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十字花科蔬菜:包括卷心菜、菜花、甘藍、蘿卜等。這類蔬菜中含有一種強力抗癌物質——一種用硫磺成分刺激細胞內的臨界酶,從而形成對抗腫瘤的膜。還含有一種能抗腫瘤抗病素的物質,能刺激細胞產生幹擾素,有預防食道癌、胃癌、鼻咽癌和子宮癌的作用。
(5)粗糧:粗糧中都有一種名叫“肮酶”的抑製劑,這種抑製劑有阻止皮膚癌擴散、抑製肝癌、結腸癌生長的作用。玉米中含胡蘿卜素多,被人體消化後,能轉變為具有生理活性的維生素A,對肺癌、胃癌、食道癌有抑製作用;大豆中含強抗氧化劑、綠原酸、異黃酮和微量元素鉬,都能抑製癌基因的產生;米糠中抑製癌細胞增殖的成分更多。
(6)低脂牛奶:經常喝低脂牛奶的人,患口腔癌、胃癌、直腸癌和宮頸癌的可能性要比不喝牛奶的人低。這可能是低脂牛奶中的鈣、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D發揮的作用。
(7)綠茶:綠茶中含特殊的酚類:多酚、五羥黃、培原酸、綠原酸等,對肝癌、肺癌、皮膚癌和消化道癌有預防作用。
(8)牛肝:牛肝中富含維生素B12和葉酸,對肺癌早期病變有治療作用。
8防癌14條膳食建議
(1)合理安排飲食:膳食中應有充分的營養,並且食物要多樣化,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應占據每頓飯的2/3以上。植物性食物中應有較多的各種各樣的蔬菜、水果、豆類和粗加工的穀類等。
(2)控製體重:避免體重過輕或過重,在成年後要限製體重增幅不超過5千克。因為超重或過度肥胖,患子宮內膜癌、乳腺癌、腎癌、腸癌的危險性很高。
(3)堅持體育鍛煉:如果工作時活動少或僅有輕度活動,每天應進行約1小時的快走或類似的運動量。每星期至少還要進行1小時戶外的劇烈運動。
(4)多吃蔬菜、水果:堅持每天吃400~500克的各種蔬菜、水果,可使患癌症的危險性降低20%,尤其是使口腔癌、鼻咽癌、食管癌、肺癌、胃癌、結腸癌和直腸癌等患病率降低。每天要吃5種或5種以上蔬菜、水果。
(5)多吃澱粉類食品:每天吃300~500克的各種穀類、豆類、植物類根莖,加工越少的食物越好。要限製精製糖的攝入量,食物中澱粉有預防結腸癌和直腸癌的作用,而高纖維的飲食有可能預防結腸癌、直腸癌、乳腺癌和胰腺癌的發生。
(6)少飲酒:建議不飲酒,即使要飲酒,也要限製男性一天不超過2杯,女性不超過1杯(一杯酒相當於250毫升啤酒、100毫升果酒或25毫升白酒)。經過飲酒會增加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原發性肝癌、結腸癌、直腸癌和乳腺癌的危險。
(7)肉類食品:如果喜歡吃肉,紅肉攝入量每天應少於90克,最好用魚和家禽替代紅肉。紅肉會增加結腸癌、直腸癌、胰腺癌、腎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的危險性。
(8)脂肪:限製高脂食物,特別是動物性脂肪的攝入,選擇恰當的植物油並節製用量。
(9)少吃鹽:限製醃製食物的攝入並控製烹調鹽和調料鹽的使用。高鹽飲食會增加患胃癌的危險,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應在6克以下。
(10)食物貯藏:不要食用在常溫下存在時間過長、可能受真菌毒素汙染的食物。
9飲食宜早、緩、少、暖、軟、淡
中醫認為,飲食調和則脾胃安泰,這對於養身保健至關重要,宜做到早、緩、少、暖、軟、淡:
(1)宜早:清晨早起,因胃腸空虛,這時應進行飲食,才能使精神振作,精力充沛,故早餐宜早。中餐也宜在午前進食。晚餐更不宜太遲,且不宜食後馬上入睡。
(2)宜緩:進食宜細嚼慢咽,這樣能使唾液大量分泌,吃起來才有滋味;且食物通過牙齒咀嚼磨碎,可減輕胃的負擔,有助於胃腸的消化吸收。
