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解】六神丸的組成有天花粉、人工牛黃、青黛、蟾酥、冰片、大黃、珍珠粉。天花粉清熱生津,清肺潤燥,解毒消癰。牛黃熄風止痙,化痰開竅,清熱解毒。青黛清熱解毒,涼血消斑,清肝瀉火,定驚。蟾酥開竅醒神,止痛,解毒。冰片開竅醒神,清熱止痛。大黃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珍珠粉平肝潛陽,清肝明目,鎮心安神,外用可燥濕斂瘡。

【藥理】天花粉對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白喉杆菌有較強的抑製作用,牛黃有鎮靜、鎮痙作用。青黛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霍亂弧菌有抗菌作用。蟾酥平喘、鎮咳、抗炎、抗腫瘤、抗放射及升白細胞的作用。冰片有一定的止痛及溫和的防腐抑菌作用。大黃有止血、保肝、降壓、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珍珠粉治療潰瘍。

【用法】將六神丸研細末,以液體石蠟調和,浸漬紗布條。用時將紗條放入外耳道,每日換藥1次。

【方九】滴耳油

【出處】《醫宗金鑒》

【組成】核桃仁。

【功用】清熱、解毒、消腫。

【主治】治療耳瘡耳內悶、腫,流膿。

【方解】方中核桃仁補腎,溫肺,潤腸。

【藥理】核桃仁有鎮咳作用,可影響膽甾醇的體內合成及其氧化、排泄。

【用法】研爛,擰油去渣,得油3克,兌冰片0.6克。每用少許,滴於耳內。

【方十】清耳膏

【出處】《醫方類聚》

【組成】附子尖、石菖蒲、蟬蛻各等份。

【功用】溫經通絡止癢。

【主治】治療耳瘡(慢性外耳道炎),耳內作癢。

【方解】附子回陽救逆,助陽補火,散寒止痛。石菖蒲開竅寧神、化濕和胃。蟬蛻疏散風熱,透疹止癢,明目退翳,止痙。

【藥理】附子有消炎、鎮痛作用。石菖蒲有鎮靜、抗驚厥、解痙抑菌的作用。蟬蛻有抗驚厥、解熱的作用。

【用法】上藥為末。耳痛者用麻油調入,耳癢者,用生薑汁調成錠子,用紗布裹好,塞入耳中。藥幹便換。

【方十一】青敷藥

【出處】《青囊秘傳》

【組成】大黃500克,薑黃240克,白芷180克,青黛120克,白芨120克,天花粉80克,陳皮120克,甘草60克。

【功用】清熱瀉火解毒。

【主治】治療耳癤、耳瘡(外耳道炎),局部紅腫疼痛,甚則化膿。亦可用於鼻疔、鼻疳(鼻前庭炎)膿腫未成時。

【方解】大黃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薑黃活血行氣,通經止痛。白芷解表散風,通竅止痛,燥濕止帶,消腫排濃。青黛清熱解毒,涼血消斑,清肝瀉火,定驚。白芨收斂止血、消腫生肌。天花粉清熱生津,清肺潤燥,解毒消癰。陳皮理氣燥濕、健脾化痰。甘草益氣補中,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藥性。

【藥理】大黃有止血、保肝、降壓、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薑黃有抗炎、利膽的作用,白芷對多種杆菌有一定的抑製作用;青黛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霍亂弧菌有抗菌作用;白芨對結核杆菌有明顯的抑製作用;天花粉對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白喉杆菌有較強的抑製作用;陳皮能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防止微細血管出血,能拮抗組織胺,能增強纖維蛋白溶解;甘草有抑酸、解痙、祛痰止咳、抗炎、抗過敏、解毒的作用。

【用法】上藥研細末。如紅腫者,用野菊鮮葉搗汁,或以茶葉泡湯候冷,或用蜂蜜調敷。每日換藥1次。

【方十二】九一丹

【出處】《醫宗金鑒》

【組成】煆石膏27克,黃靈藥3克。

【功用】提膿生肌。

【主治】治療耳癤,鼻疔潰後膿腐未淨,新肌將生者。

【方解】石膏清熱瀉火,除煩止渴,收斂生肌。黃靈藥又叫黃升丹,是水銀、火硝、白礬各等分混合升華而成,能拔毒化腐。二者在共奏提膿生肌之效。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石膏能促進吞噬細胞的成熟,縮短凝血時間,促進膽汁排泄,並有利尿作用。黃靈藥對綠膿杆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杆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

十五、化膿性中耳炎

分為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膿性炎症。好發於兒童。可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傳染病及在汙水中遊泳或跳水、不適當的咽鼓吹張、擤鼻或鼻腔治療後經咽鼓管途徑侵入中耳。或鼓膜外傷、鼓膜穿刺、鼓膜置管後經外耳道鼓膜途徑侵入中耳。嬰幼兒基於其解剖生理特點,比成人更易經此途徑引起中耳感染。嬰幼兒的咽鼓管短、寬而平直,如哺乳位置不當,平臥吮奶,乳汁或嘔吐物可經咽鼓管流入中耳。主要症狀為耳痛、耳漏和聽力減退,全身症狀輕重不一,嬰幼兒不能陳述病情,常表現為發熱、哭鬧不安、抓耳搖頭,甚至出現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症狀。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達骨質的慢性化膿性炎症,常與慢性乳突炎合並存在。本病極為常見。臨床上以耳內反複流膿、鼓膜穿孔及聽力減退為特點。可引起嚴重的顱內、外並發症而危及生命。常見致病菌多為變形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杆菌,以革蘭氏陰性杆菌較多,無芽胞厭氧的感染或混合感染亦逐漸受到重視。

