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在肉陷中加入薑蓉、澱粉和鹽、味精、香油、蔥末拌勻後,做成丸狀。絲瓜去皮、切成薄片。清湯煮滾,先入肉丸等滾開,後加絲瓜片,續煮20分鍾即可。
(19)冬瓜排骨湯
[原料]排骨100克,冬瓜300克,薑片、調味料各適量。
[做法]排骨洗淨,再以滾水煮過,去浮沫,洗淨備用。冬瓜去皮去子(亦可不去子,子有補肝明目之效),切塊狀。排骨、冬瓜、薑同時下鍋,加清水燒30~45分鍾,加調味料,再燜數分鍾即可食用。
(20)清湯苦瓜
[原料]苦瓜500克,清湯1000克,瘦火腿50克,胡椒粉2克,精鹽3克,味精2克。
[做法]苦瓜洗淨,切去兩頭的尖一剖兩半,挖去瓤子,改刀切成段,再順切成2厘米寬的片,火腿切成絲,用250克清湯加放少許味精、精鹽待用;將水燒開,把苦瓜下水汆熟,撈在有鹽的涼清湯內漂半小時,燒開餘下的湯,加入精鹽、胡椒粉、味精,把苦瓜撈出,放在湯碗中,加入燒開的清湯即可。
秋季食譜
(1)蒜泥黃瓜
[原料]黃瓜200克,蒜泥、鹽、醬油、辣椒油、味精、香油各適量。
[做法]將黃瓜洗淨,切成上厚下薄的滾刀塊;用鹽拌勻,醃入味,瀝幹水分。把黃瓜與醬油、辣椒油、味精、香油拌勻即可。
(2)越式涼拌雞絲
[原料]熟雞絲100克,大頭菜100克,胡蘿卜50克,洋蔥絲20克,魚露10克,蒜蓉花生50克,青葉、精鹽、白糖、白醋、冰水各適量。
[做法]將大頭菜絲、胡蘿卜絲、洋蔥絲分別泡水30分鍾,撈出瀝幹。把精鹽、白糖、白醋、魚露放入胡蘿卜絲中拌勻,成為甜酸料。將雞絲、大頭菜絲、洋蔥絲及青葉拌勻,加入甜酸料,撒上花生即成。
(3)肉絲拌芹菜
[原料]芹菜150克,豬瘦肉50克,香油、味精、精鹽各適量。
[做法]將芹菜去掉葉、根,洗淨,剖開切成絲,用開水燙一下撈出,用涼水過涼,控淨水分。瘦肉切成6厘米長的絲,下入開水汆熟備用。將芹菜、肉絲同放一盤內,加入香油、味精、精鹽拌勻即成。
(4)苦瓜炒胡蘿卜
[原料]鮮苦瓜150克,胡蘿卜150克,鹽、味精、蔥各適量。
[做法]鮮苦瓜去瓤後切片,胡蘿卜切成薄片,急火快炒至熟。
(5)大團圓
[原料]番茄200克,黃檸檬25克,豌豆芽25克,鳳尾藻、彩椒(紅、黃)、麵包粒、南瓜子、法國香菜等各適量。
[做法]將番茄、2/3黃檸檬切片備用,將彩椒、麵包粒切丁備用。將剩餘1/3黃檸檬、南瓜子、法國香菜切碎備用。將番茄、黃檸檬交錯擺放於瓷盤周圍。依個人喜好將彩椒、麵包粒、豌豆芽、鳳尾藻等放於瓷盤中央。將黃檸檬、南瓜子、法國香菜碎丁撒上即可。
(6)醬醃紫茄
[原料]嫩茄子300克,紅辣椒、精鹽、醬油、白糖、薑汁、香油各適量。
[做法]茄子去蒂洗淨,放入容器內,放入鹽醃漬,加蓋醃6小時,取出用涼開水洗淨鹽液,然後切成長條狀備用。將精鹽、醬油、白糖、薑汁、切碎辣椒用開水調拌,加入茄段中浸泡24小時,即可淋香油食用。
(7)炒蝦仁腰果仁
[原料]蝦仁100克,腰果仁50克,油、料酒、醋、味精、雞蛋、水澱粉、麵、蔥花、蒜片、香油各適量。
[做法]蝦仁放碗裏,加雞蛋、澱粉、麵,抓勻糊。鍋坐油先輕炸腰果,撈出,再放蝦仁劃開,停片刻倒出。原鍋放油、蔥、蒜,烹料酒,加醋、鹽、味精、湯,倒蝦仁、腰果,顛鍋,淋香油,出鍋即成。
(8)蒜蓉莧菜
[原料]莧菜300克,大蒜30克,精鹽、味精、雞湯、紹酒、花生油、濕澱粉各適量。
[做法]莧菜洗淨切段,大蒜剁蓉。鍋內加水燒開,加入莧菜煮片刻,撈起濾水待用。再燒鍋下油,放入蒜蓉、莧菜、紹酒,調入雞湯、精鹽、味精炒至剛熟,用濕澱粉勾芡即可。
(9)番茄雞塊
[原料]雞胸肉100克,土豆50克,柿子椒、辣椒、番茄、鹽、五香粉、料酒各適量。
[做法]雞胸肉切塊,放入鹽、五香粉、料酒醃製。番茄用開水燙過以後去皮,切碎入鍋煮成醬備用。土豆切小塊,柿子椒、辣椒切小菱形塊備用。雞塊下鍋炒至八成熟盛盤備用。土豆塊下油鍋煸至八成熟,到入少許水蓋上蓋燜至土豆變沙變軟。倒入雞塊番茄醬、柿子椒、辣椒塊翻炒片刻,出鍋盛盤。
(10)炒裏脊絲
[原料]豬裏脊絲100克,熟筍絲25克,蛋清1個(重約25克),味精、紹酒、蔥段、精鹽、薑、濕澱粉、熟豬油、白糖各適量。
[做法]肉絲用蛋清、精鹽、濕澱粉上漿拌勻。炒鍋置中火下油燒至三成熱時,把裏脊絲入鍋中滑開,呈白玉色時倒入漏勺瀝油。鍋內留少量底油,放蔥薑煸至出香味,再將筍絲入鍋,加入紹酒、白糖、味精和精鹽,用濕澱粉勾芡,放入裏脊絲炒勻,淋上少量豬油出鍋即成。
