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主食類
抓飯
主料
大米450克。
輔料
羊肉200克,胡蘿卜300克,蔥花、紹酒、精鹽、味精、素油、豬油適量。
製作方法
(1)將米淘淨後盛於大碗,加沸水700克,上蒸籠蒸熟;羊肉洗淨切絲;胡蘿卜去皮切絲。
(2)炒鍋燒熱後放素油,待油冒煙後加蔥花、肉絲翻炒,等肉變色後,加入胡蘿卜絲略炒幾下,加紹酒、精鹽、味精、少量沸水,倒入米飯,蓋上鍋蓋,以中火燜5分鍾,開蓋,加入少量豬油,將飯菜拌勻即可。
荷葉飯
主料
優質大米500克,荷葉2張。
輔料
用瘦肉125克,叉燒肉75克,豬油75克,鮮蝦仁50克,雞蛋100克,蘑菇丁50克,醬油25克,紹酒15克,精鹽6克,味精10克,白糖7克,芝麻油少許,濕澱粉40克製成餡料。
製作方法
(1)雞蛋打散,放入鍋內,攤成蛋皮,切成小塊;各種肉類切成小粒;將瘦肉、鮮蝦仁上漿,放入鍋內炒勻;烹以紹酒,加蘑菇丁、叉燒肉丁、味精、鮮湯燒開,用濕澱粉勾芡,盛起為肉餡。
(2)大米洗淨,盛入盆內,加水及豬油,用旺火蒸熟,取出攪鬆晾涼,再把其餘調料倒入拌勻。
(3)將米飯與肉餡及其他調料一起拌勻,分放在洗淨切開的新鮮荷葉上,折合成包袱形。放入籠屜內,用旺火蒸6~7分鍾,迅速下屜取出。如蒸的時間太長,荷葉變黃,失去清香味;如火力不旺,荷葉燜黑,也失掉飯和餡料的香味,所以火候是蒸製荷葉飯的一大關鍵。
赤豆米飯
主料
大米300克,嫩赤豆150克。
輔料
糖或鹽適量。
製作方法
(1)大米、赤豆一起淘淨放入鍋內,倒入650克沸水煮沸。
(2)用鍋鏟翻底兩次(不使飯粘鍋底),蓋蓋,轉小火燜熟。
(3)吃時調味,可甜可鹹。
什錦燜飯
主料
大米1000克,豬肉丁100克,土豆丁、胡蘿卜丁、蘑菇丁各50克,開洋25克。
輔料
食油、蔥花、薑末、醬油、芝麻油、味精、精鹽適量,麵醬、花椒粉少許。
製作方法
(1)鍋中放少許油燒熱,投入豬肉丁略煸,下醬油、蔥花、薑末、麵醬、花椒粉炒出香味,放入土豆丁、胡蘿卜丁、開洋丁、蘑菇丁,加精鹽及湯水適量。
(2)大米淘洗淨,倒入飯料鍋內,上下拌勻,加蓋燒沸,改用小火燜透。
(3)揭蓋,撒入味精、芝麻油,拌勻即可。
豬油菜飯
主料
大米1000克,新鮮青菜600克。
輔料
熟豬油200克,精鹽15克,水、肉鹵汁適量。
製作方法
(1)大米淘淨瀝幹,青菜洗淨後切成小段。
(2)豬油下鍋燒熱,投入青菜翻炒數分鍾,加入精鹽和水,旺火燒沸,倒入米,用飯鏟順鍋底輕輕攪動,隨著鍋中的水逐漸減少加快翻攪並減小火力,以防粘鍋。
(3)待米、水融和後將飯抹平,用筷子從飯的表麵戳幾個氣孔直達鍋底,蓋緊蓋,用小火燜約10分鍾即可。
(4)食時澆上濃稠的肉鹵。
香腸菜飯
主料
大米250克,青菜400~500克。
輔料
香腸3根,食油15克,薑絲、精鹽、味精適量。
製作方法
(1)香腸與青菜切丁;將香腸丁與大米同放入壓力鍋內,放適量水,冒汽後燜7~8分鍾。
(2)鍋燒熱放油,下青菜丁煸炒變色後,放薑絲、精鹽,然後拌入飯中,再燜2分鍾。
(3)放適量味精拌勻,即可食用。
木樨米飯
主料
大米400克,雞蛋1隻,豬肉末250克。
輔料
精鹽、花椒粉適量。
製作方法
(1)米淘淨放入小盆裏,加水400克。