【方一】蔓荊子散

【出處】《仁齋直指方》

【組成】蔓荊子、甘菊花、生地黃、赤芍、桑白皮、木通、麥冬、升麻、前胡、甘草、赤茯苓各等份。

【功用】疏散風熱,解毒消腫。

【主治】治療風熱外襲,肺氣失宣,而致耳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膿耳(化膿性中耳炎,或耳鳴,耳聾初期。

【方解】蔓荊子疏散風熱,清利頭目;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具有疏風、清熱、明目、解毒的功效;桑白皮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前胡宣散風熱;赤茯苓甘、淡、平行水,利濕熱;生地黃、麥冬滋陰潤燥,生津。

【藥理】茯苓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菊花鎮靜解熱,抗病原微生物;生地黃具有抑製真菌,利尿,利肝膽作用;前胡苷元有抗菌、抗真菌作用;麥冬有明顯的鎮痛作用;黑升麻提取物具有抗菌、降壓、抑製心肌、減慢心率、鎮靜作用。

【用法】上為粗末。每次取9克,用水300毫升,加生薑3片,紅棗2枚,煎至150毫升,飯後服,每日2次。

【方二】潤膽湯

【出處】《辨證錄》

【組成】白芍30克,當歸30克,柴胡3克,炒梔子6克,玄參30克,天花粉9克,菖蒲24克。

【功用】疏肝利膽,瀉火通竅。

【主治】治療雙耳忽然腫痛,內流清水,久則變為膿血,惡寒發熱,耳內有如沸湯之響,或如蟬鳴者。

【方解】白芍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活血;當歸養血活血;梔子具有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消腫止痛;天花粉養陰生津;玄參清熱滋陰,瀉火解毒;菖蒲理氣、活血、散風、去濕。

【藥理】石菖蒲可以產生鎮靜鎮痛作用;白芍有抗炎、鎮痛、消腫作用;梔子解熱鎮靜,免疫調節。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三】解倉飲子

【出處】《三因方》

【組成】赤芍藥、白芍藥各15克,當歸、炙甘草、製大黃、木鱉子各30克。

【功用】活血清熱,排膿消腫。

【主治】治療邪熱上壅,耳竅經脈氣滯血瘀而致膿耳(化膿性中耳炎),耳內疼痛,膿出帶血者。

【方解】赤芍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白芍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活血;當歸養血活血;大黃清熱瀉火;木鱉子消腫散結,祛毒。

【藥理】芍藥苷具有抗炎、鎮痛、消腫、通經、利尿作用、抗應激和免疫調節等作用;大黃有很強的清熱消炎作用;木鱉子具有止血、抗炎、止痛、抗菌、促進傷口愈合等作用。

【用法】上藥研為粗末,每次取12克,水煎,食後服。每日2次。

【方四】馬勃散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

【組成】馬勃、薄荷、桔梗、連翹、杏仁、通草各6克。

【功用】疏風清熱通竅。

【主治】治療風熱之邪上鬱而致的膿耳(化膿性中耳炎)。

【方解】馬勃性平,味辛,清肺利咽、解毒止血;薄荷清熱解毒利咽;桔梗辛散苦泄性平,善於宣肺祛痰排膿;連翹清熱,解毒,散結,消腫;杏仁潤肺,止咳化痰;通草清熱利濕。

【藥理】馬勃有止血,抗菌作用;杏仁消炎、殺菌、鎮痛、止癢;通草具有較好的利尿、抗炎和解熱作用;薄荷、連翹抗炎、鎮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五】清白散

【出處】《證治準繩·幼科》

【組成】桑白皮、地骨皮各9克,甘草3克,貝母6克,煆寒水石9克,天花粉、酒芩、天門冬各4.5克。

【功用】清肺化痰。

【主治】治療肺熱痰火上壅所致的膿耳(化膿性中耳炎),耳出白膿,兼見咳嗽者。

【方解】桑白皮、地骨皮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寒水石清熱降火,利竅,消腫;貝母清熱,開鬱散結;天花粉、天門冬養陰生津,消腫排膿。

【藥理】貝母有中樞抑製,鎮靜鎮痛作用;桑白皮抗炎利尿,鎮靜鎮痛;天花粉、門冬抗炎。

【用法】上藥為末。每取6克,食後用蜜水調服或白通草煎湯送下。每日2次。

【方六】清黃散

【出處】《證治準繩·幼科》

【組成】防風、滑石各15克,炙甘草3克,酒炒梔子9克,藿香、酒黃連各6克。

【功用】清肝瀉火。

【主治】治療小兒膿耳(化膿性中耳炎)耳中流黃膿者。

【方解】防風發表,祛風,勝濕,止痛;黃連清熱燥濕解毒;滑石清熱解毒,收濕斂瘡;梔子具有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消腫止痛。藿香性味辛微溫,理氣、和中、辟穢、祛濕;酒黃連清熱解毒燥濕;炙甘草調和諸藥。