(11)肉末燒茄子
[原料]茄子300克,肉末100克,蔥薑、醬油、糖、紹酒、雞粉各適量。
[做法]將茄子切成滾刀塊;蔥薑切末待用。油鍋燒熱放入少許油,放入肉末煸炒至變白,盛起待用。鍋燒熱放油,待油熱時放入茄子,煸炒至茄子由硬變軟時放入肉末、醬油、蔥末、薑末、紹酒、糖和少量水,蓋上鍋蓋燜燒,放入適量雞粉(味精),炒勻即可出鍋。
(12)青蔬燴肉粽
[原料]肉粽2個,筍丁100克,胡蘿卜50克,山菜、食用油、蒜末、鹽、糖、香油、澱粉各適量。
[做法]將肉粽2個打開,放入大碗中,鋪平壓緊,再放入電鍋蒸20分鍾;取出後倒扣在盤中(隻要在燴前打開即可)。將筍丁、胡蘿卜丁汆燙熟備用。將鍋預熱,放入少許油及蒜末爆香,再放入筍丁、胡蘿卜等材料和調味料調味,水煮滾後,進行勾芡,即完成燴料;將燴料淋到肉粽上,即可食用。
(13)青椒炒鴨掌
[原料]去骨鴨掌100克,青椒5隻,紅椒1隻,花生油、精鹽、味精、豆瓣醬、濕澱粉、麻油各適量。
[做法]青椒和紅椒去籽切菱形片,生薑去皮切小片。鍋內水開時放入鴨掌,用大火稍煮片刻,撈起待用。另燒鍋下油,放入薑片、豆瓣醬、紅椒片、青椒片,爆炒片刻,加入鴨掌,放入鹽、味精炒至入味後,用濕澱粉勾芡,淋入麻油即可。
(14)猴頭雞肉湯
[原料]猴頭菌50克,雞肉50克,白菜心100克,清湯750克,料酒、蔥、薑、精鹽、味精、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將猴頭菌洗淨,放入盆內用溫水漲發,削去底部的木質部分,再洗淨切成2毫米厚的薄片,發猴頭菌的水用紗布過濾備用。將雞肉剁成2厘米見方的小塊,蔥切段、薑切片,白菜心洗淨用手掰碎。鍋燒熱下入素油,投入蔥、薑、雞肉共煸炒後,放入精鹽、料酒、發猴頭菌的水和少量清湯,用大火煮沸後再用小火燉1小時,然後下入猴頭菌再燉半小時。湯中下入白菜心、味精、胡椒粉,略煮一下倒入湯盆內即成。
(15)兔肉紅棗湯
[原料]兔肉100克,紅棗20~30枚。
[做法]兔肉、紅棗同煮湯,加適量油、鹽調味,分數次服食,連服數劑。
(16)三鮮豆腐湯
[原料]豆腐100克,海參25克,蝦仁10克,海米10克,木耳10克,雞湯、香菜、薑、蔥、精鹽各適量。
[做法]將豆腐切成丁,海參切塊,加雞湯下鍋煮沸30分鍾,放入薑、蔥、精鹽調味。出鍋前放香菜,即可裝碗上席。
(17)銀絲鯽魚湯
[原料]活鯽魚75克,白蘿卜絲100克,小鯽魚75克,料酒50克,清湯、蔥、薑、香油、精鹽、味精、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大小鯽魚刮鱗,剖腹取出內髒,除去魚鰓,洗淨;小鯽魚入滾水鍋,汆一下撈出。後燒熱鍋,放入香油,先煸蔥薑,後將小鯽魚下鍋煸幹水分,加入料酒、清水滾燒,待湯汁收去2/5時,撈出魚渣,用湯篩濾淨魚湯備用。將清湯煮沸,加入白蘿卜絲,再加入魚湯即可食用。
(18)冬瓜荷葉瘦肉湯
[原料]冬瓜250克,瘦肉100克,荷葉1張。
[做法]冬瓜洗淨,去核切塊,瘦肉洗淨切片,荷葉洗淨待用。將主料一起放入清水煲,用大火煲滾後,再改慢火煲,調味即成。
冬季食譜
(1)涼拌海帶絲
[原料]海帶絲100克,嫩薑、辣椒、白糖、味精各適量。
[做法]先將嫩薑和辣椒切成絲備用,鍋內放入清水煮開。放入海帶絲煮軟備用,最後將薑絲、辣椒、醬油、黑醋、香油拌勻盛盤後,撒上白芝麻即可。
(2)紅果拌梨絲
[原料]紅果150克,鴨梨150克,冰糖50克。
[做法]把紅果放入開水略泡幾分鍾,取出去皮去核;鴨梨去皮去核,切成3厘米長的絲。起幹鍋,將冰糖放入鍋內化開,隨即加紅果炒至透明起鍋,同梨絲拌和裝盤。
(4)糖醋三絲
[原料]白菜心100克,鴨梨100克,山楂糕50克,白糖、米醋、精鹽各適量。
[做法]將白菜心冼淨,切成細絲,用精鹽拌勻醃一下。鴨梨去皮核,切成和白菜絲相仿的細絲。山楂糕切成粗絲待用,用手輕輕擠去大白菜的水分,放入盤內,將梨絲碼在白菜絲上,最上邊放上山楂絲。白糖和醋加清水少許上火煮化,倒出涼涼後澆在三絲上即成。
(5)一晶蘿卜絲
[原料]嫩白蘿卜300克,枸杞10克,青豆粒10克,玉米粒10克,色拉油、生薑、精鹽、白糖、熟雞油各適量。
[做法]嫩白蘿卜去皮切成絲;枸杞泡透洗淨;生薑去皮切成絲。鍋內水開時放入白蘿卜絲,用大火煮熟,撈起涼水衝透。另燒鍋下油,放入薑絲,注入清湯燒開,放入枸杞、青豆粒、玉米粒、白蘿卜絲,調入精鹽、味精、白糖煮至入味,淋入熟雞油即可。
