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烹飪材料與調料(2 / 3)

黃花菜:選購黃花菜時,應挑選色澤光亮金黃、肥碩均勻、長短一致、直長不彎曲、無蒂、未開花、無蟲黴者。

竹筍:竹筍是竹尚未纖維化的嫩莖和芽,其味清淡,質脆嫩,是家常菜肴的上好原料。不是所有竹筍都具有食用價值,隻有組織細嫩、無不良風味的方可食用。生產竹筍的主要有毛竹、剛竹、旱竹、哺雞竹、淡竹、刺竹、麻竹和綠竹等。

一年之中,冬春夏三季均能買到鮮筍。冬季,竹鞭節上生長出來的芽,經過發育長大即為冬筍。春季,芽向上生長,破土而出的稱為春筍。夏秋間,芽橫向生長成為新鞭,其先端的嫩芽部分叫做鞭筍。

三筍之中,以冬筍的品質最好。冬筍的個頭較小,產量較低,但其肉質色澤玉白,質密鮮脆,風味頗佳,因此價格較貴。春筍品質居中,春季氣候轉暖,竹筍生長速度加快,組織纖維增粗拉長,筍節間隙增大,筍隔變厚變硬,食用起來肉質稍韌,並略帶苦澀味。竹筍偶有苦澀味是由於酪氨酸生成類龍膽酸及草酸含量較高的結果。選購春筍時以質地鮮嫩、呈白米黃色者為佳。鞭筍是夏季生出的莖芽,是冬筍的雛形,個頭小,苦澀味重,質量差,所以上市最少,也很少有人問津。

蘆筍

蘆筍屬於百合科多年生植物,原產於歐洲地中海沿岸,現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是西方人喜愛的美味食品。

蘆筍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富含營養,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蘆筍中含有豐富的必需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50年代初期,國外一些科學家研究發現,蘆筍具有殺傷癌細胞作用,是天然的抗癌食品。

食用蘆筍有白、綠兩種,白蘆筍的產期較短,隻產於4~6月。綠蘆筍的產期較長,在台灣,綠蘆筍的盛產期是4~11月。白蘆筍不但產期短,栽培和采收方式也較麻煩,農民們為了保持白蘆筍鮮嫩多汁的顏色,采用避光栽培,生長期間用稻草或米糠覆蓋遮光,采收在天亮之前進行,否則冒出泥土的白蘆筍見到陽光產生光合作用之後,食之易帶苦味。

蘆筍采收下來後易於老化,所以消費者選購時應注意買剛采收的新鮮蘆筍,避免買尾端皺縮、筍頭已木質化的蘆筍。歐洲人偏愛通體雪白的白蘆筍,因為它的纖維較細,入口滑嫩多汁,以個頭較大的為好。

買回家的蘆筍如果不馬上食用,有兩種處理方法:一種是將其捆成一束,豎立水中,讓根部泡水約2厘米,可延緩老化速度。另一種將蘆筍放在5%濃度的食鹽水中,先燙煮1分鍾,再撈起來衝涼水,冷卻後放入冰箱,可保存2~3天。

蘆筍的食用方法很多,可煮,可炒,可燴,可以煮湯,也可以做沙拉,一般無論何種烹調方法,都是先將蘆筍用開水煮過,煮軟後再做其他變化。

2菌類材料的識別與選購

(1)口蘑:口蘑一般分3種,口片是已經散花的大口蘑幹片,無梗、色澤白中帶黃、形狀整齊者為上品。口蘑的質量與口片大者相同,但由於帶梗,泡發率較差,其質量次之。口叮是較小的蘑菇,白色傘頂未開花,質量較好。口蘑極易生蟲,一般以無蟲蛀為佳。

(2)花菇、冬菇和香菌:花菇、冬菇和香菌都屬於菌類植物,寄生於樟楓等枯朽木花樹上,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磷、鐵礦物質,經人工栽培、采摘和加工曬幹而成。

三菇雖同生於一木,卻因氣候之別而產生厚薄之分。厚者為花菇、冬菇,薄者為香菌。其中花菇肉厚結實,有爆裂花紋,菇底部白,紋細,口圓,香味濃,是菇中之上品。冬菇以身厚、色烏黑潤者為好。香菌則以色黃、身薄、朵大者為最佳。

3動物性材料的識別與選購

(1)家畜肉類:豬、牛、羊等家畜肉,以肉質繃緊、富於彈性、有良好光澤與氣味者為佳品。

①鑒別死豬肉:吃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豬肉,會引起食物中毒,或引起人畜共患疾病。鑒別方法是死豬肉一般放血不徹底,外觀呈暗紅色,肌肉間毛細血管中有紫色淤血。

②鑒別米豬肉:這種肉內帶有囊蟲,囊蟲是絛蟲的幼蟲。米豬肉最顯著的外觀特征是瘦肉中有呈橢圓形、乳白色、半透明水泡,大小不等,從外表看,像是肉中夾著米粒。

(2)家禽類:雞、鴨及鵝等家禽的鑒別,可分為活禽與光禽(宰後撥光羽毛者)兩類。選擇活的雞、鴨、鵝時,主要觀察羽毛是否豐茂而有光澤,同時注意行動是否活潑。具體如下:

①鑒別禽類的健康情況:不健康的禽類,羽毛蓬亂,無光澤,兩翅下垂,行動無力,站不穩,腳幹毛鬆,屙白屎,呆滯,咳嗽,食欲不振。在買雞時,可先摸摸雞的腳和冠。如發涼或發現肛門有白黏黏的東西,再對照上述情況,就可判明是病雞甚至是瘟雞。

②病禽宰殺後的鑒別:病禽宰殺後,表皮粗糙,暗淡無光,甚至有紫色死斑。

③老嫩鑒別:雞可從雞爪尖的磨損程度上估計。老雞爪子光禿,腳常皮厚且硬,腳腕間的凸物較長。一般說來,如果雞上冠小而柔軟,下冠細而微長,雞毛的色澤光亮,腔平肉厚,胸骨尖捏發軟,背尾部脂肪隆起,體重約1500克左右,這樣的雞既肥又嫩;反之,則老而瘦。

④鴨的老嫩肥瘦鑒別:鴨是以喉軟、翼毛有藍色的為嫩;以喉硬,翼簪已通翎,腳有繭的為老。此外,以尾巴骨節嫩的為肥,以尾巴骨節硬的為瘦。

⑤鵝的老嫩肥瘦鑒別:鵝的主要品種有大型和小型兩種。其中大型鵝以廣東潮山獅頭鵝最為名貴。小型鵝則以太湖鵝、湖南漵浦鵝、安徽的雁鵝、浙江的奉化鵝等為優良品種。若鵝髻軟(頭上的黃色),即翼毛尚未長齊長滿就嫩;反之,若鵝髻硬,翼毛打交叉,翼毛簪已通翎的即表明鵝已老。另外,翼下核大的鵝就肥,核小的鵝則瘦。

光禽是指經宰殺去毛以後的雞、鴨、鵝等禽類。

光禽質量好壞、是否新鮮,一般是根據下列幾個方麵來鑒別的:

①喙:新鮮的光禽喙有光澤、幹燥、無黏液;而變質的光禽喙無光澤、潮濕、有黏液。

②口腔:新鮮的光禽口腔黏膜呈淡玫瑰色,有光澤、潔淨、無異味;而變質的光禽口腔黏膜呈灰色,帶有斑點,有腐敗氣味。

③眼睛:新鮮的光禽眼睛明亮,充滿整個眼窩;變質的光禽眼睛汙濁,眼球下陷。

④皮膚:新鮮的光禽皮膚上毛孔隆起,表麵幹燥而緊縮,呈乳白色或淡黃色,稍帶微紅,無異味;而變質的光禽皮膚上的毛孔平坦,皮膚鬆弛,表麵濕潤發黏,色變暗,常呈汙染色或淡紫銅色,有腐敗氣味。

