨素是一種粘性強的多糖類物質,它合成時需要大量維生素A的參與。維生素A缺乏可促進皮膚老化。維生素A還是丘腦、腦垂體等重要內分泌腺體活動所需要的極為重要的營養成份。當其不足時,不能向卵巢發出正常的分泌激素的指令,致使卵巢功能低下,男性激素相對增加,皮膚容易長粉刺,影響皮膚的美觀。
有色蔬菜胡蘿卜素轉變為維生素A的比率很高,故人們可以從蔬菜中獲得充足的維生素A。當然,動物性食物不足,胡蘿卜素不能很好地轉變為維生素A。所以要想保持年輕貌美,應盡量多吃含維生素A高的動物性食物,如肝、瘦肉、卵黃等。
(2)維生素B2。維生素B2不足也嚴重影響皮膚的美觀。我們所吃的米、麵以及油類,在體內都能轉化為人體脂肪。當超過人體需要量時,脂肪會從皮膚的皮脂腺孔排到皮膚表麵,或儲存於毛孔內。毛孔內的脂肪常是蟎蟲和化膿菌繁殖的地方,所以脂肪多容易長粉刺、毛囊炎及酒糟鼻子等。維生素B2不足可以促使上述病發生。因為脂肪“燃燒”時需要大量維生素B2,缺乏B2脂肪就會儲備於毛孔內,使皮膚分泌物增加,長出粉刺等。
脂肪的“燃燒”不但需要維生素B2,還需要蛋氨酸。蛋氨酸在穀物和蔬菜中含量極微,大量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如肉、肝、魚、蛋。肉、肝、魚、蛋含維生素B2也很豐富,要保持皮膚美,應多吃上述食物。另外,多吃土豆、蘋果、粗糧等食品及保持大便通暢也會節約大量的維生素B2和蛋氨酸。
糖轉變為脂肪的能力是澱粉的3倍,多吃糖和脂肪一樣會促進粉刺的生長,為保持皮膚美,應控製脂肪和糖的攝取量。
(3)維生素B6。與氨基酸代謝關係甚密,能促進氨基酸的吸收和蛋白質的合成,為細胞生長所需,對脂肪代謝亦有影響,與皮脂分泌緊密相關,因而,頭皮脂溢、多屑時常用它。富含它的食物有酵母、米、糠等。
(4)維生素C。維生素C缺乏影響結締組織中膠原纖維的形成。許多專家經過多次維生素缺乏試驗和維生素缺乏病例的觀察研究發現,維生素C缺乏,皮膚的毛孔會變得肥大,像刺一樣硬起來,用顯微鏡可觀察到毛口有角一樣的栓狀物。毛不能伸出,卷曲在毛孔內,毛孔周圍血管增大、充血,並可使粉刺更加嚴重,有傷口時難以愈合。
(5)維生素E。公認有抗衰老功效,能促進皮膚血液循環和肉芽組織生長,使毛發皮膚光潤,並使皺紋展平。富含於植物油、麵粉、幹果,尤其在花生米中。
(6)穀維素。是從米糠油中提取出來的一種天然物質,其成分是以三萜(烯)醇類為主體的阿魏酸酯的混合物。它對植物神經中樞功能有調節和激活作用。它能降低毛細血管脆性,提高人的皮膚毛細血管循環機能,使皮膚溫度升高,四肢皮膚表麵血流量增加,從而防止皮膚皸裂和改善皮膚色澤,因而被稱為“美容素”。此外,穀維素還能降血脂,並含強有力的生長促進因子,有利於青少年成長。
3食物的酸堿性與
皮膚的關係
我們所吃的食物有“酸性”、“堿性”之分。如果過量食用酸性食物可引起瘡、脂肪粒、疣類皮膚病;常食堿性食物,皮膚不易受細菌或藥物的侵蝕,但如果過量食用,也會引起營養不良而導致皮膚病。少數女性,不僅皮膚粗糙,還有雀斑沉著,很多人認為這是體質不好所致。其實,這是“酸性食物”攝入過多的緣故。血液酸度增高後,汁液中尿素、乳酸成份也增多,體內新陳代謝減弱,血液循環也減慢,致使表皮細胞失去彈性,變得鬆弛、粗糙、起皺或色素沉著。這時應多吃些含礦物質豐富的蔬菜和水果,就能使血液裏的汙物及時得到清洗,使皮膚恢複光澤。
由此可見,一個人如果想保持健康美麗的肌膚,必須做到酸堿平衡,據專家研究認為正常的酸堿食物的比例應為1:4。那麼,常用的酸、堿食物有哪些呢?
