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白帶疾病(1 / 3)

第三章白帶疾病

一、白帶問題與保健

1正確認識白帶

不同的年齡階段,不同的身體狀況以及月經周期不同都會導致白帶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正 常的白帶無色、無味、無臭,且不至於沾濕內褲。但在月經中期接近排卵日的2~3天,白帶 會比平常多2~3倍,此時即使多到沾濕內褲,也算正常。至於平時白帶的量到底有多少並沒 有一個十分明確的標準,因人而異,所以女性應在每月月經結束後自我觀察一次白帶的量, 在2次月經之間也要觀察一次,然後以這兩次為基準,如果在整個月經周期時出現的白帶, 沒有比月經結束後白帶量還大的話,則屬於正常。

有些女性發現內褲上出現黃色分泌物,便會懷疑這是否為黃帶,是不是受到感染了。其實, 從內褲上觀察白帶量及顏色是不正確的,因為內褲上所沾的分泌物不僅有陰道分泌物,也包 括貯存在尿道口的尿液,所以內褲上出現的白帶會呈淡黃色。

觀察白帶的顏色時,最好使用衛生紙擦拭後再觀察這樣較為準確。通常情況下,白帶會有下 列表現:

(1)蛋清狀白帶:有些女孩在月經剛結束後,會覺得下體似乎比較清爽,但是到了月經周期 的第16天左右(月經周期長達36天的女性可能在第20天左右),會發現內褲上麵有呈膠黏狀的 分泌物,而且黏性較強,有點類似蛋清。這是因為女性荷爾蒙(雌性素)增加,刺激了子宮頸 黏膜細胞,使分泌物大量增加所致,不必過分擔心。

接近排卵期時,分泌物特別清澈富彈性,一旦排卵完成則變得混濁。這些情形會隨著女性荷 爾蒙的變化而變化,屬於正常現象。

(2)豆腐渣狀白帶:一旦發現白帶呈豆腐渣樣,就表示有問題了。一般而言,當分泌物中 已看得見像豆腐渣的樣子,黴菌感染往往已經相當嚴重,需要積極去醫院檢查治療。

出現這種症狀時,除了使用藥物治療,在飲食上也要特別留意,禁忌澱粉含量過高和糖類含 量較多的食物,以免由於糖質代謝的關係,使黴菌在陰道中孳生增快。

(3)黃泡沫狀白帶:往往陰道滴蟲感染,就會出現黃色泡沫狀的白帶。一般而言,陰道滴蟲 的感染屬於性傳染疾病,但目前大家在公共場所進出的機會增加,經常使用公共的浴室或廁 所,有時難免會發生感染,因此出現陰道滴蟲性感染不一定都是性交所致。

一旦發現分泌物呈黃綠色且有泡沫狀及刺鼻的魚腥味,應該積極接受治療。

在治療的同時,應用沸水消毒自己的內褲,以免本身治療好了,又藉內衣褲再度感染。更重 要的是,如果有性伴侶,一定要雙方一同治療,否則達不到治療的效果,又會相互感染。

(4)乳狀白帶:當陰道出現帶有魚腥味的乳狀分泌物時,應注意是否患有細菌性陰道炎。正 常狀態下,女性陰道中的PH值約為35,但是如果身體的免疫係統減弱或在服用藥物,造 成正常菌種減少就會導致一些致病性的細菌逐漸在陰道中孳生,從而發生細菌性陰道炎。

此時的分泌物有如濃稠的牛奶,伴隨刺鼻的魚腥味,發生此種情況最好立刻就醫。隻要服藥 5~7天就可痊愈,不要諱疾忌醫。

(5)赤帶:分泌物中伴隨著一些血跡的現象,即為赤帶。年輕女孩若發現帶有血絲的陰道分 泌物,要注意月經周期是否規則、是否有子宮外孕,或是子宮頸長息肉、糜爛或子宮頸癌。 一旦發現赤帶,應立即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治療,切不可大意。

