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如貧血、黃疸、血紅蛋白尿及肝髒腫大等。有時溶血後

也可繼發腎髒損害,導致尿少及急性腎衰。

(6)肝髒損害症狀由誤食毒傘、白毒傘、鱗柄白毒傘和褐鱗小傘等所引起。中毒病人病情凶險,變化多端。一般在食後15~30小時突然出現吐瀉等胃腸炎表現,常在1日內進入“假愈期”,繼之在1~2日內出現肝損害,表現為肝髒腫大或縮小、黃疸、出血、煩躁不安或淡漠嗜睡,呈急性肝壞死表現。經過積極治療的病人,一般在2~3周後進入恢複期。少數病人呈暴發型經過,在潛伏期後1~2日內突然死亡,可能為中毒性心肌炎或中毒性腦病所致。

3.實驗室檢查早期病人可以胃內容物提出毒蕈堿,注入青蛙體內,可見蛙心處於舒張狀態,再注射阿托品,則可抑製此種毒性作用。

【急救治療及預防】

(1) 食後尚未完全將毒蕈吸收者立即催吐,並用1∶

2000或1∶5000高錳酸鉀液或活性炭混懸液反複洗胃,最後用硫酸鎂20~30g導瀉。

(2)阿托品適用於毒蕈堿樣症狀,應立即肌注或靜注阿

托品0.5~1mg,兒童每次用0.03~0.05mg/kg,一般為每

0.5~6小時1次,必要時每15~30分鍾1次,直至心率增快,瞳孔散大、麵色潮紅為止。

(3)對於具有肝髒損害症狀的毒蕈中毒者可用巰基解毒

藥治療,常用的有二巰基丁二鈉0.5~1g稀釋後靜脈注射,每

6小時1次,症狀緩解後改為每日2次,5~7天為1療程。此類藥可與某些蕈毒結合,打斷毒素分子中的硫醚鍵,使其活力減弱,保護體內含硫基酶的活力,亦可恢複部分已與毒素結合的酶的活力。

(4)對於白毒傘、綠帽蕈等毒性很強的中毒病人,可酌

用抗蕈毒血清40ml肌注,注射前先做皮試。

(5)腎上腺皮質激素如氫化可的鬆、地塞米鬆等適用於嚴重中毒,特別是有溶血症狀、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腦病、肝損害等。

(6)注意臥床休息,保護肝腎功能,防止腦水腫,糾正和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抗感染等對症治療。

(7)預防 注意切勿隨意采食蕈類;熟悉和掌握各種毒

蕈的形態、特征。

發芽馬鈴薯中毒

馬鈴薯又稱土豆、地瓜蛋、洋山芋、洋番薯等,在春天或保存不當容易發芽,稱為發芽馬鈴薯。大量進食,易發生中毒。

【毒理及病理】

馬鈴薯的致毒成分為龍葵素,是一種弱堿性糖甙,含生物堿“龍葵胺”,可溶於水,遇醋酸極易分解,高熱煮透亦可破壞其毒性。成熟馬鈴薯含此毒素極微,僅占0.005%~

0.01%,但未成熟、青紫、發芽或發綠馬鈴薯中,毒素含量高達0.5%。大量進食可致急性中毒。龍葵素對胃腸道粘膜具有較強的刺激性及腐蝕性,對中樞神經係統有麻痹作用,尤其對呼吸中樞及運動中樞作用顯著。此外對紅細胞有溶解作用,可引起溶血。

急性中毒患者的病理改變主要表現為腦充血、水腫。此外有胃腸道炎性改變及肺、肝、心肌和腎皮質的水腫、口腔炎等。

【診斷要點】

1.病史 有進食發芽馬鈴薯史。

2.臨床表現潛伏期一般為數十分鍾至數小時。首先出現消化道症狀,咽喉部及口腔燒灼感和癢感、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劇烈吐瀉可致脫水、電解質失衡、血壓下降等。重症者體溫升高,並出現神經係統症狀如頭痛、頭暈、煩躁不安、瞳孔散大、呼吸困難、顏麵青紫,甚至有昏迷、抽搐,出現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