【藥理】藿香對多種細菌有抑製作用;防風熱降溫,鎮痛抗炎,抗菌;梔子解熱鎮靜,免疫調節;滑石有利尿消腫,保護黏膜的作用。

【用法】上藥為末。白開水調6克,食後服。每日2次。

【方七】清心丹

【出處】《證治準繩·幼科》

【組成】炒黃連9克,飛滑石18克,甘草、飛辰砂各3克,薄荷1.8克,犀角6克。

【功用】清心瀉火。

【主治】治療化膿性中耳炎,耳出紅膿兼見舌上舌瘡如楊梅狀者。

【方解】黃連清熱燥濕解毒;滑石清熱解毒,收濕斂瘡;辰砂鎮心安神;清熱解毒,攻毒殺蟲;薄荷清熱解毒利咽;犀角清熱涼血。

【藥理】黃連有抗菌、抗炎、解熱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認為,辰砂有鎮靜、催眠、抗驚厥,外用抑殺皮膚細菌;滑石有利尿消腫,保護黏膜的作用;薄荷抑菌,抗炎,解熱。

【用法】上藥為末。每服4.5克,蜜拌,薄荷湯送下。早、晚各1服。

【按語】犀角可用水牛角代替。

【方八】黃芪建中湯

【出處】《金匱要略》

【組成】黃芪4.5克,桂枝9克,炙甘草6克,大棗12枚,芍藥18克,生薑9克,膠飴30克。

【功用】溫中補氣,升清降濁。

【主治】治療慢性膿耳證屬氣血不足者。

【方解】桂枝湯能解肌發表,調和營衛,溫陽祛風。飴糖合桂枝,甘溫相得,溫中補虛。飴糖、甘草合芍藥,甘苦相須,和裏緩急。黃芪,補氣固表,抵禦外邪。全方共奏溫中補氣,緩急止痛,調和營衛的功效。

【藥理】黃芪具有強心、提高免疫力、保護髒器等多種藥理作用。

【用法】水煎服,分3次服,每日1劑。

【方九】薏苡附子敗醬散

【出處】《金匱要略》

【組成】薏苡仁30克,附子6克,敗醬15克。

【功用】排膿消腫。

【主治】治療慢性膿耳,或急性膿耳後期,膿稀而無臭者。

【方解】方中以薏苡仁利濕排膿,並輔以敗醬逐瘀消腫,兼有附子溫經祛濕、散寒止痛。

【藥理】敗醬有鎮靜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製作用較強,薏苡仁有解熱、鎮靜、鎮痛、增強免疫作用;附子有鎮靜、抗炎,抑菌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2劑。

【方十】黃柏滴耳液

【出處】《四川中醫》

【組成】黃柏30克。

【功用】清熱燥濕排膿。

【主治】治療膿耳。

【方解】黃柏性寒,味苦,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療瘡。

【藥理】黃柏具有抗病原微生物及原蟲、抗炎、清熱解毒、提高免疫力,廣譜抗菌抗病毒作用。

【用法】上藥以水250毫升,饅火濃煎半小時,濾去渣,被縮至20毫升濃汁用時先以3%雙氧水洗淨患耳內膿液,拭幹後,滴入黃柏滴耳液,每次2~3滴,每日3次。

【方十一】四黃液

【出處】《中醫雜誌》

【組成】黃連15克,黃柏、黃芩各9克,梔子6克。

【功用】清熱燥濕排膿。

【主治】治療急性膿耳和慢性膿耳。

【方解】黃連、黃芩、黃柏清熱瀉火,燥濕解毒;梔子具有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消腫止痛。

【藥理】黃連、黃芩、黃柏有抗菌、抗炎、解熱作用;梔子有抗炎作用。

【用法】上藥加水300毫升浸泡24~36小時,文火煎60分鍾,待冷去渣,過濾兩次,加2%苯甲醇,用前先洗清患耳,患耳向上,滴藥液4~5滴,保持此姿態10~15分鍾。1日滴3~4次。

【按語】四黃液滴耳、對耳拭細菌培養有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鏈球菌,變形杆菌、綠膿杆菌、糞白喉杆菌生長的患者治療效果較好。應用四黃滴耳液未發生毒副反應及不良反應,亦未發現有藥液沉積中耳腔內阻礙外流現象,本法具有簡,驗、便優點。

【方十二】四黃苦參液

【出處】《中原醫刊》

【組成】黃柏、黃芩、黃連、黃芪各30克,苦參40克。

【功用】清熱燥濕。

【主治】治療急、慢性膿耳。

【方解】黃連、黃芩、黃柏清熱瀉火,燥濕解毒;黃芪補氣升陽、益衛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腫。

【藥理】黃芪具有強心、抗心肌缺血、提高免疫力、降糖、抗衰老、保護髒器等多種藥理作用;黃連、黃芩、黃柏有抗菌、抗炎、解熱作用。

【用法】上藥加水1500毫升煮沸,慢火煎50~60分鍾,濾渣後將藥液濃縮至300毫升,澄清裝瓶備用,保存期1月。用3%雙氧水洗淨耳道,拭千後,每次滴藥液2~3滴,每日3~4次。根據病情,連續滴耳1~3周。

十六、口腔潰瘍

口腔潰瘍,也叫口瘡、就是口內生瘡,即邊緣色紅,中心是黃綠色的潰爛點,疼痛劇烈,流口水,常伴口臭、口幹、尿黃、大便幹結等症狀。輕的口瘡隻潰爛一二處,重的口瘡可擴展到整個口腔,甚至引起發燒和全身不適。

