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五官科1
一、瞼緣炎
瞼緣炎是瞼緣表麵、睫毛毛囊及其腺體組織的亞急性或慢性炎症,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外眼病。按其臨床特點可分為鱗屑性瞼緣炎、潰瘍性瞼緣炎和眥部瞼緣炎三種類型。
中醫稱瞼緣炎為“瞼弦赤爛”,以瞼弦紅赤、潰爛、刺癢,遇風尤甚為主要表現。俗名“爛眼邊”、“紅眼邊”。病變發生在眥部者,稱“眥帷赤爛”,又名“眥赤爛”;嬰幼兒患此病者,稱“胎風赤爛”。本病常為雙眼發病,病程長,病情頑固,時輕時重,纏綿難愈。
【方一】苦參湯
【出處】《中醫眼科臨床實踐》
【組成】苦參12克,五倍子、黃連、防風、荊芥穗、蕤仁各9克,白礬、白菊花各9克。
【功用】清熱滲濕,化腐生肌。
【主治】潰瘍性瞼緣炎,症見瞼緣紅赤糜爛,結痂,甚或出膿出血者。
【方解】方中以苦參、黃連瀉其火,防風、荊芥穗、白菊花清其熱,再以五倍子、蕤仁、白礬利濕、止癢,共奏清熱滲濕、化腐生肌之功。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苦參具有殺蟲、抗炎及調節免疫功能,其有效成分可通過抑製T細胞功能,抑製特異性組胺釋放來抗炎,從而提高免疫活性細胞的功能,對急性期瞼緣炎的紅斑、糜爛、滲液等皮膚損害,效果明顯。
【用法】上藥加清水600毫升,煎沸5分鍾,用紗布過濾,將藥液倒入大碗內,待溫時,用藥棉蘸藥水洗患眼部15分鍾。每日洗3次,每劑可連洗3日。
【方二】龍膽湯
【出處】《外治彙要》
【組成】龍膽草、滑石各15克,甘草5克,防風、細辛、川芎各10克。
【功用】祛風清熱,燥濕化瘀。
【主治】濕熱偏重型瞼緣炎,症見瞼弦紅赤、潰爛、結痂,睫毛成束,癢痛並作,眵淚膠粘。
【方解】方中龍膽草瀉肝膽實火,川芎引藥上行,防風、細辛、滑石祛風收濕止癢,甘草調和諸藥。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龍膽草含龍膽苦苷、龍膽堿等,具有明顯的抗炎消腫作用,並能抑殺細菌。滑石撒布皮膚創麵,能形成被膜,防止刺激,保護創麵,吸收分泌物,促進結痂。
【用法】上藥加水500毫升,煮沸15分鍾後去渣,待溫外洗患部。每日洗2~3次,每劑用1日。
【方三】苦黃湯
【出處】《百病中醫熏洗熨擦療法》
【組成】苦參20克,川黃連6克,川黃柏10克。
【功用】清熱,瀉火,除濕。
【主治】潰瘍性瞼緣炎。
【方解】方中苦參清熱燥濕,祛風止癢;川黃連、黃柏清熱瀉火燥濕解毒。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苦參、黃連、黃柏均有較強的廣譜抗菌作用,對多種細菌毒素亦有明顯的拮抗作用。
【用法】上藥加清水500毫升,煎沸5分鍾,過濾取汁倒入碗內,待溫時用藥棉球蘸藥水洗滌眼瞼患處,每日洗3次,每劑可用2日。
【按語】癢甚者加花椒3克,以止癢。忌煙、酒、辛辣、腥味及其他發物。注意眼部衛生,禁止揉擦。
【方四】除濕湯
【出處】《眼科籑要》
【組成】連翹15克、滑石9克、車前子6克、枳殼6克、黃連3克、黃芩9克、甘草6克、荊芥12克、防風12克、陳皮6克、茯苓12克。
【功用】清熱除濕,祛風止癢。
【主治】濕熱偏盛型瞼弦赤爛,症見瞼弦紅赤潰爛,出血、溢膿、眵淚膠黏。
【方解】方中荊防祛風;滑石、車前、木通、茯苓清熱除濕;黃連、黃芩、連翹、甘草清熱解毒;枳殼、陳皮調理脾胃氣機,以助化濕。可酌加蟬蛻、白蒺藜祛風止癢。