3.實驗室檢查將剩餘馬鈴薯切開,在芽附近加濃硝酸或濃硫酸數滴,如變為玫瑰紅色證明有龍葵素存在。

【急救治療及預防】

(1)目前尚無特異性解毒劑,如早期發病應立即催吐、洗胃、導瀉,並適當飲用食醋。

(2)輕者口服補液;重者及時給予靜脈補液以補足血容量,促進毒物排泄,並糾正脫水。

(3)如出現腸源性青紫病的症狀,及時用亞甲藍、維生素C及葡萄糖治療。

(4)預防加強對馬鈴薯的貯藏,防止發芽;勿食未成熟或發芽過多的馬鈴薯;或將生芽部分及其附近變紫部分徹底挖掉,浸泡後煮熟進食;並加醋少許,以加速毒素破壞。

蠶 豆 病

蠶豆病俗稱胡豆黃,係由於進食蠶豆、蠶豆製品或同蠶豆的花粉接觸後,使某些具有紅細胞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

6-PD)遺傳缺陷的患者發生急性溶血性貧血。本病多見於兒

童,男性患者較女性為多。病情的嚴重程度與進食量無關。

【毒理】

蠶豆病的發病機理尚未十分明了,其基本原因是由於紅細

胞中G-6-PD缺乏所致,屬於遺傳性缺陷,為伴性不完全顯性

遺傳,故發病者多為男性。正常紅細胞以葡萄糖為其能量的主要來源,葡萄糖進入紅

細胞後形成6-磷酸葡萄糖,接著在G-6-PD的作用下轉變為6-

磷酸葡萄糖酸,同時使口酶三磷酸吡啶核苷還原為還原型三磷酸吡啶核苷(NADPH);後者為穀胱甘肽還原酶的口酶,促使穀胱甘肽還原酶將氧化型穀胱甘肽(GSSG)轉變為還原型穀胱甘肽(GSH)。GSH與紅細胞的穩定性密切相關,能穩定血紅蛋白、膜蛋白和其他酶蛋白的巰基(SH),使其免受氧化作用。當G-6-PD缺乏時或其活性低下的病人,糖代謝發生障礙,使NADPH生成減少,導致GSH亦減少,紅細胞因之失去穩定性,在蠶豆的外因作用下,紅細胞內形成過氧化氫,氧化了GSH及NADPH,使兩者的含量更進一步降低,紅細胞膜遭到破壞,發生溶血。

蠶豆病的病理變化基本上是急性血管內溶血所致的一係列病變,其程度不一。

【診斷要點】

1.病史 有進食蠶豆或蠶豆製品,或接觸蠶豆花粉史,

發病多在3~5日間蠶豆成熟季節。

2.臨床表現潛伏期長短不一。食入蠶豆者多經數小時至1~2日發病,短至2小時,長達15日。

(1)輕者僅見一般不適或蒼白;或有乏力、食欲不振、

腹瀉、輕度黃疸及短時間血紅蛋白尿。

(2)一般病人可有頭痛、發熱、腹痛、嘔吐、黃疸及貧血。尿可呈茶色、濃茶色及醬油色。病人可有嗜睡、粘膜蒼白、肝脾腫大及脫水、酸中毒等。

(3)嚴重病人可出現寒戰、高熱、昏迷、驚厥、尿少以

至急性腎衰。極重病人可死於1~2日內。

3.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係紅細胞及血紅蛋白減少,白細胞總數、中性粒細胞增高,網織紅細胞顯著增加。血內間接膽紅素及黃疸指數增高。

(2)紅細胞脆性試驗及出、凝血時間正常。

(3)血漿遊離血紅蛋白測定在溶血發作期含量明顯增高。(4)溶血發作時,可見紅細胞內有大量變性珠蛋白小體。(5)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測定活性降低。

(6)紅細胞內G-6-PD玻片洗脫法示G-6-PD缺乏的紅細胞表現為不著色的空影,正常人空影細胞<2%;G-6-PD中度缺乏者,空影細胞為20~79%;G-6-PD高度缺乏者空影細胞為80%以上。

(7)穀胱甘肽測定值明顯降低。

【急救治療及預防】

(1)一般病人應給予灌腸、導瀉,並補給大量維生素B、

C等。

(2)臨床貧血症狀嚴重及有血紅蛋白尿者,應立即輸血,小兒每次10~20ml/kg,成人輸血量根據溶血、貧血程度而定。輸血可能除缺氧或休克症狀。

(3)重症病人早期宜足量、短程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以減輕症狀,如氫化可的鬆100~300mg靜脈滴注,2~4日症狀好轉後改為口服。