⑤脂肪:新鮮的光禽脂肪呈淡黃色或黃色,有光澤,無異味;變質的光禽脂肪變灰,有時發綠,潮濕發黏,有腐敗氣味。

⑥肌肉:新鮮的光禽肌肉結實,有彈性,有光澤。頸、腿部肌肉呈玫瑰紅色;變質的光禽肌肉鬆馳,濕潤發黏,色變暗紅、發灰,有明顯的腐敗氣味。

出售的冷凍光禽,質量也有優劣之分。新鮮的冷凍光禽,表皮油黃色,眼球有光澤,肛門處不發黑;變質的冷凍光禽,皮膚呈灰白色,嚴重的皮膚呈青灰色,眼球發汙,肛門處發黑。

在選購光禽時是如何鑒別它是活禽還是死禽宰殺的呢?其主要依據有如下幾個方麵:

①看顏色:活宰光禽放血徹底,全身淤血少,所以呈淡粉紅色;死宰光禽放血不幹淨,全身淤血多,所以呈暗紫紅色。

②看切麵:活宰光禽切麵周圍組織被血浸潤呈鮮紅色;死宰光禽切麵周圍組織無血液浸潤,呈暗紅色。

③看皮膚:活宰光禽表麵幹燥緊縮,帶粉紅色;死宰光禽表麵粗糙,呈暗紫紅色,有青紫色死斑。

④看脂肪:活宰光禽脂肪呈乳白色或淡黃色;死宰光禽脂肪呈暗紅色,血管中淤存紫紅色血液。

⑤看胸肌和腿肉:活宰光禽切麵幹燥,有光澤,肌肉有彈性,呈玫瑰紅色,胸肌白中帶微紅色;死宰光禽切麵不幹燥,呈暗紫紅色,無彈性,並有少量血滴出現,血液呈暗紅色。

(3)內髒製品:①鑒別新鮮獵腰:新鮮的腰子呈淺紅色,表麵一層薄膜,光澤柔潤,並富有彈性。不新鮮的腰子呈淺青色。水泡過的腰子,體積漲大,呈白色,質地鬆軟,有異味。

②鑒別新鮮豬心:新鮮的心,用手擠壓一下,有鮮紅的血液流出,組織堅實,富有彈性。不新鮮的心與此相反,並有黏液和異味。

③鑒別新鮮豬腸:新鮮的腸色澤白,黏液多。不新鮮的腸色澤有青有白,黏液少,腐臭味較重,容易碰破。

④鑒別新鮮豬肚:新鮮的肚有光澤和彈性,白色中略帶淺黃色,黏液多,質地堅而厚實。不新鮮的肚白中帶青,無彈性和光澤,黏液少,肉質鬆軟,如將肚翻開,內部有小疙瘩,係病灶,不宜食用。

(4)水產物:選擇魚類時一般應注意是否肉質繃緊、鰓部鮮紅、眼珠透明凸出;新鮮的蝦,色純白,頭尾未掉落,且保持一定的彎曲度;新鮮的活肥蟹甲殼青藍,腹部呈白,用手扭轉它的腳部粗肥處,有肉質充實的感覺,將其背部翻下,腹部朝天,會立即翻滾回來,具體如下:

①鮮魚:看魚是否新鮮,可從魚鰓、魚眼及表皮和肌肉上鑒別:

新鮮的魚魚鰓鮮紅或粉紅,且鰓清晰,沒有黏液,無臭味。變質的魚,鰓色灰白或暗紅,有臭味和陳腐味。

新鮮的魚眼球飽滿,角膜光亮透明,魚眼潔淨而突出。不新鮮的魚眼塌陷,眼睛灰暗,有時因內髒溢血而發紅。

新鮮的魚表皮具有固有的色澤,黏液透明,魚鱗整齊或稍有花鱗,應緊貼魚體不易脫落;魚背肌肉緊實,有彈性,用手指壓一下,凹陷處立即平複,肚腹不膨脹,肛門緊縮而不突出,將魚放在水中不沉。不新鮮的魚,魚體表麵色澤發暗,魚鱗鬆動易脫落,肌肉鬆軟無彈性,魚背發軟,用手指按魚腹成凹陷,且很難平複。

②鮮蝦:對鮮蝦質量好壞的鑒別,主要以感官檢查其頭與體、殼與肉的連接情況,以及蝦體的硬度和皮色等幾個方麵。

對蝦:質量上乘的鮮對蝦,頭體緊密相連,外殼與蝦肉緊貼成一體,蝦體硬而富有彈性,體兩側和腹部為白色,背麵為青色(雄蝦全身蛋黃色),有光澤。如果頭體連接鬆懈,殼與肉分離,蝦體軟而失去彈性,體色變黃(雄蝦變深黃),並失去光澤,蝦的體節間出現黑腰的為質次蝦。凡掉頭、體軟如泥、外殼脫落、體色黑紫的為質量極差的蝦。

白蝦:質量上乘的鮮白蝦,體色白而透明,微有藍色或紅色小斑點。蝦體完整,硬而富有彈性。如果蝦體變黃,斑點增多,體軟而失去彈性,則為次品。質量極差的,蝦體呈深黃色或粉紅色。其他變化情況同對蝦。

青蝦:又稱河蝦、沼蝦。質量上乘的青蝦,體表呈青綠色,有光澤。蝦體完整、硬而富有彈性。質量較次的青蝦外表變青白色,蝦體軟而失去彈性。質量嚴重不佳者外表變粉白色,掉頭,體軟如泥,外殼脫落,有異味。

③河螃蟹:河螃蟹學名為中華絨螯蟹,廣泛分布於我國南北各地,按水域不同分為江蟹、湖蟹和河蟹。以江蘇陽澄湖所產的大閘蟹最著名,體重沉的超過250克,青背白肚,金爪黃毛,蟹肉肥嫩,蟹黃豐碩、蟹油充盈,鮮美異常。

選購河螃蟹有4條切記:

①切忌買死蟹:河蟹平時棲息於江河湖沼周圍的泥岸和泥灘上的洞穴內,喜食動物屍體,消化道內含有大量細菌。河蟹死後,各種細菌會乘虛蜂湧而上,蟹肉迅速腐敗變質;因此,切記勿買死蟹。

②鑒別雌、雄蟹:雌蟹腹部呈圓形(團臍),雄觸腹部呈三角形(尖臍),每年秋季,江河湖泊中的河蟹遷移到河口進行交配,形成漁汛。俗話說,“九月圓臍十月尖”,“九雌十雄”,意思說九月雌蟹最肥鮮,十月雄蟹最肥美。所以買蟹要講究時機,九月河蟹剛一上市,以買雌蟹為宜,這時雌蟹蟹黃豐滿,過了個把月,以買雄蟹為最佳,那時雄蟹膏脂滿亮,營養價值高。

③挑選活力強的河蟹:其特點是:皮色青褐發亮,蟹鉗夾力大。手觸蟹眼,蟹鉗立即反應,拉扯蟹腳,蟹腳能有力縮回。十肢矯健,放在地上能較快爬行。把蟹肚朝上,蟹身能迅速翻背。蟹鰓咕咕有聲。河蟹吐沫是因呼吸所致。當它被捕撈出水後,鰓內殘存的水和吸入空氣混為一起,變成泡沫吐了出來。