(2)放入肉末、雞蛋液(預先打散)及適量精鹽、花椒,用蒸鍋旺火蒸熟。
肉絲炒飯
主料
熟米飯600克,瘦豬肉200克。
輔料
芝麻油25克,雞蛋2個,味精、精鹽、濕澱粉、蔥、薑、食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
(1)豬肉切絲,用濕澱粉、蛋清抓勻。
(2)鍋燒熱放食油,下肉絲炒透盛出(餘油留鍋內)。
(3)炒鍋內放入蔥絲、薑絲翻炒幾下,即倒入米飯、肉絲,邊炒邊放入精鹽、味精、芝麻油,至飯炒透熱時,將剩餘的蛋黃打散,分幾次倒入飯中炒勻。
揚州炒飯
主料
粳米250克,河蝦仁、豬瘦肉絲各50克,熟雞丁、熱火腿丁、熟雞肋丁、熟筍丁、青豆、水發香菇丁、紹酒各25克。
輔料
雞蛋3個,熟豬油150克,精鹽25克,味精4克,蔥末15克。
製作方法
(1)米淘淨加適量冷水,上籠蒸熟,取出拌散。
(2)青豆用沸水焯一下,冷水過涼澄清,雞蛋磕入碗內打散。
(3)炒鍋置旺火上,滑鍋後下熟豬油75克,改用小火,倒入雞蛋炒至蛋液將幹時,投入米飯繼續翻炒,加精鹽、味精、蔥末炒勻裝盤。
(4)炒鍋置旺火上,下豬油75克,投入蝦仁、肉絲煸炒至斷生,加雞丁、火腿丁、雞肋丁、筍丁、青豆、香菇丁及精鹽、味精和紹酒,炒熟起鍋,覆蓋在蛋炒飯上即可。
雞蛋包飯
主料
米飯250克,雞蛋6隻。
輔料
鹹臘肉、香腸、罐裝豌豆、荸薺各25克,蔥花、蒜末、精鹽、味精各適量,豬油30克。
製作方法
(1)香腸、鹹臘肉、荸薺切成小丁。
(2)鍋燒熱,用油滑鍋,放進蔥花、蒜末熗鍋,加入香腸、鹹臘肉、荸薺、豌豆煸炒,再加少許鮮湯、精鹽、味精和米飯,炒透出鍋。
(3)鍋洗淨燒熱,用豬油滑鍋,倒入打散的雞蛋液,煎成蛋皮。取炒好的米飯適量,攤在蛋皮上,用鍋鏟將蛋皮兩頭往裏包卷成圓筒形,翻身,使包接處朝鍋底(為防止粘鍋,再加少許油),稍燜即成。
(4)再做第二個。如用煎餅鍋,可同時煎出4~5個雞蛋包飯。
炒八寶飯
主料
糯米200克。
輔料
白糖150克,青梅幹、糖蓮心、紅綠瓜絲、蜜棗、桂圓肉、水生粉各10克,食油100克,桂花少許。
製作方法
(1)將糯米淘洗幹淨,放入清水中浸1~2小時後盛入容器,略灑一些水,上籠蒸30分鍾至熟。
(2)鍋內放食油、水(如喜歡吃稀的,可略加一點水)、白糖。待糖溶化後,下水生粉勾薄芡,再將糯米飯燴入炒透。
(3)最後放蓮心、青梅、紅綠瓜絲、蜜棗、桂圓肉、桂花,拌勻盛起即可。
咖喱雞飯
主料
洗淨的肥雞1隻(約重750克),煮好的米飯6大碗。
輔料
洋蔥200克,西紅柿、馬鈴薯各250克,胡蘿卜100克,咖喱粉10克(用2湯匙水調濕),鹽10克,花生油70克。
製作方法
(1)雞肉剁成塊,馬鈴薯去皮,一半切成斜塊,一半切成小薄片,西紅柿用沸水燙過後去皮切片,洋蔥、胡蘿卜切薄片。
(2)炒勺置旺火上,入35克油,燒至八成熱時,下入雞塊,爆透後盛起。
(3)用油炸洋蔥,並加入調和好的咖哩粉,炒片刻後放入雞塊、胡蘿卜、西紅柿和馬鈴薯,拌炒後盛起,分別澆在每碗米飯上。
香椿蛋炒飯
主料
嫩香椿芽250克,雞蛋4個。
輔料
米飯300克,瘦肉絲100克,濕澱粉、食油、精鹽適量。
製作方法
(1)肉絲加濕澱粉、精鹽、蛋清1個拌勻上漿;雞蛋加精鹽少許攪開;香椿芽洗淨切丁。
(2)肉絲用油滑散後,加入雞蛋和香椿,用旺火翻炒起鍋。