(4)口服或靜滴碳酸氫鈉以堿化尿液,減少血紅蛋白在腎小管內沉澱,防止發生急性腎衰。

(5)注意保護肝髒,及時糾正脫水、酸中毒等對症治療。

(6)在急性溶血期可采用白頭翁、車前草、鳳尾草、茵

陳,煎服當茶飲,不限量。

(7)預防 凡本人及家族中有蠶豆病史者,均應禁食生、熟蠶豆及其製品,須避免接觸蠶豆花粉。

含亞硝酸鹽類植物中毒

含亞硝酸鹽類植物中毒即腸源性青紫病,又名紫紺症、烏嘴病,係由於過量食入含有亞硝酸鹽類的植物,使血液中的部分血紅蛋白變為高鐵血紅蛋白,而出現皮膚粘膜青紫及其他組織缺氧現象。食入過量變質的蔬菜,飲用含有亞硝酸鹽類的井水、果實、蒸鍋水,或吃入放有過多亞硝酸鹽的鹵味史,均可引起中毒。

【毒理】

亞硝酸鹽能使血液中正常的低鐵(二價)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三價)血紅蛋白,形成高鐵血紅蛋白症,這些高鐵血紅蛋白能製止正常的血紅蛋白攜氧和釋氧功能,使組織缺氧。由於缺氧,中樞神經係統首先受到損害,引起呼吸困難、循環衰竭、昏迷等。此外,亞硝酸鹽有鬆弛平滑肌特別是小血管平滑肌的作用,使血管擴張,血壓下降。

【診斷要點】

1.病史 有進食含上述亞硝酸鹽類的食物史。

2.臨床表現 多在食後0.5~3小時內發病,偶有長至20小時。中表表現為頭痛、頭暈、全身乏力、心率加快或減慢、嗜睡、煩躁不安,亦可有嘔吐、腹痛、腹瀉、腹脹等消化係統症狀。皮膚青紫是本病的主要特征,表現為口唇突然青紫、指甲及全身皮膚呈紫黑色或藍褐色。嚴重的病人血液亦呈深棕色、呼吸極度困難、昏迷不醒、痙攣,並出現血壓下降、心律不齊及大小便失禁等症狀,可致窒息或呼吸循環衰竭,終因呼

吸麻痹而死亡。

3.實驗室檢查

(1)高鐵血紅蛋白的鑒定取患者血5ml於試管中劇烈震蕩15分鍾,如血液仍不變成鮮紅色(保持棕色),考慮有高鐵血紅蛋白存在。取血5ml,加5%氰化鉀溶液數滴,如有高鐵血紅蛋白存在,血液由棕色變為鮮紅色。有條件應作高鐵血紅蛋白的定量檢驗。

(2)剩餘食物可進行亞硝酸鹽的定量檢驗。

【急救治療及預防】

(1)病人注意臥床休息,迅速催吐、洗胃、導瀉並大量飲水。

(2)給予吸氧及呼吸興奮劑,必要時可施行人工呼吸。

(3) 使用特異性解毒劑1%亞甲藍 (美藍)溶液,用

25%~50%葡萄糖溶液稀釋後靜脈注射,10~15分鍾緩慢注入。劑量以1~2mg/kg計算。若注入2小時後仍未好轉,則用同量重複一次。口服者劑量加倍,以3~5mg/kg計算,4小時後重複給藥。

(4)維生素C0.5~1g加入50%葡萄糖60~100ml靜脈注射,亦有促使高鐵血紅蛋白還原為血紅蛋白的作用,與亞甲藍混和注射,效果更好,或10%葡萄糖500~1000ml加維生素C2~4g靜滴。缺氧嚴重者可用細胞色素C15~30mg加於