(6)淡菜炒筍尖
[原料]小淡菜100克,嫩扁尖筍100克,素油、白糖、雞湯、黃酒、精鹽各適量。
[做法]先將扁尖筍切成1厘米長的條;把淡菜放入開水內泡開。然後用碗把扁尖筍、淡菜各裝1碗,碗內加開水與材料平,上籠蒸鬆後,取出淡菜,剪除老塊和中心的毛茸,再洗一次。再起素油鍋、把筍尖、淡菜分兩邊倒入,加原湯(即蒸淡菜的湯)、糖、酒、鹽、雞湯,分兩邊邊滾邊炒,直至湯收幹,起鍋裝盤。一邊放淡菜,一邊放筍尖,冷卻後上桌即可。
(7)青椒茄子
[原料]茄子100克,青辣椒50克,醬油、糖、澱粉、醋、雞精各適量。
[做法]將茄子削皮洗淨,切成0.5厘米厚的片;把青椒去籽、去蒂洗淨切成粗絲待用。將醬油、糖、澱粉、醋、雞粉和2湯匙水兌成調味汁待用。炒鍋上火燒熱,放入少量油倒入茄子片翻炒數下,調成中火,蓋上鍋蓋燜上,待茄子片被煎軟後,下青椒絲,迅速翻炒後倒入調味汁,炒勻後出鍋即可。
(8)清水白菜
[原料]白菜200克,蝦仁20克,菜油、蔥、鹽、味精、胡椒粉、豆粉各適量。
[做法]將鮮白菜洗淨,放入沸水中汆一下,立即撈起,涼涼,切成3厘米長的節。蝦仁洗淨。將炒勺加入菜油燒熱,下蝦仁炒黃,將白菜放入,加鹽、蔥稍煮,再加入和勻的味精、胡椒粉、豆粉,翻炒幾下,起鍋裝盤即成。
(9)幹煸黃豆芽
[原料]黃豆芽200克,辣椒粉、精鹽、蔥、色拉油各適量。
[做法]將黃豆芽洗淨去根和皮;蔥剖成四半切成短節。將炒勺燒熱下入黃豆芽,用旺火煸炒至黃豆芽抽縮的時候將其倒出。然後將炒勺洗淨注油,待油開再下入黃豆芽及調料,迅速翻炒後盛盤即成。辣椒粉單用小碟盛上。
(10)素炒豆腐皮
[原料]豆腐皮200克,紅蘿卜30克,香菜10克,生薑、味精、精鹽、生抽王、濕澱粉、黃酒、麻油、花生油各適量。
[做法]豆腐皮和紅蘿卜切成絲;香菜切段;生薑切成絲;蔥切斷。鍋內加水燒開,放入豆腐皮,稍煮片刻撈起。燒鍋下油,加入薑絲爆香,淋黃酒,調入精鹽、味精、生抽爆炒至幹香,用濕澱粉勾芡,再放入香菜炒勻,下麻油、蔥花即成。
(11)何首烏燉雞
[原料]肉食雞100克,何首烏10克,精鹽、味精、料酒、蠔油、香油、胡椒粉、蔥、薑各適量。
[做法]將雞洗淨,改刀剁成核桃大小的塊,放入沸水鍋內燙一下,撈出洗淨。蔥、薑分別去皮洗淨,用刀拍鬆。何首烏同放入碗內,加開水燙一下撈出;將雞塊、蔥、薑、何首烏同放一大湯碗內。鍋洗淨,加1湯碗清水燒沸,加適量精鹽、1匙料酒、1匙蠔油、少許胡椒粉、香油調勻,澆到放雞塊的碗內,將雞塊上籠蒸約20分鍾至熟取出,放少許味精,調好即成。
(12)麻婆豆腐
[原料]嫩豆腐200克,牛肉末(或豬肉末)50克,蔥末、辣油、豆豉、花椒粉、大蒜末、醬油、辣椒粉、精鹽、雞湯、菱粉、黃酒各適量。
[做法]先將嫩豆腐切成1厘米斜方塊,用滾水煮2分鍾,以去除石膏味,瀝幹水分。另起油鍋,將牛肉末和豆瓣醬一起炒,再放辣椒粉、醬油、豆豉、辣油、黃酒、鹽、蒜末,炒至入味,再放豆腐和雞湯100克,用小火燜成濃汁,再加菱粉收一下,放蔥末、花椒粉、味精即好。
(13)紅燒豬蹄
[原料]豬蹄150克,鹽、蔥、薑、香油、料酒、花椒、冰糖、湯各適量。
[做法]將豬蹄刮毛洗淨,剁去爪尖劈成兩半,用水煮透後放入涼水中。薑、蔥拍後待用。用炒勺將少許香油燒熱,放入冰糖炸成紫色時放湯調至淺紅色為度。加入豬蹄、料酒、蔥、薑、鹽、花椒,湯燒開後除去浮沫,用大火燒至豬蹄上色後,移至小火燉爛,收濃汁即成。
(14)豆苗炒蝦片
[原料]大蝦100克,豆苗100克,雞蛋50克,料酒、蔥、薑、鹽、胡椒粉、濕澱粉、湯、味精各適量。
[做法]將蝦剝殼清洗幹淨,把每隻蝦肉切成片。薑切片。蔥剖開切2厘米長的段。把豆苗洗淨,掐去尖。用濕澱粉和雞蛋清調成糊,另用鹽、味精、料酒把蝦片拌勻,使其入味,並漿上蛋糊,再用所餘的料酒、味精、鹽、濕澱粉和湯兌成汁備用。將炒勺燒熱後注油,將蝦片放熱油勺中熟後撈出。熗鍋,入豆苗、蝦片煸炒,加鹽、味精,調味即成。
(15)紅燒豬肚
[原料]鮮豬肚200克,冬瓜50克,紅椒1隻,精鹽、味精、白糖、蠔油、濕澱粉、麻油各適量。
[做法]鮮豬肚洗淨,煮熟切片;冬瓜去皮去子切厚片;紅椒切片,燒鍋下油,放入薑片、冬瓜炒出香味,加入豬肚片、精鹽,注入清湯,用中火燒。待燒至冬瓜快熟時,加入紅椒片、蔥段、精鹽、味精、白糖、蠔油、老抽王燒至入味,用濕澱粉勾芡,淋入麻油即可。
(16)香菇蘿卜湯