【藥理】黃芩具有較廣的抗菌譜,其中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綠膿杆菌作用較強;其抑菌主要有效成分為黃芩素和黃芩苷。
【用法】水煎內服,每日1劑,日2次。
【方五】銀翹散
【出處】《溫病條辨》
【組成】金銀花12克、連翹12克、薄荷6克(後入)、淡豆豉9克、荊芥穗12克、牛蒡子12克、桔梗9克、甘草6克、淡竹葉12克、蘆根12克。
【功用】祛風止癢,清熱涼血。
【主治】瞼弦紅赤幹燥而起鱗屑者。
【方解】本方以薄荷、豆豉、荊芥、桔梗、牛蒡子疏風解表,金銀花、連翹清熱解毒,配竹葉、蘆根、甘草以助清熱。
【藥理】金銀花、連翹均具有抗炎、解熱、提高免疫功能,促進白細胞吞噬功能。
【用法】水煎內服,每日1劑,日2次。
【方六】洗爛弦風眼赤腫方
【出處】《中醫眼科曆代方劑彙編》
【組成】五倍子(炒)、苦參各12克,荊芥、薄荷、黃連各15克,川花椒、白芷、赤芍、川芎、當歸、艾葉、陳皮、地骨皮、柴胡、桑葉、樸硝、防風各10克,槐枝24克。
【功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祛風止癢。
【主治】鱗屑性瞼緣炎。
【方解】方中苦參、薄荷、黃連、桑葉清熱解毒,地骨皮清虛熱,赤芍、川芎、當歸、艾葉、槐枝活血化瘀,荊芥、防風祛風止癢。
【藥理】五倍子有沉澱蛋白質的作用,皮膚潰瘍麵、黏膜與其接觸,機體蛋白被凝固形成一層保護膜,起到收斂作用,同時血管被壓迫,血液凝固而有止血作用。並能抗病毒、抗菌。
【用法】上藥共煎濃汁、去渣,再入銅綠、輕粉、明礬、硼砂(共為細末)各1.5克,膽礬、青鹽(共為細末)各3克。將用過的鏽花針7根,投入藥汁中,入瓷罐收貯,埋土內7日,退火毒。濾取藥汁,露1宿。每次用藥汁少許,蒸熱,紗布蘸洗眼。
【方七】黃連菊花合劑
【出處】《眼科證治經驗》
【組成】黃連3克,野菊花9克。
【功用】清熱,燥濕,解毒。
【主治】濕熱偏重型瞼弦赤爛。
【方解】方中黃連清熱解毒,配以菊花同氣相求,增強療效。
【藥理】黃連有較強的廣譜抗菌作用。黃連所含生物堿如小檗堿、藥根堿、黃連堿等有顯著的抗炎活性。對實驗性瞼緣炎炎症滲出、水腫及肉芽增生均有明顯抑製作用。
【用法】上藥放入紗布袋內,加水至300毫升,煮沸30分鍾,取出藥液,過濾。藥渣再加水300毫升,煮取汁,然後將兩次煎液混合,反複過濾幾次,得澄清液,再濃縮至200~300毫升。用紗布或棉花蘸藥液洗患處後作溫敷。每日3次。
【方八】野菊艾葉湯
【出處】《中國中醫眼科雜誌》
【組成】野菊花、艾葉、苦參、蛇床子各20克。
【功用】清熱解毒,燥濕殺蟲。
【主治】風熱偏盛型瞼緣炎,症見瞼弦紅赤刺癢,灼熱疼痛為主者。
【方解】野菊花清熱解毒;艾葉、苦參、蛇床子逐濕清熱、解毒殺蟲。與本病之風邪侵襲,濕熱相搏之病機相合。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野菊花能抑製組織胺所致的局部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明顯殺滅作用,對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抑製作用。
【用法】煎湯液500毫升分成3次洗眼,每日1劑。
【方九】撥雲散
【出處】《證治準繩類方》
【組成】羌活、防風、柴胡、炙甘草各30克。
【功用】祛風清熱解毒。
【主治】風毒上攻所致眥幃赤爛,即眥部瞼緣炎。