④選擇體肥肉厚的河蟹:螃蟹的肥瘦不在個的大小,有時蟹體很大,但肉質空虛。先用手掂量,通常以150~200克重的為好。其次掐捏蟹腿,掐不進的說明蟹肉飽滿。最後看後腿殼和胸蓋處的裂縫大小,俗稱看頂殼不頂殼。肥蟹的裂縫較大,如韭菜厚薄,縫小的蟹肥,無縫的是瘦蟹。

④海蟹:選購海蟹時主要從外殼顏色、蟹體重量、蟹腿和蟹鉗等幾個方麵去鑒別。

質量上乘的海蟹,背麵為青色,腹部為白色,並有光澤;用手掂其重量感到發沉,按頭胸甲兩側感到殼內堅實;對著陽光透視蟹殼兩端,可見到內部有粉紅色蟹黃;觸腿、蟹鉗挺硬,與蟹體連接牢固。質量次的海蟹,背麵呈青灰色,腹部為灰色,用手掂時感到輕飄,按頭胸甲兩側感到殼內不實;透視蟹殼兩端,見不到內部有蟹黃;蟹腿、蟹鉗鬆軟並容易脫落。質量嚴重不佳者,背麵發白或微黃,腹部發黑;頭胸甲兩側空而無物,蟹腿、蟹鉗均易自行脫落。

⑤海蜇:海蜇屬海洋腔腸動物,因體內含水達90%以上,所以捕獲後需用明礬和食鹽進行加工,以促其脫水,海蜇皮是鮮海蜇的傘蓋加工而成的,鮮海蜇的口腕部分經加工即為海蜇頭。

選購海蜇皮時,應先觀察其外表顏色。由於海蜇種類、產地不同,海蜇皮的顏色也略有不同。凡呈現白色、乳白色、淡黃色,表麵有光澤的質量好。如呈現灰白色、茶褐色,有血衣、紅斑的質量差。其次觀察外表形狀,凡呈自然圓形,中間無破洞,不破邊,厚薄均勻的質量好,如形狀不完整、有破碎現象,片張小且厚薄不均的質量差。最後要聞其氣味,凡原料新鮮並及時加工的海蜇皮應無腥臭味,有腥臭味的不能購買。另外,海蜇是涼拌的原料,要求質地脆嫩。凡咬時發出響聲,口感脆滑,並帶有韌性的質量好,如不脆、無韌性的質量差,購買時一般無條件檢查其脆性,可先少量購買,如果食之滿意,再重複購買。

挑選海蜇頭時,可用兩個指頭將海蜇頭拿起,如果容易破裂、肉質發酥的就不能買。然後,聞其氣味,觀其顏色,變質的海蜇頭不僅有濃烈的腥臭味,而且呈紫黑色。凡朵大瓣完整,呈黃色或棕黃色,肉質堅實韌性好,無湯,無異味,食之脆嫩的質量好。

⑥海參:海參屬於海參綱的棘皮動物,生長在海藻豐富的細沙海底和岩礁底。海參過去主要依靠人工潛水尋找捕獲,費工費時,捕獲量少,成本昂貴,加之海參味美,營養豐富,所以曆來為名貴的海味品。

海參有許多品種,市場上常見的有刺參、梅花參、大烏參、黃玉參、方刺參、白石參、克參等。我國北方主要產刺參,又名灰參,500克幹貨可水發3500~4000克,皮薄肉細,刺多而挺,外形漂亮,風味上乘。海南島產的梅花參有“海參之王”的美稱,最大的長12米,體大肉厚,刺多而尖,風味略遜於刺參。有些海參體麵光滑無刺,如白石參、克參等。有的形似花瓶,如花瓶參等。

選購海參時,首先要進行品種選擇。大烏參、刺參、梅花參、黃玉參等品質較佳;方刺參、白石參、明玉參等品質一般;光參、克參、烏蟲參等品質較次。其次,通過觀察海參體形大小,肉質厚薄,體內有無沙粒,是否純幹等進一步鑒別質量。優質海參個大體重,肥實飽滿,有刺者刺挺拔不缺,無刺者體條順直,純幹,味淡,體內有沙粒或有殘破者質量差。

海參水發後不宜久放,久放不僅重量減少,而且會變糟變質。購買水發海參要選擇外表挺實、肉質爽滑有彈性、體內幹淨無沙的。凡外皮厚硬粳韌未發透,或肉薄鬆泡酥爛,或沙粒未盡者均為次品。

⑦活貝類:鮮活的蛤、蟶、赤貝、田螺等貝類顏色鮮明濕潤,殼體完整無損,或雙殼緊閉,用手掰不開,或自動裂開,稍有觸及立即閉合。活文蛤互相敲擊時發出實聲。大量堆存的活赤貝發出絲絲的響塊。將田螺放入水中,活品立即下沉,用手壓厴部(螺類殼口圓片狀的蓋)有反應。活貝類剝開時肉體呈白色,並流出透明的液體。

死的或將死的貝殼,用手掰殼時極易掰開,也有的自動張開口,觸動時無反應,不閉合。死田螺浮於水麵不下沉。死文蛤用手晃動有水響聲,互相敲擊時發出空洞聲。凡剝殼觀肉時流出渾濁汙穢液體的是變質貝類,不能食用。

如果貝類生活在受汙染的水域中,體內常常帶有汙染物,如毛蚶曾經傳播過甲肝病毒,所以貝類烹製時要充分加熱,不能生食或夾生食用。

⑧蛋品類:蛋類包括生蛋及鬆花彩蛋(皮蛋)、鹵蛋及糟蛋等。生蛋可分為雞、鴨、鵝蛋。新鮮的蛋外殼潔淨,表麵粗糙,無特殊光澤。用手搖動,不發出聲音。透過燈光觀察時內部則呈完全透明狀,蛋黃輪廓明顯且無斑點,亦無紅色的變質陰影。

鬆花彩蛋以型大、蛋質柔軟、蛋白黑而透明、蛋黃帶有綠色者為佳。

蛋皮灰白並帶有少量灰黑色斑點的最好,皮色越黑則質量越差,把鬆花彩蛋放在手中上下輕輕掂起,蛋落下時有彈性顫動感的為好蛋,彈性越大越好;用食指敲打蛋的小頭,感到有彈性顫動的為好蛋。

鹹蛋去殼,以色白而有光澤、蛋白細嫩、蛋黃鬆軟者最佳。

糟蛋以蛋黃幼嫩,蛋白呈稀糊狀,蛋質充實而形狀、氣味良好者為佳品。

⑨鮮禽蛋:新鮮禽蛋的蛋殼表麵光潔,顏色鮮明,殼上麵有一層白霜。這是因為在蛋灰殼膜的外表有一層水溶性黏蛋白組成的外蛋殼膜,它是由一層無色透明的膠質性黏液幹燥而成,故呈霜粉狀。如果是孵過2~3天的無精蛋,外殼發亮、變質,但仍可食用。陳蛋殼稍暗,表麵光滑,黴蛋的蛋殼表麵還有灰黑斑點或斑塊。臭蛋蛋殼較髒,外殼發烏,嗅起來有臭味。

