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煮的時間過長,蛋黃表麵就變成灰綠色。這是蛋黃中的亞鐵離子與蛋白中的硫離子合成為難溶的硫化亞鐵,降低了雞蛋的營養價值。因此,煮雞蛋時間以水沸後5分鍾為宜。
45糖精、醋精忌同時用
糖精和醋精直接混合後容易產生化學反應,直接刺激胃黏膜,從而引起嘔吐、惡心、上腹部酸痛,甚至會出現全身出冷汗以及休克等症狀。
46酸堿食物不宜加味精
酸性食品添加味精並同時加熱,會發生咯吡烷酮化變成焦穀氨酸,對人體十分有害。堿性食物添加味精,在堿性條件下,會使味精鮮味大大下降。
47做餃子餡不宜擠水
人們往往習慣把包餃子用的菜餡擠去大部分水分,再包餃子。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損失菜中的營養成分。
因為這些蔬菜中含有大量的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還含有胡蘿卜素和人體所必需的礦物質。在擠掉水分的同時,把很多維生素也帶出去損失掉,這對人體吸收營養不利。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首先把肉和蔥剁碎,加入調料拌勻,然後再把蔬菜剁碎,將剁了的菜一點一點地加入肉餡內,邊加邊攪拌,這樣肉餡可以均勻地吸收菜餡裏的水分,包出的餃子也不會流湯,既保留了菜中的營養成分,而且餃子水靈,味道鮮美。
48牛肉不宜與栗子同食
牛肉不可與栗子同食,栗子除含蛋白質、糖、澱粉、脂肪外,還富含維生素C,還含有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和脂肪酶。牛肉則含有多種微量元素。栗子中的維生素C易與牛肉中的微量元素發生反應,削弱栗子的營養價值,並且不易消化。因此,牛肉不宜與栗子共燒。
49山楂不宜與豬肝、黃瓜食物合用
山楂含維生素C豐富,豬肝含有較多的銅、鐵、鋅等金屬元素。維生素C遇到金屬離子,則加速氧化,會使維生素C和金屬都遭到破壞。因此,豬肝與山楂不能合用,吃完豬肝後,也不宜吃山楂。
山楂還不宜與黃瓜、南瓜、胡蘿卜、筍瓜合用。黃瓜、胡蘿卜等皆含有維生素C分解酶,若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的山楂與含有維生素C分解酶的食物同用,維生素C則被分解。
50山楂忌與海味食品合用
一般海味除含鈣、鐵、磷、碘等礦物質外,還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山楂、石榴等水果都含有鞣酸,若混合食用不但蛋白質受到破壞,而且這種物質有收斂作用,會形成便秘,增加對腸內毒物的吸收。
51豬肝不宜與含維生素C的食物同食
豬肝做菜或做湯,不宜配番茄、辣椒、毛豆等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
維生素C在中性及堿性溶液中極不穩定。特別在有微量金屬離子存在時,更易被氧化分解。肝能使維生素C氧化脫氧,使其失去原來的抗壞血酸功能。所以豬肝(包括牛肝、羊肝、雞肝等)不宜與富含維生素C的果蔬同食。
豬肝也不宜配菜花。菜花含有大量纖維素,纖維素中的醛糖殘基可與豬肝中的鐵、銅、鋅等元素形成螯合物而降低人體對這些元素的吸收。
52雞蛋忌與糖同煮
雞蛋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隻要進食適量,則有益無弊。很多人在煮雞蛋時還加入紅糖,這樣做不利於人體健康。
鍋內水燒沸後,打入雞蛋液,再加入紅糖,會破壞雞蛋中的營養成分。因為在長期加熱的條件下,雞蛋中的氨基酸與糖之間會發生化學反應,結果生成一種叫糖基賴氨酸的化合物,破壞了雞蛋中對人體十分有益的氨基酸成分。所產生的化合物不僅不容易被人體所吸收,而且有毒性。因此,水煮雞蛋加紅糖共煮的做法不可取,會使雞蛋的營養價值大大下降,甚至給人體帶來損害。
如果先將雞蛋液用沸水煮熟,然後盛入碗內,再加入紅糖攪拌均勻食用,則無妨,而且有益。
53食海鮮3不宜
(1)食海鮮不宜喝啤酒。食用海鮮飲用大量啤酒,會產生過多的尿酸,從而引發痛風。尿酸過多會沉積在關節或軟組織中,從而引起關節和軟組織發炎。痛風發作時,不但被侵犯的關節紅腫熱痛,甚至引起全身高熱,狀似敗血症。久而久之,患部關節逐漸破壞,甚至還會引起腎結石和尿毒症。
(2)海鮮不宜與某些水果同食。魚蝦含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物質,如果與某些水果如柿子、葡萄、石榴、山楂、青果等同吃,就會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而且水果的某些化學成分容易與海鮮中的鈣質結合,從而形成一種新的不容易消化物質。這種物質會刺激腸道,引起腹痛、惡心、嘔吐等症狀。因此,海鮮與這些水果同吃,至少應間隔2小時。
(3)蝦類不宜與維生素C同食。科學家們研究發現,食用蝦類水生甲殼類動物,同時服用大量的維生素C,能夠致人死亡。
因為一種通常被認為對人體無害的砷類,在維生素C作用下,能夠轉化為有毒的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