(3)米飯用油和少許精鹽炒熱,加入炒好的香椿、肉絲、蛋,快速翻炒均勻即可。
葷素三合飯
主料
大米450克,胡蘿卜250克,青菜50克,萵筍250克,豬肉(肥瘦各半)200克。
輔料
鮮荷葉1張,榨菜、蔥花、薑末、食油、精鹽適量。
製作方法
(1)米淘好後用2倍水量浸泡,使之吸足水分;胡蘿卜與筍去皮切成小塊;青萊切小塊,榨菜切絲;瘦、肥肉分別切成小丁。
(2)鍋燒熱放油,先下肥肉丁,再下瘦肉丁,煸炒至半熟,將瘦肉丁鏟出,倒進青菜、黃筍和胡蘿卜,加精鹽,拌勻後攤開扒平,將瘦肉鋪在上麵,再將米倒上扒平。
(3)將泡米的水慢慢注入鍋內,水應淹沒大米,根據米的吃水性,調節水量。
(4)蓋上鮮荷葉,加蓋,用旺火煮12分鍾,聽不見水聲時轉微火燜8分鍾即熟。
(5)吃前用飯鏟將飯與鍋底分離,然後端鍋翻扣在大盤子裏,趁熱將榨菜絲、蔥花、薑末撒在菜上,吃時再切成小塊。
四喜肉菜飯
主料
大米1000克,青菜600克,豬五花肉1000克。
輔料
白糖50克,精鹽、醬油、蔥、薑、紹酒、桂皮、八角適量,熟豬油100克。
製作方法
(1)米淘淨瀝幹,青菜洗淨切小段。
(2)鍋中放豬油,旺火燒至六成熱時,加入青菜翻炒數分鍾,加精鹽、水適量。沸後放入大米,用飯鏟順鍋底翻拌至米、水融和,米粒膨脹,把飯抹平,用筷戳幾個孔眼,加蓋,用小火燜15分鍾左右,即成菜飯。
(3)豬肉洗淨,切5厘米寬的長條,加水煮15分鍾取出晾涼,改切成長方條塊;肉湯撇去浮沫,留400克左右,再將肉塊倒入,加醬油、桂皮、八角、白糖、蔥、薑、紹酒,燒沸後把肉上下翻動一下,改用小火燜煮,約燜一小時,中途再翻動一次,至熟為止,即成“四喜肉”。吃時每碗菜飯上加一塊,即為“四喜肉菜飯”。
蒸菜肉拚飯
主料
肥瘦肉、菜心各150克。
輔料
黑木耳、黃花菜各5克,粉絲50克,蔥15克,薑10克,醬油50克,味精、胡椒粉、精鹽、濕澱粉適量。
製作方法
(1)肉洗淨切片,加精鹽、濕澱粉漿勻。
(2)黑木耳、黃花菜、粉絲分別用熱水泡發,洗淨,放入湯盆內,肉片散鋪在上麵,加醬油、精鹽、薑末及沸水300克,放進飯鍋同蒸,飯菜同熟。
蒸肉茄拚飯
主料
豬肉末100克。
輔料
茄子或土豆150克,精鹽、醬油、味精、蔥、薑。
製作方法
(1)茄子洗淨切片(土豆切小塊)放碗底,肉末加適量精鹽、醬油、味精、蔥薑末攪勻放在茄片上。
(2)放高壓鍋蒸屜上與飯同蒸熟。
豆腐肉丁炒飯
主料
大米飯250克,豆腐1塊,豬肉50克。
輔料
胡蘿卜15克,青柿椒40克,水發香菇40克,蒜片、精鹽、味精、蔥花、薑末、食油適量。
製作方法
(1)豆腐投入沸水中煮透,冷水過涼,切成小丁;豬肉切丁;青椒、胡蘿卜、香菇切成粒,用沸水焯一下撈出,冷水過涼,瀝淨水。
(2)炒鍋置旺火上,放入油,熱後放入肉丁,煸炒至八成熟,投入藍花、薑末、蒜片炒出香味,放入豆腐丁、青椒、胡蘿卜、香菇粒及大米飯,加入精鹽、味精,翻炒均勻即可起鍋。
什錦多味菜飯
主料
大米300克,豬肉250克。
輔料
熟肉湯(或叉燒肉、廣式香腸)、土豆、胡蘿卜各150克,大白菜(或青菜)1000克,芹菜(或香菜)25克,精鹽、芝麻油、熟豬油、花生油、胡椒粉、蔥、薑、味精各少許。
製作方法
(1)肉與蔬菜均切丁,與淘好的米同置於鍋內;加蔥花、薑絲、精鹽、熟豬油和花生油少量,和勻後加水。
