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月經疾病(2 / 3)

②肝氣失調型:宜疏肝解鬱,養血調衝。治以逍遙散加減:白芍20克,茯苓、當歸、白術 、柴胡各15克薄荷、甘草各10克。水煎服。

③脾氣虛弱型:宜補脾益氣,養血調經。治方以加減八物湯或參苓白術散加減:

加減八物湯:宜於月經先後無定期,量少色淡,質清,麵色萎黃,四肢無力,短氣懶言, 舌淡,苔白。人參、歸身、香附各10克,白術、茯苓、陳皮、丹皮各15克、白芍20克,甘草 5克。水煎服。

參苓白術散加減:宜於經來或前或後無定期,量或多或少,色淡質清,食少腹脹,或脘悶 嘔惡,或大便溏薄,氣短怔忡,倦怠嗜臥,苔白膩。人參、甘草各10克,白術15克,扁豆、 茯苓、山藥、薏苡仁、砂仁各20克。水煎服。

(4)輔助療法:

①單方驗方:香附300克,酒炒,為細末,麵糊為丸,如彈子大,每服10克,日服2次,適 用於肝鬱氣滯經行先後無定期。

②針灸療法:

體針:關元、三陰交。肝鬱配太衝、肝俞、期門;腎虛配陰俞、太溪、水泉;胸脅脹痛甚 加支溝;腰脊酸軟加曲泉。

耳針:子宮、內分泌、卵巢、肝、脾、腎。刺法:每次取2~3穴,中等刺激,留針15~20 分鍾,隔日1次,也可耳穴埋針。

6稀發月經、頻發月經

月經周期天數在39天以上,為稀發月經;在24天以內,為頻發月經。根據基礎體溫的檢測, 可分為以下3種:

(1)無排卵型月經失調:在月經周期內沒有排卵,與卵巢功能不全引起的閉經出自同一原因 ,多見於青春期與更年期。因為不排卵,不可能妊娠。其治療方法與卵巢功能不全引起的閉 經相同。

(2)黃體功能不全:不排卵,但黃體發育不良,使孕激素分泌不足而影響妊娠。即使懷孕, 也易發生早期流產。

(3)排卵周期不穩定:排卵與黃體功能都正常,但周期的長短不穩定。19歲以下的少女常有 發生,隻要不是程度很嚴重的稀發月經,就不必治療。其治療方法與繼發性月經相同。

7月經過少

月經過少,也稱經水澀少,指月經周期基本正常,經量明顯減少,甚或點滴即淨,或經期縮 短不足2天,經量亦少者。

少女初潮即有月經過少者,應考慮是子宮發育不良。如初潮經量如常,以後經量逐漸減少, 應排除子宮內膜結核。

(1)原因:月經過少的病因可分為虛實兩類,臨床以虛證為多,虛證中以血虛、腎虛多見; 實證中以寒凝、氣滯為主,進而導致血瘀。

本症要與因使用避孕針藥所致的月經過少區分開。主要症狀有:

①血虛型:症見經量由正常逐漸減少,甚至點滴即淨,經色偏淡,質清稀無塊,常伴 周期延後,頭暈眼花,心悸耳鳴,氣短無力,麵色萎黃,唇舌爪甲蒼白無華或皮膚不澤,或 納少便溏,舌質淡,苔薄白。

②腎虛型:症見經量素少或漸少,經色黯淡,質薄,或伴月經初潮過遲,或伴月經周期落 後,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足跟作痛,或小腹冷,或夜尿多,舌淡苔薄。

③血寒型:症見經來澀少,色黯,質正常或清稀,有塊,排出不暢,可伴見月經周期延後 ,小腹冷痛得熱則減,可有臨經感寒飲冷病史,舌質可正常或淡,苔白。

④氣滯型:症見經水澀少,行而不爽,經色正常或黑紅有塊,可伴月經周期延後,小腹脹 痛,或胸脅乳房脹痛不適,舌質正常,苔薄白,或舌邊有瘀點。

⑤痰阻型:症見經來量少,色淡質粘或經血中混雜粘液,常伴月經周期延後,平素帶下量 多,形體多見肥胖,胸滿脘悶,胃納不佳或嘔惡痰多,苔白膩。

治療可選擇西醫、中醫及輔助療法。

(2)西醫治療:

參見後麵崩漏的西醫治療。

(3)中醫治療:

①血虛型:宜補血養血,佐以益氣健脾。治滋血湯或小營煎加減:

滋血湯:適用於有血虛主證兼見氣短無力、納少便溏等症候者。人參、熟地各10克,淮山 藥20克,黃芪30克,茯苓、當歸各15克。水煎服。

小營煎:適用於月經過少,甚或點滴即淨,屬陰虧血虛者。當歸15克,熟地10克,白芍20 克,山藥、枸杞各20克。水煎服。

②腎虛型:宜補腎氣、益腎精、養血調經。治以當歸地黃飲、歸腎丸或左歸飲加減:

當歸地黃飲:適用於有腎虛主症而腰膝疼痛明顯者。當歸、山萸肉、杜仲、牛膝各15克, 淮山藥20克,甘草、熟地各10克。水煎服。

歸腎丸:宜用於腎氣不足,月經過少,色淡質清兼見小便清長或夜間尿多者。山茱萸、茯 苓、杜仲各15克,當歸、枸杞、熟地、山藥各20克,菟絲子30克。水煎服。

左歸飲加味:山藥、枸杞子、白芍各20克,茯苓、山茱萸、當歸、熟地各15克,炙甘草10 克。水煎服。

③血寒型:宜溫經散寒,養血活血調經。治以溫經湯加減:吳茱萸、當歸、丹皮、半夏各1 5克,川芎、桂枝、生薑各10克,麥冬、丹皮、黨參、芍藥各20克,甘草5克。水煎服。

④氣滯型:宜疏肝理氣,活血調經。治以逍遙散合四物湯或柴胡疏肝散合四物湯或加味四 物湯。

逍遙散合四物湯:宜於月經過少,行而不暢,經色黑紅有塊,小腹脹痛,胸脅乳房脹痛。 柴胡、當歸、白術、茯苓、川穹各15克,煨薑、熟地、甘草各10克,白芍20克。水煎服。

柴胡疏肝散合四物湯:宜於氣鬱月經過少而不爽,胸脅小腹脹滿疼痛者。柴胡、枳殼、當 歸各15克,香附、川芎、熟地各10克,白芍20克。水煎服。

加味四物湯:宜於經行量少,色黯紅有小塊,小腹脹痛不拒按,舌淡苔正常。當歸、川芎 、熟地、丹參、澤蘭各15克,酒炒白芍20克,香附10克水煎服。

⑤痰阻型:宜祛痰滲濕,活血調經。治以二陳湯加味或導痰湯合佛手散:

二陳湯加味:宜於經來量少、色淡質粘稠、胸脘滿悶、惡心欲吐、苔膩者。半夏、橘紅、 茯苓、當歸、川芎各15克。水煎服。

導痰湯合佛手散:宜於痰多嘔惡者。茯苓、陳皮、半夏、當歸、川芎、積殼各15克,南星 10克。水煎服。

(4)輔助療法:

單方驗方:雞血藤9~15克(幹品),配棗、糖或肉類共燉服,1日1次,5天為1療程。

8月經過多

(1)原因:本病臨床表現為,經量明顯增多,但在一定時間內能自然停止。也可伴見周期提 前退後或經期延長;經色可見淡紅、深紅或紫紅;經質可見稠粘、稀薄,或有塊;有些病人 還可伴見下腹疼痛或痛經。該病的主要征候有:

①氣虛型:症見月經量多,色淡紅或正常,質清稀,或血塊與淡紅血水並見。麵色白光白,氣短懶言,肢軟無力,或動則汗出,或 小腹空墜,舌質淡,苔薄白。

②血熱型:症見經來甚多,色鮮紅或深紅,質稠粘有光澤,間有血塊,或小腹脹痛,血流 出自覺有熱感,可見唇幹紅,口渴,心煩,小便短黃,大便燥結,舌紅,苔黃。

③虛熱型:症見經行量多,色深紅,質稠,或伴周期提前,或八九日始止,可見顴紅潮熱 ,骨蒸盜汗,咽幹口燥,或頭暈耳鳴,或心煩不寐,舌質紅,苔少,或無苔,或花剝苔。

④血瘀型:症見經行量多,色紫黑,有血塊,或小腹疼痛拒按,血塊排出後疼痛減輕,舌 有瘀點,或舌質紫黯。

治療可選擇西醫、中醫及輔助療法。

(2)西醫治療:

①先全麵診斷性刮宮:止血迅速又有助於明確診斷,然後再決定具體治療方案。

②雄激素:有對抗雌激素、增強子宮肌肉及子宮血管張力的作用,改善盆腔充血,減少出 血量,但大出血時不能立即改變內膜剝脫的過程,也不能使其迅速修複,故不能單獨用以止 血。

③止血藥:安絡血或止血敏可減少微血管通透性。6氨基己酸、對羧基苄胺、止血環酸等, 可抑製纖維蛋白溶酶,有減少失血量的作用,但不能完全賴以止血,因為內膜的剝脫過程, 以及內膜的再生是這些藥物不能控製的。

(3)中醫治療:

①氣虛型:宜補氣攝血固衝。治以舉元煎加減:人參、炙甘草各10克,黃芪50克,白術、 升麻各15克,山藥25克。水煎服。方中人參可用黨參20克代替。如正值經期量多,加阿膠15 克,焦艾葉10克,烏賊骨30克,炮薑炭20克,以固澀止血。經期過長,日久不斷,加炒蒲黃 30克,益母草20克。腰腹冷痛,加續斷20克,艾葉15克。

②血熱型:宜清熱涼血,止血固衝。治以安衝湯或解毒四物湯加減:

安衝湯加減:宜於有血熱主征,又伴見倦怠乏力,氣短懶言,或心悸少寐等症。白術、生 地各15克,黃芪50克,生龍骨、生牡蠣、海螵蛸各25克,生白芍20克,茜草、川續斷各20克 。水煎服。

解毒四物湯加減:宜於外感熱邪化火成毒,經量多,經色黯紅,臭穢,發熱惡寒,少腹硬 痛拒按。黃連、黃芩、黃柏、梔子、生地黃、當歸、川穹、紅藤、丹皮各15克,白芍25克, 敗醬草30克,桃仁20克。水煎服。

③虛熱型:宜滋陰清熱,固衝止血。治以保陰煎加減:生地、熟地、黃芩各15克,芍藥、 山藥、川續斷各20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

④血瘀型:宜活血化瘀止血。治以失笑散加味:蒲黃30克,五靈脂20克,血餘炭、茜草、 益母草各15克。水煎服。

(4)輔助療法:

單方驗方:馬齒莧(鮮)50克,搗汁入蜜調服,每日2次。

9停經

停經就是月經完全停止。原因除了懷孕及絕經外,還可能由於雌性激素偏低、生殖器功能下 降甚至會造成難以行使功能、生理緊張和體重下降等現象。

一些從事特殊行業的如女運動員、芭蕾舞女演員和多數封麵模特等人,其體內脂肪極低,以 致身體無法生產生殖激素。她們會碰上停經,直到脂肪達到正常健康標準才可能恢複。

女性因為沒有排卵而停經一兩次,並非病變的表現,但若月經頻頻不來就要引起注意,除非 是臨近絕經期。

停經前多數病人是覺察不到的。過了1個月,可能月經還沒有來。若連續兩次以上沒有月經 ,就得去醫院檢查,醫生可能會讓病人做懷孕測試以排除懷孕的可能性,之後進行驗血,測 試血液裏的紗水平,並借此排除其他病症,如絕經提前或甲狀腺疾病。

停經者要注意飲食健康,每天攝取脂肪不超過60克。堅持有規律的鍛煉,但不要過於劇烈。

根據停經的原因,醫生可能推薦增肥或者采用內分泌療法,如口服避孕藥,用以代替身體的 雌性激素,恢複月經。

10閉經

閉經分原發性閉經和繼發性閉經2種。女子年逾18周歲月經尚未初潮,稱原發性閉經;已行 經而又中斷達3個月以上者,稱為繼發性閉經。

少女初潮後一段時間的停經現象,或更年期的停經及絕經,妊娠期或哺乳期暫時性的停經現 象等,屬生理現象,不屬於閉經。有的婦女由於生活環境的突然改變,偶見一兩次月經不來 ,又無其他不適者,亦不視為病症。

(1)原因:閉經的病因比較複雜,一般可分為虛、實兩種情況。虛者精血不足,血海空虛, 無血可下;實者邪氣阻隔,脈道不通,經血不得下行。虛者多因肝腎不足,氣血虛弱,陰虛 血燥而經閉;實者多由氣滯血瘀,痰濕阻滯導致閉經。

原發性閉經原因較難查詢,伴隨症狀亦不典型;繼發性閉經常發生於某種疾病之後,如產時 產後大出血繼以月經不潮,表現出衰退現象,如毛發逐漸脫落,陰毛稀少,精神萎糜,牙齒 枯鬆,生殖器官萎縮等,又如有咳嗽,骨蒸潮熱,或咯血,可能為肺癆引起經閉。若有鉤蟲 、蛔蟲、瘧疾等病史而出現閉經者,常伴貧血症狀。具體如下:

①肝腎不足型:症見年逾18尚未行經,或由月經後期量少逐漸發展至閉經,伴體質虛弱, 腰酸腿軟,頭暈耳鳴,舌淡紅。

②氣血虛弱型:症見月經逐漸延後,量少,經色淡而質薄,繼而停閉不行,或伴頭昏眼花 ,或心悸氣短,羸瘦萎黃,舌淡苔少或白薄。

③陰虛血燥型:症見經血由少而漸至停閉,伴五心煩熱,兩顴潮紅,交睫盜汗,或骨蒸勞 熱,或咳嗽唾血,舌紅苔少。

④氣滯血瘀型:症見月經數月不行,伴精神抑鬱,煩躁易怒,胸脅脹滿,少腹脹痛或拒按 ,舌邊紫黯,或有瘀點。

⑤痰濕阻滯型:症見月經停閉,伴形體肥胖,胸脅滿悶,嘔惡多疾,神疲倦怠,或麵浮足 腫,或帶下量多色白,苔膩。

治療可選擇西醫、中醫及輔助療法。

(2)西醫治療:

①對引起閉經的器質性病變進行治療:對宮腔粘連者可擴張宮腔,分離粘連,放置宮內節 育器以防重新粘連,並使用雌、孕激素以促進子宮內膜增生和剝落;對卵巢或垂體腫瘤,在 確診後可進行手術治療;對生殖道結核病人,給予抗癆治療。

②雌、孕激素替代療法:對先天性卵巢發育不良,或卵巢功能受到抑製或破壞以致功能衰 竭者,可用外源性卵巢激素進行替代療法。這些病人因缺乏正常卵泡和卵母細胞,不分泌性 激素,如給予雌激素或雌、孕激素人工周期療法,可糾正病人缺乏雌激素的生理和心理狀態 ,促進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一定程度的發育,改善性生活,並可導致出現酷似月經的周期性 撤藥性出血。

③誘發排卵:對要求生育、卵巢功能未喪失的病人,可采用激素或類似藥物誘發排卵。

對垂體功能不全者,可采用絕經後婦女尿中提取的促卵泡激素以促進卵泡發育,分泌雌激 素,並與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聯合治療,排卵成功率高。

對垂體和卵巢功能正常,下丘腦功能不足或不協調者,可用氯底酚胺以糾正下丘腦-垂體- 卵巢軸的功能而誘發排卵。

丘腦下部功能不足,以致促黃體素釋放激素分泌不足,可采用脈衝式微量促黃體素釋放激 素注射法誘發排卵。

(3)中醫治療:

①肝腎不足型:宜補腎養肝調經。治以歸腎丸加減:菟絲子50克,山藥25克,枸杞20克, 杜仲、山萸肉、當歸、熟地、茯苓、雞血藤、首烏各15克。水煎服。

②氣血虛弱型:宜補氣養血調經。治以人參養榮湯加減:人參、炙甘草各10克,黃芪50克 ,白術、茯苓、遠誌、陳皮、五味子、當歸、熟地各15克。水煎服。若因產後大出血所致的 經閉,除見氣血虛弱症象外,更見神情淡漠,陰道幹澀,陰、腋毛脫落,性欲減退,生殖器 官萎縮等症,此乃精血虧敗,腎氣虛憊,衝任虛衰之征,可於上方加鹿茸15克,鹿角霜10克 ,紫河車30克等血肉有情之品,可長期服用。

③陰虛血燥型:宜養陰清熱調經。治以加減-陰煎加減:生地、麥冬各20克,白芍25克,知 母、地骨皮、丹參、枳殼各15克,炙甘草、黃精各10克。水煎服。虛煩潮熱甚者,加青蒿、 鱉甲各15克。兼咳嗽,唾血者加五味子、百合、川貝各15克。虛煩少寐,心悸者,加柏子仁 、夜交藤各15克。若因實火灼陰,而致血燥閉經者,宜於方中加玄參、黃柏各15克。如有結 核病,同時應給以抗癆治療。

④氣滯血瘀型:宜理氣活血,祛瘀通經。治以血府逐瘀湯加減:桃仁20克,紅花、當歸、 生地、川芍、赤芍各15克,牛膝、桔梗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服。偏於氣滯,症見胸脅及 少腹脹甚者,上方加莪術15克,青皮10克,木香5克。偏於血瘀,症見少腹疼痛拒按者,上 方加薑黃10克,三棱15克。

⑤痰濕阻滯型:宜豁痰除濕,調氣活血通經。治以蒼附導痰丸合佛手散加減:半夏、甘草 、香附、膽南星各10克,枳殼、神曲、當歸、川芎、蒼術、茯苓、陳皮各15克。水煎服。

(4)輔助療法:

①單方驗方:

蠶沙酒:蠶沙180克炒黃,陳酒15毫升,浸泡3~6小時,隔水煮2小時,濾去蠶沙,取酒服 用。每次服30毫升,每日於上午10時及下午4時各服1次。

益母草15克,紅糖30克,煎水服,每日1劑,連用2~4劑。

通經蛋:用孕婦尿泡雞蛋。以鮮蛋敲裂縫,用3月孕以上孕婦尿泡48小時後取出洗淨,冷 水用文火煮熟,每日吃1個,10~12天為1療程。

紅花9克,黑豆90克,紅糖60克,水煎服。

②針灸療法:

體針:取三陰交、關元穴,虛症配足三裏、血海、腎俞;實症配太衝、中極。

耳針:子宮、內分泌、卵巢、皮質下、神門,交感等穴。

11無月經的原因

(1)處女膜閉鎖:即使是一位未曾有過性經驗的少女,她的處女膜在正常情況下也不是完整 無缺的,這層薄膜上可能有一個較大的開口,也可能有2個、3個,乃至更多較小的開口,也 正因此,在子宮內製造並脫落的月經才能順利地經由這些開口排出體外。

如果少女的處女膜完全封閉毫無開口,反而是不正常的,這種情形在醫學上稱做“處女膜閉 鎖”。其臨床表現為無月經,但每個月腹部都會有一次脹痛現象。

(2)陰道堵塞:陰道也是月經排出的必經之道,如果堵塞也會出現和處女膜閉鎖一模一樣的 症狀。此種情況可以經過檢查發現並治愈。

(3)梅爾、洛基坦基斯基、卡斯特、荷塞症候群:這種病人的無月經主要是由於缺少陰道和 子宮所造成的。因此,即使能診斷出來,也無法成功地治療,隻能替其做個人工陰道,讓其 可以過一般的婚姻生活,但卻無法懷孕生子,也無法利用藥物使其定期排出月經。

(4)亞瑟曼氏症候群:這是近年來很常見的另一種無月經病例,主要是由於子宮內膜受到破 壞而造成的。

(5)睾丸女性化症候群:此種病人的外表雖然像個女孩,從小也被當做女孩撫養長大,但染 色體的檢查卻顯示“她”實際上應該是男孩,“她”具有男性的性腺——睾丸。不過,這對 睾丸並不像一般男孩的睾丸懸垂於陰囊中,而是停留在腹股溝處,看起來像有疝氣的樣子。 同時,“她”身體中的各個組織對睾丸分泌出來的男性荷爾蒙都沒有反應,所以,“她”就 發育成女孩的模樣。也就是說,“她”在生物學上根本就是男性,但生殖器官的發育卻模糊 不清,因此就糊裏糊塗地被當做女孩養大。這種情形就是一般人所謂的陰陽人。在醫學 上,把這種染色體是男性,有男性的睾丸,但外表卻表現出女孩形像的陰陽人稱做“假性男 陰陽人”,和同時具有睾丸及卵巢的“真性陰陽人”是不同的。

睾丸女性化症假群病人即使經過治療也無法來月經,懷孕生孩子更是不可能的事。然而,除 此之外,“她”卻可以像一般女孩一樣過日子,必要時,施行手術做人工陰道,也可以過婚 姻生活。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男陰陽人的睾丸在30歲以後轉變成惡性腫瘤的幾率很大,因此 ,在身體發育完全以後應該將這對睾丸摘除,以免轉成癌症危及生命。

(6)騰納氏症候群:由於缺少一個染色體,卵巢沒有完全發育所造成的結果。正常女性的卵 巢像杏仁一般是近圓形的,但騰納氏症候群病人的卵巢卻隻是一長條,細細的,像線一般, 這種卵巢當然無法發揮作用,無法來月經。

(7)多囊性卵巢:是另一種卵巢部位的疾病,也會形成無月經的問題,通常是漸進的。剛開 始時月經可能很正常,但或許由於工作上的壓力或環境的變遷而使得體內調節月經的荷爾蒙 失去平衡。在這種情況下卵巢會長出許多小水泡,正常的月經會漸漸變得混亂,月經的量逐 漸減少,最後變成完全沒有月經。

一般來說,這種“多囊性卵巢”所造成的無月經,治療效果相當好,如果藥物治療無效,還 可施行手術,替卵巢做個楔形切除,使月經和卵巢功能恢複正常。

(8)腦下垂體和大腦受到損傷:腦下垂體和大腦對月經的控製與調節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如果因為發炎、長瘤子或缺血而損傷到它們時,也會出現無月經的現象。無月經且同時伴有 頭疼和視覺障礙時,腦瘤的可能性更大,必須仔細檢查。如果確定長了瘤子,早期施行手術 治療可以得到相當好的效果。拖延愈久療效愈差。

(9)生產時大出血:婦女生產時易大量出血,如果血壓降低得太厲害,則可能傷害到腦下垂 體,而造成月經不來。因此,生產時必須格外小心,盡量避免大流血,如果有大流血的情形 必須及時輸血,以免血壓下降而傷害到腦下垂體,導致無月經。