新鮮的拿在手裏發沉,有壓手的感覺。孵化過的無精蛋光滑、分量較輕。次劣蛋由於在貯存過程中營養成分及水分不斷地損失,所以分量輕。黑貼蛋和黴蛋外殼發澀。

將蛋拿在手裏相互滑動輕碰,好蛋發出的聲音實,似碰擊磚頭聲;陳蛋有空洞聲;裂紋蛋發啪啪聲;貼皮蛋、臭蛋似敲瓦碴子聲。

利用日光或燈光進行照看,新鮮禽蛋氣室小而且位置固定,蛋黃完整,位於蛋的中央,不來回移動;蛋白無色透明,沒有任何斑點和斑塊;係帶在蛋黃兩端呈淡色;看不見胚脂。陳蛋、次劣蛋由於長時間貯存,水分和營養成分不斷損失,所以用燈光照時,可以發現氣室比新鮮蛋的氣室大。陳蛋的氣室比鮮蛋稍大,蛋黃的暗景明顯,靠近蛋殼。次劣蛋,包括貼皮蛋、散黃蛋、黴蛋、臭蛋等,燈光照時,可明顯地看出貼皮蛋蛋黃浮貼於蛋殼上,貼殼處帶紅色是紅貼蛋,貼殼處帶黑色是黑貼蛋。紅貼蛋可以食用,黑貼蛋不能食用。散黃蛋蛋黃似雲彩。黴蛋是被雨淋或受潮以後發黴的蛋,燈光照時,蛋內有灰黑色黴點或黴塊。輕度黴蛋,除去黴點黴塊仍可食用,嚴重的黴蛋不能食用。臭蛋又叫老黑蛋、腐敗蛋,燈光照時,全蛋不透光,呈灰黑色,有惡臭味,這樣的蛋不可食用。此外,還有白蛋和熱傷蛋。熱傷蛋的氣室較大,胚胎也有所增長,但無血絲、血筋,可以食用。白蛋就是經過孵化的蛋,胚胎已有所發育,輕者可見血線和血塊,這種蛋可以食用。

把蛋放入水中,浮起來的是壞蛋,沉下去的是好蛋;尖頭朝上的是壞蛋,尖頭朝下的是好蛋。

4幹物材料的識別與選購

幹物材料有幹燥蔬菜類與山珍海味類。

(1)幹燥蔬菜類:幹燥蔬菜的種類頗為繁多,一般以幹而輕、形狀整齊、色澤新鮮,無腐爛、發芽、蟲蝕及雜質者最佳。

①銀耳:質量好的銀耳,耳花大而鬆散,耳肉肥厚,色澤呈白色略帶微黃,蒂頭無黑斑或雜質,銀耳朵形較圓整,大而美觀。如果銀耳花朵呈黃色,一般是下雨或受潮烘幹的,質量雖不受影響,但應降一等。如果耳肉略薄,銀耳朵形圓整,蒂頭稍帶耳腳,則列中等。如果銀耳色澤呈暗黃,朵形不全成殘狀,蒂頭不幹淨,甚至呈黑斑狀的爛銀耳,則屬於質量差的等外品。質量好的銀耳應幹燥,無潮濕,清香無異味,但有的銀耳色澤晶瑩,是用硫磺熏白的,存放半月仍會變成黃色,如用嘴嚐則有明顯刺辣感。銀耳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如果保管不當,銀耳顏色變黃,一旦受朝長久就會發黴變質,不能再食用。新鮮銀耳,一般聞時無酸味或其他氣味。

②玉蘭片:玉蘭片是冬筍和春筍加工的幹製品,一般作為輔料配在菜肴裏。可從以下方麵挑選:

看色澤:質量好的玉蘭片,表麵光潔,顏色呈玉白色或奶白色。質量差的玉蘭片表麵萎暗,色澤不勻,如玉蘭片深黃或有焦斑的,係烤焦所致。

量尺寸:一般長度短、闊度小的質嫩,如一級品尖寶,長不超過8厘米,闊3~4厘米;二級品冬片,長不超過12厘米,闊4厘米左右。

驗水分:片體幹、手捏片身無黏感覺的為上品;手捏發黏的過潮,易變質。

③木耳:木耳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人們喜愛的副食品。選購木耳時可用眼看、手摸、嘴嚐的方法。

質量好的木耳,看上去朵大而薄,朵麵烏黑光潤,朵背略呈灰色。用手摸摸,幹燥、分量輕;用嘴嚐時清香而無怪味。

摻假的木耳,看上去朵厚,朵片往往粘在一起,用手摸,有潮濕感,分量較重;用嘴嚐,如有鹹味,則說明木耳已被鹽水泡過;如有澀味,則說明木耳已被明礬水泡過;如有甜味,則說明木耳用糖稀拌過。這些摻假的木耳的分量較正常的木耳重,有的甚至重1倍以上。

(2)山珍海類:山珍海味類的選購要依材料的產地與品種加以鑒別,具體如下:

①燕窩:燕窩又叫燕菜,是一種金絲燕的窩,主要產於東南亞地區,我國廣東、海南等地亦有出產。金絲燕是兩燕科的鳥類,以小魚、海藻為食,群棲在海島陡峭的懸崖絕壁上。燕窩非同一般的鳥窩,它是由金絲燕體內的半消化物及消化液絲絲縷縷膠結營築的窩巢,形似半月,色似生絲,含有很高的蛋白質,還含有脂肪和多種維生素。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拾遺》中稱,燕窩“味甘淡平,大養肺陰,化痰止咳,被而能清,為調理虛損勞瘵之聖藥”。燕窩資源有限,又產於海島懸崖之上,人跡罕至,采集極困難,因此價格昂貴。

燕窩按照金絲燕築窩的次數及質量特點分為白燕、毛燕和血燕3類。金絲燕首次築的窩稱為白燕,窩體光潔,色白或微黃,透亮,厚足,毛羽少,根小而薄(附著於岩壁的一麵叫燕根),漲發時膨脹性大,略有清香,品質最優,古代列為貢品,故又稱“官燕”、“貢燕”。如果第一次造的窩被采走後,金絲燕為棲身和孵卵,會第二次築巢,這種巢稱為毛燕。此時由於唾液已消耗較多,金絲燕隻好用身上的絨毛混合半消化食物、唾液等營造燕巢,所以毛燕含雜質較多,色暗雜,品質較差。如果金線燕第二次失去窩巢,它還會第三次辛勤築窩。這時它的唾液幾乎已耗盡,吐出的膠質帶有血絲,把窩巢染紅,故第三次的窩稱為血燕。血燕夾有絨毛、毛梗,壁薄,質最差。

選購燕窩時,以隻形完整無缺,碗大壁厚,身分幹燥,色潔白,有光澤,根腳小,雜質少的為好。如色澤黃或灰或紅,囊壁薄、毛羽多的質量差。如發軟說明已受潮,質量降低。

②魚翅:魚翅是用鯊魚的鰭幹製而成的。魚翅雖是宴席上的佳肴,但是其本身並無特殊風味,主要食用的是膠性的翅筋,烹調時特別需要多種上等輔料眾星捧月,還要借助於高超的烹飪技藝。魚翅菜數以百計,例如魚翅燴人參,汁濃味厚,珍品薈萃;蟹黃燴魚翅,蟹鮮翅軟,滑嫩適口。