【方解】方中羌活、防風均可祛風解毒止癢,羌活更是專攻頭麵,配以柴胡清熱,甘草調和諸藥。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防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製作用,羌活對皮膚致病真菌有抑製作用。
【用法】為細末,做水丸,每服6克,食後菊花湯調下。
【方十】通聖散
【出處】《原機啟微》
【組成】菊花10克、綠豆衣10克、穀精草12克。
【功用】疏風清熱,解毒和中。
【主治】患痘瘡或麻疹之後,瞼弦紅赤、潰爛,癢痛,經久不愈。
【方解】方中白菊花、穀精草疏風清熱,綠豆衣清熱解毒。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野菊花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明顯殺滅作用,野菊花和穀精草對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抑製作用。
【用法】共為末,幹柿1枚,米泔水1盞,同煎,候米泔水盡,將柿去核食之,不拘時,每日3枚。
【方十一】廣大重明湯
【出處】《蘭室秘藏·眼耳鼻門》
【組成】龍膽草(先煎)、防風、生甘草、細辛各3克。
【功用】清熱祛風。
【主治】眼弦生瘡,目多眵淚,隱澀難開者。
【方解】方中龍膽草清熱瀉火,防風、細辛祛風收濕止癢,甘草調和諸藥。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龍膽草含龍膽苦苷、龍膽堿等,具有明顯的抗炎消腫作用,並能抑殺細菌。細辛亦有抗炎作用。
【用法】水煎取汁,乘熱熏洗患眼。
【方十二】雞蛋黃油膏
【出處】《中醫眼科學》
【組成】雞蛋黃1~3枚、製甘石、冰片各少許。
【功用】解毒收濕止癢。
【主治】瞼弦赤爛。
【方解】方中雞蛋黃味甘性平,滋陰潤燥、養血熄風,冰片清熱解毒、防腐止癢,諸藥合用,收解毒收濕止癢之效。
【藥理】雞蛋黃含有大量脂肪物質,近代報道其對潰瘍、濕疹有較好療效;冰片有較強的抑菌作用。
【用法】將雞蛋黃放入銅銚中,文火煎熬,色黑,如油,加入餘兩味藥和勻。塗擦患處。
二、潰瘍性角膜炎
潰瘍性角膜炎,又稱化膿性角膜炎,是感染性致病因子由外侵入角膜上皮細胞層而發生的炎症。以眼磣澀疼痛或劇痛,畏光流淚,視物下降為主要表現。
該病屬祖國醫學“花翳內陷”、“凝脂翳”和“蟹睛”等範疇,是一種常見的外眼病。初起羞明,流淚,感到脹痛,生眵,視物不清,眼瞼腫脹,或伴頭痛,結膜紅赤,角膜有點狀或片狀灰白色,漸則形成潰瘍,甚則潰瘍穿孔,虹膜脫出。
【方一】加味修肝散
【出處】《銀海精微》
【組成】梔子、薄荷、羌活、荊芥、防風、麻黃、大黃、連翹、黃芩、當歸、赤芍、菊花、木賊、桑螵蛸、白蒺藜、川芎、甘草各30克。
【功用】疏風清熱。
【主治】肺肝風熱型花翳白陷。
【方解】方中羌活、荊芥、防風、麻黃、菊花、木賊、桑螵蛸、薄荷辛散風邪,明目退翳;梔子、黃芩、大黃、連翹清熱瀉火解毒;當歸、赤芍、川芎活血行滯。
【藥理】本方所用梔子、羌活、荊芥、防風、麻黃、連翹、黃芩對細菌有較強的抑製作用,薄荷所含薄荷醇作用於皮膚或黏膜的神經末梢,血管收縮,局部產生清涼感,同時麻痹神經末梢,發揮消炎、止痛、止癢作用。
【用法】上藥為末,每次15克,水煎,入酒溫服。
【方二】瀉肝散
【出處】《銀海精微》
【組成】玄參、大黃、黃芩、知母、桔梗、車前子各30克,羌活、龍膽草、當歸、芒硝各等份。
【功用】通腑瀉熱。
