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婦科雜病(2 / 2)

②針灸療法:常用穴位有關元、足三裏、三陰交、水道、上巨虛等,留針10~20分鍾,不 直刺包塊部位。

③飲食療法:二藤燉肉:紅藤、雞血藤各10克,精豬肉200克,分別洗淨,肉切塊,共置砂 鍋中,加水適量,燒開後去浮沫,加少許黃酒及鹽,燉至肉爛,去掉藥渣,喝湯食肉,每周 1~2次。

瘕患者日常起居應有常,尤其是新產、經期更應慎防風、寒、濕、熱之邪外侵, 或七情、飲食內傷。應保持心平氣和,心情舒暢,匆過食肥甘厚味。新產、經期禁房事。

2髒躁

髒躁多見於女性精神憂鬱、情誌煩亂、無故悲傷、哭笑無常、嗬欠頻作為主要症狀。

(1)原因:祖國醫學認為,髒躁的發生主要在於心神失養,與腎的關係也比較密切。

①心神失養:症見精神不振,情誌恍惚,易激動,無故悲傷,不能自控,哭笑無常,可伴 有心中煩亂,睡眠不安,心悸神疲,口幹,大便秘結,舌質紅或嫩紅。

②肝腎不足:症見哭笑無常,嗬欠頻作,夜寐多夢易驚,甚則意識朦朧,精神恍惚,可伴 頭暈耳鳴,心煩易怒,懊惱不安,口幹喜飲,腰膝酸軟,手足心熱,尿黃便結,舌質紅,苔 薄黃。

髒躁應與狂證、憂鬱症、癇症及更年期綜合征相鑒別。

(2)西醫治療:

①可給予安定25~5毫克,或利眠寧10~20毫克,每日1次,睡前服。

②穀維素30~60毫克,每日1~2次。

③口服維生素B1、維生素B6各10~20毫克,每日2次,口服。

(3)中醫治療:

①心神失養:治宜甘潤滋補,養心安神。選用甘麥大棗湯加減:淮小麥30克,大棗10枚, 甘草10克,酸棗仁、生地各20克,百合15克。煎服。

②肝腎不足:治宜滋腎養肝,養心安神。方用百合地黃湯合滋水清肝飲加減:百合、山萸 肉、山藥、丹皮、茯苓、山梔各15克,黃芩、當歸、酸棗仁、生地黃各20克,澤瀉、柴胡各 20克,白芍25克。煎服。

(4)輔助療法:

①枸杞肉絲:取枸杞子、冬筍各30克,精肉100克,肉、冬筍洗淨切絲,枸杞子洗淨。鍋置 旺火上,加大油適量燒熱,投入枸杞子和肉、冬筍絲爆炒至熟,加少許食鹽、醬油、味精、 水澱粉勾芡,出鍋即可食用。宜長期食用方可奏效。

②針灸療法:用毫針針刺神門、內關、心俞、太溪、複溜等穴,以清心安神,滋陰潤躁,每 日針1次,7~10日為1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