[原料]白蘿卜200克,水發香菇50克,豌豆苗25克,料酒、精鹽、味精、豆芽、湯各適量。
[做法]將蘿卜洗淨,去根,切成細絲,下沸水鍋中焯至八成熟撈出放入碗內;將豌豆苗去雜洗淨,下沸水鍋內稍焯撈出;將水發香菇去雜洗淨切成絲。鍋內加入豆芽湯、料酒、精鹽、味精燒沸後撇淨浮沫,將蘿卜絲、香菇絲分別下鍋燙一下撈出放在碗內,湯繼續燒沸,撒上豌豆苗,起鍋澆在湯碗內即成。
(17)黃芪猴頭湯
[原料]猴頭100克,黃芪30克,嫩雞肉150克,薑、蔥、料酒各適量。
[做法]將猴頭洗淨,溫水發30分鍾後撈出切塊,黃芪、雞肉洗淨切片(塊)。油燒熱,入薑、蔥、雞肉爆炒,加料酒、黃芪及清湯共煮燒沸後溫火燉1小時,再入猴頭片煮30分鍾即成。
(18)豆蔻陳皮鯽魚湯
[原料]鯽魚1條150克,豆蔻10克,陳皮、生薑、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鯽魚開膛洗淨,豆蔻研末入魚肚中,陳皮、生薑放鍋內加清水,將魚下鍋,武火煮開,文火燉2小時,調味後即可食用。
(19)沙參玉竹老鴨湯
[原料]老鴨150克,沙參25克,玉竹25克,生薑3片。
[做法]老鴨洗淨,切塊,沙參、玉竹與鴨塊共放鍋內加清水,武火煮開,改溫火燒2小時,食肉飲湯。
(20)排骨藕湯
[原料]豬排骨250克,藕500克,薑7克,精鹽5克,胡椒粉5克。
[做法]將豬排骨洗淨,切成4厘米長的塊,藕用筷子刮洗幹淨,置菜板上用刀拍破,切成同排骨一樣的塊,薑洗淨拍破。將鍋內放適量開水,放入豬排骨、藕、薑、精鹽、胡椒粉燉熟即可。
高脂血症患者的食療藥膳
(1)山楂青魚片
[原料]山楂10克,玉竹6克,陳皮3克,青魚150克,澱粉、雞蛋清、精鹽、植物油、味精各少許。
[做法]先將青魚去除頭、鱗、腸雜,清洗後切片,用澱粉、雞蛋清、精鹽、味精漿一下,入油鍋爆炒,鏟出待用。山楂、陳皮洗淨,切片。玉竹置溫水中浸泡至軟,撈出後與山楂片一起在油鍋中煸炒一下。隨後加入青魚片、陳皮及浸過玉竹的汁與調料,同炒至青魚肉熟軟,汁呈粘稠即成。
[功效]降血脂。
(2)首烏黑豆燉甲魚
[原料]首烏30克,黑豆60克,甲魚1隻,紅棗3枚,薑、精鹽各適量。
[做法]將甲魚宰殺,去內髒,洗淨切塊,略炒備用。甲魚血可生飲或加工食用。將甲魚塊、黑豆、首烏、紅棗(去核)及薑一起隔水燉熟,調味後即可。
[功效]滋陰益腎,降血脂。有明顯的降血清膽固醇作用。適用於高脂血症,冠心病。
(3)綠豆蘿卜灌大藕
[原料]大藕4節,綠豆200克,胡蘿卜125克,白糖適量。
[做法]先將綠豆洗淨,浸泡半小時,然後瀝幹;胡蘿卜洗淨切碎,搗泥;再用白糖與此2味調勻,備用。將藕洗淨,以刀切開靠近藕節的一端,切下部分留作蓋,將和勻的綠豆蘿卜泥塞入藕洞內,塞滿為止。再將切下部分蓋在原處,用竹簽插牢,上鍋隔水蒸熟。
[功效]降低血脂。適用於高脂血症、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等症。
(4)鯉魚山楂蛋
[原料]鯉魚1條,鮮山楂片25克,麵粉150克,雞蛋清60毫升,植物油、料酒、蔥段、薑片、精鹽、白糖各適量。
[做法]將鯉魚去鱗、鰓及內髒,洗淨切塊,加入料酒、精鹽漬15分鍾。將麵粉加入清水和白糖,打入雞蛋清攪和成糊,備用。將鯉魚塊下入糊中浸透,取出後粘上幹麵粉,放入爆過薑片的溫油鍋中翻炸3分鍾撈起;山楂片加入少量水,上火煮爛,加入調料及生麵粉糊,製成芡汁水,倒入炸好的魚塊煮15分鍾,撒上蔥段、味精即成。
[功效]開胃利水。適用於冠心病、高脂血症、麵身水腫等症。
(5)山楂黃精粥
[原料]山楂15克,黃精15克~3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選幹淨的山楂、黃精煎取濃汁後去渣,再同洗淨的粳米煮粥,粥成後加入白糖即可。
[功效]補脾胃,潤心肺,祛淤血,降血脂。適用於高脂血症及動脈硬化症。平時痰濕偏盛者忌用,脾胃虛寒者也不宜用。
(6)茵陳荷葉粥
[原料]茵陳15克,新鮮荷葉1張,粳米100克,砂糖適量。
[做法]先將茵陳、鮮荷葉洗淨煎湯,取汁去渣,加入洗淨的粳米同煮,待粥將熟時,放入砂糖稍煮即成。
[功效]解暑熱,散淤血,降血脂,降血壓,減肥。適用於高脂血症、肥胖症、高血壓及感受暑熱、頭昏腦脹、胸悶煩渴等症。
(7)菊花決明子粥
[原料]菊花10克,決明子10克~15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