【主治】花翳白陷熱熾腑實證,以翳從四周蔓生,迅速擴展串連,漫掩瞳神為要點。
【方解】黃芩、龍膽草、知母苦寒清熱;大黃、芒硝通腑瀉熱;車前子清熱利尿;大便通,小便利,火從下瀉;羌活祛風止痛;玄參滋陰;當歸活血。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玄參有擴張血管的作用,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而消除炎症,對真菌有抑製作用。
【用法】共為末,每次15克,水煎,飯後服之。
【方三】當歸四逆湯
【出處】《傷寒論》
【組成】當歸10克、桂枝6克、芍藥6克、細辛3克、甘草6克、通草9克、大棗2枚。
【功用】溫陽散寒。
【主治】花翳白陷陽虛寒凝證,以黑睛生翳潰陷,遷延不愈及四肢不溫為要點。
【方解】方中當歸補血和血,桂枝溫經通脈為君,白芍補營血,細辛散寒邪,通草通經脈,甘草、大棗調和諸藥。共奏溫陽散寒之效。
【藥理】實驗研究證明本方能夠擴張血管,起到改善末端循環障礙和鎮痛、抗炎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2次。
【方四】新製柴連湯
【出處】《眼科篡要》
【組成】柴胡10克、黃芩10克、赤芍10克、蔓荊子10克、梔子10克,木通、荊芥、防風、龍膽草、黃連各6克、甘草3克。
【功用】疏風清熱。
【主治】風熱壅盛型凝脂翳,以黑睛外傷生翳小,如覆薄脂為要點。
【方解】方中柴胡、蔓荊子、荊芥、防風疏風散邪止痛;黃連、黃芩、梔子、龍膽草清肝瀉火退赤;赤芍、木通清熱活血,退赤止痛;甘草清熱和中。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柴胡煎劑對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均有增強作用,對病毒亦有抑製作用,方中黃芩、梔子、荊芥、防風、龍膽草、黃連對細菌有殺滅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2次。
【方五】四順清涼飲子
【出處】《審視瑤函》
【組成】當歸、龍膽草、桑白皮、車前子、生地黃、赤芍、枳殼各12克,黃芩、柴胡、羌活、木賊草、黃連、熟大黃、防風、川芎各10克,炙甘草6克。
【功用】瀉火解毒。
【主治】熱盛腑實型凝脂翳,以白睛混赤,黑睛凝脂深陷如窟,色黃綠,黃液上衝,及全身症狀為要點。
【方解】方中龍膽草、柴胡清肝膽之火;黃芩、桑皮清肺火;黃連清心火;生地黃、赤芍清血熱;當歸、川芎行氣活血,消血分壅滯;羌活、木賊、防風祛風退翳;車前子清理小便;枳殼、熟大黃通利大便使邪火從二便出,通腑瀉熱,釜底抽薪,以減輕眼部壅滯。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龍膽草含龍膽苦苷、龍膽堿等,具有明顯的抗炎消腫作用,並能抑殺細菌。柴胡煎劑對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均有增強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2次。
【按語】赤熱腫通嚴重者,可加犀角、牡丹皮、乳香、沒藥涼血化瘀;眼眵黃綠,邪毒熾盛者加金銀花、蒲公英、菊花等清熱解毒。
【方六】滋陰退翳湯
【出處】《眼科臨床筆記》
【組成】知母、生地黃、玄參、麥門冬、刺蒺藜、木賊、青葙子、菟絲子各10克,菊花、蟬蛻各6克,甘草3克。