12崩漏

經血非時暴下不止稱崩中或經崩,經血淋漓不盡稱漏下或經漏。崩與漏出血情況雖不同,但 二者常交替出現,故統稱崩漏。多發生於青春期和更年期。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簡稱“功血”是最常見的月經病之一,係由內分泌失調所引起的子宮異 常出血,由於診查無器質性病變,認為是功能性失調,故稱“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其臨 床出血情況符合崩漏者,應依崩漏症診治。

(1)原因崩漏常見病因有血熱、腎虛、脾虛、血瘀等,可突然發作,亦可由月經失調發展而 來。

崩漏的臨床表現為,陰道出血,月經不按周期妄行,出血量多勢急或淋漓不斷。出血情況有 驟然大下繼而淋漓的,也有淋漓連月不休的,或停經數月又暴下或淋漓的。其血色或鮮明, 或黯淡,血質或稠粘,或清稀,或有血塊,或有臭氣。原因不同,症型不同。

①腎虛型:

腎陽虛症:症見經來無期,出血量多或淋漓不盡,色淡質清,畏寒肢冷,麵色晦暗,腰腿 酸軟,小便清長,舌質淡,苔薄白。

腎陰虛症:症見經亂無期,出血淋漓不盡或量多,色鮮紅,質稍稠,頭暈耳鳴,腰膝酸軟 ,或心煩,舌質偏紅,苔少或無苔。

②脾虛:症見經血非時而至,崩中繼而淋漓,血色淡而質薄,氣短神疲,麵色白,或麵浮 肢腫,手足不溫,或飲食不佳,舌質淡,苔薄白。

③血熱型:

虛熱症:症見經血非時突然而下,量多勢急或量少淋漓,血色鮮紅而質稠,心煩潮熱,或 小便黃少,或大便幹結,舌紅,苔薄黃。

實熱症:症見經血非時忽然大下,或淋漓日久不淨,色深紅,質稠,口渴煩熱,或有發熱 ,小便黃或大便幹結,舌紅,苔黃或黃膩。

④血瘀型:經血非時而下,時下時止,或淋漓不淨,或停閉日久又突然崩中下血,繼而淋 漓不斷,色紫黑有塊,小腹疼痛或脹痛,舌質紫黯,苔薄白。

治療可選擇西醫、中醫及輔助療法。

(2)西醫治療:

①無排卵型功血的治療:

止血:

診斷性刮宮:止血迅速又有助於明確診斷,然後再用藥調整。

雌激素:適用於無排卵型青春期功血,應用劑量按出血量多少而定,一般用 己烯雌酚1~2毫克,每日口服3次,有效者於2~3日內血止,血止後逐漸減量,每3天減量1 次,每次減藥量不超過原用量的1/3,直至維持量每日1~2毫克,維持至下次月經周期前2~ 3天即停藥。

應當注意的是,病人口服上述大劑量雌激素時,常會有惡心、嘔吐、頭昏、乏力等反應,可 同時服維生素B6、B1等減輕反應,有時反應嚴重不能繼續服用時,可改用針劑如苯甲酸 雌二醇1~3毫克肌注,每日2次,以後逐漸減量或改服己烯雌酚1毫克,維持至血止後15~20 天,停藥3~7天可發生藥物撤退性出血,以後再調整周期。

孕激素:適用於病人體內有一定雌激素水平,孕激素使增生期或增生過長的 子宮內膜轉變為分泌期,停藥後3~5天子宮內膜脫落,出現撤藥性出血,由於這種內膜脫落 較徹底,故又稱藥物性刮宮,常用的人工合成孕激素有炔諾酮、甲地孕酮和安宮黃體酮等, 其劑量按流血量多少而定,若血量多者,需用大劑量方可止血,如炔諾酮(婦康片)5~75 毫克,甲地孕酮(婦寧片)8毫克或安宮黃體酮8~10毫克,每4~6小時服1次,用藥3~4次後 出血量明顯減少或停止,則改為8小時1次,再逐漸減量,每3日減量1次,每次減藥量不超過 原用量的1/3,直至維持量至炔諾酮每日為25~5毫克,甲地孕酮4毫克或安宮黃體酮4~8 毫克,維持到血止後15~20天,停藥後3~7天出現撤藥性出血。

若臨床表現為少量淋漓不斷的陰道流血,用黃體酮10毫克,每日肌注1次或口服安宮黃體酮2 毫克,每日3次,共3~5天,能使血量減少或停止,停藥後2~3日出現撤藥性流血。

雄激素:雄激素有對抗雌激素、增強子宮肌肉及子宮血管張力的作用,改善 盆腔充血,減少出血量,但大出血時不能立即改變內膜剝脫的過程,也不能使其迅速修複, 故不能單獨用以止血。