(6)黑帶:黑帶常代表少量、不正常的陰道出血,這些出血經過吸收之後,血液分解、濃縮 成較黑的分泌物,跟白帶一起流出;有時吸收不甚完整,便呈現褐色分泌物,所以黑帶、褐 帶都是不正常的出血所引起的。

不過這種不正常的出血量比赤帶和緩、少量。除了在排卵期後l~2天出現暗褐色分泌物屬 於正常之外,其他時間如有此種現象都是不正常的,必須找醫生檢查。

(7)黃帶:如果白帶量分泌過多,就會形成所謂的黃帶。黃帶若不是黴菌感染、陰道滴蟲感 染或細菌性感染,很可能是由於陰道、子宮頸,甚至整個女性的生殖腔有感染或發炎所引起 的。

一般最常見的就是子宮頸發炎,對子宮頸分泌細胞造成刺激,使分泌物增多。生產次數較多 的婦女,因為子宮位置較下垂,子宮頸較易暴露在外界的空氣中,此時受空氣刺激,比較容 易形成大量的分泌物,白帶也會增加而形成黃帶。這種黃帶屬於正常的生理性反應,不代表 感染現象,而是子宮位置不正常所引起的。

2白帶多的原因

(1)細菌感染:任何種類的病原菌都可能感染陰道而造成白帶增多。女性上完廁所時,擦拭 衛生紙的方向若不對,也可能把肛門的細菌帶到生殖器而造成白帶多,因此,女性在使用衛 生紙擦拭肛門時,應該養成由前往後的習慣。

不正當的性行為也很容易引起淋病細菌和披衣菌兩種性病。(少數人雖無不潔的性交,仍然 可能受感染)。前者會產生膿樣的惡臭白帶。後者感染所造成的症狀和淋病細菌感染的症狀 類似,雖然不像淋病那樣流行,實際上卻是目前最泛濫、患者數目最多的性病。根據大多數 醫師的經驗,女性不孕和子宮外孕的主要原因就是骨盆腔的細菌感染,而披衣菌在侵犯女性 骨盆腔的比例幾乎占了一半以上,是殘害女性生育能力的最大殺手之一。因此,女性要非常 注意生殖器衛生,避免受細菌感染,不幸受到感染時(即隻要發現自己有異常的白帶)就應該 立刻尋醫診治,不要讓細菌往上蔓延到骨盆腔。

(2)慮過性病毒感染子宮頸、陰道或外陰部:有些濾過性病毒如同感冒的濾過性病毒,不用 藥就可慢慢治愈,但如果是菜花(學名稱尖銳濕疣)類的濾過性病毒,則必須利用電燒、鐳射 或腐蝕性的藥物才有可能治愈,否則常會形成帶有惡臭的白帶。

(3)白色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和造成香港腳的病原體都是黴菌。喜歡潮濕、生命力非常 頑強、很難治愈是這類細菌的最大特點。濕度大、溫度高的夏天是它最肆虐的時節。孕婦、 糖尿病患者、長期服用抗生素、避孕藥或腎上腺類固醇的人以及喜歡穿牛仔褲或褲襪等緊身 衣褲的女性較易受感染,受感染後很難治愈。被白色念珠菌感染後,會出現像豆腐渣狀的白 帶,陰部常伴有劇烈的瘙癢。它是一種症狀非常明顯的病症,很容易診斷,但白色念珠菌感 染並不屬於性病。

(4)陰道滴蟲感染:患了陰道滴蟲感染後白帶呈水狀,有惡臭,也會引起陰部的瘙癢。目前 ,公共衛生學者認為這種感染是性病的一種,性伴侶之間很容易相互感染,因此,治療時必 須性伴侶同時治療才能完全治愈。

(5)子宮頸糜爛:性行為引起的子宮頸的發炎、生產的裂傷或荷爾蒙的改變,都可能導致子 宮頸糜爛而使白帶增多。少數女孩可能沒有任何上述的原因卻出現子宮頸糜爛,稱做先天性 子宮頸糜爛,也會造成白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