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外 科
一、瘡疥疔癰
癤是單個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致病菌大多數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或白色葡萄球菌。中醫亦稱癤,多由暑、濕、熱毒蘊於肌膚所致。
癰是多個相鄰的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或由多個癤融合而成。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其特點為初起即有多個粟粒樣膿頭,潰後狀如蜂窩,易向深部及周圍擴散,範圍較大,甚者大於30厘米。屬中醫“有頭疽”範圍,多因外受風溫熱毒,內有髒腑蓄毒所致。
疔是發病迅速而且危險性較大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多發生在顏麵和手足等處。若處理不當,發於顏麵者很容易走黃而危及生命,發於手足者則可以損筋傷骨而影響功能。包括西醫的癤,癰,壞疽的一部分。蛇頭疔,指疔毒發於手指末端,腫脹形如蛇頭者。
【方一】清暑湯
【出處】《外科全生集》
【組成】銀花20克,連翹10克,黃芩10克,滑石15克,車前仁10克,花粉10克,赤芍10克,薄荷6克,荷梗10克,生甘草5克。
【功用】清暑利濕,消腫解毒。
【主治】夏秋季節,患處結塊,形似如錐,單個或多個,胸悶少食,小便短少。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熱癤方
【組成】銀花20克。
【功用】清熱解毒,涼營和血。
【主治】患處突起,形似如錐,灼熱疼痛,膿成潰破,數日而愈,或有發熱、口渴。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三】五味消毒飲
【出處】《醫宗金鑒》
【組成】銀花,地丁,紫背天葵,公英,野菊花,酒少量。
【功用】清熱解毒。
【主治】輕者癤腫隻有一二個,多則可散發全身,或簇集一處,或此愈彼起。
【方解】銀花清氣血熱毒,地丁、紫背天葵、公英、野菊花清熱解毒,清解之力尤強,並能令血散結,消腫痛。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四】防風通聖散
【出處】《宣明論方》
【組成】防風、川芎、當歸、芍藥、大黃、薄荷葉、麻黃、連翹各6克,石膏、黃芩、桔梗各12克,滑石20克,甘草10克,荊芥、白術、梔子各3克。
【功用】養陰清熱解毒。
【主治】癤腫此愈彼起,不斷發生。散發全身各處,癤腫較大,易轉變為有頭疽。
【方解】麻黃、荊芥、防風、薄荷疏風解表,大黃、芒硝瀉熱通便,滑石、梔子清熱利濕,使裏熱從二便分消。石膏、黃芩、連翹、桔梗清熱瀉火解毒,以清肺胃之熱,當歸、川芎、白芍養血和血,白術、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五】托裏透膿湯
【出處】《醫宗金鑒》
【組成】黨參6克,生黃芪10克,白術3克,當歸6克,穿山甲、白芷各3克,升麻2克,皂角刺5克,青皮、甘草節各2克。
【功用】益氣活血,托裏透膿。
【主治】治氣血虧損,癰瘡將潰,體虛邪盛,膿成未潰,紫陷無膿,根腳散大,舌淡苔白,脈虛緩。
【方解】本方治證乃氣血虧損所致。方中黨參、黃芪、白術、甘草益氣補托;穿山甲、皂角刺、白芷、青皮潰瘍排膿;當歸補血活血。其配伍特點,是益氣升陷與托裏透膿同用,使氣充陷升,提膿泄毒。臨床應用:本方是治療癰瘡膿熟、正虛不潰的方劑。以氣血虧損,癰疽膿熟不潰,見紫陷無膿者。若疼痛較劇者,加乳香、沒藥;氣虛不足,麵色萎黃者,加熟地黃、枸杞子;陽虛畏寒,局部紫陷者,加鹿角、肉桂。用於多種化膿性疾病,產後缺乳,心悸等屬氣血虧損者。