口腔潰瘍的病因很不明確,可能與精神因素,病毒感染、缺少維生素、過度疲勞等有關。因此治療應綜合進行。此外,口腔潰瘍也被認為與遺傳、荷爾蒙等因素有關。

中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與肝腎不足、氣陰虧虛、外感濕熱等密切相關,久之,濕熱與氣血相搏,濕、毒、瘀相互膠結,致本病反複發作,遷延難愈。同時食積,肉積、水積、氣積等所至內分泌失調與髒腑功能失調,腸胃功能紊亂,免疫力下降,病菌病毒破壞口腔分泌腺體,並破壞了口腔黏膜,亦是導致本病發生的主要原因。

【方一】珍寶散

【出處】《丹台玉案》卷三

【組成】珍珠9克,硼砂、青黛各3克,冰片1.5克,黃連、人中白各6克。

【功用】清熱消腫,祛腐斂瘡。

【主治】治療口舌生瘡,疼痛而影響飲食者。

【方解】方中珍珠外用可燥濕斂瘡,硼砂、青黛、冰片以清熱解毒止痛,並配以黃連、人中白以清熱燥濕消腫,主要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祛腐斂瘡。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冰片局部應用對感覺神經有輕微刺激,有一定的止痛及溫和的防腐作用;硼砂對皮膚黏膜有收斂保護作用和抑製某些細菌生長的作用;青黛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誌賀氏痢疾杆菌、霍亂弧菌等有抗菌作用。

【用法】上藥共為細末。每次取0.2克摻患處,每日2次。

【方二】柳花散

【出處】《外科正宗》卷四

【組成】黃柏淨末30克,青黛9克,肉桂3克,冰片0.6克。

【功用】清熱降火。

【主治】治療虛火所生之口瘡,色淡而有白斑細點者。

【方解】方中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配以青黛以加強清熱解毒之功,並佐以少量肉桂以止痛,使以冰片以清熱止痛,全方起到清熱降火解毒止痛之功。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黃柏含有多種生物堿,對痢疾杆菌、傷寒杆菌、結核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多種致病菌均有抑製作用,外用可促使皮下滲血的吸收;青黛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誌賀氏痢疾杆菌、霍亂弧菌等有抗菌作用;冰片局部應用對感覺神經有輕微刺激,有一定的止痛及溫和的防腐作用;肉桂含有桂皮油,對革蘭氏陽性及陰性菌有抑製作用,並對多種致病性真菌有一定的抑製作用。

【用法】各為細末,共再研,瓷瓶中炙貯。每用少許吹之。

【方三】辰砂定痛散

【出處】《外科大成》

【組成】(煆)軟石膏30克,胡黃連0.6克,辰砂1.5克,冰片0.6克。

【功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治療口瘡伴身熱口渴,大便幹燥,小便黃赤者。

【方解】方中煆石膏,冰片、辰砂可清熱瀉火,解毒止痛,收斂生肌,配以胡黃連清胃腸濕熱及下焦濕火蘊結,諸藥相配可清熱止痛。

【藥理】藥理研究發現辰砂外用能抑製或殺滅皮膚細菌和寄生蟲,並有解毒防腐作用;石膏能增強家兔肺泡巨噬細胞對白色葡萄球菌及膠體金的吞噬能力,並能促進吞噬細胞的成熟;冰片局部應用有一定的止痛及溫和的防腐作用;胡黃連的根提取物有抗菌作用。

【用法】上藥共為細末。每次取0.2克塗於口瘡處。每日3次。

【方四】加味葛根承氣湯

【出處】《陝西中醫》

【組成】葛根10~30克,大黃5~15克,芒硝5~10克,炙甘草3~10克。

【功用】清熱瀉火。

【主治】治療小兒口瘡,伴口渴、便秘,舌紅、脈弦滑者。

【方解】方中葛根甘涼,於清熱之中又能鼓舞胃氣上升,而有生津止渴之功;配以大黃、芒硝苦寒之品,苦能降,能使上炎之火下泄,具清熱瀉火、蕩滌胃腸積滯作用;炙甘草可以清熱解毒又可調和藥性。全方共奏清熱瀉火解毒之功。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葛根具有明顯解熱作用,大黃有抗感染作用,對多種革蘭氏陽性和陰性細菌均有抑製作用,其中最敏感的為葡萄球菌和鏈球菌,其次為白喉杆菌、傷寒和副傷寒杆菌、肺炎雙球菌、痢疾杆菌等;對流感病毒也有抑製作用;甘草有抗炎、抗過敏作用,能保護發炎的咽喉和氣管的黏膜。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五】竹葉合劑

【出處】《浙江中醫雜誌》

【組成】淡竹葉、山梔、大青葉、銀花各9克,生石膏30克,黃連、甘草、薄荷各4.5克。

【功用】清熱瀉火止痛。

【主治】治療小兒口瘡。

【方解】方中淡竹葉、山梔合用以宣泄邪熱,解鬱除煩;生石膏辛甘性寒,能清熱瀉火,甘寒除煩止渴,為清瀉肺胃二經氣分實熱的要藥;銀花、大青葉具清熱解毒散癰消腫之功,黃連可清熱燥濕,薄荷輕揚升浮、芳香通竅,功善疏散上焦風熱,清頭目、利咽喉;甘草清熱且調和諸藥。