購買魚翅首先要了解魚翅的品種類別。魚翅按原料鯊魚活動的海域分為熱帶魚翅、溫帶魚翅和寒帶魚翅,其中以黃白色的熱帶魚翅品質最佳,青色的寒帶魚翅較差。魚翅按部位分為披刀翅、青翅和勾尾翅。披刀翅呈三角形,是用鯊魚的背鰭製成的,翅中有一層像肥膘一樣的肉,翅筋層層排列在肉內,膠質豐富,質量最好。青翅是用鯊魚胸鰭和腹鰭製成的,呈長三角形,板麵一麵凸,一麵凹,凸的呈青色,凹麵呈黃白色,肉多翅少,質量中等。勾尾翅呈叉形,是用魚尾製成的,皮厚肉筋少,質量最差。魚翅按加工方法分為淡水翅和鹹水翅,淡水翅質量優於鹹水翅。魚翅按形態完整與否分為排翅和散翅,漲發後體態完整的為排翅,品質好。漲發後散成一條一條的為散翅,品質較差。我國魚翅主要產於廣東、福建、台灣等地,進口魚翅的原產地有日本、菲律賓、泰國等地,其中以菲律賓的呂宋黃肉翅最為名貴,色金黃、根淨、肉裹筋,烹調後翅軟綿糯,口味尤佳。

購買魚翅時除了要注意類別選擇外,還要在同類別中擇優選購。一般以翅板大而肥厚,不卷邊,板皮無皺褶,翅針粗,基根皮骨少,肉潔淨,外表無疵點,無血汙水印者好。

另外,還要注意下述問題:

重板翅:冬季生產時,無法用日光曬幹,故采用烘幹法製成,成品色澤黯滯,質地堅硬,泡發時表層沙粒難以除盡,不宜購用。

夾沙翅:如捕獲鯊魚時不慎弄破翅的外皮,會使沙粒陷入翅肉中。夾沙翅幹製後外表有沉陷的皺紋,泡發後沙粒不易除淨,往往隻取翅筋作散翅用。

石灰筋:魚翅中夾雜有白色石灰樣物質,食之堅硬難以下咽。有石灰筋的翅,色灰白而蒼老,形體較大,翅筋較粗,這種魚翅不宜購用。

油根翅:魚翅保管不當返潮後,刀割處發生腐爛變質,翅根部呈現紫紅色,有似幹未幹的油漬現象,並有腥臭味。這種翅質量差,如購買後發生此類問題要盡快食用,以免變質加劇。水發加工時要將油根切除,否則影響食用。

弓線包:翅中夾有細長的芒骨,質硬不能食用,芒骨越多,質量越差,水發時要剔除。

魚翅保管時一要防潮,二要防蟲,蛀蟲不咬翅身,專蛀翅根上的鯊魚肉。如發現生蟲,可用敲打的方法敲掉蟲子。量多時,也可采用硫磺熏蒸的方法。

③魚肚:魚肚以廣肚(廣東產的魚肚)為最高級,透明而無黑色血斑,有極大的膨脹性。

黃魚肚的用途廣泛。上級品整體渾厚,幅寬,色澤透明,無黑色血跡,具有強大的膨脹性。幅寬不夠者屬於次級品。

另一種名為搭片者,是由幾張小魚肚片貼合而成的大魚肚片,色澤不透明且膨脹性不大,屬於最低級品。鱉魚肚色白均勻者,膨脹性強,灰色有斑者膨脹性小。

魚肚的品極鑒別非常簡單。一般以膨脹性大而具有厚度、色澤透明者為上品。膨脹性小而質薄、顏色不透明者為次級品。呈黑色的魚肚可能已變質,故不適於食用。

④魚唇:魚唇,又稱魚頭,常見的魚唇有鯊魚唇、鱘魚唇、鰉魚唇。魚唇的質量和產地有很大關係,國產貨鰉魚以唇張大、體厚無殘肉者為上品。例如,我國台灣和石島產的形態基本相同,體積較小,而浙江、福建產的大多數原隻不劈形態,如犁頭質量較次,劈片者為上品。進口貨暹羅產的最好,特點唇厚、呈青灰色、質幹,係原隻魚頭從下顎劈開腦殼而頭皮仍相連,形狀像把扇子,每張魚唇約1000~1500克重,質地特好,泡發率較高,每500克幹唇可發875~1000克。

⑤海參:海參品種繁多,一般以體形大、肉質深厚、無沙粒者為上品,體積小、肉質薄、腹未剖開者(腹中有沙粒)為次級品。

⑥幹貝:形狀渾圓而完整,具有些微光澤者為上品。色呈淡黃而體積小,或形狀不齊者為次級品。呈濃黑色或黃黑色者為劣品。

(三)烹飪材料的貯藏與保鮮

1存放大米

(1)花椒防蟲存米法:花椒具有特殊的刺激性香味,是一種自然抗氧化物。①取花椒30~40粒,放入鍋內。鍋內放入適量清水,以稍多於浸泡存米布袋的水量為宜。②加熱。待水涼後,將存米布袋放入水中浸泡5分鍾。取出晾幹後裝入大米,可防止大米生蟲、黴變。用透氣性較好的紗布、薄布將花椒包成若幹個小包,均勻地放在米袋的各個部位;再把米袋的口部係緊,將整袋大米放在陰涼通風處,也可起到同樣的效果。

(2)塑料袋無氧存米法:①取透氣性較差的無毒食用塑料袋若幹個,將每兩個塑料袋套在一起備用。②將大米鋪在陰涼通風的地方晾幹,裝入套在一起的兩層塑料袋內。③盡量裝得滿一些。裝好大米後用手將袋口殘餘的空氣擠掉,用繩拴緊袋口。由於塑料袋內空氣稀少,大米都已幹透,塑料袋透氣性差隔絕了大米與外界環境的“交流”,因此,可使袋內大米長期保存。

(3)海帶吸濕存米法:曬幹的海帶具有柔緩的吸濕能力,且兼有抑製黴變和殺蟲的功能。存放大米時可將占大米重量10%的幹燥海帶和大米一起裝入米袋內,由海帶將大米外表的水分吸幹,防止大米生蟲或變質。通常1個星期之後,大米中20%的多餘水分和70%的各種菌類便被海帶吸收。因此使用此法時,最好每星期將海帶取出曬幹,然後再放入米中,即吸濕的海帶可反複使用。

(4)甲魚骨髓存米法:將甲魚殼內的骨髓用細鐵絲捅出,用幹淨的溫水將其洗淨、晾幹,然後用紗布包好後放入米袋內,可防止大米生蟲、變質。若將甲魚殼或螃蟹殼曬幹後直接放入大米中,也可起到防止蛀蟲和螞蟻的效果。

(5)大蒜辣椒大料存米法:把大蒜去皮後與大米混裝入袋,或把辣椒掰成兩段、把大料拆散與大米共存,也可起到滅菌、驅蛾、殺滅活粉蟎的效果。

(6)“袋”加“缸”存米法:越是好大米,越不易存放。可將好大米攤曬後放於口袋內,紮緊口,然後放入米缸,並將米缸置於幹燥、通風處。入夏後,濕度隨氣溫的升高而增大,“袋”、“缸”內的大米常由內向外、由中間向米袋兩端發熱。此時,每隔10天,宜將大米從“袋”、“缸”中倒出來,通風、散熱、降溫,然後重新收藏。

(7)白酒殺菌存米法:①在春末夏初之前,將大米裝入米缸或其他可以密封的容器內。②取一瓶白酒,開蓋後瓶口高於米麵,將酒瓶插埋在大米的中央部位。③封閉容器。因大米微弱“呼吸”後,容器內的空氣越來越少,白酒中揮發生的乙醇氣體便可起到消毒、殺菌,防止大米生蟲黴變的作用。

2存放麵粉

首先不要將新舊麵粉合放在一起,麵口袋要經常清洗,並在陽光下曬幹。麵缸應放於陰涼、通風處。經常把手插入麵裏摸一摸,如發熱要設法降溫。如生蟲,可把麵粉放在一個不透氣的容器裏,取新鮮無毒樹葉(最好是楊樹葉),放在糧食表層,然後用幾層報紙將容器糊起來(如用口袋,則將袋口紮緊),這樣密封三四天即可殺死蟲卵。