三合激素:三合激素注射劑每支含苯甲酸雌二醇2毫克、黃體酮125毫克、 丙酸睾丸酮25毫克,每次肌肉注射1支,4~6小時內流血明顯減少,可於6~8小時重複注射 ,如24小時血量仍未控製,應考慮有器質性病變的可能。

複方黃體酮注射劑:每支含苯甲酸雌二醇2毫克、黃體酮20毫克,每日肌注1 次,止血效果好。

其他止血藥:安絡血或止血敏可減少微血管通透性,6氨基己酸、對羧基苄胺 、止血環酸等可抑製纖維蛋白溶酶,有減少失血量的作用,但不能完全賴以止血,因為這些 藥物不能控製內膜的剝脫過程,也不能促進內膜的再生。

控製周期:

雌、孕激素序貫法:已烯雌酚1毫克,每晚1次,於出血第5天起連服20天, 於服藥第16天,每日加用黃體酮10毫克肌注,兩藥同時用完。常用於青春期功血病人,使用 2~3個周期後,病人即能自發排卵。

雌、孕激素合並法:已烯雌酚05毫克,每晚服1次;安宮黃體酮4毫克,每 晚1次,於流血第6天起兩藥並用連服20天,停藥後出現撤藥性出血,血量較少。雌激素使子 宮內膜再生修複止血,孕激素用以限製雌激素引起內膜增生的程度。適用於各種不同年齡的 功血。

孕、雄激素合並法:黃體酮10毫克及丙酸睾丸酮10~25毫克,每日肌注1次, 共5天,預計下一次出血前8天開始注射。常用於更年期功血。

促進排卵:用於青春期和生育期的病人。

雌激素:月經稀發且雌激素水平低下的病人,用小劑量雌激素周期療法,在 月經第6天起,每晚服已烯雌酚0125~025毫克,共20天為1個周期,連續用3~6周期。

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當卵巢中有卵泡發育到近成熟時,用hcG1000國際單位 ,次日增至2000國際單位,第3日增至5000國際單位肌肉注射,可能引起排卵。基礎體溫有 雙相變者可繼續每日用1000國際單位4~5次以維持黃體。如無雙相變者,可能卵泡尚未充分 發育,可再重複5000國際單位肌注1次。

氯底酚胺:對於體內有一定雌激素水平的病人,氯底酚胺有較高的促排卵作 用。首次劑量從周期第5日起,每天50毫克,連服5天,同時測定基礎體溫,以觀察療效,其 後可酌情增至100~150毫克/日。本藥不宜長期連續應用,否則可能過度刺激垂體,使促性 腺激素作用過強,導致卵巢內多數卵泡發育、卵巢增大、囊性變,最終導致卵巢過度刺激綜 合征或多發排卵和多胎妊娠等症。

②有排卵型功血的治療:

排卵型月經過多:一般具有雌激素偏高的現象,其治療方法可用睾丸素(如丙酸睾丸酮、 甲基睾丸素等)對抗雌激素、前列腺素合成酶抑製劑及其他常用的各種止血劑對症治療。

黃體功能不全:

替代療法:即在經前8~12天起肌注黃體酮10~20毫克,每日1次,共5天,或 口服安宮黃體酮8~12毫克,也可在基礎體溫顯示排卵後肌注長效黃體酮250毫克1次。

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一般於基礎體溫上升後第3天起注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1 000國際單位~2000國際單位,每日或隔日1次,共5~6次,有刺激及維持黃體功能的作用。

子宮內膜脫落不全:

孕激素:用法同上述黃體功能不全,其作用是調節丘腦下部-垂體-卵巢軸的 反饋功能,使黃體及時萎縮。

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用法同上述黃體功能不全,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有促進黃 體功能的作用。

(3)中醫治療:

①腎虛型:

腎陽虛症:宜溫腎固衝,治止血調經。以右歸丸加減:赤石脂、製附子各10克,山藥25克 ,枸杞20克,菟絲子、黃芪各50克,鹿角膠、杜仲、覆盆子、熟地、山茱萸各15克。水煎服 。

腎陰虛症:宜滋水益陰,治止血調經。以左歸丸合二至丸加減:山藥25克,枸杞、山茱萸 、熟地、女貞子各20克,菟絲子50克,鹿角膠、龜板、旱蓮草各15克。水煎服。

②脾虛型:宜補氣攝血,養血調經。治以固本止崩湯加減:人參10克,黃芪50克,白術、 熟地、升麻各15克,山藥25克,烏賊骨30克。水煎服。

③血熱型:

虛熱症:宜滋陰清熱,止血調經。治以保陰煎加減:生地、續斷各20克,熟地、黃芩、黃 柏、沙參、麥冬、五味子各15克,白芍、山藥各25克,甘草10克。水煎服。

實熱症:宜清熱涼血,止血調經。以清熱固經湯加減:生地20克,炒地榆30克,生藕節、 陳棕炭、炙龜板、沙參、焦梔子、黃芩、地骨皮各15克,牡蠣粉25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 。