25%葡萄糖20ml中靜脈注射,每日2~3次。

(5)糾正心衰、休克及抗驚厥等對症治療,必要時應用抗菌藥預防感染。

(6)預防勿食過量陳腐、醃製蔬菜及煮熟餘剩過久的蔬菜;控製熟食鹵味的硝酸鹽用量;不飲用含有大量亞硝酸鹽的井水、蒸鍋水等。

蓖麻子中毒

蓖麻屬大戟科植物,蓖麻子俗稱大麻子,是蓖麻的種子,

生食可中毒。

【毒理】蓖麻子中含有蓖麻毒素及蓖麻堿兩種毒性物質。蓖麻毒素

是一種細胞原漿毒,可損害肝、腎等實質細胞而致混濁腫脹、出血及壞死等,並有凝集、溶解紅細胞的作用,引起急性中毒性肝病、中毒性腎病、小血管拴塞,麻痹呼吸及血管運動中樞,死亡的主要原因為循環及急性腎功能衰竭。小兒食入生蓖麻子5~6顆即可致死。

【診斷要點】

1.病史 有生食蓖麻子史。

2.臨床表現潛伏期較長,食後3~24小時發病,也有遲至3日出現中毒症狀。開始有咽喉及食管燒灼感、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偶有血樣大便等急性胃腸炎症狀。繼之有劇烈頭痛、嗜睡、驚厥、昏迷等中樞神經係統症狀。

中毒嚴重者,可出現凝血、溶血及肝腎功能損害的症狀,

如黃疸、出血、血尿、蛋白尿、尿閉等。重症者多在中毒後6

~8日,可因脫水、驚厥、休克及心力衰竭等而致死亡。

【急救治療及預防】

(1)洗胃、催吐、導瀉,或做高位灌腸以促進毒物排泄。

(2)口服蛋清或冷牛奶、冷米湯保護胃粘膜。

(3)靜脈滴入5%~10%葡萄糖生理鹽水以糾正脫水、稀釋毒素並促進毒素的排出。

(4)對症治療如胃內容物已排空,仍劇烈嘔吐者,可給止吐藥如胃複安、顛茄合劑或阿托品等;有驚厥時給予安

定、氯丙嗪等鎮靜劑;有休克及心力衰竭時,積極抗休克並給

予強心劑;發生溶血時,及時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貧血嚴重者適當輸血;酌用保護肝腎的藥物和飲食,暫禁脂肪及油類食

物。

(5)預防教育小兒切勿生食蓖麻子,禁食未被高溫處理的生蓖麻子。

白果中毒

白果又名銀杏,為銀杏科落葉喬木銀杏的種子,不論成人或小兒食之過量均可發生中毒。

【毒理】白果肉質及種皮含白果酸、銀杏酚、白果酚、氫化白果酸

等有毒成分,種仁含有微量的氰質。肉質外種皮的液汁接觸皮膚能致皮炎。白果所含的有機毒素能溶於水,毒素強烈,因其毒素遇熱能減小毒性,故生食者中毒症狀更重。中毒病人主要表現為中樞神經係統損害及胃腸道症狀,偶有末梢神經功能障礙。

【診斷要點】

1.病史 有進食大量白果史。

2.臨床表現白果中毒多發生於兒童,中毒的輕重與年齡大小、體質強弱及服量有關。年齡愈小,中毒症狀愈重,預後也愈重。中毒潛伏期1~12小時不等,最長可達16小時發病。早期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及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狀。嚴重者繼之出現神經係統症狀,如驚厥、煩躁不安、精神呆滯、肢體強直等。病人氣急、紫紺、呼吸困難、脈搏微弱、瞳孔散大,對光反應及角膜反應消失。常於1~2日內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肺水腫而危及生命。部分患者可有末梢

神經功能障礙,表現為兩下肢弛緩性癱瘓,膝腱反射減弱或消

失。

3.實驗室檢查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中度或顯著增高。腦脊液細胞數增多,蛋白定性陽性,輕症可無變化。

【急救治療及預防】

(1)立即采用催吐、洗胃、導瀉等一般解毒措施。注意觀察體溫、血壓、呼吸及脈搏等變化。

(2)積極補液以加速毒素排泄及稀釋,糾正因吐瀉所致的水電解質紊亂,排尿後酌情補鉀。

(3)若驚厥發作,可選用苯巴比妥鈉、安定、水合氯醛

等鎮靜劑,避免使用中樞興奮劑。

(4)注意保肝治療,心衰時應用強心劑等對症治療。

(5)預防 禁止生食白果,一次進食白果不宜過多。

菜豆中毒

菜豆又名豆角、芸豆、梅豆角、四季豆等,如大量進食燒煮不透或貯藏過久的菜豆可致中毒。

【毒理】

菜豆內主要含有豆素及皂素兩種毒性物質。豆素為一種毒蛋白,具有凝血作用,經長時間煮沸才可破壞。皂素對粘膜有強烈的刺激性,並含有能破壞紅細胞的溶血素,須在100℃以上才能破壞。