3貯存綠豆

綠豆未生蟲時,可用開水浸泡1~2分鍾,把綠豆中的蟲卵殺死,曬幹後用罐子密封保存。已經生了蟲的,用此法處理,也可防止再生蟲。

為了使綠豆夏季不遭蟲蛀,可用以下方法進行處理:

用微火將鐵鍋燒熱(火不要太旺),然後把綠豆放入鍋內,不斷翻動綠豆,使其均勻升溫50℃左右。這一溫度可用手感測試,即炒至用手摸綠豆感到很燙手,但又能忍耐得住程度,約炒5~6分鍾後,趁熱將綠豆倒入小型缸或壇內,以盡量裝滿少留空隙為宜。然後木蓋下墊雙層細布,把缸或壇口蓋嚴,密封保存。經過這樣加熱處理後,潛伏在綠豆中的綠豆像幼蟲的蟲卵即被殺死,而且不影響綠豆的色、香、味,也不會出現“鐵豆”——煮不爛的情況。貯存中每次取用綠豆後,要及時把蓋蓋嚴。

4貯存大白菜

大白菜是我國北方的主要秋菜。每年冬季來臨之前,家家戶戶都要貯存白菜。貯存大白菜應注意做到如下幾點:

(1)選擇耐貯的晚熟品種,如小青口、核桃紋、抱頭青、擰頭青等。這些品種的特點是結球緊實,抗病、耐寒力強,適於冬貯。

(2)新買回來的白菜,水分大,須晾曬3~5天,白菜外葉失去部分水分發蔫時,再撕去黃葉,堆碼。

(3)居民住戶可利用空房間、樓道、陽台等地堆碼白菜。堆碼時要留空隙,最好菜頭朝外,菜根朝裏。外界溫度高時,可不必覆蓋。氣溫下降時,要用草席、麻袋、塑料布遮蓋,以防白菜受凍。

(4)要勤翻倒,勤檢查。氣溫較高時,翻倒的要勤些,一般5~6天翻倒1次。氣溫下降時,可延長到15~20天翻倒1次。若發現白菜已經受凍,可把菜放到比較涼的屋子裏回暖融化。千萬不可調溫回暖,因溫度過高會發生水爛。

5貯存蘿卜

蘿卜坑藏,可由當年霜降貯藏到來年立夏,約半年時間。貯藏後的蘿卜品質變好,青脆可口,糖分增加。貯藏方法如下:

選擇幹燥地勢,東西向挖坑,坑深60~80厘米,上口寬13米,下口寬14米,長度不限,將挖出的土放在南邊,築成1米左右的一座土牆,以便擋住日光照射,坑底成慢坡形並要平整,在坑內南邊牆角挖一個小坑,並在坑角上立一塊高35厘米左右的木板,以便檢查坑內存水,如坑內積水時,應及時掏出。

蘿卜入坑貯藏時,應挑去有病蟲害和破傷的,並將蘿卜纓用手擰淨,然後再下坑,厚度不能超過33厘米,放平整,每隔一段立一高1米、粗16厘米的草把,以便通風換氣。然後在擺好的蘿卜上麵潑水,以蘿卜上下濕潤為限,隨即蓋3厘米左右的濕土。氣溫高時,每5~6天晚間潑一次水,以濕潤上麵即可,以後天氣寒冷即上土,最冷時,就把草把子拔掉。上土的厚度要超過地麵25厘米,四周要超過35厘米。

6貯存竹筍

竹筍同其他鮮貨一樣,存放不當,容易失去水分,使其幹癟質老,影響食用效果。但是,以下幾種貯存方法卻可使竹筍保持其肥嫩、鮮美的特點。

(1)沙藏法:取一容器(木箱、紙箱或鐵木桶),底部墊6~10厘米的濕黃沙,將完好無損的竹筍尖頭朝上排列在容器中,然後將不粘手的濕沙倒入並拍實,濕沙要埋住竹筍6~10厘米,然後將容器置於陰涼通風處。這種方法可使竹筍貯存30~50天,最長可達2個月以上,而且保鮮效果也比較好。

(2)封藏法:取酒壇或沿口完整的陶土罐或缸一隻,將無破損的竹筍放入,並用雙層塑料薄膜蓋口紮緊;或取不漏氣的塑料袋,裝筍後紮緊袋口。此法可使竹筍保鮮20~30天左右。

(3)蒸製法:將竹筍剝殼洗淨,個大的要對半切開,放置蒸鍋中蒸熟或放入清水鍋中煮五六成熟以後撈起,攤放在籃子裏,掛在通風處,可以保鮮1~2周。這種方法適宜保存有破損的或準備近期食用的竹筍。

7貯存青椒

將選好的青椒,柄向上放進缸內,撒上一層細沙,掩住青椒為好,然後再擺青椒,再撒沙,直到裝滿。上麵再撒些沙子,蓋上草簾或牛皮紙,然後放在陰涼地方。在零度氣溫下可存放2~3個月。

如數量不多可用堿液浸製。方法是將5%的純堿水加熱至90℃左右,將青椒剖開去籽浸泡4分鍾取出晾幹存放。食用時溫水稍浸即可。

將新鮮辣椒均勻地埋在草木灰裏,可長久不壞,嚴冬亦能吃鮮椒。

8貯存馬鈴薯

購買馬鈴薯時,要挑選外形完好、平滑堅實、芽眼少、無裂痕、無撞傷、無軟爛、沒有變色的。不要選“綠色”的馬鈴薯。

馬鈴薯性喜低溫,適宜貯藏溫度為1℃~3℃,如果低於0℃時,易受凍害;而高於5℃時,又易抽芽,使澱粉含量大大降低,又產生有毒的龍葵素。因此,在貯藏馬鈴薯時,應控製好貯藏溫度和增加二氧化碳的積累,使其保持較長時間的休眠,延長貯藏期。

9貯存番茄

番茄大量上市時,挑選青熟或半紅的放進食品袋。30厘米至40厘米大的食品袋,約放3500克左右,紮緊袋口,放在陰涼通風處,每隔1天打開袋口1次,並揩去袋內的水和泥,5分鍾後再重新紮緊袋口。以後可陸續把紅熟的取出食用。待全部轉紅後,就不要再紮緊袋口。此法可貯存1個月左右。如秋番茄用此法貯藏效果更好,可使整個冬天有鮮番茄吃,但換氣時間要隔3~7天1次。

10貯藏胡蘿卜

貯藏胡蘿卜,應挑選剛剛收獲、不老不嫩、不蔫不爛、處於充分飽滿狀態的胡蘿卜,不須洗滌,直接貯藏。

胡蘿卜喜好低溫濕潤的環境,適宜的貯藏溫度是0℃~3℃,適宜的濕度為90%~95%。在適宜的貯藏條件下,胡蘿卜就能經久耐藏。

家庭貯藏胡蘿卜的方法如下:

在溫度較低的室內,10℃以下(最好是0℃~3℃),把經過挑選適宜貯藏的胡蘿卜在地麵上堆成堆,注意不要緊貼牆壁。在堆外方的胡蘿卜頭向外根向內,成行排列。在堆內的胡蘿卜可散放。如果擔心堆外方的胡蘿卜水分容易蒸發,可用容器盛些水,放在室內,或經常在室內灑些水。用這種方法貯藏胡蘿卜,一般可存3個月左右。