(3)宜少:調和飲食既要膳食,也得善節。若嗜味多食,可致消化不良,引起胃腸及胰腺疾病。孫思邈說:“不欲極飲而食,食不可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可過多。饑食過多,則結積聚;渴飲過多,則成痰癖。”
(4)宜暖:胃喜暖而惡寒,故飲食宜溫,生冷宜少,特別是體虛胃寒者更應慎重。
(5)宜軟:食物軟爛,有利於人體消化吸收。
(6)宜淡:中醫認為鹹多傷心、酸多傷脾、苦多傷肺、辛多傷肝、甘多傷腎,故飲食五味不可偏嗜;且少吃油膩厚味,以素食為主。有道是:“厚味傷人無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師;三千功行從此始,淡食多補信有之。”
10不要挑食、偏食
人的生長發育以及各種器官的正常活動,需要各種各樣的營養,而這些營養必須從食物中來。但是,任何一種飯菜都不會包含所有的營養成分,例如,蔬菜雖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但脂肪和蛋白質的含量少。有的蔬菜含某種維生素較多,含另一種維生素則少或無。為了滿足身體發育的需要,吃的食物就應該多種多樣,以起到相互補充的作用。如果長期挑食、偏食,就會使身體缺乏某些營養,影響健康,嚴重者還可能罹患疾病,如腳氣病就是由於長期食用精白米麵,而平時又不注意從其他食物中補充維生素B1造成的。
11不要暴飲暴食
人的消化器官的活動是有一定規律的。我們吃飯時,胃、小腸、膽囊和胰腺分泌出各種消化液,使食物中的營養素易被人體吸收。如果一次吃得太多或喝得太多,就需要很多的消化液,而消化液的分泌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加上胃脹得很大,胃腸蠕動困難,就會影響正常的消化機能,嚴重者還可能釀成急性胰腺炎、胃腸炎,乃至胃腸潰瘍穿孔,搶救不及時還可能有生命危險。另外,有些人吃飯不按時,常吃零食,打亂了胃腸的正常活動規律,使胃經常處於緊張狀態,增加了胃腸負擔。長期這樣,就會使減弱消化功能,引起消化不良。凡消化不良者,均會造成營養不良,影響身體健康。
12不宜吃湯泡飯
一些人愛吃湯泡飯,其實這種吃法很不科學。米飯的主要營養物質是澱粉。吃飯時,飯在口腔裏經過咀嚼,唾液裏的澱粉酶能把一部分澱粉水解成麥芽糖,便於胃腸消化吸收。
人在吃幹的食物時,咀嚼的時間長,唾液分泌量多,有利於消化。而水和流質的食物咀嚼時間短,唾液分泌量少,胃和胰髒產生的消化液也不多。如果吃湯泡飯,食物在口中不等嚼爛就隨湯水一起進到胃裏,不僅使人食不知味,而且增加了胃腸負膽,不利於消化吸收,長期下去就會引起胃病。
13不宜吃過熱燙的食物
一些人喜歡吃熱粥,喝滾熱的水,這種習慣並不好。經過調查,食管癌的發病率與常吃燙食有關。
人口腔和食管的耐熱溫度為50℃~60℃,超過這個溫度,食管壁和口腔黏膜就會被燙傷。過熱太燙的食物一般都在70℃~80℃左右。常食這種高熱食物會使口腔黏膜不斷受到損傷,並不斷增生新的細胞。這種長期持續的刺激和繼發炎變,使細胞新生過程加快,在細胞增生的基礎上再受外界致癌物刺激就很可能變成食管癌。
14不要反複高溫加熱食用油
食用油高溫加熱後,營養價值就會降低,其原因是高溫加熱可使油中的維生素A、胡蘿卜素、維生素E等被破壞。同時,因氧化還使脂肪酸受到破壞。經高溫加熱的油,其供熱量隻有未經高溫加熱油的1/3左右,而且不易被肌體吸收,並妨礙同時進食的其他食物的吸收。當然,在一般烹調中,由於加熱溫度不很高,時間又短,故對營養價值的影響不大,但反複經高溫加熱的食用油其營養價值的破壞就較大。
尤其是反複高溫加熱食用油,不僅降低營養價值,而且這種油對人體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因為高溫加熱會使油中的脂肪酸聚合,反複高溫加熱食用油,產生很多脂肪酸聚合物。這種物質能使肌體生長停滯,肝髒腫大,肝功能受損,甚至有致癌的危險。
15宜多吃胡蘿卜