【藥理】近來報道石膏對內毒素發熱有明顯的解熱效果,並可減輕其口渴狀態;薄荷油外用能刺激神經末梢的冷感受器而產生冷感,從而起到消炎、止痛、止癢作用;淡竹葉有退熱作用;梔子對溶血性鏈球菌和皮膚真菌有抑製作用,有解熱、鎮痛、鎮靜、止血作用;黃連有很廣的抗菌範圍,均有較顯著的抑製作用;銀花具有廣譜抗菌作用,有明顯抗炎及解熱作用;大青葉有抗菌、抗病毒、解熱、抗炎等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5劑為1療程。

【按語】本方加減法:便秘者加大黃4.5克,舌紅齦腫者加石斛、玄參各9克。

【方六】黃連升麻散

【出處】《千金要方》

【組成】升麻45克,黃連23克。

【功用】清熱解毒。

【主治】治療口瘡伴口氣熱臭者。

【方解】方中升麻甘寒,清熱解毒,尤善清解陽明熱毒;黃連瀉火解毒,尤善清心經實火,並可療瘡毒。

【藥理】現代研究發現黃連有很廣的抗菌範圍,對痢疾杆菌、大腸杆菌、結核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等均有較顯著的抑製作用,對鉤端螺旋體、阿米巴原蟲、滴蟲、流感病毒及多種致病性皮膚真菌,也有抑製作用;升麻對結核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和卡他球菌有中度抗菌作用,其提取物具有解熱、抗炎、鎮痛、抗驚厥作用。

【用法】上藥為末。每次取3~4克含服或開水衝服,每日3次。

【方七】瀉導湯

【出處】《洞天奧旨》

【組成】石膏3克,茯苓6克,滑石6克,澤瀉4.5克,甘草1.5克,黃柏、貝母各3克。

【功用】清熱利濕,消腫斂瘡。

【主治】治療濕熱內蘊,口瘡疼痛,瘡麵糜爛或有腐穢臭氣者。

【方解】方中石膏、黃柏清熱燥濕瀉火,且配以滑石、澤瀉、茯苓以加強收濕斂瘡生肌;佐以貝母味苦性寒,能苦泄清熱毒,開鬱散結,使以甘草調和諸藥,且加強解毒之功。

【藥理】現代藥理表明貝母具有中樞抑製作用,有鎮靜、鎮痛作用;澤瀉有顯著的利尿作用,且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結核杆菌有抑製作用;滑石有保護創麵,吸收分泌物,促進結痂的作用;黃柏具有較廣的抗菌譜和抗菌效力。

【用法】水煎服。小兒減半。每日1劑。

【方八】升麻柴胡湯

【出處】《三因方》

【組成】柴胡、升麻、芍藥、梔子、木通各30克,黃芩、大青葉、杏仁各22.5克,石膏60克。

【功用】清熱瀉火,活血止痛。

【主治】治療心脾虛熱上攻,舌上生瘡。

【方解】方中升麻、柴胡入脾胃經,善引清陽之氣上升,且可清解陽明熱毒;梔子、黃芩可清熱瀉火;芍藥可清熱涼血止痛;杏仁味苦能降,且兼疏利開通之性,全方升中有降,升降並用,升脾胃之清陽降心脾之虛熱,以清熱瀉火止痛。

【藥理】藥理研究表示柴胡及其有效成分柴胡皂苷有抗炎作用,對結核杆菌有抑製作用,並可以抗感冒病毒,增強機體免疫;升麻提取物具有解熱、抗炎、鎮痛作用;芍藥含芍藥苷,具有鎮靜、抗炎、鎮痛、解熱作用,對多種病原微生物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梔子對溶血性鏈球菌和皮膚真菌有抑製作用;黃芩有較廣的抗菌譜。

【用法】上銼為散,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加薑5片,煎至100毫升,食後服。每日2次。

【方九】二辛煎

【出處】《景嶽全書》

【組成】北細辛9克,生石膏30克。

【功用】清熱瀉火止痛。

【主治】治療胃火熾盛,上灼口腔而致口瘡,伴口渴、汗出、舌紅苔黃者。

【方解】方中生石膏清熱瀉火,北細辛疏風散邪、通竅。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細辛含揮發油,水及醇提取物分別具有解熱、抗炎、鎮靜、抗驚厥及局麻作用,且有抑菌作用;石膏對內毒素發熱有明顯的解熱效果,並可減輕其口渴態。

【用法】上二味,用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趁熱頻漱。

【方十】銀藍湯

【出處】《上海醫藥雜誌》

【組成】銀花9克,板藍根12克,生地黃9克,連翹9克,薄荷(後下)3克,甘中黃4.5克。

【功用】清熱解毒,止痛生肌。

【主治】治療小兒口瘡,時有複發者。

【方解】方中銀花、連翹、薄荷清熱解肌,疏散風熱,配以板藍根加強清熱解毒之功,生地黃甘寒質潤,苦寒清熱,入營分、血分,為養陰生津,清熱涼血之要藥。

【藥理】藥理研究發現銀花具有廣譜抗菌作用,有明顯抗炎及解熱作用;連翹有廣譜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賀氏痢疾杆菌有很強的抑製作用,對其他致病菌、流感病毒、真菌都有一定抑製作用,且有抗炎作用;板藍根可增強免疫功能;薄荷含薄荷油,能促進呼吸道腺體分泌而對呼吸道炎症有治療作用,有消炎、止痛、止癢作用;生地黃對多種真菌的生長有抑製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十一】桂枝薑苓湯