④血瘀型:宜活血化瘀,止血調經。治以四物湯合失笑散加減:熟地、當歸、茜草炙、蒲 黃各15克,川芎、五靈脂各10克,白芍25克,烏賊骨30克。水煎服。

(4)輔助療法

①單方驗方:

補骨脂、赤石脂各等量研細末,每日3次,每次服3克。適用於偏腎陽虛症。

蠶砂炒炭研細,每服6克,黃酒送下。

雲南白藥,按照說明書服用。

②針灸療法:

斷紅穴:二、三掌骨之間,指端下1寸,先針後灸,留針20分鍾,有減少血量的作用。

體針:神闕、隱白,艾灸20分鍾,一般10分鍾後,血量即可減少。

耳針:子宮穴、內分泌、皮質下,針刺,留針15~20分鍾。

患此症者宜避炎暑高溫,少食辛烈香燥之物,及辛溫暖宮之劑或寒涼凝血、滯血之藥物,忌 吃生冷飲食;出血期間不宜涉水冒雨、過度疲勞和劇烈運動,必要時應臥床休息或住院治療 。患病期間應嚴禁房事,加強營養。

13非正常子宮出血

非正常子宮出血即指與月經無關的出血,尤其是青春期和閉經後的突然出血及月經周期中間 出血。此外,白帶呈血色、棕色、粉紅色,也是非正常的。非正常出血可分為生殖器炎症、 腫瘤等引起的器質性出血,流產、卵巢激素分泌失常引起的功能性出血。

非正常子宮出血大部分由卵巢功能異常低下或異常亢進所引起。青春期與更年期,激素平衡 遭受破壞,因而造成出血多的現象。

此症多為突發性,沒有腹部疼痛,特征是出血呈黑色。出血量和持續時間不定。出血開始狀 態各有不同,有的與月經同期出血,7天後仍不停止;有的是突然出血。

本症的治療以立即止血為目的的對症療法與針對原因的根治療法相結合。

對症療法有激素療法、止血劑與刮宮術。一般先用激素療法,出血多時並用止血劑。主要用 雌激素和孕激素,也有的用雄激素。仍不能止血時,可行刮宮術。

根治療法是從檢測基礎體溫開始,進行內分泌學檢查,找出病因,進行治療。對卵巢功能降 低、無排卵型出血等,要根據症狀的嚴重程度及是否希望生育等進行治療。

14功能性子宮出血

功能性子宮出血常見症狀有如下幾種:

(1)中間期出血:發生在排卵期,一般是在1~2天內有少量出血,可不治療。

(2)更年期出血: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時,也不排卵。

(3)子宮內膜增殖症:因雌激素過度刺激,使內膜異常增殖,發生出血,常見於年輕婦女及 閉經婦女,多為閉經後出血。沒有排卵而反複出血是其特征。

(4)青春期出血:青春期發生功能性子宮出血,出血持續時間長而頑固,沒有排卵。

(5)黃體功能不全的出血:有排卵,但因為孕激素分泌異常而在黃體期有出血。基礎體溫的 高溫期變短,往往是造成不孕的原因。

15無排卵性月經

無排卵性周期常伴有的出血現象是指在這段期間,在量或次數方麵均呈過多的現象。因此, 異常子宮出血較常見於初經及停經這兩個階段。所幸這種出血大多是暫時性的,且會自動痊 愈。而在生育的年齡,有很多因素會阻礙或延遲正常的排卵,而造成無排卵性出血。

無排卵性月經的病因通常可分為下列幾種:

中樞性原因:如功能性及器質性疾病、創傷、毒性及感染的病變、下丘腦垂體軸的不平 衡。

精神性原因:如壓抑、焦慮、情緒的創傷。

神經性原因:如視神經病的藥物成癮、服用外源性的類固醇。

中間性的原因:如慢性疾病、新陳代謝或內分泌疾病、營養障礙。

周邊性的原因:卵巢功能性或發炎的囊腫、功能性腫瘤,尤其是產生雌激素者,卵巢過 早衰竭。

生理性的原因:如初經或停經期間左右。

醫學上通常將此類病人分為青春發育期、生育年齡期及停經期。

(1)青春發育期:伴有異常出血的初經期是因下丘腦成熟過遲、不同時發生或不正常所致。 最常見的出血型,多為月經間隔短暫,但時間並沒有真正的延長,經血流量亦沒有增加。因 此這些周期並非是真正的無排卵性周期。在下丘腦完全成熟前這一段時間內,應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