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吳府生變(1 / 2)

吳公自知理虧,又是此間主人,於是婉言道:“楊公有此心酸過往,可謂人生艱難,我等之前都對楊公誤解了,實在是對不住了,但是,叫我等助那貪官汙吏,未免就強人所難了,況且,此一事,彼一事。不可相提並論的。”

楊公也是不住的歎氣道:“我已經意料道諸位正直,不願沆瀣一氣,維護奸臣,我十分理解,既然如此,我就先告辭了。”語畢,他作揖,拂袖而去。

蘇禦史見他落魄姿態,感言道:“楊公,命運多舛,實在叫人簡直不忍。但是此事係我等一腔忠義,不可輕易處置,恐叫後人笑話。”

李翰林道:“楊禦史的遭遇,我也是感同身受,想我也是寒衣榮升,此種人生,辛酸孤苦,實在叫外人無法體悟,觸景生情,此番賞梅,我已無心情再作,二位鄭重,吾先告辭了。”

李翰林一走,蘇禦史也尋了個借口,也告辭而去。

吳公無趣,暗道:此番定然要得罪於楊禦史了,此非吾本意也,但這也是身不由己。

王川當時聽得這些傳言,心中對吳公三人的做法,甚為不恥,對楊禦史的遭遇也是頗為憤怒,以他的看法,此事,楊禦史本應不予過問,待到都尉依法論處之後,這楊禦史再出麵幫助最為上策。至於三公的忠義不可以兩全,實在是愚蠢之極。

這日,正值冬末開春,青黃不接,王川在園中裁剪花草,忽然,外麵急匆匆的跑進小武子,這小子,他在此處養花還兼傳話。

這小武子跑進來,恰巧見到王川穿著夫役的服飾在專心修枝剪草,連忙道:“川哥好。”

王川一邊修剪花草,一邊笑著點頭,問:“小武子何事急迫?”

小武子腳步也不停,道:“聖上聖旨到門口了,全府人員,需出門恭迎候駕,我去通知老爺。”

王川聞言,驚訝萬分,暗道:自己來此異界,諸事陌生。然一年內,已經熟絡了不少,但這接皇家聖旨的事情,還是頭一回,這一定要去仔細瞧瞧。倘若他日回到自己的世界,還能與他人說道說道,哈哈。

那小武子已經心急火燎的跑去通知老爺了,王川打定主意先去瞧瞧去,想著,王川扔下刀箭,望府門方向而去。

且說,這小武子來到書房,見老爺這在提筆寫字,本該噤聲,但是眼下也顧不得了,他呼叫道:“老爺,大事不好,京城聖旨駕到,此刻正在門外,差老爺去接旨。”

吳公聞言,大驚,連忙道:“你快去通知小姐,並合府內人等,齊到府門外恭迎,聽候接旨,不得有誤,快去,不得怠慢。”小武子不敢怠慢,馬不停蹄的跑了出去,吳翰林到書房內間,穿衣戴帽,衣冠齊整,匆匆而去,心中詭乎不定,這聖旨來得也太意外了,自己在這晉城,多少是個名門旺府,前麵竟無半點風聲傳言。

且說,這吳府外,有一匹白馬,上麵有一老宦官,麵目粉白,衣冠講究,此刻正手持皇家諭旨,他身後,兩排禦林軍標槍林立,真是華蓋雍容,氣派不凡,

這時候,吳府的家眷俱聞言聖旨駕到,頓時雞飛狗跳,全往府門奔去,先到的,多已經跪拜等候了多時了。

片刻後,府門外,吳公公服領頭,後是小姐等男女家眷,全跪拜道:“恭迎聖旨駕到!”

而後,吳公埋頭叩首獨自道:“丞吳翰林,恭迎聖旨,未曾遠迎,望聖上寬恕,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那白馬上麵的宦官,粉麵秋霜,舉止怪異,向下飄了瞟地上的吳翰林,不做理會,尖著嗓子道:“事出有因,吳翰林不必掛懷,聖上洪恩浩蕩,命我傳至於此,吳公接旨。”吳公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