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執榜,神色莊嚴的念叨:“皇恩浩蕩,吾臣吳翰林,老成曆練,大有才氣,忠誠正直,特擢升為太長正卿,今有重任,非吳公不可力挽狂瀾,令十五日內,起身,前往元突國,傳我李唐乃五德之邦,不欲兩國爭戰,意欲言好之意。茲不得有損國威。”這太監隻是略表黃榜之意。
他語畢,居高臨下對著吳公道:“恭喜吳公擢升太長正卿,當此重任,他日功臣回國,聖上定當厚賞。”
公公不等吳翰林說話,麵不改色說道:“此去元突,不遠萬裏,路程艱險,特賜下禦林軍千人與侍從等隨行,途中可保吳公安危起居。”
吳公心中叫苦,暗道,李唐與元突國素來不和,雙方爭霸天下,此去元突國,可謂有死無生,但是也叩首誠懇道:“臣接旨。”
轉而又對下麵來人道:“管家,好生款待軍士門,及眾位信使。”
接過聖旨,吳公禮遇道:“公公一路跋涉,路途艱辛,懇請到我府上休息,我備盛筵待之,以表微臣敬意。”
公公擺擺手道:“吳公盛意,哀家心領了,隻是公務在身,急於回報,不得停留,望公見諒。”
吳公意會,順水推舟道:“既然公公,日理萬機,分身無術,吾備厚禮,以表盛筵之禮,望公公笑納。”
公公聞言,滿心歡喜,掐著蘭花指笑道:“吳公盛意,哀家承受了,日後在皇上身邊,定當美言幾句。”
吳公恭送公公。
公公走後,吳翰林一陣心寒,這時候,從那千名禦林軍之內,排眾走出一位軍官,隻見之人穿著明光金甲,胸前一塊金色護心鏡,獸頭護肩,護膝。整個人高大威猛,氣勢雄渾如山,他跨上掛著把長刀,漆黑的刀鞘,擋不住裏麵寒氣森森的刀身,很剽悍,很冷血,不怒自威。
這人來到吳翰林跟前,抱拳道:“末將,京城禁衛副總管,徐達,見過太長正卿吳大人。”
吳翰林也是見過世麵的人,這徐達,他也有所耳聞,據說此人一身橫練,功夫了得,在軍中頗有聲望,隻是為人耿直,為權貴所不容。
吳老收回心態,也抱拳道;“徐達禁衛副總管大名如雷貫耳,此番西行,還望將軍多多照看,將軍請至鄙府,吾將盛情之至。”
這徐達也心中有數,眼前的老者,也是與自己一般,為權貴奸佞說不容,此次出使,也許暗藏玄機,可能是壯士一去,不複返亦。不過,他徐達,可不是任人揉捏之輩,武道才是他的目標,倘若形勢有變,幹脆卸甲,帶著自己的兄弟上山,亂世之下,這就是生存之道。但是眼下前途未卜,自己靡下的兄弟要自己照顧,而這個吳府是根本容納不下這些兵士,隻能另尋他處,安營紮寨,想到這裏,徐達笑了笑,道:“大人厚意,末將心領了,隻是另有要事,所以,隻得另擇他日,登門拜訪了。”
吳翰林聞言,心中有數,隻得愛莫能助道:“既然如此,將軍在此地紮營,若有用的上老夫的,盡管來找老夫,不必掛懷。”
徐達心領神會,能這樣最好,看來傳言不假,吳翰林確實忠義之人,於是眉開眼笑道:“謝吳公,末將先行一步。”
他回到軍前,命令:“全隊開拔,覓地,安營紮寨。”
軍隊離去,吳府眾人各自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