菜豆如放置24小時或更久,其亞硝酸鹽含量會大為增加,使血液中形成大量高鐵血紅蛋白,不能與氧結合而失去攜氧能力,出現全身缺氧、紫紺等。

【診斷要點】

1.病史 有進食未煮熟透的菜豆史。

2.臨床表現 潛伏期1~5小時,中毒程度與食入量的多

少是一致的。開始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暈、頭痛;少數病人有胸悶、心慌、出冷汗、手腳發冷、四肢麻木、畏寒、發熱等。病程短,恢複快,預後良好。

【急救治療及預防】

(1)通常無須特殊治療,吐、瀉之後,症狀迅速自愈。

(2)重症中毒,可靜滴葡萄糖鹽水和維生素C,以促進毒物排泄,並促正水和電解質紊亂。

(3)有凝血現象時,可給予低分子右旋糖酐、肝素等以改善微循環,降低血液粘度及抗血小板凝聚。發生溶血者則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輸血,並用碳酸氫鈉以堿化尿液。

(4)預防 勿食未煮熟或貯存過久、黴爛的菜豆。

棉籽油中毒

棉籽油內有棉籽色素腺體,含有多種色素,其中以棉酚類色素為主,對多種髒器有毒性損害,大量或長期進食冷榨棉籽油可致中毒。

【毒理】

在棉籽色素腺體中含有棉酚,在用棉籽榨油時,可將棉酚帶入油中。棉酚在冷榨棉籽油中多呈遊離狀態存在,故稱遊離棉酚,其含量在0.02%以下,對動物健康無影響;含量

0.02%~0.05%,顯示較弱的毒性;高於0.15%則引起嚴重中毒。遊離棉酚是一種含酚毒甙,為血液毒和細胞原漿毒。對神經、血管及實質髒器細胞等均有毒性,並對生殖係統有明顯損害,中毒者可表現有中樞神經、心、肝、腎等損害症狀。

【診斷要點】

1.病史 有進食冷榨棉籽油史。

2.臨床表現 急性中毒潛伏期1~4小時。表現為惡心、

嘔吐、頭痛、頭暈、腹痛、腹瀉及乏力、四肢麻木、行走困難等,婦女可有閉經。

長期食用冷榨棉籽油可發生“燒熱病”。潛伏期2~4日,

出現發熱、心悸、頭痛、頭暈、四肢無力並麻木感,皮膚發紅,無汗或少汗;嚴重時還有食欲不振、惡心、嘔吐、低血鉀及肢體軟癱等症狀,如治療不及時,可因心髒停搏或呼吸肌麻痹而死亡。此外,男性可發生睾丸萎縮,精子生成受阻以至絕育;女性表現為閉經或月經不調、子宮萎縮等。

3.實驗室檢查部分重症病人血鉀、血鈉、血鈣、血鎂降低;尿常規可有少許紅細胞、白細胞及微量蛋白等;必要時可檢驗棉籽油中遊離棉酚。

【急救治療及預防】

(1)早期進行催吐、洗胃及導瀉。

(2)靜脈輸液促進排毒,並可補充失去的水和電解質。

(3)注意保肝、護腎,積極搶救昏迷、呼吸衰竭、循環衰竭,及對症治療。

(4)男性不育症可用睾丸酮、維生素E、中藥等治療;

女性生殖係統損害,可用雌激素、黃體酮及中藥等。

(5)預防 宣傳勿食冷榨棉籽油及榨油後的棉籽餅粕。由於棉酚與堿作用形成棉酚鈉鹽,此鈉鹽可溶於水而不溶於油,故棉籽油可用堿煉方法去毒。

荔 枝 病

荔枝是無患子科常綠喬木荔枝樹的果實,成熟後可食之。荔枝病是由於連續多日進食大量荔枝而出現一係列症狀,個別病情嚴重,甚至導致死亡。此病多見於荔枝產區的荔枝成熟季

節,尤以小兒為多。

【毒理】毒性成分及中毒機理尚未完全明確。目前認為荔枝種子中

含a-甲基環丙基甘氨酸,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如病人連續多食荔枝,影響食欲,使其他食物攝取量減少而致體內熱量攝入不足,當機體貯糖減少,而脂肪及蛋白質未能及時分解補充,引起突然發作性低血糖症狀。

