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生活保健2
二、糖尿病患者的養生保健
糖尿病患者春季保健
俗話說“百草春回,百病發作”。春季是疾病好發的季節,一些宿疾舊病常常在這個季節中複發。對糖尿病病人來說,春季好比是個“關口”,調攝不當或未加注意,很容易使血糖升高,病情加重;相反,保養得當,高度重視各方麵的保健,則能使病情穩定,能夠平安地度過這一季節。
糖尿病春季較常見的誘發因素一為感冒,二為情緒波動,因此,糖尿病病人春季保健應著眼於這兩點。
謹防感冒
糖尿病的發病與感染息息相關,當機體受到病毒感染,新陳代謝加快,對胰島素的需要量劇增,病人的胰島素更顯匱乏,引起糖代謝嚴重紊亂,促使病情惡化或複發。糖尿病病人都有這樣的體會,感冒後血糖變化很大,原來已控製良好的血糖水平會突然上升,不適症狀隨之而來。再則糖尿病病人機體抗病能力很差,感冒後機體無力祛邪,感冒要比正常人更難治愈,往往一拖就是幾周,甚至一二個月。特別是感冒引起血糖上升後不易恢複,某些並發症接踵而來,如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微血管病變、心血管病變等,造成難以逆轉的後果。為此,糖尿病病人對於感冒決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嚴加預防。平時要保持居室空氣流通,在感冒流行期間,不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必須外出時要戴上口罩,並注意隨氣溫變化及時增減衣服。同時,可以通過冬令進補、穴位按摩等方法,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減少或預防感冒的發生。
調節情誌
中醫認為,春屬木,與肝相應。肝性喜調達而惡鬱怒。若情誌過激或抑鬱不舒,可致肝的疏泄失職,陽氣升泄太過,表現為稍受刺激即生氣發怒,怒則傷肝,肝失疏泄,鬱而化火,火旺灼傷陰津,則引起血糖上升,消渴症狀加重。現代醫學也證明,當情緒波動時,腎上腺大量分泌腎上腺素,刺激肝糖原釋放,同時又抑製胰島素分泌,從而使血糖上升。正常人在情緒波動時,由於胰島能夠釋放足夠的胰島素來緩和升高的血糖,一般不會出現長時間血糖過高的情況。糖尿病病人則不一樣,由於胰島功能減弱,高血糖一時不能複原,迫使胰島加緊釋放胰島素,造成腺體負荷加重而致日後釋放胰島素更為困難,如此惡性循環,最終致胰島功能衰竭,胰島素分泌更加不足,病情進一步惡化。糖尿病病人要注意春季保健,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抑鬱,要做到心胸開闊,樂觀愉快,保持氣血調暢,陽氣升發,從而使肝髒調達舒暢,有利於疾病的轉歸。那麼,糖尿病病人如何來調節情誌呢?大致可從以下三方麵進行:
郊遊或短程旅遊對糖尿病病人來說,不僅能使精神情緒方麵有較好的改善,也能使血糖下降,病情得以好轉。
保持家庭和睦。糖尿病病人由於久病積憂,情緒不穩定,常常易與家庭成員間發生口角。因此,家庭成員在生活上要給予病人更多的關心和照顧,讓他們充分享受美好、溫馨的家庭生活。但他要注意照顧方法,不要使病人感到自己不行了,加重思想壓力,以有利於病情的穩定為準。
中藥調治。疏肝解鬱類中藥對情緒波動有較好的療效,也有調節血糖的作用,常用的中成藥有逍遙丸、柴胡疏肝散等。
糖尿病患者夏季保健
大凡糖尿病病人都有這樣的幾種體會,血糖的變化與季節關係非常密切,且有一定的規律,冬天的血糖要比春秋高,而夏天是一年中血糖最低的季節。這可能是因為夏季人體內的胰島素分泌量比其它季節要多,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比其它季節高,加之此時人體的能量消耗比較大,血糖利用率高。利用這一天然的降血糖時節,抓緊康複治療,既能控製血糖,也可推遲或預防並發症的出現。那麼,究竟糖尿病病人在夏季應如何保健呢?
注意調養心神
中醫認為夏屬火,與心相應,夏季心火易於旺盛,病人動輒上火發怒。所以,在赤日炎炎的夏季,糖尿病病人要重視心神的調養。要求做到神清氣和,快樂歡暢,胸懷寬闊,精神飽滿。心神靜則內髒功能協調,機體代謝正常,從而維持血糖的相對穩定。
預防著涼感冒
夏日炎炎,汗出較多,腠理開泄,易受風寒濕邪的侵襲,睡眠時不宜風扇對著頭部直吹,更不宜夜晚在戶外露宿。有空調的房間,也不宜室內外溫差過大。納涼時不要在房簷下、過道裏,還應遠離門窗之縫隙。可在樹陰下、水榭中、涼台上納涼,但不要時間過長,以防賊風侵襲而著涼感冒。夏日多汗,衣服沾濕後要及時沐浴更衣。若濕衣著身,影響散熱,回冷後又容易著涼,引發感冒,加重病情。酷熱盛夏,每日洗一次溫水澡,對糖尿病病人來說,是一項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這不僅能洗掉汗水,使皮膚清爽,消暑降溫,而且能夠鍛煉身體。因為溫水衝洗時水壓及機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經係統興奮性降低,擴張體表血管,加快血液循環,改善肌膚和組織的營養,降低肌肉張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抵抗力。沒有條件洗溫水澡時,可用溫水毛巾擦身,也能起到以上作用。
合理運動
夏天氣候炎熱,運動量過大,會出汗過多,耗傷氣陰,病人可出現頭昏胸悶、心慌口渴、惡心,甚至昏迷,所以夏季運動不要過分劇烈,而且最好在清晨和傍晚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公園、河湖水邊、庭院空氣新鮮處,鍛煉項目以散步、慢跑、太極拳、氣功、廣播操為好,有條件者可到高山森林、海濱地區去療養。
充足睡眠
夏天晝長,夜短,酷熱難當,往往睡眠時間不能得到保證,最好在午飯後適當安排一定睡眠的時間,以彌補夜間睡眠不足,維持體內代謝相對穩定。
此外,針對糖尿病病人的具體病情,在中醫辨證前提下,應用中藥進行合理調補。若病人感到疲乏無力,易於出汗,證屬氣虛,可服用黃芪、人參等給予補氣;若自覺口渴明顯,舌紅苔少者,為陰虛之象,可用生地、麥冬、玉竹、玄參等養陰滋液;若乏力、口渴並見,為氣陰兩虛,則當補氣、養陰並行。
糖尿病患者秋季保健
秋高氣爽,秋天是宜人的季節。但白露以後,雨水減少,氣候幹燥,晝熱夜涼,氣候冷熱多變,很不穩定,不少人感到很難適應氣候的變化,若調攝不慎,則會使疾病紛至遝來。糖尿病病人,如果不注意保健,則可能使病情加重或複發。暮秋,氣候漸轉幹燥,日照減少,氣溫漸降,自然界草枯葉落,花木凋零,往往使人觸景生情,在一些人心中引起淒涼、垂暮之感,產生憂鬱、煩躁等情緒變化。這些情緒變化極不利於病體的康複,甚至會使病情惡化。糖尿病病人的“多事之秋”可能也與此有關。糖尿病病人在度過盛夏這個相對穩定期後,血糖也像氣候那樣變化無常。因此,如何做好秋季的保健,有效地控製血糖水平,關係到減少糖尿病並發症的發生和發展,並為順利度過冬季打好良好的基礎。糖尿病病人的秋季保健應從以下幾個方麵人手:
調攝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