【出處】《醫學摘粹》

【組成】白芍12克,桂枝6克,幹薑6克,茯苓9克,甘草6克,玄參9克。

【功用】溫經散寒,燥濕斂瘡。

【主治】治療脾胃虛寒,濕濁。上犯而致口瘡,見口腔潰瘍1~2個,黏膜不充血,舌淡紅,苔薄膩者。

【方解】方中幹薑、桂枝溫中散寒,健運脾陽,茯苓甘補淡滲,性平作用和緩,無寒熱之偏,能健脾補中,利水滲濕,玄參苦甘鹹寒而質潤,功能清熱涼血、養陰潤燥、瀉火解毒,白芍、甘草相配可緩急止痛。

【藥理】藥理發現幹薑有鎮嘔、鎮靜、鎮痛、祛風健胃、止咳等作用;桂枝有降溫解熱作用;芍藥含芍藥苷,具有鎮靜、抗炎、鎮痛、解熱作用,對多種病原微生物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玄參可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而消除炎症,對多種皮膚真菌有抑製作用,對綠膿杆菌也有抑製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二】升麻散

【出處】《赤水玄珠》

【組成】升麻4.5克,赤芍、人參、桔梗、葛根、薄荷、防風各3克,甘草1.5克,生薑1片。

【功用】益氣活血,祛風斂瘡。

【主治】治療氣虛而外感風邪,口瘡複發者。

【方解】方中人參大補元氣,健脾益肺。升麻辛甘性寒,性能升散,有疏散風邪之功,性寒又可清熱解毒,配以葛根、防風、薄荷以加強解表之功。桔梗辛散苦泄,宣開肺氣,佐以赤芍以清熱涼血,甘草調和諸藥。

【藥理】藥理研究發現人參有促進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抗過敏作用;桔梗含桔梗皂苷有抗炎作用,還有解痙、鎮痛、鎮靜等作用;升麻、赤芍提取物具有解熱、抗炎、鎮痛、抗驚厥作用;葛根具有明顯的解熱作用;薄荷有消炎、止痛、止癢作用;防風具有解熱、抗炎、鎮痛、抗驚厥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十七、牙周炎

牙周炎是口腔常見病,其病因複雜。如牙垢、牙石、嵌塞的食物、不良修複體等局部因素的刺激,牙齦受到損害,加上細菌的作用,使牙周膜破環;維生素C的吸收、利用障礙;維生素D缺乏及各種因素導致的機體抵抗力下降,皆可引發牙周炎。牙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狀。早期,牙齦發癢、不適、口臭,繼之牙齦紅腫、鬆軟,容易出血,疼痛,反複發作。日久牙齦與牙根部的牙周膜被破壞,形成一個袋子,叫牙周袋,袋內常有膿液溢出,炎症繼續擴大,可成為牙周膿腫,病情加重,局部疼痛、腫脹,初為硬性,後變為軟性,有波動感,可自行穿破,流出膿液,出膿後,疼痛可減輕,或反複發作。

【方一】幹葛防風湯

【出處】《症因脈治》

【組成】幹葛、防風、石膏各10克,甘草3克。

【功用】疏風清熱止痛。

【主治】治療外感風熱而致牙宣等。

【方解】幹葛清熱解毒,養陰生津;石膏清熱瀉火,除煩止渴;防風疏風清熱止痛;甘草緩急止痛,調和諸藥。

【藥理】葛根有解熱、擴張皮膚血管、鎮靜、抗過敏、抗缺氧及降血壓等作用。防風有解熱、鎮痛、抗炎作用和對免疫功能的影響,抗菌作用。石膏解熱、抗炎、鎮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二】葛根白虎湯

【出處】《醫醇剩義》

【組成】葛根6克,石膏15克,花粉9克,石斛9克,連翹4.5克,薄荷3克,防風3克,桔梗3克,淡竹葉20張,白茅根15克。

【功用】清胃瀉火。

【主治】治療陽明火熱上灼口齒,而生牙痛、口瘡,牙宣等症。

【方解】本方中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氣分,清熱除煩,生津止渴;知母苦寒,滋陰降火;連翹、薄荷清熱解毒,利咽;淡竹葉清心火;花粉生津止渴,白茅根涼血止血;炙甘草、粳米,有健脾益胃,防止寒涼傷中。

【藥理】石膏有解熱、抗炎、鎮痛作用;以上諸藥均有解熱鎮痛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三】清胃散

【出處】《脾胃論》

【組成】生地黃、當歸身各0.9克,牡丹皮1.5克,黃連1.8克,升麻3克。

【功用】清胃瀉火,涼血消腫。

【主治】治療胃中積熱,上下牙痛不可忍,牽引頭部,滿麵發熱,其齒喜寒惡熱;或牙齦紅腫,潰爛出血,或唇口腮頰腫痛,口氣臭熱,舌上幹燥,舌紅苔黃,脈滑大而數。現用於牙宣,口瘡,重舌,唇風等屬於胃火上炎所致者。