【用法】水煎,1日1劑,半餓時分3次服下,每次衝酒少許服用。瘡瘍已潰者忌用。
【方六】托裏定痛湯
【出處】《外科正宗》
【組成】熟地黃15克,當歸、白芍、川芎各9克,乳香、沒藥各7克,罌粟殼6克,肉桂2克。
【功用】補血行瘀,內托止痛。
【主治】治癰疽潰後,因體弱血虛疼痛者。
【方解】方中當歸、熟地黃、白芍、川芎補血活血;肉桂溫經助陽,通血脈,散寒止痛;乳香、沒藥活血定痛,消腫生肌;罌粟殼專止疼痛。諸藥共奏其功效。臨床應用:本方是補血行瘀,內托止痛的方劑。
【用法】水煎,1日1劑,半餓時分3次溫服。實熱者忌用。
【方七】陽和湯
【出處】《外科證治全生集》
【組成】熟地黃30克,鹿角膠9克,白芥子6克,肉桂、麻黃、生甘草各3克,炮薑炭2克。
【功用】溫陽補血,散寒通滯。
【主治】治陽虛寒凝所致陰疽、貼骨疽、脫疽、流注、痰核、鶴膝風,局部漫腫無頭,皮色不變,痠痛不熱,舌淡苔白,脈沉細;外科常治一切陰證瘡瘍。
【方解】本方所治陰疽,屬陰寒之證,由營血本虛,寒凝痰滯,痹阻肌肉、筋骨、血脈、關節而成。故本方重用熟地黃,以溫補營血;鹿角膠填精補髓,強壯筋骨,助熟地黃以養血;炮薑、肉桂溫中有通,以溫通經脈,解散寒凝痰滯;麻黃開腠理以達表;白芥子祛皮裏膜外之痰,與溫補藥同用,則補而不膩,通而不散;生甘草有化毒之功。本方配伍特點,為溫補營血不足,解散陰凝寒痰,使破陰回陽,消寒化痰。
【藥理】抑製結核杆菌,擴張血管,強心,利尿。地黃具糖皮質激素樣作用;甘草浸膏具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
【用法】水煎,1日1劑。
【方八】回陽三建湯
【出處】《外科正宗》
【組成】附子、人參、黃芪、當歸、川芎、茯苓、陳皮、枸杞子、山茱萸各6克,木香、甘草、紫草、蒼術、厚樸、紅花、獨活各3克,煨薑5克,皂角樹根白皮6克,米酒30毫升。
【功用】補氣助陽,托毒消癰。
【主治】治陰疽發背,初起不腫不疼,不熱不紅,硬若牛皮,堅如頑石,後皮色紫暗,根腳平散,軟陷無膿,皮不作腐,身冷,肢體倦怠,脈細。
【方解】方中附子、人參、黃芪補氣助陽,以扶正逐寒;川芎、當歸、紅花活血養血,以通經脈;蒼術、厚樸、陳皮、茯苓溫燥寒濕,以除陰凝之邪。諸藥合用,共奏扶正托邪,轉陰回陽之功效。臨床應用:本方是治療陰疽不起之危證的方劑。以陰疽不起,根腳平散軟陷,皮色暗而不活,無膿不腐,身涼,脈細為據。用於瘡疽癰瘍等化膿性感染合並全身性膿毒敗血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見上述症狀者。
【用法】水煎,1日1劑,分3次服。
【方九】
【出處】流傳民間和醫界
【組成】大黃、黃柏、五倍子。任選1種,每種30克,或3種同用各等量。
【主治】癤。
【用法】研為細末,用食醋適量,調為糊狀,敷於患處。每日4~5次。
【方十】
【出處】流傳民間和醫界
【組成】巴豆6克、生薑10克、大黃6克、桂圓20克。
【主治】癤腫初期。
【用法】上藥搗爛後加麵粉調拌,塞於鼻孔中,左右交替,1日4次,3天為一療程。
【方十一】神功內托散
【出處】《外科正宗》
【組成】當歸6克,白芍、川芎、茯苓、陳皮、附子、穿山甲各3克,人參、黃芪、白術各5克,炙甘草、木香各2克,煨薑6克,大棗6克。
【功用】補氣益血,溫陽托毒。
【主治】治瘡瘍日久,氣血兩虛,寒邪凝滯所致瘡瘍平塌,漫腫鈍痛,不散不腐潰,身涼,舌淡,脈細弱。
【方解】方中人參、黃芪、白術、炙甘草、茯苓、大棗補氣健脾;當歸、白芍、川芎補血活血;附子溫陽散寒;穿山甲散結透膿。諸藥合用,共奏托毒外透之功效。臨床應用:適用於蜂窩組織炎,乳腺炎,多種化膿性瘡瘍,貧血,心肌勞損,心力衰竭,屬氣血不足,寒邪凝滯者,畏寒肢冷者,加鹿角、肉桂;疼痛者,加乳香、沒藥;身有寒熱者,加麻黃、白芷。
【用法】水煎,1日1劑,半餓時分3次溫服。內服藥的同時,外敷溫散箍毒藥。
【方十二】
【出處】流傳民間和醫界