[做法]先把決明子放入砂鍋內炒至微有香氣,取出,待冷後與菊花煎汁,去渣取汁,放入粳米煮粥,粥將熱時,加入冰糖,再煮沸即可。
[功效]清肝明目,降壓通便。適用於高血壓、高脂血症及習慣性便秘等症。大便泄瀉者忌服。
(8)山楂桃仁露
[原料]新鮮山楂1000克,桃仁60克,蜂蜜250克。
[做法]將鮮山楂洗淨,用刀背拍碎,同桃仁共入鍋中,水煎2次,去渣取汁,備用。將煎好的汁盛入盆內,加入蜂蜜、加蓋,隔水蒸1小時,離火冷卻,裝瓶即可。
[功效]健脾胃,消積食,降血脂,降膽固醇,降血壓,增加心肌供血。適用於高脂血症、冠心病。
(9)芹菜菊花汁
[原料]新鮮芹菜300克,菊花、佛手花各3克,蜂蜜適量。
[做法]將芹菜洗淨切碎,入家用果汁機中絞取汁液,與菊花、佛手花一起煮沸。稍涼,加入蜂蜜調味飲用。
[功效]清瀉肝火,理氣止痛,降壓去脂。適用於肝火熾盛型高脂血患者食用。
(10)橘子番茄芹菜汁
[原料]鮮番茄250克,橘子100克,芹菜(帶葉少許)80克。
[做法]選成熟的紅番茄去蒂洗淨,在沸水中燙透,撈出去皮,用消毒紗布包裹擠汁備用。將橘子去皮,用紗布擠汁,備用。芹菜洗淨,去根留莖,留少許芹葉,用開水焯一下,切碎用紗布擠汁。將上述紅番茄橘子汁、芹菜汁混合拌勻,放入冰箱鎮涼即成。
[功效]降血壓,降低膽固醇。適用於各種類型的高脂血症。
(11)橙汁蜜飲
[原料]橙子1隻,蜂蜜50克。
[做法]將橙子用水泡去酸味,然後連皮切為4塊。將橙子同蜂蜜放鍋中,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轉文火煮約30分鍾,去渣取汁飲服。
[功效]下食消氣,化痰祛膩,降脂。
(12)綠茶蜜飲
[原料]綠茶5克,蜂蜜適量。
[做法]綠茶放入瓷杯中。以沸水衝泡,蓋蓋溫浸5分鍾,再調入蜂蜜適量。
[功效]消炎止痢,降脂。
(13)三汁蜜飲
[原料]生地汁、葡萄汁、藕汁、蜂蜜各50毫升。
[做法]將鮮生地、葡萄、鮮藕洗淨,各榨取汁液50毫升;將三汁煮沸,調入蜂蜜拌勻即可。
[功效]清熱通淋,生津消膩。
(14)山楂蜂蜜飲
[原料]鮮山楂汁100毫升,蜂蜜10克。
[做法]取鮮山楂洗淨,榨汁(若無鮮山楂,也可取市售山楂醬)備用。取山楂汁與蜂蜜混合均勻,再加入適量溫開水拌勻飲用。
[功效]本品酸甜可口,具有擴張血管、降壓降脂、化淤活血、行氣止痛之功效。適用於消化不良、胃脘疼痛及女子痛經等。
(15)五鮮飲
[原料]茯苓、山藥各12克,百合10克,大棗10枚,鮮藕250克,白糖少許。
[做法]茯苓、山藥、藕洗淨,切片;大棗去核,百合洗淨。將諸藥同放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轉文火續煮30~40分鍾,去渣留汁,加白糖攪勻,頻頻飲服。
[功效]滋肺補脾,化痰清熱,降血脂。適用於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患者的茶方
(1)山楂海帶茶
[原料]海帶、山楂各500克。
[做法]將海帶放入米泔水中浸泡6~8小時,撈出,洗去泥沙斑塊,切成細絲烘幹,研成細粉,備用。山楂揀洗幹淨,除去山楂內核,切碎,連皮曬幹或烘幹,研成細末,與海帶粉充分攪拌均勻,按每份15克分裝入綿紙袋中,掛線封口,放入大口瓶中,加蓋貯存,待用。
[功效]解毒消痰、行氣散淤、降脂降壓。適用於各種類型的高脂血症,對中老年人肝火熾盛、氣血淤滯型高脂血症患者尤為適宜。
(2)薑茶
[原料]鮮生薑50克,茶葉10克。
[做法]將生薑洗淨,切片,與茶葉同放鍋中,水煎取汁飲用。將生薑洗淨,切絲,放入茶杯中。再放茶葉,衝入沸水,浸泡飲服。
[功效]發汗解表、溫肺止咳、降脂降壓、利膽排石。
(3)綠豆菊花茶
[原料]綠豆60克,白菊花10克。
[做法]綠豆、白菊花分別揀洗幹淨。白菊花放入紗布袋中,紮口,與綠豆同放入砂鍋中。加足量水,浸泡片刻後,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1小時左右,待綠豆酥爛,取出菊花袋即成。
[功效]解毒清熱,清暑降脂。適用於各種類型的高脂血症,對中老年人肝火熾盛型高脂血症患者尤為適宜。
(4)蘋果茶
[原料]蘋果2個,玉米粉50克,紅糖20克。