【功用】扶正祛邪,滋陰退翳
【主治】凝脂翳後期偏於陰虛者。
【方解】知母、生地黃、玄參、麥門冬滋陰養液,病情恢複,漸結瘢痕翳障,故用刺蒺藜、木賊、青葙子、菊花、蟬蛻退翳除障,菟絲子補益肝腎,甘草調和諸藥,合之達滋陰退翳之功。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生地黃有抗炎和抑製多種真菌生長作用,玄參有擴張血管的作用,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而消除炎症。麥門冬可使周圍血液中白細胞增多,增強體液免疫力,提高適應外界刺激的能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2次。
【方七】托裏消毒散
【出處】《醫宗金鑒》
【組成】生黃芪24克,金銀花、連翹、川芎、當歸、白芍、白術、茯苓、人參各15克,皂角刺、桔梗、陳皮、白芷、甘草各6克。
【功用】益氣退翳。
【主治】慢性角膜潰瘍偏於氣虛者,翳潰難斂,紅赤疼痛較輕。
【方解】方中所含八珍湯去熟地黃,具補氣養血,扶正托邪之功,桔梗、陳皮理氣,金銀花、連翹、白芷清熱解毒祛邪。
【藥理】黃芪能加強網狀內皮係統吞噬功能,並能抑製多種病菌的生長,金銀花具有抗炎、解熱、提高免疫功能,促進白細胞吞噬功能。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2次。
【方八】三味熏洗方
【出處】《百病中醫熏洗熨擦療法》
【組成】野菊花9克,決明子15克,白蒺藜9克。
【功用】清肝明目。
【主治】角膜潰瘍。
【方解】方中野菊花清熱解毒,決明子、白蒺藜清肝明目。
【藥理】野菊花能抑製局部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明顯殺滅作用,對真菌有不同程度抑製作用,決明子醇浸液有抑製細菌的作用。
【用法】上藥加清水1500毫升,煎沸10分鍾,將藥汁倒入小盆內,趁熱熏洗患眼,每次熏洗15~30分鍾。每日1劑,每日早、中、晚各1次。熏時宜用頭巾覆於頭頂,勿使蒸氣外溢。藥汁冷後,可煎沸再用。
【方九】龍膽二葉湯
【出處】《中國中醫眼科雜誌》
【組成】龍膽草、大青葉、杭菊花、冬桑葉各9克,硼砂3克。
【功用】清肝明目,祛風斂瘡。
【主治】角膜潰瘍。
【方解】龍膽草清肝瀉火,大青葉、杭菊花、冬桑葉清熱解毒明目,硼砂收濕斂瘡。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大青葉能增強吞噬細胞吞噬能力,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對多種細菌有較強的抑製作用。
【用法】先將前4味藥加清水500毫升,煎沸5分鍾,離火,加入硼砂溶化拌勻,過濾取汁,澄清,倒入盆內,待溫後,仰頭淋洗患眼。日洗3次。
【按語】忌食辛辣、煙酒、魚蝦等物。
【方十】三黃退翳方
【出處】《華佗神醫秘傳》
【組成】秦皮、黃柏、黃連、黃芩、決明子、蕤仁各18克,梔子9克,大棗5枚。
【功用】清熱燥濕,退翳明目。
【主治】潰瘍性角膜炎之後遺症,角膜有點狀或片狀雲翳,遮蓋瞳神,影響視力者。
【方解】秦皮、黃柏、黃連、黃芩清熱解毒,決明子清肝明目,秦皮、梔子燥濕退翳明目。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芩、黃連、黃柏均有較強的廣譜抗菌作用,對多種細菌毒素亦有明顯的拮抗作用。秦皮所含秦皮素、鞣質等能鎮痛、抑菌。