【方解】本方以黃連苦寒瀉火,清胃中積熱。生地黃,牡丹皮滋陰涼血清熱;當歸養血和血;升麻散火解毒,兼為陽明引經之藥。五藥配合,共奏清胃瀉火,涼血消腫之功。

【藥理】《中華口腔科雜誌》對大鼠進行抗炎,免疫及毒性的實驗研究,表明本方對炎症有顯著的抑製作用,能增強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並且毒性較小。

【用法】上藥為細末。用水23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渣冷服。每日1劑。

【方四】白虎湯

【出處】《傷寒論》

【組成】知母18克,石膏30~45克,炙甘草6克,粳米18克。

【功用】清熱生津。

【主治】治療陽明熱盛,見身熱有汗,煩渴,牙痛、牙周腫痛、口瘡等症。

【方解】方中石膏辛甘大寒,生津止渴,清解氣分高熱為君;知母苦寒質潤,助石膏清熱且能養陰生津為臣;甘草、粳米益氣生津,養胃和中,防止寒涼傷中,共為佐使。四味合用,共收清熱生津之功。

【藥理】本方具有顯著的退熱作用,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能增強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吞噬率及吞噬指數在1、3、6小時均有顯著提高,能提高血清溶菌酶的含量;能促使淋巴細胞轉化,本方對再次抗體形成有促進作用。

【用法】上藥以水1升,煮米、煎藥得湯200毫升,分3次溫服。每日1劑。

【方五】瀉心湯

【出處】《金匱要略》

【組成】大黃10克,黃連、黃芩各5克。

【功用】瀉火解毒,燥濕泄熱。

【主治】治療三焦積熱,邪火上升。而致牙齒疼痛、牙齦紅腫、舌腫或痛,或口瘡等症。

【方解】本方以黃苓瀉上焦火,黃連瀉中焦火,大黃瀉下焦火,故對三焦積熱之證尤為適用。凡牙痛、口瘡等症,伴發熱、大便秘結者用之較為有效。

【藥理】黃芩、黃連除具有較強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外,黃芩對腸道抗過敏明顯,有鎮靜作用,黃連還具有健胃作用;大黃藥理作用主要有抗菌、抗病毒、瀉下、保肝利膽,增加血小板、促進血液凝固、止血、利尿等。

【用法】上藥以水800毫升,煮燉250毫升,頓服。每日1劑。

【按語】因藥物黃寒之性較強,故中病即止,不可多服。

【方六】瀉黃散

【出處】《小兒藥證直訣》

【組成】藿香葉20克,山梔3克,石膏15克,甘草90克,防風120克。

【功用】瀉脾胃伏火。

【主治】治療脾胃伏火循經上炎,而致牙齦腫脹、牙齒疼痛諸症。

【方解】方中石膏、山梔瀉脾胃積熱為君;防風疏散脾經伏火為臣;藿香葉芳香醒脾為佐;甘草瀉火和中為使。配合成方,共奏瀉脾胃伏火之功。

【藥理】藿香有解痙、鎮痛作用;石膏有抗炎、解熱、鎮痛作用;梔子有利膽、鎮靜、降血壓、抗菌、抑製平滑肌作用。

【用法】上藥銼碎,用酒、蜜微炒香。每次取3~6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溫服湯汁,每日2次。

【方七】黃連上清丸

【出處】《飼鶴亭集方》

【組成】黃連、黃芩、黃柏、山梔各240克,大黃360克,連翹、薑黃各180克,玄參、薄荷、歸尾、菊花各120克,葛根、川芎、桔梗、天花粉各60克,甘草6克。

【功用】清熱解毒,瀉火通便。

【主治】治療心牌積熱上衝,口齒受灼而見牙痛、齦腫、口舌生瘡等症。

【方解】方中黃連、黃芩、黃柏清熱瀉火,燥濕解毒,梔子、大黃清熱涼血解毒並可引熱毒從二便而出,共為君藥。連翹、菊花、荊芥穗、白芷、川芎、防風、薄荷疏散風熱,共為臣藥。佐以桔梗清熱利咽排膿,載藥上行。玄參、葛根、天花粉養陰生津,甘草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為佐使藥。諸藥合用,散風清熱,瀉火止痛,上通下行,使火熱隨之而解。

【藥理】經研究表明:本方主要有抗菌、抗炎、解熱、通便作用。該方在體外對大腸杆腸,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有明顯抑製作用。該方對大鼠發熱和家兔發熱有明顯解熱作用。

【用法】上藥研細末,以蜜為丸。每次服6克,每日2次。

【按語】忌食辛辣刺激等食物。孕婦忌服。老年、體弱、大便溏薄者慎用。

【方八】薄荷連翹湯

【出處】《中醫喉科學講義》

【組成】金銀花30克,連翹、生地黃各15克,牛蒡子、知母各9克,鮮竹葉6克,薄荷、綠豆衣各3克。

【功用】疏風祛邪,清熱解毒。

【主治】治療牙齦腫痛,腮腫而熱,口渴舌紅,脈浮數。

【方解】金銀花、連翹清熱解毒,牛蒡子、薄荷清熱利咽;生地黃涼血,養陰生津;知母、竹葉清熱泄火;綠豆衣解毒利咽。

【藥理】銀花、連翹、薄荷有消炎、抗病毒、解熱作用;生地黃具有抑製真菌,利尿,利肝膽作用;牛蒡子具有抗致病菌和皮膚真菌的作用,對人體結核杆菌、傷寒杆菌有抑製作用;揮發油少量內服有發汗解熱及興奮中樞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

