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體操節奏以中速或慢速為宜,堅持鍛煉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改善微循環障礙。其具體做法是:
(1)頭部運動
兩腳自然開立,兩手叉腰;頭部作前、後、左、右屈各四個八拍,然後向左右繞環各做兩個八拍,自然呼吸,主要活動頸椎。
(2)伸展運動
兩腳自然開立,兩手十指交叉於胸前,向前伸臂,掌心向外,還原;同上,向上伸臂,掌心向上,還原;連續各做兩個八拍。主要活動手指、手腕及肘關節,要求伸臂同時腳跟提起,動作協調。
(3)肩繞環運動
兩腳自然開立,兩臂在體兩側自然彎曲,半握掌;向前、向後繞環,各做兩個八拍;主要活動肩關節;要求肩帶放鬆,同時提踝。
(4)體側屈運動
兩腳開立同肩寬,兩臂下垂;練習開始,左手向體後擺,右手經體側向左擺,摸左耳,同時上體左側屈,接著反方向做同樣動作;主要活動腰部,要求體側屈時挺胸,兩腿不要彎屈,連續做兩個八拍。
(5)轉體運動
兩腳自然開立,兩手十指頭後交叉,做向左、向右轉體;主要活動腰部,要求轉體時腳步不能移動,連續做兩個八拍。
(6)體繞環運動
兩腳自然開立同肩寬,兩臂自然下垂,上體前屈向左(右)繞環,兩臂隨上體轉動。體前屈時呼氣,上體抬起時吸氣。做此練習時注意,體前屈時接著兩臂向左擺,再向右擺,然後向左繞環,還原;接著又向右擺,再向左擺,然後向右繞環,連續做四個八拍。主要活動腰、髖,要求幅度由小到大。膝繞環運動。腳並攏半屈膝,兩手按兩膝蓋。同時向左、向右轉動兩膝,幅度由小到大,連續做兩至四個八拍;主要活動膝關節,要求在活動時兩手可加力和掌握強度。
(7)踝繞環運動
將兩腳左右半開立,兩手叉腰,身體重心移至左腳,右腳跟提起,做踝關節向外、向內繞環,然後換右腳站立,左腳做同樣動作,主要活動踝關節。要求在練習時,腳尖不得離開地麵,先外後內順序進行。
(8)跳躍運動
兩腳並攏站立,雙手叉腰,向上輕輕跳起;也可以在跳起時前後、左右分腿跳。主要活動膝、踝關節,要求自己掌握強度和頻度,不要勉強。
(9)整理運動
兩腳自然小開立,左(右)腿屈膝抬腿,同時兩臂自然地前後擺動,自然呼吸,幅度由大變小,速度由快變慢。連續做兩個八拍。
宜練五禽戲
五禽戲是我國古代名醫華佗通過觀察虎、鹿、熊、猿、鳥五種禽獸的神態和動作,結合古代導引、吐納、熊經、鳥伸之術,根據人體髒腑、經絡和氣血的功能而編寫的一套具有顯著民族風格的運動健身術。
華佗編五禽戲的目的不僅為了保健,也是為了治病。他說:“身有不快,起做一禽之戲,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體輕便而欲食。”由於五禽活動的特點各有不同,所以做每一禽戲都各有不同的收效。一般來說,經常練虎勢能使人肺氣充沛,精力旺盛;練鹿勢能使脾胃功能增強,強肝益腎;練熊勢能平疏肝火,壯體力,靜安眠;練猿勢能靈活腦筋,增強記憶,開展心胸,增進氣血流通;練鳥勢能舒暢經絡,易筋活血,活動關節,提高平衡能力。
練五禽戲時,不僅要求形似,而且要求神似。如模仿虎的剛威勇猛,鹿的奔馳反顧,熊的倒臥翻滾,猿的攀援跳躍,鳥的展翅高飛。同時要求注意力集中,以意引氣,呼吸均勻,輕鬆自然,拉伸肢體,動靜結合,剛柔相濟。一般而言,體弱者宜練熊戲和鳥戲,體力較好者可連續演練。
宜垂釣
垂釣是體育和娛樂相結合的一種獨特的運動形式,是趣味性極高的“輕體育”。
要釣魚就要經過一定的路程才能到達近郊或遠郊,到了湖塘河畔,又要看地形、選擇釣位,垂釣者甩釣提杆、蹲下站起,都具有活動筋骨的作用,這樣,使人在娛樂之中增加了運動量,鍛煉了身體。
釣魚屬於一項戶外活動,能提高患者耐冷熱、耐風耐雨、適應大自然的能力;在垂釣過程中,有著較長時間的日光浴、空氣浴,能夠增強人們對環境和風流、溫差變化的適應性,可增強人的抵禦能力。
釣魚有益於陶冶情操。釣魚多在郊區或鄉村中的河流、湖泊或風景怡人的水庫邊,水邊空氣中帶負電荷的陰離子特別多,它能使人頓感精神爽朗,有益改善和提高大腦、心肺、消化係統的功能。同時置身於空氣清新而又幽靜的大自然之中,欣賞大自然畫一般的色彩、詩一般的意境,能使人心曠神怡,樂趣倍增。尤其是魚兒咬鉤之際,能激起垂釣者無比歡樂的心情,是一種無可比擬的精神享受,對人們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釣魚可調節大腦功能。釣魚時,垂釣者一定要平心靜氣,精神專一,尤其是在甩鉤之後,要靜心觀察,大腦的一切雜念統統被排除,疾病的憂慮也忘得一幹二淨,注意力被轉移,大腦的功能得到調整。這不僅改善了人們的視覺和大腦的靈敏性,而且對高血壓、高血糖、神經衰弱、精神憂鬱以及某些慢性病均有輔助性的治療作用。
糖尿病患者的生活禁忌
要減少駕車次數
近幾年,經調查意外交通事故發生原因發現,因糖尿病低血糖及其他糖尿病並發症等相關因素引發的意外交通事故有所增加,這是由於糖尿病患病率升高,開車族中糖尿病患者增多。因此,糖尿病患者是否適宜開車成為多數人關心的問題。
事實上,糖尿病患者在病情穩定時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樣開車。但如屬於下列情況則不宜開車:
(1)有眼部並發症
糖尿病眼疾如白內障、視網膜病變等眼部並發症,造成視力下降或視野調節障礙者,不宜開車。
(2)大血管病變者
糖尿病合並高血壓、冠心病、腦動脈硬化等大血管病變者。因為高速行駛時,易引起心率加快、血壓升高、血糖升高,甚至誘發心律失常、心絞痛等,極易導致意外事故的發生。
(3)糖尿病引發神經病變者
這類病人在開車行駛過程中,常因發生四肢麻木、感覺遲鈍、足部病變、血糖過高等症狀,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對臨時出現的一些應急情況和突發事件不能及時地作出準備反應而造成車禍。
(4)發生低血糖反應時
糖尿病病人在服用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後開車外出時,很容易發生低血糖。表現為心慌、頭昏、出汗、視物模糊、反應遲鈍,定向能力和自控能力降低,很容易發生意外事故。
因此,患糖尿病的駕車者駕車時應備有對付低血糖反應的食品和飲料,如可樂、糖塊及餅幹等。切忌高速行駛和疲勞駕車,長時間連續駕駛,最好中途適當休息或換人駕駛,避免因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而發生意外事故。
不要浸泡高溫澡
溫度過高會引起心跳加快,如果你的心髒已有問題(如曾經發生過心絞痛),過快的心率將導致致命的危險。當整個身體都處於過熱的環境時,心髒不得不加倍工作以增加皮膚的血流量,通過蒸發和出汗把從水和空氣中吸收的多餘熱量散發掉。
研究認為,糖尿病很容易並發心血管係統的自主神經病變。而糖尿病病人使用高溫熱水洗澡時,會促使並發症的酶活性上升,從而在糖尿病發病過程中,發生血管收縮及微血管動脈硬化。另外,還可能出現手腳麻木、感覺遲鈍等神經障礙以及腎功能減退、皮膚瘙癢、關節炎、進行性消瘦、四肢無力等多種並發症。因此,糖尿病病人洗浴時應以溫水為宜,切忌溫度太高而誘發並發症的產生,甚至危及生命。
不要戴隱形眼鏡
隱形眼鏡與傳統的框架鏡比起來,不論是從實用性還是從美觀上,前者都有很多的優點。可是,隱形眼鏡長時間置於眼瞼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容易引發角膜潰瘍、結膜炎等症狀。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常戴隱形眼鏡極易引發眼部並發症。
臨床實驗表明,糖尿病的發生會引起眼底視網膜病變,常戴隱形眼鏡勢必使病變加重。而且,由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患者的視力完全不受影響,這樣很容易導致患者對眼底病變的忽視。在隱形眼鏡的進一步刺激下,眼底病變可能會嚴重惡化。因此,糖尿病患者平時應該盡可能不戴或少戴隱形眼鏡。
不要頻繁使用手機
如今,大多數人都使用手機。因為它不僅輕巧而且傳遞信息十分快速簡便,所以理所當然地成為人們的新寵。可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麵性,根據瑞典隆德大學的研究人員用類似發自移動電話輻射的微波脈衝去照射老鼠的實驗報告,老鼠的腦組織在受到移動電話的輻射時會失去防衛機能,血液內有損害性的蛋白質及毒素因此可以輕易地進入。同樣的道理,隻要緊挨著來自移動電話的輻射波兩分鍾,人體內防止有傷害性蛋白質及毒素進入腦部的防衛機能也會喪失作用。而且有傷害性的蛋白質一旦進入腦組織,人就極有可能患上腦部及神經疾病,例如老人癡呆症、帕金森症以及出現多重硬化症等等。
因此,糖尿病患者應避免頻繁地使用手機,以防止身體受到損害而使病情更加惡化。
不要長時間看電腦
隨著科技的快步發展,電腦已逐步走進千家萬戶,雖然它大大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但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也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危害。
當眼睛受到視屏光照刺激後,會引起眼球肌肉痙攣、瞳孔不正常收縮,由此使眼睛產生困乏、酸脹、幹澀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引起流淚、頭暈目眩、惡心等症。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可能導致各種並發症的發生,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視網膜出血斑、棉絮狀白斑、視網膜改變、增殖性視網膜病變、視網膜脫離等等。
所以那些需要長期操作電腦的人員,特別是患有糖尿病的人們,應經常眺望窗外以及注意眨眼次數;並且還要避免在幹燥、多風的環境裏停留時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