去皮胡蘿卜最好放在幹燥的器皿中,上蓋濕布。但保質貯存時間不超過3小時。

11貯存冬瓜

挑選不腐爛、無碰傷、並帶有一層完整的白霜的冬瓜,放在陽光照射不到的、幹燥的地方,瓜下放上草墊或木板,這樣便可以保存4~5個月。

12貯存幹豆角

夏季豆角較多且便宜,可將幹豆角存放到冬天缺菜時食用。貯存幹豆角的方法是:

將新鮮豆角摘去筋蒂,用水洗淨後放進鍋裏蒸一下,然後用菜刀切長條段,掛到繩子或攤在木板上晾曬,幹透為止。然後將幹豆角拌少許精鹽,裝在塑料袋裏,放在室外通風處。吃時,用開水洗淨,溫開水浸泡,待泡軟後撈出控幹水分,再做菜時,味道仍很鮮美。

13貯存紅薯

紅薯很怕冷,當溫度過低時,就可能受凍,形成硬心,蒸不熟、煮不爛;如溫度長期高於18℃以上,又會生堿。因此,最好把貯存紅薯的房屋室溫掌握在15℃左右,不要使溫度忽高忽低。紅薯受了潮濕,很容易引起病菌侵害,造成腐爛,尤其是那些表麵有機械性損傷的紅薯。因此,在貯存前,應將紅薯在陽光下晾曬幾小時,以減少傷口水分,促進愈合。貯存時,最好把紅薯放在透氣的木板箱內。如沒有木箱,在堆放紅薯的地方和靠牆處,應墊上木板,薯堆上再蓋些東西,以防受潮經濕。在溫暖的白天裏,要適當打開窗口通風換氣,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但要防止冷風吹入。

紅薯還可用脫水法貯存。即把紅薯蒸熟後,每塊切成3~4片,放到房上或向陽、幹燥、通風的地方晾曬。紅薯蒸熟後,水分蒸發慢,需較長時間才能曬幹,晾曬時應注意不要讓紅薯片受雨淋。曬幹後,把紅薯片放在室內幹燥地方保存起來。吃前用水洗泡一下再加工食用。

14韭菜、韭黃保鮮

韭菜、韭黃容易變幹或腐爛,可用下法存放。

用細繩將韭菜捆好,根朝下放入冷水盆中,可保存3~5天。

此外,韭黃、青韭、青蒜等買來後,一時吃不完,可用帶幫的大白菜葉子包住捆好,放在陰涼處,能保存一段時間。

15貯存茄子

茄子肉質細嫩致密,表皮有一層蠟質。茄子一旦著了雨水或表皮磕碰損傷,外層的蠟質就被破壞,致使微生物侵入茄肉內部引起腐爛變質。

貯存茄子時,要仔細挑選,把表皮損傷或著了水的茄子選出,把留下的好茄子放到陰涼、幹燥的地方,這樣茄子就能久存些時間。

16西紅柿保鮮

西紅柿是營養豐富的食品,用如下辦法可以保鮮:

(1)將西紅柿洗淨後切成長條,塞入酒瓶(或其他有皮塞的小口瓶)內,塞到九成滿時即可。

(2)蓋上瓶蓋(事先把鐵蓋紮一小孔,再放好皮塞)然後用六號注射用的針通過小孔插入皮塞中(針頭與西紅柿間需有一點空隙,以免堵塞)。

(3)將瓶子放入蒸鍋,鍋底放冷水,蒸40分鍾(煤氣爐25分鍾)左右,達到高溫滅菌的目的。

(4)揭鍋後,迅速拔出針頭,用膠布貼住針眼,然後把瓶倒置在蠟汁中浸2次,達到完全密封,按此法保存,1年後打開,西紅柿仍像采摘時一樣新鮮。

17貯藏柿子椒

柿子椒個大,肉厚,營養豐富,深受大家歡迎,但很容易失水萎蔫。

貯藏中的主要問題是防止失水。因此,隻要把它放在食品袋內,袋口不密封,半月仍能保持新鮮。柿子椒怕冷,貯藏溫度以10℃左右為宜,低於8℃易產生凍害。

18貯存豆腐

剛買回的豆腐用清水衝洗後,放在幹淨的盆裏。將食鹽化在沸水裏,待冷卻後倒入放豆腐的盆裏(以全部浸沒為好)。這樣處理過的豆腐放半個月也壞不了。

19貯存香菇

香菇是我國南北盛產的一種高等食用菌,營養成分高,有很高的食用價值,但夏季生長的香菇易生蟲,保管不慎,到秋季全部會被蟲蛀空,下麵介紹一種貯存方法:

將香菇放在陽光下曝曬,曬至下午幹燥時,將香菇裝入塑料袋內,噴幾口白酒或酒精,紮緊袋口,不使其露氣。這種貯存法可以保證香菇幾年不生蟲,可隨時食用。

20貯存黃花菜

黃花菜最適宜放在能夠密閉的瓷壇、餅幹罐或玻璃瓶內,壓緊蓋嚴,放在避光、幹燥、通風的地方保存。如貯存期天氣幹燥,過一段時間可以敞開蓋子散去潮氣;多雨季節,一定要嚴密蓋緊,防止吸潮而發黴。

21保存鮮蘑菇

鮮蘑菇含水分多,組織柔軟,容易變質。一般家庭可采用清水和鹽水浸泡法來保持蘑菇新鮮,這樣可以隔絕空氣,使蘑菇變色減慢,體態豐滿。它適合短期貯存,但要注意不能使用鐵質器皿及含鐵量高的水浸泡,否則蘑菇容易變黑。

將鮮蘑菇放入06%的鹽水中浸10分鍾左右,撈出瀝幹,裝在塑料袋裏,可保鮮3~5天。

22貯存銀耳

銀耳宜放在潔淨、幹燥能密閉的壇、罐、瓶等器皿內,置幹燥、通風的地方貯存。如果發現銀耳受潮變軟,應該及時取出來放在透風處將其吹晾、陰幹,仍存放在密閉的器皿內貯存。切忌將受潮變軟的銀耳放在日光下暴曬或用石灰來吸潮。

23貯存海味幹貨

(1)“暴露”貯存法:由於購來的海味幹貨(如蝦皮、海米、魚片、海帶等)都含有潮氣,容易發黴變質,所以應將其放於陰涼通風處陰幹。然後分別用幹淨的白紙包好,白紙上紮幾個通風小孔,放入懸掛在通風避光的竹籃內“暴露”保存。

(2)蔥蒜貯存法:取幹淨陶罐一隻,將剝好的大蔥和大蒜一起鋪在罐底。然後,把海味幹貨放在罐內,再在最上麵碼一層蔥葉,蓋嚴。可長期保存罐內物品。

24存放活魚

(1)巧貼魚眼:魚眼內的視神經後麵有一條“死亡腺”,死亡腺離開水便會斷裂,而活魚也因此而死亡。為防止死亡腺斷裂,可取浸濕的軟紙貼在活魚的眼睛上,使活魚的存活時間延長三四個小時。

(2)白酒“醉”活魚:可取白酒一瓶,向活魚嘴中滴灌幾滴白酒。當活魚“醉”後,便可將其放回水中,再將盛水的容器放在陰涼通風、黑暗潮濕的地方,讓活魚“小睡”一會兒。這樣可延長活魚存活時間。

(3)巧用細鐵絲:取一根細鐵絲,一頭從魚肛門處穿入並拴住,另一頭穿透魚唇,使活魚變成一個半月形。然後,把魚放入水中,可有效地節製活魚在少量水中的掙紮程度,延長活魚的生存時間。