【按語】引冰玉堂驗方。

【方九】清胃湯

【出處】《醫宗金鑒》

【組成】石膏(煆)12克,黃芩、生地黃各3克,牡丹皮4.5克,黃連、升麻各3克。

【功用】清胃瀉火。

【主治】治療胃經實熱之牙衄,血出如湧,口臭而牙不動。

【方解】方中黃連苦寒瀉火為君,以清胃中積熱;生地黃涼血滋陰,牡丹皮清熱涼血,共為臣藥;佐以當歸,養血和血,以助消腫止痛;然慮其胃中積熱鬱火,難以直接奏功,故配以升麻散火解毒,並兼作陽明引經使藥。諸藥配伍,共奏清胃涼血之功。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連體外試驗對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皆有較強的抑菌作用,黃連可使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酶及血漿蛋白凝固酶的效價降低;牡丹皮具有鎮靜、催眠、鎮痛作用,對白色葡萄球菌、大腸杆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升麻、有抗菌作用,且對中樞神經係統有鎮靜抑製作用;生地黃有抗感染作用。

【用法】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食後服。每日1劑。

【方十】玉液煎

【出處】《醫醇賸義》

【組成】石膏15克,生地黃15克,石斛9克,麥冬6克,玉竹12克,葛根6克,桔梗3克,薄荷3克,白茅根24克,甘蔗汁100毫升。

【功用】清胃涼血,養陰生津。

【主治】治療胃火熾盛,煩渴引飲,牙齦腐爛;或牙宣出血,麵赤發熱。

【方解】方中石膏善清胃經之熱,為治療胃火熾盛之主藥,胃熱則血分亦熱,且傷陰損液,故配生地黃、自茅根清熱涼血,石斛、麥冬、玉竹、甘蔗汁養陰生津;胃火上炎,發為牙齦腐爛,故又配葛根、桔梗、薄荷等辛涼升散之品,以散胃中鬱火。諸藥配合,共奏清胃涼血,養陰生津之效。

【藥理】生地黃具有抑製真菌,利尿,利肝膽作用;石膏解熱、鎮痛;葛根有解熱、擴張皮膚血管;薄荷有消炎、抗病毒、解熱作用,各藥均有抗病毒作用。

【用法】水煎去渣,甘蔗汁衝服。每日1劑。

【方十一】蒼玉潛龍湯

【出處】《醫醇賸義》

【組成】生地黃12克,龜板18克,石膏9克,龍齒6克,石斛9克,花粉6克,牡丹皮4.5克,羚羊角4.5克,沙參12克,白芍4.5克。

【功用】養陰清熱,涼血止血。

【主治】治療陰虛陽亢,龍雷之火衝激胃經,血熱上湧,齒縫出血,麵紅目赤,煩擾不安者。

【方解】生地黃、龜板滋陰涼血,養陰生津;石斛、花粉、牡丹皮、沙參滋陰、生津;石膏善清胃經之熱,白芍斂陰柔肝。

【藥理】諸藥可抑製細菌,消炎、抗病毒、解熱作用。

【用法】用藕90克,茅根15克同煎湯代水,再煎諸藥而服。每日1劑。

【方十二】雄黃麝香散

【出處】《普濟方》

【組成】雄黃、銅綠、枯礬、血竭、麝香、輕粉、黃丹、黃連各3克。

【功用】解毒活血,祛腐排膿。

【主治】治療牙宣,牙周組織紅腫化膿,甚則腐臭者。

【方解】雄黃味辛性溫,解毒殺蟲,治惡瘡諸毒,風濕疥癬;麝香辛散走竄,通諸竅之不利,開經絡之壅;輕粉攻毒、殺蟲、斂瘡;黃連大苦大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血竭散瘀定痛,止血生肌。

【藥理】血竭有抗真菌作用;麝香有抗炎、抗菌作用;雄黃、輕粉有明顯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用法】上藥研為細末。每用少許,隨病大小敷上,每日2~3次。

【方十三】牢牙地黃散

【出處】《蘭室秘藏》

【組成】槁本0.6克,生地黃、熟地黃、羌活、防己、人參各0.9克,當歸身、益智仁各1.2克,香白芷、黃芪各1.5克,羊脛骨灰、吳茱萸、黃連、麻黃各3克,草豆蔻皮3.6克,升麻4.5克。

【功用】清熱祛邪,益腎固齒。

【主治】治療牙周炎,牙周有溢膿,牙齒鬆動者。

【方解】槁本祛風散寒,勝濕止痛;羌活散寒祛風,勝濕止痛;羊脛骨灰消腫止痛;當歸身養血補血;升麻甘寒,清熱解毒;生地黃滋陰涼血,熟地黃補腎固齒;黃連清熱燥濕解毒,白芷解表散風,通竅止痛,消腫排膿;防己祛風濕止痛,利水消腫;人參、黃芪補氣。

【藥理】槁本中性油有鎮靜、鎮痛、解熱及抗炎作用;防己、羌活有明顯的鎮痛、解熱、消炎作用;生地黃能調整免疫功能;升麻能解熱、抗炎、鎮痛。

【用法】上為細末。先用溫水漱口,以藥末擦牙,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