(1)酸性食物。它包括肉類、魚類、花生、巧克力、酒類、白糖、咖啡、油炸物。
(2)堿性食物。它包括葡萄、桔子、菠菜、西紅柿、胡蘿卜、青瓜、香蕉、梨、牛奶、芹菜、蘑菇、馬鈴薯。
4蛋白質、脂肪、糖類在
皮膚美容方麵有何作用
蛋白質是人體每一個細胞的主要成分。人體皮膚組織中許多有活性的細胞的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如果蛋白質食物長期處於供應不足狀態,不但影響機體的髒器功能,降低對各種致病因子的抵抗力,而且會導致皮膚的生理功能減退,易損傷,彈性降低,失去光澤,出現皺紋。
實踐證實,兔肉、豬瘦肉、雞蛋、鴨蛋、牛奶、羊奶酪、海參、銀魚、烏骨雞、黑豆等富含優質蛋白的食品,都有護膚、美容功能。
脂肪能保護人體髒器,維持體溫。脂肪在皮下的適當貯存可增加皮膚的彈性,推遲皮膚衰老。人體皮膚的總脂肪量大約占人體總重的3%~6%。脂肪內含有多種脂肪酸,如果因含脂肪食品攝入不足而致不飽和脂肪酸過少,皮膚會變得過於粗糙,且失去彈性。
脂肪食物分兩種,一種是動物脂肪,一種是植物脂肪。
動物脂肪不易被人體消化,如食入過多,會加重肝髒負擔,影響肝髒解毒功能,且可能導致血管粥樣硬化,加重皮脂溢出,增加體內有毒物質,加速皮膚老化。
而植物脂肪中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其中尤以亞麻酸為優,不但有強身健體作用,而且有極好的美豔滋潤皮膚的作用。亞麻酸是人體必需脂肪酸,人體內不能合成這種脂肪酸,必須從食物中獲得。
據分析,下列食物中含有較多的亞麻酸:1紅花油,含72%以上;2葵花子油,約含57%;3大豆油;4玉米油;另外芝麻油、花生油、茶油、茶籽油及胡桃仁、鬆子仁、柏子仁、杏仁、桃仁等食物中亦含有較多的亞麻酸。
亞麻酸還有一個美稱——“萬能脂肪酸”。亞麻酸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等營養皮膚及抗衰老物質。因此,亞麻酸不但有抗衰老作用,對以下女性還有特別的美容健體作用:1皮下脂肪不足,身體欠曲線美,體瘦,皮膚較幹燥的女性;2皮膚粗糙的女性;3顏麵有黑斑、雀斑及被太陽曬黑後久難消退的女性。
糖類則是人體最主要的熱量來源,約占每日食物產熱量的60%~70%主要由糖類供應。糖類還幫助蛋白質在體內的合成,維持正常脂肪代謝,保護肝髒,間接起潤膚美容的作用。
5微量元素與美容的關係
氧、氮、氫、鈣、鎂、磷、硫、氯等人體內含量較多的元素被稱為“常量元素”。
