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討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2 / 2)

3 從吸引小學生注意力和增強記憶力的角度運用多媒體技術

小學生接受新鮮事物快,對新生事物都有著好奇心和探知欲望。同時,小學生也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常出現無意識的走神或被感興趣的事物吸引。這就要求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應使多媒體課件盡可能地簡潔明了,避免出現與教學無關的內容。課件呈現的信息要重點突出、鮮明,運用各種特效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對重要的知識點印象深刻,更加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由此可見,多媒體運用不在求量,而在求質,要考慮到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長特點,把握小學生記憶的特點和規律,在恰當時機、關鍵節點、重要環節上加以應用,形成學習的效果與興趣培養共同提升。

如在進行教學時,可將難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以生活中常見的故事形式表述,使要學習的內容貫徹於有趣故事的情節中,進而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求知的好奇心和欲望,達到增強記憶效果的作用。在設計多媒體課件時,可根據記憶的規律,分層、分結構、係統性地製作多媒體課件,培養和引導學生進行循序漸進和係統的識記。

4 從小學生的情感投入和激發思維的角度運用多媒體技術

小學生的學習效果往往體現在其對實物的情感投入上,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受情緒和情感影響較大。為此,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應注重調動小學生的情緒與情感,使多媒體教學內容和過程環節與學生產生共鳴,喚起其參與的熱情和互動的激情,進而激發其主動思維的能力。在應用多媒體教學時,仍要以教師為主導,多媒體隻是教師的輔助教學工具,實踐課堂中不能單純地以播放課件為主,教師應有掌控全局的能力,用自身的形態、語言、情緒等感情表現,把自己與學生融入多媒體創設的情境中,調動教師與學生的溝通與互動、學生情感與多媒體內容的共鳴。

如在利用多媒體教學時,合理適度地插入圖像、動畫、語音等技術,讓學生享受視聽感受的同時,激起情感的體驗,加深對具體圖形和聲像的表象認識,進而培養學生發散性的思維,再配合抽象的語音信息,逐漸引導學生從形象實物的思維方式向抽象性邏輯思維發展轉變。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優化了教師課堂教學內容結構,激起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活力,促進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進與完善,加快了數學教學改革的進程。然而,在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教學時也存在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為此,要充分考慮數學學科的特點及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育特點與規律等因素,準確把握小學生的心理特征,用適量、適度、適宜的多媒體輔助教學,將抽象、枯燥的數學概念變為形象具體、色彩豐滿,將複雜、靜態的知識點變為簡單易懂、生動活潑,使數學課堂充滿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製作多媒體課件時也要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記憶規律和思維方式,注重調動學生情緒,吸引其注意力,分級、分步、分層培養和鍛煉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讓小學生充分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強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數學學習中獲得更大、更多、更廣的收益。

參考文獻

[1]李元慶.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1):36-37.

[2]趙豔珍.淺談基於學生興趣培養的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2013(1):80.

[3]劉正操.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2):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