(2)燒熱後,開蓋加少許芝麻油、胡椒粉、味精、香菜末(或芹菜末)拌勻即成。
咖喱牛肉蓋飯
主料
蒸熟的米飯150克,煮熟牛肉50克。
輔料
蒸熟土豆、洋蔥頭、豬油各25克,咖喱粉7克,紹酒少許,精鹽、味精適量,雞湯1勺,濕澱粉少許。
製作方法
(1)將米飯盛入盤中;牛肉切成棗形小塊,土豆去皮切滾刀塊;洋蔥頭切小塊。
(2)鍋內放油,油熱放入洋蔥煸出香味。下入咖喱粉再炒出香味,放入雞湯、牛肉塊,加紹酒、精鹽,小火燜透,用濕澱粉勾芡,盛出,澆到飯的一邊即可。
擔擔麵
主料
細麵條1000克。
輔料
芝麻醬100克,香醋50克,醬油120克,味精18克,開洋末50克,芽菜末100克,蒜泥8克,蔥花30克,花椒麵4克,紅油200克,冷雞湯400克,辣椒粉20克,豌豆苗(或菠菜)100克。
製作方法
(1)芝麻醬先用醬油、香醋、冷雞湯調開,然後加入味精、蒜泥、蔥花、辣椒粉、花椒麵、開洋末、芽菜末、紅油,調和成擔擔麵佐料。
(2)麵條下入滾水鍋,煮熟後撈起,分裝在10個碗內,澆上佐料,隨即將豆苗燙熟,放在麵上即成。
拉麵
主料
白麵500克。
輔料
鹽15克,水280克,堿5克左右。
製作方法
(1)白麵與鹽麵一並放入盆內,一手澆水,一手和麵,打起穗子,揉好,加水和軟,放一邊餳好後,加上些堿水,揪出麵塊,用雙手拉長,再並回成麻花形,這樣反複拌拉7~8次。
(2)待麵拉均勻後,上案用麵滾勻,雙手各執一端抖拉伸長,再上案由單條並雙條,反複拉6次,到64根,邊拉邊滾麵粉(炒麵一般拉32根)。
(3)下鍋時一手執兩頭,一手執中間拉長,把麵的頭尾揪斷,入鍋煮熟即可。
陽春麵
主料
麵粉500克。
輔料
堿50克,小粉(幹麵粉)25克,蔥、薑、鹽、糖、黃酒各10克,味精3克,蒜15克,醬油50克,鮮肉骨頭500克(吊湯用)。
製作方法
(1)將堿用水化開,再用約250克水將500克麵粉拌勻,然後上麵案切成麵條。
(2)鍋內放入醬油、鹽,加堿5克,置火上煮成鹹汁,另用鍋加糖10克、醬油少許和適量水煮成甜汁。
(3)鮮肉骨頭、鹽、蔥、薑、黃酒同煮高湯,燒沸後撤去浮沫。
(4)碗內放鹹汁、甜汁、大蒜、味精、熟食油和鮮湯150克,將煮熟的麵條撈入碗中即成。
刀削麵
主料
麵粉500克。
輔料
精鹽適量。
製作方法
(1)將麵粉倒在案板上,扒個坑,漸次倒入加鹽的冷水(約150克),拌和揉勻,直到麵團表麵光滑細膩(比切麵的麵團略硬些),然後放入盆內,覆蓋溫布略餳片刻。
(2)將餳好的麵團放在案上,揉勻後擀成165厘米長、165厘米寬的厚麵片,將麵片卷在長擀麵杖上,(也可用木棍)形成一個光滑平整的麵筒。
(3)在沸水鍋前,一手托麵筒,另一手持刀削麵,呈瓦片狀麵筒傾向鍋內,刀口平貼麵筒上,由上往下,從左到右,一刀接一刀地順序削成長方形麵條,隨削隨落鍋,煮熟撈起,即可食用。
(4)食用時,可加高湯、小塊燉豬肉澆拌;也可以用炸醬或麻醬加菜碼拌食;還可按炒麵製作方法,做成肉炒麵、木須炒麵、三鮮炒麵等等。
臊子麵
主料
麵粉1000克,豬肉(肥瘦)200克。
輔料
肉湯1500克,雞蛋1個,食油、水澱粉、菠菜、醬油各100克,木耳15克,黃花菜20克,紅、青蘿卜各1個,豆腐150克,精鹽、蔥花適量,堿、花椒、味精各少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