鐵、鋅、碘、硒、銅、錳、鈷、鉬、鉻、鎳、錫、釩、矽、氟等14種在人體內含量少的元素被稱為“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為生命所必需,也是構成生命物質的基礎,在生物體內是酶、激素、維生素、核酸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參與生命物質的代謝過程。在護膚美容方麵,這些元素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1)微量元素鐵的作用。鐵是人體所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成人體內鐵含量為3~4克,其中60%~70%存在於血紅蛋白中,3%在肌紅蛋白中,各種酶係統中不足1%,其餘約26%~36%以運鐵物質和鐵儲備的形式存在。人體缺鐵,則顏麵蒼白、皮膚無華、貧血、失眠健忘、肢軟神疲、思維能力差等。
含鐵較多的食品有烏魚、海帶、海蝦、豬肝、牛肝、牛腎、淡菜、海參、黑豆、黃豆、菠菜、黑木耳等。
(2)微量元素鋅的作用。鋅是人體內多種酶的重要成分之一。鋅直接參與人體內核酸及蛋白質的合成。將不同種屬的鋅酶計算在內,已知人體內的含鋅酶大約有200多種。
鋅具有多種生物學功能。如果鋅缺乏,人體會出現下列病症:皮膚粗糙、顏麵蒼白、貧血、食欲不振、頭發幹枯、肝脾腫大、腸原性肌皮炎、皮膚易感染、傷口難愈合、智力遲鈍、睾丸萎縮、味覺功能減退等。如果兒童缺鋅,會嚴重影響其生理發育與智力發育。
含鋅較多的食品有海參、海魚、海帶等海產品及雞蛋、羊肉、核桃仁、鬆子仁、葵花子、蔥等。
(3)微量元素銅的作用。人體皮膚的彈性、潤澤與銅的作用有關。銅參與人體的造血過程,是組成人體中的一些金屬酶的成分,如細胞色素C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賴氨酸氧化酶等,故在組織呼吸鏈的能量釋放、神經係統磷脂形成、骨髓組織膠原合成以及皮膚、毛發色素代謝等生理過程都離不開銅。
如果銅缺乏,則可引起皮膚幹燥、粗糙,毛發幹枯,貧血,生殖功能衰弱,人體抗病能力降低等。
(4)微量元素碘的作用。一般成年人體內含碘量約35毫克,其中70%~80%存在於甲狀腺中,其餘部分以遊離碘離子或蛋白質結合形式存在於組織及血漿中。碘的主要功能是:1構成甲狀腺素,調節機體能量代謝,促進生長發育,維持正常生殖功能和神經活動;2維護人體皮膚及頭發的光澤。
如果碘缺乏,可致甲狀腺代償性肥大、智力及體格發育障礙、皮膚多皺及失去光澤、情緒急躁、麵部失去表情等後果。
含碘量較豐富的食品有海帶、海參、紫菜、海蜇、海蝦、蟶、蛤、蚶等海產品及胡蘿卜、西紅柿、土豆、蘑菇、豌豆、萵苣、香蕉、白菜、核桃仁、動物肝、動物腎等。
6飲水與美容有何關係?