25泥鰍保鮮

冷凍貯藏的泥鰍,可以複活。辦法是:把活泥鰍用清水漂洗一下,撈入一個不漏氣的塑料袋裏(袋內先裝一點水),將袋口用橡皮筋或細繩紮緊,放進冰箱的冷凍室裏冷凍。長時間存放,泥鰍都不會死掉,隻是呈冬眠狀態。烹製時,取出泥鰍,放進一盆幹淨的冷水裏,待冰塊融化後,泥鰍又很快複活,將其烹製成菜,鮮香味美。

26存放活蟹

可用冰箱來貯存活蟹,首先將冰箱底部的抽屜盒取出,把需要貯存的活蟹放在盒內,讓蟹呈自由狀態,撒些蟹喜歡吃的食物(如黑芝麻),這樣貯藏的河蟹3~5天也不會死。

27貯存鮮蛋

可把鮮蛋豎放,這樣有利於貯存。這是因為,蛋黃的比重比蛋白小,把雞蛋橫放,蛋黃就會向上浮,時間一長,蛋就變成了貼殼蛋。要是把雞蛋豎放,將大的一頭向上,因為蛋頭有一個氣室,裏麵有氣體,即使蛋白變稀以後失去了對蛋黃的固定作用,蛋黃向上浮,也不會貼近蛋殼,因而不易形成貼殼蛋。

28保存啤酒

啤酒越新鮮越好。所以,買回來啤酒,最好盡快飲用。如需要保存應注意切忌將啤酒放在陽光直射或溫度高的地方。也不要將其長期放在冰箱內,在飲用前冷藏一下即可,否則容易引起蛋白質霧狀沉澱。再者切忌一會兒放在冰箱裏,一會兒又拿出來,反複時冷時熱,也會引起蛋白質霧狀沉澱。

29貯存大蔥

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的居民入冬後總要貯存一些大蔥,如果保存得不好,大蔥就特別容易發芽或幹癟。貯存大蔥首先要注意溫度。大蔥一般在7℃~8℃時候就開始休眠。也就是說,在低於7℃~8℃的氣溫條件下,大蔥不會發芽。大蔥很耐凍,即使它本身凍了冰,也不影響食用。因此在冬天的時候,可以把大蔥放在室外存放,但要適當遮擋一下,不要讓太陽直接曬著。

防止幹癟的最好辦法是培土保存。可以把蔥捆成一小把,栽在花盆、木箱或者結實點的紙箱子裏。土要埋到蔥白的一半,別埋得太淺。

買來的大蔥不必曬,隻要溫度不太高就不會爛。如果太濕或者外表已經有一點腐爛,隻要把表麵陰幹就行了。蔥葉不要剪掉,可以一把一把地卷起來,這樣可以防止幹癟。盆裏的土很幹的時候,可以澆點水,但注意別澆在蔥身上,以防止腐爛。這樣保管的大蔥存一冬是沒問題的。

30巧存蒜頭

將要存的蒜頭一粒粒剝去皮洗淨後瀝幹水,然後放進一隻幹燥的廣口瓶內,倒入色拉油至淹沒,蓋緊口置陰涼處,可長久保存,取用時也十分方便。

31香菜長存、保鮮

有兩種方法可長久保持香鮮鮮嫩。

(1)將香菜根部切除,擇去爛葉、黃葉,攤開晾曬1~2天,然後編成香腸一般粗細的長辮子,掛在陰涼通風處晾幹。或選帶根的香菜,將黃葉摘掉,洗淨後把香菜逐棵掛在細尼龍繩上(最好不要用麻繩)放在通風處晾幹,然後將香菜取下放在容器內貯藏。食用時,用溫水把香菜浸泡一會兒,香菜就依然保持綠色不黃,食之其味如初。

(2)將新鮮香菜洗淨、理齊,把根部浸入加有少許食鹽的沸水鍋中約6厘米左右,半分鍾後再全棵浸入,約10秒,待葉迅速變為翠綠時,馬上取出,掛起來陰幹。然後剪成1厘米長小段,裝入帶蓋的玻璃瓶或瓷罐。需要時可直接取出食用。

32存放鮮蔥、鮮薑、大蒜

把鮮蔥梳理整齊,捆成把,根朝下放在背陰涼爽的地方,也可把蔥栽在低溫幹燥的土壤中,讓它緩慢生長,都可使蔥較長時間保持新鮮、潤挺。

將少量黃沙(要保持濕潤)放在壇裏,把鮮薑埋在裏麵,隨時取用,久藏不壞,也不會幹掉。

大蒜放的時間長了,容易幹癟。防止大蒜幹癟的方法是:把幹癟的蒜頭剔除,將選好的蒜頭裝入塑料袋裏,把口封嚴,放在室內,每隔7~8天檢查一次,發現幹癟黴變的蒜頭及時挑出,防止傳染好蒜。這樣大蒜可貯存較長時間不幹癟。

33保存番茄醬

烹製番茄風味菜時少不了番茄醬,但鐵罐裝番茄醬開蓋後若不及時食用便易發毛變質。如在每次使用完番茄醬後都向罐內撒些食鹽、滴些香油,便能有效地抑製番茄醬中細菌的繁殖而延長備茄醬存放時間。

還有一種方法是將番茄醬開罐後,先在鍋內蒸一下,並用無油膩的勺子取醬。這樣,吃剩下的番茄醬便可以保存較長時間了。

34保存醬油

可采用下列方法保存醬油:

(1)放些麻油在醬油內。麻油浮在醬油上麵,隔絕了空氣和醬油的接觸,可防止醬油發黴。

(2)用紗布做成小袋,裝一些芥子,浸入醬油瓶中,可使醬油經久不黴。

(3)瓶內放一段大蔥蔥白和幾片大蒜,或加一點燒酒,可防止醬油發黴。

(4)放醬油的瓶子切勿帶入生水,以免醬油變質。

(5)把醬油燒沸後,密封起來,可保醬油較長時間不發黴。

35保存食糖、食鹽

梅雨天或夏天,將食糖放入瓷罐或玻璃瓶內,用力壓緊,把蓋蓋嚴,放入陰涼通風處。這樣既可發防止食糖溶化或風幹結塊,也可防止蠟蟲和螞蟻。

純淨的精鹽一般不返潮,炎熱的夏天將食鹽放在壇裏壓緊蓋嚴即可。可是粗鹽放置一段時間就會濕漉漉的。這是因為粗鹽中含有氯化鎂、溴化鉀,這兩種物質極易吸潮。如果將鹽炒熱,讓氯化鎂分解成氧化鎂,鹽就不會返潮了。

36久存生薑

生薑要求潮濕溫暖的環境,一般5℃~15℃的環境都適宜於貯藏。放在廚房的水池子邊最好。要進行貯藏的薑塊,首先應該剔除有腐爛斑點、病蟲傷痕以及受凍過的薑塊,選擇鮮亮肥大的薑塊進行貯藏,貯藏方法有以下幾種:

(1)埋在潮濕的沙子或沙土堆裏,要求薑塊周圍的沙子的厚度是4~5厘米。沙子應當經常保持潮濕,每10天左右檢查1次,除去腐爛的薑塊。

(2)把薑塊放在食品袋內密封保存,這樣可保鮮1個月左右。

(3)北方可貯藏在地窖或防空洞內,再用濕土或黃沙埋好,這樣過冬也不致凍壞。

(4)把生薑洗淨晾幹(能刮淨外皮更好),然後像剁餃子餡一樣把它剁成碎末,拌之以精鹽醃製,置於瓶中蓋嚴,隨時可用,十分方便,而且薑的鮮味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