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民族地區基於寬帶項目下教師信息技術培訓策略研究》研究報告(2 / 3)

5 課題研究實施的步驟

第一階段:調查準備階段(2012年3月—5月)。文獻研究,搜集資料,確立課題並加以論證,完成課題研究方案。對教師培訓現狀進行調查,形成初步的調查報告,對課題提出的背景、課題研究的必要性進行全麵的論證,完成課題的申報工作。

第二階段:開題論證階段(2012年5月)。依據調查情況研究分析收集教師個人的信息化應用計劃,對課題研究的必要性進行全麵的論證,進行前期的理論研討,提出初步的具體研究方略,形成分析報告,為全麵開展課題研究工作建立理論基礎。依據分析報告提出的研究方略,擬定少數民族地區基於寬帶項目下教師信息技術培訓策略實驗計劃,確立課題研究的基本框架,完成開題報告。

第三階段:實驗階段(2012年6月—2013年4月)。本階段主要是通過調查問卷了解教師的信息化水平和目前急需的信息化知識。製定教師培訓計劃和內容,完成有關提高教師信息化素養的階段實驗報告。不斷修正和完善實驗方案,形成和提煉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舉行校、輔導站範圍內的經驗交流活動,接受課題主管部門中期評估驗收,最後形成綜合型抽樣跟蹤實驗研究報告。

第四階段:推廣實驗階段(2013年4月—6月)。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完成課題研究結題報告,整理總結少數民族地區基於寬帶項目下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可推廣的經驗理論成果,向上級主管部門上報實驗報告、結題報告、課題論文、經驗總結等,逐步在本鄉範圍內交流推廣研究成果。

1)撰寫相關的總結和係列論文;

2)完成課題實驗報告;

3)編寫《教師信息技術培訓資料彙編》。

6 課題研究的主要措施

6.1 加強領導,明確任務,落實責任

為了確保《民族地區基於寬帶項目下教師信息技術培訓策略研究》的課題研究實施方案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下去,征得抓喜秀龍鄉教育輔導站討論通過,首先成立紅圪墶小學課題研究領導小組,並對領導小組成員作了具體明確規定,做到任務到人,責任到人。

6.2 加強學習,努力提高教師教科研水平

為了使廣大課題組成員能積極適應基礎教育信息發展的新要求,準確把握基礎教育發展和改革的方向,正確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和鄧小平同誌倡導的大力發展電化教育事業等作為課題研究的重要指導思想,並注意從甘肅省教育廳副廳長旦智塔在2011年全省電化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貫徹綱要精神,增強服務效能,推動甘肅教育信息化“跨越式”發展》以及《中小學教育科研方法》《中小學電教》等理論資料中尋找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促使課題組成員從一定的理性高度來開展自己所從事的課題研究活動。同時提出以相關的基礎教育信息發展的內容為基礎,認真組織教師學習、討論、交流學習體會,努力提高和培養農村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

7 課題研究的成果

經過一年多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組確立並驗證了《民族地區基於寬帶項目下教師信息技術培訓策略研究》,較好地完成了預定的任務,並根據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趨向作了一些拓展性的嚐試,在理論、學術和實踐等方麵都取得了預期的成果。

7.1 通過課題研究,強化了多元化的師資培訓,提升了教師教育信息化整體水平

農村中小學電化教育的普及和教育信息化的推進,離不開教師,要創一流的教育技術服務水平,首先要在師資隊伍建設上下功夫。因此,把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工作定位為課題研究的首要任務,開展多元化的師資培訓,通過集中麵對麵培訓和遠程培訓等多渠道、多形式,使全體教師經受了現代教育技術觀念的洗禮,幫助他們提高教育信息素養和教育技術應用能力,提升了教師教育信息化整體水平。在進行課題研究的一年中,充分發揮省、縣、校係統聯動機製,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教師教育技術能力”項目培訓,2008—2012年暑期,學校有13位小學教師通過培訓考試,全部取得“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考核合格證”;“英特爾未來教育基礎課程”項目培訓,全校15位教師取得了“英特爾未來教育基礎課程培訓結業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