水是人體不可缺乏的物質,人體各種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水。水廣泛分布於細胞、細胞外液和機體的各種組織中;男性成年人體中水的含量約為體重的60%,婦女約為50%。據研究,一個人每天至少要消耗5升的水分;如果除去食物中所含的水分(蔬菜90%、水果中80%、肉類和魚類中70%都是水),每天也至少要喝3升的水。自然而然,水也是美容的佳品。
皮膚與水分的關係極大,皮膚如果缺水,就會顯得晦暗、皺縮、彈性差。所以說,水在美容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假如你能很好地利用水,將青春常在。
那麼,人每天到底要喝多少水?其實,影響人體需水量的因素很多,如年齡、體重、氣溫、勞動及其持續時間等都會使需水量發生差異。一般來說,每天至少應喝3升水。平時出現口渴感時,需及時補充水分,即可維持體內代謝正常進行。
喝水應注意以下幾點:
(1)飲水最好以白開水為主,因白開水方便、衛生,是“最佳飲料”。以牛奶、菜汁代水也有助於健康美容。
(2)清晨空腹喝一大杯水,然後右側臥10分鍾,對肝和膽有益。
(3)不要一次喝上3升的水,然後滴水不沾,因那樣會引起“水中毒”的危險,而應平均分配。
(4)飯後不要大量飲水,水多了衝淡胃酸,就會減弱殺菌力,又不利於消化。
(5)臨睡前不宜多喝水,因睡眠時,水分不會被充分吸收,水喝多了,會引起眼皮水腫而影響美容。
(6)少喝冰水。因冰水會使消化分泌受阻,使消化器官疲勞,導致消化不良。
(7)喝水應喝一次性燒開的,沸騰不超過5分鍾的開水為最適宜。忌飲反複燒煮的開水,因這樣的水亞硝酸鹽含量高,容易致癌。
7什麼是“飲水美容法”?
(1)皮膚的水分,主要來自體內,體內的水分主要靠飲入。隻有體內充足的水分才能保持皮膚光滑而富有彈性。一些國家近年來興起的“飲水美容法”,由於價廉省時,頗受人們歡迎。
(2)在考慮到增強皮膚角質層保持水分功能時,還可以考慮從外界“直接”給表皮細胞增加水分,讓水進入表皮細胞內外,以增加其彈性。其做法一是麵部蒸氣美容,即利用水蒸氣的熱力作用,軟化毛孔內的堵塞物,擴張毛孔和毛細血管,使水分子透過毛孔、毛囊壁滲透到表皮細胞,從而達到補充水分及促進血液循環、減輕起皺的目的。在家庭可用電熱杯燒水,待水蒸氣上衝時即可蒸麵。若用市售的蒸氣美容機,效果更為理想。每天熏蒸時間是:幹性皮膚3分鍾,中性皮膚5分鍾,油性皮膚7至10分鍾。另一種方法是用瓜果汁塗臉。瓜果汁所含糖、維生素及礦物質等成分,可能通過滲透壓的作用將水分帶到表皮細胞內,由此使細胞含水量增加,使皮膚更具有彈性。凡帶酸性的瓜果汁均可應用,但每次都應用鮮品,且一次不可塗得太多,僅輕輕一層便可,每日早晚各一次,用前須先洗淨皮膚,用後可不必洗去。
(3)皮膚要保持有足夠的水分還需要平時的精心保養。比如洗臉,本是生活小事,往往不被重視。其實每天洗臉是調節皮膚含水量的一種護膚措施。因為恰當的洗臉能洗去皮膚表麵的汙塵麵垢,使表皮保持一定濕度。但是洗臉用水溫度不可太高,因為水溫過高易使皮膚幹燥脫皮。常用溫水(30~35℃)洗臉,最能軟化角質層,使皮膚保持清新潤滑。其次,為了保護皮膚,不要洗澡太多,因為皮膚表麵有天然含油脂的保護層,洗澡過多,特別是水溫太高,使用堿性肥皂等,會使皮膚表麵的油脂喪失而變得過於幹燥。因此,即使是夏天,每天沐浴一次也足夠了。如果皮膚本來就是幹燥的人更須注意。另外,女性因為使用化妝品,在晚上入睡前常需使用卸妝品清除化妝,並用潔臉劑等清潔麵部。但潔臉劑不僅會洗去麵部皮膚分泌的油脂,也會洗去天然的保濕因子,因此須正確使用。若洗臉後肌膚繃緊的感覺持續長久,表示過多的皮脂被洗掉;如果洗臉後完全沒有繃緊的感覺,則表示潔臉劑的洗淨力不夠,臉上仍留有汙垢。正常情況應該是有輕微的繃緊感,且持續2~3分鍾為宜,否則需考慮調換另一種潔臉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