據研究荔枝中含有某種毒素,連續大量進食可導致肝脂肪變性。

【診斷要點】

1.病史 有進食大量荔枝史。

2.臨床表現 病人體溫正常或有低熱,偶有高熱。發病時,感頭暈、出汗、麵色蒼白、皮膚厥冷、疲乏無力及心悸;部分病人有饑餓感、口渴、腹痛或腹瀉;嚴重者可突然昏迷、陣發性抽搐、瞳孔縮小或擴大,個別在發病後6~12小時出現病理性反射,可有麵癱或一側上下肢癱瘓,多於1~2日內消失。循環係統可有血壓下降、心音低鈍、心律不齊及脈搏細速

等。

3.實驗室檢查發病時血糖水平降低。外周血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增高。大便中有時可查到荔枝殘渣。

【急救治療及預防】

(1)立即靜脈注射50%葡葡糖溶液40~60ml,隨即靜滴

10%葡萄糖液及維生素C。神誌清醒者可給予口服糖水或葡萄糖液。

(2)高熱時用物理降溫或加用退熱劑;抽搐不止時選用安定、苯巴比妥鈉、水合氯醛等鎮靜劑控製,及其他對症治療措施。

(3)預防 不可連續進食大量荔枝。

皂角莢與肥皂莢中毒

皂角莢又名皂莢、皂角、胰皂等,為豆科植物皂角樹的果實,長約10~30cm,寬2~3.5cm,紫黑色,內有棕色種子。肥皂莢亦為豆科植物,莢長約10~13.2cm,內有黑色種子。兩者均能溶於水生成泡沫溶液,也用於除垢洗滌衣服。

【毒理及病理】

皂角莢與肥皂莢內含有皂莢甙毒性物質,有溶血及胃腸道刺激作用,並可影響中樞神經係統,特別是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

病理變化可見胃粘膜有腐蝕,腸粘膜充血水腫;腦充血水腫,並有神經係統退行性變;肺淤血、紅細胞溶解消失及網狀內皮細胞吞噬含鐵血黃素等征象。

【診斷要點】

1.病史 有食入皂角莢或肥皂莢史。

2.臨床表現 多在食後2~3小時內發病。病人有咽幹、上腹飽脹及灼熱感及惡心、嘔吐、腹瀉、大便水樣帶有泡沫等消化道症狀;並出現麵色蒼白、黃疸、腰痛、血紅蛋白尿及缺氧等溶血現象。全身症狀可有頭痛、頭暈、乏力及四肢酸麻。嚴重病人可發生脫水、休克、呼吸急促、心悸、意識障礙及驚厥等,最後可因中樞神經、呼吸中樞抑製及大量紅細胞溶解而死亡。

【急救治療及預防】

(1)中毒早期立即催吐、洗胃,並口服牛乳、蛋清以保護胃粘膜,必要時導瀉。

(2)靜脈補液以促進毒素排泄並補充體液,維持水、電

解質及酸堿平衡。

(3)有溶血征象者,應用碳酸氫鈉堿化尿液,嚴重者輸血、給氧,酌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如氫化可的鬆或地塞米鬆等。

(4)對症治療。

(5)預防廣泛宣傳皂角莢與肥皂莢均有毒性,不可食用;家庭備用作除垢用品時,應妥善保管,防止小兒誤食。

野芹中毒

野芹包括毒芹、水毒芹和狗毒芹,誤服後可致中毒。

【毒理及病理】

毒芹和狗毒芹含有呱啶衍生物,其內有毒芹堿,主要是麻痹運動神經末梢及運動中樞,對延腦中樞也有抑製作用,服量過大,可因呼吸中樞和迷走神經麻痹而致死。

水毒芹含毒芹毒素,一種類似印防己毒素的中樞神經係統刺激物。

毒芹中毒的病理學所見為伴有腹部器官充血的胃腸道炎症改變,而水毒芹的病理學改變與印防己毒素類似。

【診斷要點】

1.病史 有誤服野芹的病史。

2.臨床表現主要是驚厥和呼吸衰竭。毒芹和狗毒芹中毒可引起惡心、嘔吐、流涎、發熱及漸進性肌無力,晚期表現為血壓下降、瞳孔散大、肌肉麻痹及呼吸衰竭而死亡。水毒芹中毒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惡心、嘔吐、嘔血、出汗、驚厥、紫紺、呼吸衰竭或心跳驟停。