【組成】鮮馬蘭頭100克,白酒適量。
【主治】癤、癰。
【用法】前一味加食鹽少許搗爛用酒拌成糊狀,塗敷於癤癰患處。
二、膽囊炎
【方一】利膽行氣湯
【出處】《實用外科手冊》
【組成】枳殼10克,香附10克,延胡索12克,廣木香10克,鬱金10克,柴胡10克,黃芩10克,白芍12克,大黃9克,半夏9克。
【功用】疏肝解鬱,行氣止痛。
【主治】右上腹脹痛、隱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伴口苦、食欲減退、或惡心嘔吐,無明顯寒熱及黃疸。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大柴胡湯加減
【出處】金匱要略
【組成】柴胡、生薑各12克,黃芩、白芍、半夏、枳實各9克,大黃6克,大棗10克。
【功用】疏肝利膽,清熱利濕。
【主治】右上腹持續性脹痛、胸腹痞滿,黃疸,惡寒發熱,惡心嘔吐,小便黃,大便結。
【方解】本方由小柴胡湯去人參、甘草,加大黃、枳實、白芍而成。是治少陽病不解,邪氣初入陽明,微成腑實之方。故仍以和解少陽為主,輕瀉熱結為次。方中主藥柴胡、黃芩和解少陽,祛半表半裏之邪;輔以大黃、枳實內瀉熱結,行氣消痞,除陽明微實;佐以白芍助柴、芩清肝膽之熱,白芍伍大黃,解腹中實痛,半夏、生薑和胃止嘔;使以大棗益氣和中,伍白芍以防熱邪入裏傷陰,亦可緩和枳實、大黃瀉下傷陰之弊;薑棗調和營衛。諸藥相伍,共奏和解少陽,內瀉熱結之功效。
【藥理】解熱,消炎,鎮靜,鎮痛,鎮吐,瀉下,保肝,利膽,排石。其中柴胡解熱,抗炎,鎮痛,抗流感、牛痘病毒,抑製結核杆菌及鉤端螺旋體;黃芩所含黃芩苷、黃芩素具顯著解熱作用,抗流感病毒和多種球菌、杆菌;大黃中所含番瀉苷俱瀉下作用,促進膽汁分泌,增加膽紅素和膽汁酸,抗多種球菌、杆菌、真菌和病毒;枳實加強腸蠕動,以排泄積氣;生薑、半夏善於鎮吐,祛痰;白芍調整胃腸平滑肌運動,以解痙鎮痛,抗菌,消炎;大棗具抗過敏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三】龍膽瀉肝湯加減
【出處】《醫方集解》
【組成】龍膽草10克,黃芩10克,山梔12克,生地黃12克,柴胡10克,車前草15克,黃連10克,大黃12克,木通12克,澤瀉12克,當歸12克。
【功用】疏肝利膽,清熱瀉火。
【主治】右上腹持續性脹痛,痛而拒按,或可觸及腫大的膽囊,壯熱不退,口苦心煩,小便短赤,大便燥結。
【方解】方中主藥龍膽草大苦大寒,既瀉肝膽實火,又清肝膽濕熱;輔以黃芩、梔子苦寒瀉火,助龍膽草之力。柴胡疏暢肝膽,助膽草清熱瀉火;佐以澤瀉、木通、車前子滲利水濕,使濕邪從小便而出。當歸、生地黃滋陰養血,以防苦寒藥化燥傷陰;使以甘草調藥和中,防苦寒傷胃。諸藥合用,共收瀉肝膽實火,清下焦濕熱之功效。全方具瀉中有補,清中有養,降中寓升,祛邪不傷正,瀉火不伐胃的配伍特點。
【藥理】解熱,抗炎,抑菌,利尿,利膽,保肝,降壓,鎮靜,健胃。其中龍膽草健胃,抗菌,促炎症細胞吞噬功能,保肝,利尿;柴胡鎮靜,鎮痛,解熱,抗炎,利膽,增強免疫力,抗病毒;黃芩、梔子抗菌,解熱,消炎;當歸抗炎,鎮痛,降低血小板聚集;生地黃保肝,防止肝糖原減少,抗炎,利尿;澤瀉、木通、車前子利尿;甘草所含甘草甜素和甘草次酸,具有保泰鬆樣的抗炎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四】山梔生軍芒硝冰片乳香外敷方
【出處】流傳民間和醫界
【組成】山梔10克,生軍10克,芒硝10克,冰片1克,乳香3克。
【主治】急性膽囊炎。
【用法】上五味,共為細末,加蓖麻油30毫升,75%酒精10毫升,蜂蜜適量,調為糊狀,敷於膽囊區,每日1次。
【方五】元明粉衝服方
【出處】流傳民間和醫界
【組成】元明粉9克。
【主治】氣滯型。
【用法】衝服,1日1次。
【方六】金錢草茶飲方
【出處】流傳民間和醫界
【組成】四川金錢草200克。
【功用】利膽消炎。