[做法]先將蘋果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鍾,反複清洗幹淨後,連皮切碎,剁成蘋果糊,備用。取鍋加清水適量,調入玉米粉,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煨煮,調製成稀糊,再對入蘋果泥、紅糖拌勻,小火煮沸而成。
[功效]補中益氣,降煩祛淤,降脂。適用於各種類型的高脂血症患者飲用。
(5)豆殼瓜子茶
[原料]蠶豆殼、冬瓜子各50克,綠茶10克,白糖適量。
[做法]蠶豆殼、冬瓜子水煎取汁。將藥汁煮沸,衝入盛有茶葉的杯中。加蓋燜15分鍾即可。
[功效]解毒清熱,利尿消腫,降壓去脂。適用於濕熱內蘊型高脂血患者食用。
(6)山楂降脂茶
[原料]鮮山楂30克,生槐米5克,嫩荷葉15克,草決明1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前4味藥放入砂鍋中煎煮,待鮮山楂煮爛時,用湯勺將山楂碾壓碎,再煮10分鍾左右,濾取煎液,加入白糖即可。
[功效]化淤行滯。適用於高脂血症。
(7)纖維茶
[原料]麥麩200克,豆粒外皮、柏子仁、鬆子仁各20克,蜂蜜適量。
[做法]將麥麩、豆粒外皮、柏子仁、鬆子仁混合炒熟至發出香味後,研為細粉,放入瓷罐內備用。用時,取1平匙,用開水衝好,加蜂蜜調勻即可。
[功效]降低膽固醇。適用於高脂血症、冠心病、肥胖病、大便秘結等症。
(8)首烏丹參蜂蜜飲
[原料]何首烏、丹參各15克,蜂蜜20毫升。
[做法]將何首烏、丹參加水煎湯。去渣後調入蜂蜜即可。
[功效]滋陰潤燥,補益五髒,通經活絡。適用於高脂血症、動脈硬化、高血壓病、冠心病、慢性肝炎等症的輔助食療。
(9)烏龍消脂茶
[原料]烏龍茶3克,槐角18克,首烏30克,冬瓜皮18克,山楂肉15克。
[做法]將槐角、首烏、冬瓜皮、山楂肉一起水煎取汁。以藥汁衝泡烏龍茶,頻頻飲服。
[功效]消脂減肥。適用於高脂血症、脂肪肝等。
(10)花生茶
[原料]花生15克,紅花1.5克,西瓜子15克,冰糖30克。
[做法]將西瓜子搗碎,連同花生、紅花、冰糖放入鍋內。加水燒開煮半小時。
[功效]養血、潤肺、止咳、降脂。適用於百日咳、高脂血症。
(11)橄欖蘿卜茶
[原料]橄欖250克,蘿卜500克。
[做法]蘿卜洗淨,切片;橄欖洗淨,搗碎。將二者同入鍋中,水煎代茶飲。
[功效]清肺利咽。適用於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體炎、支氣管炎以及飲食積滯、脘腹脹滿等。
(12)核桃仁酸奶茶
[原料]核桃仁50克,酸牛奶(或羊奶)200毫升。
[做法]先將核桃仁洗幹淨,曬幹或烘幹。研成細末,同酸牛奶放入果汁機中,搗攪1分鍾即成。
[功效]補虛通脈,解毒散淤,降血脂。適合於各種類型的高脂血症患者飲用,對中老年人肝腎陰虛、氣血淤滯型高脂血症患者尤為適用。
(13)柿葉茶
[原料]鮮柿葉、蜂蜜各適量。
[做法]將鮮柿葉洗淨,入沸水中略焯,瀝幹水分,風幹後研為細末備用;每次取柿葉末3克,衝入沸水250毫升衝泡,候溫後濾出汁液,調入蜂蜜拌勻飲服。
[功效]軟化血管,降脂減肥。
(14)棗梨茶
[原料]紅棗10枚,雪梨膏20毫升。
[做法]將紅棗去核,加清水適量,先泡半小時,文火煮至棗爛熟;將雪梨膏調入紅棗湯中,調勻作茶飲服。
[功效]潤肺護膚,降脂化濁。
(15)薺菜菊花茶
[原料]幹老薺菜粗末30克,菊花3克,蜂蜜適量。
[做法]將幹老薺菜粗末、菊花放入杯中。衝入沸水,加蓋燜15分鍾,加入蜂蜜和勻即可。
[功效]清理頭目,利肝除煩,降壓去脂。適用於肝火上炎型高脂血患者食用。
(16)陳皮決明消脂茶
[原料]陳皮10克,決明子20克。
[做法]先將陳皮揀、洗幹淨,晾幹或烘幹,切碎備用。決明子洗淨,敲碎,與切碎的陳皮同入砂鍋。加水濃煎2次,每次煎20分鍾,將煎汁濾出,2次煎汁合並,再用小火煨煎至300毫升左右,即成。
[功效]除燥濕化痰,清肝降脂。主治各種類型的高脂血症。
(17)蟲草銀杏葉茶
[原料]冬蟲夏草粉10克,銀杏葉15克。
[做法]將銀杏葉揀、洗幹淨,曬幹或烘幹,研成粗粉,與蟲草粉充分混合均勻,分裝2個綿紙袋中,封口掛線,備用。取適量放入鍋中,煮沸,飲汁。
[功效]益腎滋陰,化痰定喘,降脂養心。主治各種類型的高脂血症,對中老年肝腎陰虛、陰虛陽亢、脾虛溫盛型高脂血症患者尤為適宜。
(18)海帶茶
[原料]海帶、白糖各適量。