【用法】上藥加清水500毫升,煎數沸,澄清,取藥液倒入碗內,用藥液仰臥洗患眼。每日洗1~2次。
【方十一】秦皮洗目方
【出處】《百病中醫熏洗熨擦療法》
【組成】秦皮、升麻、黃連各30克。
【功用】升清降濁,清熱明目。
【主治】潰瘍性角膜炎後遺有點狀或片狀雲翳。
【方解】秦皮、黃連清熱燥濕解毒,升麻升舉陽氣,引藥上行。諸藥合用,共奏升清降濁,清熱明目之功。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秦皮所含秦皮素、鞣質等能抑製組織胺所致的局部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另可鎮痛、抑菌。
【用法】上藥加清水1000毫升,煎至濃汁(約400m1),紗布過濾,取汁澄清,倒入大碗內,待溫用消毒後注射管吸取藥液適量,衝洗患眼,為屋漏雨狀,反複衝洗之。每日衝洗5~6遍。
【方十二】瀉火解毒湯
【出處】《安徽中醫學院學報》
【組成】黃連、黃芩、黃柏、龍膽草、連翹、防風、羌活、川芎各8克,柴胡、桔梗、生地黃各10克,甘草、細辛各3克。
【功用】清熱瀉火,解毒明目。
【主治】細菌性角膜潰瘍。
【方解】黃連、黃芩、黃柏瀉火解毒,龍膽草清瀉肝膽,連翹、防風、羌活、川芎、柴胡清熱解毒,生地黃防熱病傷陰,桔梗引藥上行,配細辛防寒涼太過,甘草調和諸藥。
【藥理】本方所用黃連、羌活、黃柏、防風、龍膽草、連翹、黃芩等對細菌有較強的抑製作用。桔梗可增強巨噬細胞吞噬能力,增強白細胞殺菌能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2次。
三、急性傳染性結膜炎
急性傳染性結膜炎是球結膜受各種不同的細菌和過濾性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是一種傳染性較強的眼病。本病全年均可發生,多見於春夏季節,發病急,雙眼同時發病或略有先後,以明顯的結膜充血及黏膜膿性分泌物為其主要特點。
根據不同的致病原因,可分為細菌性結膜炎和病毒性結膜炎兩類。由細菌感染的結膜炎,稱急性卡他性結膜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結膜炎,稱急性出血性結膜炎或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臨床表現為初起時自覺有異物感、燒灼、刺痛及畏光感覺,分泌物增多,細菌性結膜炎常有膿性分泌物,輕度怕光和異物感但視力不影響,兒童患此病後,眼瞼紅腫比成年人更重,分泌物可帶血色、瞼結膜上可見灰白色膜,此膜能用棉簽擦掉,但易再生。病毒性結膜炎的分泌物為水樣或粘黏,球結膜下可有出血,角膜可因細小白點混濁而影響視力,有時還可伴有同側耳前淋巴結腫大,有壓痛。本病主要經接觸患者的眼部分泌物傳染。
該病屬祖國醫學“暴風客熱”和“天行赤眼”範疇,是一種急性傳染性外眼病。
【方一】洗肝散
【出處】《中國中醫眼科雜誌》
【組成】龍膽草、川芎各9克,山梔子、薄荷(後下)、防風、羌活各10克,當歸尾12克,生地黃15克,大黃、甘草各6克。
【功用】清熱祛風,清肝活血,除濕止癢。
【主治】急性卡他性結膜炎。
【方解】洗肝散中龍膽草、山梔子清肝瀉熱燥濕;大黃瀉火解毒,導熱下行,且能消瘀;歸尾,川芎養血溶血;薄荷、防風、羌活疏風清熱止目癢、止目痛;生地黃養陰清熱;甘草調和諸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