3.實驗室檢查 可出現短暫的蛋白尿。

【急救治療及預防】

(1)立即催吐,采用活性炭或1∶2000的高錳酸鉀液洗

胃,並服硫酸鎂導瀉。

(2)呼吸衰竭時給予氧氣吸入或呼吸興奮劑等治療。

(3)脫水、嘔吐不能進食者,宜補足液體。如有驚厥,

可選用安定或巴比妥類藥物鎮靜。

(4)預防 切勿采食不熟悉的野生植物。

桐子和桐油中毒

桐樹又名油桐、桐油樹等,是大戟科落葉喬木,全棵均有毒。桐子是桐樹的果實,為榨取桐油的原料,毒性最強,桐樹葉和皮次之。桐子中毒多因小兒取食桐子所致;桐油中毒係因將桐油作為食用植物油吃下引起。

【毒理】

桐子的含油量50%~60%,桐油的主要有毒成分為桐酸,約占90%,為不飽和脂酸,有毒,對胃腸道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引起惡心、嘔吐和腹瀉。吸收入血後經腎髒排泄,故可累及腎髒,並對肝、脾及神經係統等發生損害。

【診斷要點】

1.病史 有取食桐子或誤食桐油史。

2.臨床表現 急性中毒多在進食後2小時內出現症狀,以消化道和肝、腎損傷症狀為主。表現為上腹部不適、惡心、嘔吐、劇烈腹痛、腹瀉,糞便中可帶血液,嚴重者出現脫水和酸中毒。可發生腎髒中毒性損害,表現為雙下肢浮腫、尿中出現蛋白、管型、紅細胞及白細胞等。中毒性肝損害可引起食欲減退、腹脹、肝區疼痛、肝腫大及肝功能異常等。神經係統症狀有頭痛、頭暈、精神倦怠、瞳孔縮小、對光反應遲鈍。重症者有意識模糊、呼吸急促、驚厥、昏迷和休克等。

亞急性中毒多因持續吃下摻有桐油的食用油所致,一般胃

腸道症狀輕,常在食用期間出現惡心、食欲不振、上腹不適及

燒灼感、腹瀉。胃腸道症狀持續4~31日(平均15日)後,出現全身症狀,包括乏力、雙下肢水腫並逐漸向上蔓延,伴肢體麻痛、四肢發軟、疲乏、氣短。

桐子中毒多表現為急性中毒症狀,以胃腸道刺激症狀為著,後期可以發生脫水和酸中毒。

3.實驗室檢查 取樣品3ml、亞硝酸鈉結晶少許,再加

稀硫酸數滴,如液層中出現白色絮狀沉澱或混濁,即證明有桐油存在。

【急救治療及預防】

(1)急性中毒立即催吐、洗胃,繼給以粘膜保護劑如蛋清、乳類、麵糊等,或服硫酸鎂瀉下。飲大量糖水、淡鹽水、口服補液鹽或靜脈輸液,以糾正脫水及電解質紊亂,並促進毒物排泄。如有酸中毒可酌加堿性液體。

(2)亞急性中毒立即停止食用摻有桐油的食用油;靜滴10%葡萄糖液促進毒物排泄,補充維生素B、C及煙酸等;水腫可用利尿劑;心力衰竭者可用強心劑等。

(3)預防嚴禁小兒吃桐子;桐油與食用油從采集、榨油、貯存及出售各個環節均應嚴格區分;貯存食油容器應專用,勿與盛裝桐油的桶放在一起。

菠蘿過敏症

菠蘿為常食用果品之一,偶有發生過敏現象及不良反應,

與進食菠蘿的量多少關係不大。

【毒理】

菠蘿汁內含有一種菠蘿蛋白酶,有特異性體質者,食後即

可出現急性胃腸炎及類似過敏性休克症狀。

【診斷要點】

1.病史 有進食新鮮菠蘿史。

2.臨床表現多於食後10分鍾至2小時出現症狀。皮膚潮紅、全身發癢、四肢及口舌發麻、麵部水腫等皮膚粘膜改變及腹部陣發性疼痛、嘔吐、腹瀉,大便為黃色水樣糊狀便等消化道症狀。體溫暫時性提高、呼吸困難等。嚴重病人可有過敏性休克及昏迷、抽搐、高熱、巴氏征陽性、四肢強直性癱瘓伴不自主運動等中毒反應性腦炎改變。除重症者,多數病人經積極治療,1~2小時即可恢複。