[做法]海帶洗淨,切絲,浸泡於200毫升冷開水中。連續浸泡數小時後,加入白糖拌勻,即可飲用,飲完後可再續水。
[功效]軟堅散結,化痰輕身。適用於高血壓、高脂血症、脂肪肝及淋巴結炎、甲狀腺腫大、睾丸炎等。
(19)銀杏茶
[原料]銀杏葉、白糖適量。
[做法]選取銀杏嫩葉,洗淨,曬幹,研為細末,每10克裝為1袋。取銀杏茶1袋放入茶杯中,衝入沸水,浸泡3~5分鍾後飲用,也可調入白糖適量同用。
[功效]降低血脂,擴張血管。
(20)大蒜綠茶飲
[原料]獨頭蒜1個,綠茶葉30克。
[做法]獨頭蒜剝皮洗淨。與茶葉一起入鍋,加水3碗,煮沸20分鍾即可。
[功效]降脂,止痢。適用於高脂血症、痢疾。
(21)木耳芝麻茶
[原料]黑木耳60克,黑芝麻15克,蜂蜜適量。
[做法]將黑木耳30克入鍋中,置火上不斷翻炒,待黑木耳顏色由灰轉黑時,起鍋備用。將黑芝麻炒香,入生、熟木耳,加清水適量煮沸,文火再煎30分鍾,去渣取汁,加蜂蜜適量,代茶飲服。
[功效]養血潤腸。適用於血虛腸燥所致的便秘。
(22)薺菜山楂茶
[原料]新鮮薺菜200克,山楂30克。
[做法]先將山楂洗幹淨,切成片,備用。鮮薺菜揀洗幹淨,連根、莖、花、葉、果等一同切碎,放入砂鍋中,加水足量,大火煮沸後,加入山楂片,改用小火煨煮20分鍾,即成。
[功效]和脾化痰,行氣散淤,降血脂。適用於各種類型的高脂血症患者飲用,對中老年人肝火熾盛、氣血淤滯型高脂血症患者尤為適宜。
(23)荷花桂圓茶
[原料]荷花1朵,桂圓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荷花撕成碎塊,洗淨;桂圓去皮核,洗淨。將荷花、桂圓放入鍋中,加清水500毫升煮沸,去渣取汁,加入白糖拌勻即成。
[功效]寧心安神,益智補腦。
(24)茵陳降脂茶
[原料]茵陳、澤瀉、葛根各5克。
[做法]將茵陳、澤瀉、葛根分別揀雜,用水洗幹淨後,曬幹。同放入一較大茶杯中,用開水衝服。
[功效]清熱利濕,降濁降脂。適用於降低膽固醇、三酰甘油、β脂蛋白等,對濕熱內蘊型高脂血症尤為適宜。
(25)核桃山楂菊花茶
[原料]核桃仁125克,山楂60克,菊花12克,白糖150克。
[做法]將核桃仁洗淨後用石磨磨成漿汁,倒入瓷盆中,加清水稀釋調勻待用。山楂、菊花洗淨後,水煎2次,去渣合計1000毫升。將山楂、菊花汁同核桃仁漿汁一塊倒入鍋中,加白糖攪勻,置火上燒至微沸即成。
[功效]潤肺益腎,平肝明目,滑腸潤燥,通利血脈,降脂。適用於頭暈目眩、頭脹頭痛、肺虛咳嗽、腎虛陽痿、腰膝酸痛、大便燥結、高脂血症等症。
(26)紅花山楂茶
[原料]紅花(幹品)2克,鮮山楂30克。
[做法]先將紅花揀淨,用水洗幹淨後晾幹或烘幹備用。山楂去柄洗淨,切成片,與紅花同放入大杯中,待用。
[功效]消食導滯,祛淤降脂。主治各種類型的高脂血症,對氣血淤滯型高脂血症尤為適宜。
(27)銀杏羅布麻茶
[原料]銀杏葉、羅布麻各50克,菊花30克,草決明10克。
[做法]草決明炒香,與銀杏葉、羅布麻、菊花同放杯中,衝入沸水適量。密封浸泡10~20分鍾後飲服。
[功效]清熱平肝,具有軟化血管、降低血脂及血液黏度、防治心腦血管病之功效。適用於高血壓病、高脂血症及血液黏度增高症。
(28)絞股藍銀杏葉茶
[原料]絞股藍、銀杏葉各10克。
[做法]絞股藍、銀杏葉分別洗淨,曬幹或烘幹,共研成細末,分裝2個綿紙袋中,封口掛線,備用。取適量置杯中,衝入沸水適量,浸泡後,即可飲用。
[功效]化痰清熱,益氣降濁,活血降脂。主治各種類型的高脂血症。
(29)螺旋藻橘皮茶
[原料]鈍頂螺旋藻5克,鮮橘皮10克。
[做法]鮮橘皮反複清洗幹淨,切成細絲。與市售成品螺旋藻粉同入杯中,待用。
[功效]健脾燥濕,降低血脂。主治各種類型的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患者的酒方
(1)黃精酒
[原料]黃精20克,白酒500毫升。
[做法]黃精洗淨,切細,置於酒瓶中,先用清水適量將黃精潤透,然後加入白酒,密封浸泡5~7天後飲用。浸泡時要每日搖動數次。每次飲用50毫升,每日2次。
[功效]補益肺腎,降低血脂。適用於肺虛咳嗽,動則尤甚及腰膝酸軟等。
(2)參楂酒
[原料]白酒500克,黨參、山楂各50克,阿膠40克。
[做法]將黨參、山楂、阿膠切碎放入酒中。密封存放,30日後開啟,即可飲用。
[功效]益氣補血,消積降脂。適用於高脂血、肥胖症。
(3)三七人參酒