胡蘿卜又稱黃蘿卜、紅蘿卜等。胡蘿卜含有一種極重要的物質——胡蘿卜素。胡蘿卜與脂肪共炒後,其中的胡蘿卜素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或者到人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因此,胡蘿卜素又稱維生素A原。胡蘿卜所含胡蘿卜素在一般蔬菜和糧食中較高。維生素A缺乏者,就會出現皮膚粗造、眼幹,易患夜盲症,身體抵抗力差,易發生呼吸係統和泌尿係統疾病。近年來科學家又發現,維生素A缺乏者的癌症發病率比普通人高2倍多,特別是肺癌發病率最高。胡蘿卜還含有大量的木質素,也有提高機體抗癌免疫力的功效。
胡蘿卜還含有槲皮素,它是組成維生素P的有關物質,同時可以促進維生素C用於改善微血管功能,增加冠狀動脈流量。胡蘿卜中含有一種能降低血糖的物質,是糖尿病患者的佳蔬良藥。
胡蘿卜每100克含蛋白質06克,脂肪03克,糖類76~83克,鈣19~32毫克,鐵06毫克,胡蘿卜素135~1725毫克,維生素B1002~004毫克,維生素B2004~005毫克,維生素C12毫克。胡蘿卜吃法很多,可炒、燒、燉、煮食,也可作餡、炸丸子等。不宜生吃,生吃吸收效果不好。
16宜常吃兔肉
兔肉包括家兔肉和野兔肉兩種,家兔肉又稱為菜兔肉。兔肉營養豐富,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名,十分暢銷,被稱之為“保健肉”、“葷中之素”、“美容肉”和“百味肉”等等。
兔肉營養豐富,與豬、牛、羊肉相比,兔肉具有獨特的營養成分,屬於高蛋白、高鐵、高鈣、高磷脂和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食物。據測定含脂肪04%,是豬肉脂肪含量的1/16,牛肉的1/5,羊肉的1/7。兔肉的膽固醇含量低於所有的畜肉類。常吃兔肉,既能增強體質,抗衰老,使肌肉豐滿健壯,又不至於使身體發胖,對美容有益。
兔肉每100克含蛋白質203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微量,維生素A930微克,維生素B1011毫克,維生素B201毫克,尼克酸85毫克,維生素E047毫克,鈣6~35毫克,磷163毫克,鐵2毫克,鉀275毫克,鋅16毫克,硒10微克,膽固醇65毫克。
兔肉含卵磷脂較多,具有強烈的抑製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可阻止血栓形成,保護血管壁,預防動脈硬化。由於兔肉有全價的營養供給細胞,又無有害物質沉澱,所以人們把它作為抗細胞衰老的保健食品。兔肉肉質細嫩,結締組織少,纖維素多,比豬肉、牛肉、羊肉更容易消化吸收。
兔肉特別適宜於缺鐵性貧血、營養不良、氣血不足、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肥胖症及小兒和中老年人食用,可收到補中益氣、涼血活血的效能。
兔肉可紅燒、粉蒸、燉湯,吃法多種,如紅薯燒兔肉、椒麻兔肉、粉蒸兔肉、麻辣兔肉、蘑菇燴兔肉、菠菜兔肉、紅棗燉兔肉、胡蘿卜燒兔肉、芝麻兔等。
17日常宜多吃蝦皮
蝦皮是很好的營養食品。每100克蝦皮含蛋白質393克,脂肪3克,糖9克,鈣2000毫克,磷1005毫克,鐵55毫克,並含有多種維生素。蝦皮中蛋白質容易消化,營養勝過多數植物蛋白,其含量比禽、肉、蛋都勝一籌。500克蝦皮所含的蛋白質相當於1千克牛肉、115千克豬肉、850克雞肉、12千克鴨肉、125千克鴨蛋、15千克鴨蛋、635千克牛奶。蝦皮每100克含鈣2克,是任何食品都無法比擬的。蝦皮還含有一般食品所缺乏的碘、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等,維生素含量也比一般海產魚蝦豐富。
蝦皮味道鮮美,放入菜裏或湯裏別有風味。蝦皮還可以與很多食物配菜,也可作湯料,而且價格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