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7+300”“s=1-2+3-4+5-6+…+99-100”“s=0+5+10++…+195+200”“T=1*2*3…*100”“s=1+
1/2+1/3+…+1/n”等。在這個過程中,相信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循環語句的應用,在以後的案例中也能夠融會貫通、靈活使用,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4 案例教學法的教學策略及注意事項
要增強教學效果,必須處理好課堂上講和練的關係。VB程序設計不同於其他科目,它是一門理論與實操相結合的學科,它強調的是學生在理解編程思想的基礎下,培養學生的編程能力。因此,筆者采取“精講善練,講練結合”的教學策略,講課時盡可能精講,否則即使學生聽得專注,也會是效果一般。“精講”有利於學生記憶和吸收消化。練習的多少,取決於該堂課的教學內容,“練”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去動手去實踐,使他們由掌握知識轉化為掌握技能。
在進行案例教學時,還要注意下麵一些事項。
1)在案例中滲透概念。在進行案例教學時,教師對案例的講解也要講究技巧,不能隨便忽略。由於VB所涉及的概念、專業術語及程序設計思想比較複雜,很多知識點具有較強的概念性和邏輯性,因此,單純地講解理論肯定行不通。可以采用“在案例中滲透概念”這一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以某一個具體案例巧妙作為切入點,把相關案例都適當地滲透一些相關的概念和知識點,學生通過案例,水到渠成般自然體會到概念的運用,從而掌握一些比較枯燥難懂的概念。
2)在案例中體現問題,然後通過畫流程圖化抽象為形象,加深理解程序算法和編寫思想。在案例教學過程中設置問題,能引發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索。采用“案例教學法”,讓學生認識程序,通過分析問題解決方案和案例探討,讓學生理解程序的結構和算法,從而掌握程序的意義和編寫。
如在進行程序的3種結構教學時,筆者要求學生在編寫具體程序代碼之前先用流程圖製作工具畫出程序的流程圖,促進學生深入理解程序的結構和算法。
3)注意分層教學。由於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所以選擇的案例應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既讓大多數學生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又能給少數優生提供上升的空間。
“QQ界麵用戶登錄”教學中,筆者設計了3種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
一是要求完成對用戶名和密碼的驗證,順利登錄;
二是增加限時功能;
三是限製每個用戶輸入錯誤用戶名和密碼的次數不超過3次。
其中,第一個目標是麵向所有學生的;第二個目標是針對中等偏上的學生的;第三個目標是針對吃不飽而又學有餘力的優生的。
5 結束語
案例教學法在梁開初級中學VB程序設計教學的實踐和探索已超過9年,經過筆者和計算機科組同事9年的實踐證明:合理選取及合理地組織運用案例教學法中的案例,可以大幅度地增強教學的效果。案例教學法應用在VB程序設計教學中,將教學內容與案例有效結合起來,促進教與學的雙向互動,能有效促使學生由對案例的興趣轉化成學習這門課程知識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直觀地看到結果,再由學生自己一步步完成整個案例,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實踐能力,讓學生感受到成就感。這樣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大大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胡晶.VB教學中如何實施案例教學法[J].內江科技,2011(1):151.
[2]鄭叢,張揚之.案例教學法在VB教學中的應用[J].卷宗,2011(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