[原料]三七15克,人參10克,刺五加30克,白酒適量。
[做法]將諸藥用清水適量潤透,共置入白酒中。密封浸泡1周後按各人酒量飲服。
[功效]益氣養血,補益肝腎,化淤止痛。適用於淤血及腎虛腰痛、白細胞下降、腰椎間盤脫出、坐骨神經痛等。
(4)菊花葡萄酒
[原料]菊花15克,生地20克,葡萄50克,低度白酒適量。
[做法]菊花擇淨,生地切粒。將菊花、生地、葡萄等同放入瓶中,加清水適量浸泡半小時後,對入白酒,密封浸泡7~10天後飲服。
[功效]疏肝清熱。適用於肝經風熱所致的目赤腫痛、頭目眩暈、肢體麻木、視物模糊及女子經來量少、手足心熱等症。
(5)枸杞延齡酒
[原料]枸杞子24克,桂圓肉15克,當歸6克,炒白術10克,黑豆30克,白酒500毫升。
[做法]諸藥擇淨,當歸切片。將諸藥同置白酒中,每日搖動數次,密封浸泡1月後飲用。
[功效]養陰補血,健脾益氣。適用於氣陰兩虛所致的心悸、氣短、納差乏力、腰膝酸痛及白細胞下降、各種貧血等症。
(7)蜂王漿酒
[原料]鮮蜂王漿500毫升,蜂蜜1000克,白酒3500毫升。
[做法]將蜂王漿、蜂蜜拌勻,共置白酒中。每日搖動數次,密封浸泡2~3天後飲用。
[功效]益氣養血,降壓降脂。適用於高血壓、高脂血症。
(8)菊花酒
[原料]甘菊花150克,糯米2500克,酒曲適量。
[做法]將甘菊花曬幹研末。糯米蒸熟,與菊花末、酒曲拌勻放入容器中,待酒熟,去渣取汁。
[功效]平肝清熱,明目定眩。適宜於肝陽上亢型高脂血病人飲用,也可用於高血壓、動脈硬化者。
(9)龍眼肉酒
[原料]龍眼肉100克,上好白酒500毫升。
[做法]將龍眼肉擇洗幹淨,置於白酒中。每日搖動數次,密封浸泡百日後,每日2次,每次溫飲兩小盅。
[功效]健脾安神,降脂祛膩。適用於心血虧虛所致的失眠、多夢及高脂血症等。
(10)首烏酒
[原料]白酒5000克。製首烏、生地黃150克。
[做法]將首烏洗淨燜軟切小塊,生地黃洗淨切薄片。生地黃晾幹後與首烏一起放入容器中,倒入白酒,攪勻後密封浸泡。每隔3日攪動1次,10~15天後開啟濾去藥渣即可飲用。
[功效]補肝腎,益精血,降血脂。適用於高脂血症。
(11)山楂酒
[原料]鮮山楂50克,葡萄酒500毫升。
[做法]鮮山楂洗淨,拍破,放入葡萄酒中。密封7天,每日搖動數次,以使藥液充分析出。
[功效]本品酸辣微甜,具有化淤活血、行氣止痛、降低血壓、降低血脂之功效。適用於氣滯血淤所致的胃脘疼痛、胸痛、冠心病、心絞痛、高血壓、高脂血症等。
(12)茯苓酒
[原料]茯苓60克,白酒500克。
[做法]將茯苓切片,裝入砂布袋中,紮緊袋口,將茯苓浸泡於白酒中。每天搖動數次,浸泡7天即可,每晚睡前飲用一小盅。
[功效]補虛益壽,強筋壯骨。
(13)四季春補酒
[原料]黨參、麥冬各60克,黃芪、淫羊藿、大棗各50克,枸杞子45克,人參、何首烏、甘草各20克,天麻10克,蟲草1克,白酒、蔗糖適量。
[做法]大棗去核,諸藥擇淨,共置瓶中,加清水適量浸泡半小時後,再兌入白酒及蔗糖。每日搖動數次,密封浸泡3~5天後即可飲用。
[功效]益氣養血,祛風除濕。適用於氣血虧虛所致的高脂血症、風寒濕痹、關節疼痛等。
(14)蟲草黑棗酒
[原料]冬蟲夏草10克,黑棗50克,白酒500克,冰糖30克。
[做法]將蟲草擇淨,冰糖研細。同置白酒中,納入冰糖,密封浸泡,每日搖動數次,1周後飲用。
[功效]補虛益精,強身健體。
(15)仙人掌酒
[原料]仙人掌150克,白酒1000克。
[做法]將仙人掌去皮刺,洗淨,切為小塊,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1周後飲用。
[功效]化痰降脂。
(16)天麻酒
[原料]白酒2000克,天麻72克,丹參48克,製首烏36克,杜仲、淫羊藿各16克,黃芪12克。
[做法]將上述藥切成薄塊,放入容器中,倒入白酒。密封浸泡15日以上。
[功效]補肝腎,祛風活血,清利頭目。適用於高脂血、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症。
(17)杞子泡黃酒
[原料]枸杞子250克,黃酒適量。
[做法]將枸杞子擇洗幹淨,置於黃酒中密封浸泡。每日搖動數次,2個月後即可飲用。
[功效]養肝明目,疏風清熱。適用於高血壓、高脂血症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