【用法】煎湯代茶飲用。
【方七】核桃仁
【出處】流傳民間和醫界
【組成】核桃仁5~6個,冰糖及香油適量。
【主治】氣滯型膽囊炎。
【用法】1日1次。
【方八】
【組成】北柴胡12克,白芍20克,枳殼10克,木香10克,元胡12克,金鈴子15克,茵陳30克,製大黃10克,二寶花15克,金錢草30克,生甘草6克。
【主治】慢性膽囊炎。
【用法】伴大便幹結者,將製大黃改生大黃6克(後下)。伴結石者加地龍15克,雞內金10克,魚腦石10克。
【方九】
【組成】茯苓10克、枳殼10克、赤芍10克、陳皮10克、竹茹10克、柴胡10克、茵陳20克、半夏10克、鬱金10克、蚤休10克、甘草6克。
【主治】膽囊炎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
【組成】金錢草50克,大黃粉25~50克,茵陳蒿25克,木香20克,鬱金20~30克,黃芩25克。
【主治】膽囊炎。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方十一】
【組成】丹參500克,鬱金250克,茵陳100克,蜂蜜1千克,黃酒適量。
【功用】利膽解熱,善降膽火,並能緩肝氣,通經脈,除濕熱,潤燥。
【主治】適用於膽道阻塞、膽囊疼痛、膽火旺,濕熱重者有顯效。
【用法】把丹參、鬱金、茵陳倒入大砂鍋,加冷水浸泡2小時後,先用中火燒沸,加黃酒2匙,改用小火慢煎1小時,約剩下一大碗藥液,濾出頭汁,再加冷水三大碗,煎二汁,約剩下大半碗藥液時,濾出、棄渣,將頭汁、二汁、蜂蜜一起倒入碗盆內拌勻,碗盆加蓋用旺火,隔水蒸2小時,離火、冷卻、裝瓶、蓋緊。每日2次,每次1~2匙,飯後開水衝服,3個月為兩療程。
【方十二】
【出處】流傳民間和醫界。
【組成】鮮嫩小麥稈100克(采取春天已灌漿,尚未成熟的小麥),白糖少許。
【功用】消炎利膽。
【主治】膽囊炎。
【用法】麥稈加水煮半小時左右,加白糖使之微甜代茶飲,每次半小碗,1日3次。
三、膽石症
【方一】
【出處】流傳民間和醫界。
【組成】綠茶1克,過路黃10克。
【主治】膽結石。
【用法】沸水衝泡,加蓋,5分鍾可飲,每天飲服,可反複衝泡至淡而無味為止。
【方二】綠茶
【出處】流傳民間和醫界。
【組成】綠茶。
【主治】膽結石。
【用法】曬幹研末,沸開水衝,趁熱連茶末一起飲下,每天晨起空腹和睡前各飲一次,其它時間隨時可服,初服時每次2茶匙,每天服6次,約2年後,改為每次1茶匙,每日4次。
【方三】
【組成】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殼15克,枳殼15克,甘草10克,當歸10克,金錢草30克,茵陳15克,厚樸10克,大黃10克,川楝子10克,鬱金10克,元胡10克,黨參15克。
【功用】利膽疏肝,消炎止痛,逐瘀排石。
【主治】肝膽結石及急慢性膽囊炎。
【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
【方四】
【組成】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殼15克,甘草10克,當歸10克,金錢草30克,茵陳15克,厚樸10克,大黃10克,川楝子10克,鬱金10克,元胡10克,黨參15克。
【功用】利膽疏肝,消炎止痛,逐瘀排石。
【主治】肝膽結石及急慢性膽囊炎。
【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
【方五】膽石症急性發作驗方
【出處】流傳民間和醫界
【組成】柴胡12克,製半夏10克,黃芩10克,炒枳殼10克,炙大黃10克,赤芍15克,金錢草30克,海金沙(包)15克,雞內金10克,廣鬱金10克。
【主治】膽石症急性發作。
【用法】將上述藥加水淹沒藥物3厘米許,浸泡15分鍾,先用武火燒開再繼續用文火煎20分鍾,取汁分早晚二次,飯後溫服。
【方六】金錢草膏