3.實驗室檢查 尿內可有蛋白、紅細胞、白細胞及管型

等。

【急救治療及預防】

(1)催吐、洗胃、導瀉以促進毒物排出。

(2)應用抗過敏藥物如苯海拉明、阿司咪唑等,重症病人可靜滴氫化可的鬆或地塞米鬆。腹痛嚴重者酌用阿托品或顛茄合劑等。出現休克者,立即抗休克治療。

(3)如出現中毒反應性腦炎及高顱壓征象,應予以脫水

利尿、降低顱內壓的治療,並選用安定或巴比妥類藥物積極控製抽搐發作。

(4)高熱予以物理降溫,必要時酌用解熱藥等對症治療。

(5)預防過敏體質者,應禁食或慎食菠蘿。食前將菠蘿放在鹽水中浸泡以破壞具有致毒作用的菠蘿蛋白酶。

植物日光性皮炎

有些人攝入或接觸某些植物,如灰菜、莧菜、馬齒莧、紫雲菜、薺菜、槐花、榆葉、柳樹葉等,經日光照射後,在麵

部、手背等暴露部位發生實質性水腫,部分病人可伴瘀斑、水

皰或血皰,即稱為植物日光性皮炎。

【毒理】含毒成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與植物中含有較多的對光過

敏物質—紫質和紫質衍生物有關。紫質和紫質衍生物進入體內,可使機體對日光的敏感性增強,在太陽照射的部位引起皮炎。此外,發病與個體的反應性及性別有關。一般以20~40歲女性為多,兒童發病亦較多。女性多發生於月經期、妊娠期和哺乳期,故發病可能與內分泌有關。

【診斷要點】

1.病史 有進食或接觸上述植物及日光曝曬史。

2.臨床表現 多在食用當日或次日發病,短者3小時,

長者達15日。

暴露部位如顏麵、手足、頸部等處開始發癢、麻木、潮紅、疼痛,以後逐漸出現對稱性、非凹陷性水腫,以麵部腫脹多見,其次為四肢。病人眼裂成縫,口唇腫脹而外翻,以致口水外流。顏麵浮腫很少擴展至頸部以下,四肢的浮腫多發生於手、足,向心發展止於肘膝。較重者可出現皮下出血、小水皰或血皰,或繼發感染產生潰瘍、局部壞死等。重症病人可有發熱、頭痛、食欲不振、觸覺減弱或咽喉水腫,最終因呼吸困難而發生窒息。

一般病情較輕者,停止日光照射後1~4日內逐漸消腫,嚴重者可持續1周以上;少數病人複發,甚至在同一季節複發多次。

3.實驗室檢查 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及嗜酸粒細胞增加。

4.病理檢查表皮角化過度,部分棘層及棘層細胞呈凝固性壞死。棘層下部細胞間水腫,嚴重的有大皰。真皮上部,

尤以乳頭層血管擴張充血、周圍有淋巴細胞浸潤和出血。膠原

纖維腫脹,部分呈嗜堿性變。彈力纖維斷裂或消失。

【急救治療及預防】

(1)停食或不接觸可疑的植物,暫時避免日光照射,並口服硫酸鎂導瀉。

(2)靜滴5%葡萄糖或葡萄糖鹽水以加速排泄。

(3)給予利尿劑,如氫氯噻嗪或速尿,或靜滴20%甘露醇、25%山梨醇100~250ml,半小時內滴完。

(4)應用抗過敏藥,如苯海拉明、撲爾敏、異丙嗪等;嚴重病人可加用氫化可的鬆100~200mg。亦可靜脈緩注10%葡萄糖酸鈣10ml,每日2次。

(5)局部皮膚破潰可用凡士林紗布包紮,消毒後塗消炎軟膏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