【組成】四川大葉金錢草30克,茵陳、蘆根、蒲公英、烏梅各15克,柴胡、白芍、牡丹皮、鬱金、木香、香附、陳皮各5克。
【主治】膽石症。
【用法】以上諸藥水煎去渣,濃縮,每5千克藥熬成1.5千克,加蜂蜜適量。
【方七】
【出處】流傳民間和醫界。
【組成】四川金錢草125~250克。
【功用】利膽作用,並能促使膽管炎的炎症消退,淤積膽汁暢流,故可防止結石再形成。
【主治】適用於膽囊結石和肝內膽管、膽總管結石病人。
【用法】煎湯代茶飲用。
【方八】利膽丸
【組成】茵陳12克,龍膽草、鬱金、木香、枳殼各9克。
【主治】膽石症。
【用法】共研細末,加豬膽液和羊膽液500克(先將膽液熬濃到半斤),拌入藥麵中,加適量蜂蜜成丸,每丸重9克,早晚各服1丸。
【方九】
【組成】虎杖根30克,金錢草、茵陳、川牛膝、海金沙各30克,川軍15克,雞內金15克,柴胡、鬱金各9克。
【主治】膽石症。
【用法】上藥煎成浸膏,加白糖精、砂糖適量拌勻焙幹,製成顆粒狀衝劑。每次20克,日3次,飯後開水衝服,2周為1療程。
【方十】消石散
【組成】鬱金粉0.6克,白礬末0.45克,火硝粉1克,滑石粉1.8克,甘草梢0.3克。
【主治】適用於氣鬱型病人。
【用法】以上為1日量,分2次吞服。
【方十一】
【出處】流傳民間和醫界。
【組成】核桃仁20~30克,冰糖及香油適量。
【主治】適用於氣鬱型及濕熱型病人。
【用法】每日服1次。
【方十二】金錢草衝劑
【出處】流傳民間和醫界。
【主治】膽石症。
【用法】每次1包,日3次,30日為1療程。
四、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膿性感染,為細菌(金黃色葡萄菌等)經乳頭皸裂處或乳管口侵入乳腺組織所引起。本病以初產婦為多見,好發於產後第3~4周。發病前常有乳頭皸裂,乳頭隱畸形,乳房受擠壓,乳汗淤積等誘因。本病初起乳房腫脹、疼痛,腫塊壓痛,表麵紅腫,發熱;如繼續發展,則症狀加重,乳房搏動性疼痛。嚴重者伴有高燒,寒戰,乳房腫痛明顯,局部皮膚紅腫,有硬結、壓痛,患側腑下淋巴結腫大,壓痛。炎症在數天內軟化,形成乳房腫,有波動感,膿腫深的皮膚發紅及波動感不明顯。形成本病的主要原因有乳腺管阻塞,乳汁淤積;或因嬰兒吸乳時損傷乳頭所導致。本病的臨床特點為發病急,可伴有發熱、畏寒,病側乳房紅腫熱痛,出現硬塊,最後形成膿腫等。該病屬中醫學“乳癰”範疇,乳汁鬱積是最常見病因,感受外邪也是重要病因。
【方一】瓜蔞牛蒡湯
【組成】瓜蔞、牛蒡子、天花粉、黃芩、陳皮、生梔子、皂角刺、金銀花、青皮、柴胡、甘草、連翹。
【功用】疏肝清胃,通乳消腫。
【主治】乳汁瘀積結塊,皮色不變或微紅,腫脹疼痛,伴周身酸楚,惡寒發熱者。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透膿散
【出處】《外科正宗》
【組成】黃芪、當歸、川芎、穿山甲、皂角刺、酒少許。
【功用】清熱解毒,托裏透膿。
【主治】乳房紅腫熱痛,腫塊變軟應指。
【方解】黃芪長於大補元氣而托毒排膿,當歸養血活血,川芎活血行氣,化瘀通絡。穿山甲、皂角刺善於消散穿透。酒助藥力。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三】托裏消毒散
【出處】《外科正宗》
【組成】黨參、黃芪、白術、茯苓、當歸、白芍、川芎、金銀花各5克,甘草、白芷、皂角刺,桔梗各3克。
【功用】益氣和營脫毒。
【主治】潰膿後,乳房腫痛變輕,瘡口膿水不斷,膿汁清稀。
【方解】方中黃芪、黨參、白術、茯苓、甘草補氣健脾;當歸、白芍、川芎補血活血;白芷、皂角刺潰瘍排膿。諸藥合用,共奏補益和血,托裏排膿之功效。臨床應用:本方是治療瘡瘍因氣血虛弱、膿成不潰的方劑。以膿成不潰,膿毒不易外達為據。體弱者,去白芷,倍用黨參。用於多種化膿性疾病屬氣血不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