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淚中帶雨(2 / 2)

青碧小時候識過幾個字,七歲那年有長門僧打她家門前過,便斷言到:“此女麵相敦和,眉間卻隱有陰騭之色,實在是大吉中橫生個不詳麵貌。可惜,可惜……”

那長門僧許是有意、許是無意,歎了兩句可惜後見沒人有給他齋飯布施的意思,也就匆匆離開了。

那時的青碧才七歲,曉得提水做飯喂魚養鴨,幫著爹娘做一切能做的事情。自以為會得到家人喜愛,事實上,這之前她也的確得到了家人的喜愛。

隻是那個長門僧的話,多多少少落進了一些人的心裏。

凡人信神佛企圖得到福佑,卻不知道世間的福佑與苦難多在人為。一旦莫須有的東西成了無上權威,那麼被犧牲的人,就半點抱怨也不能有。

青碧不詳,所以成了信仰的被犧牲者。

家人的疏離是在鄰人的疏離與鄙夷出現過一段時間之後慢慢顯現出來的。

原因在於有一天,青碧和一群小孩子照常在湖邊玩兒,忽的出現一個魁梧男子抓了兩個小女孩兒跳到船上。青碧同那壯漢協商,用自己交換了自己的妹妹白荷。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壯漢放下白荷抱起青碧的節骨眼兒上,青碧掏出懷裏的竹簪子刺進了壯漢的眼睛裏。

小孩子們四下轟散,最終都平安的回到了自己的家裏。

夜裏村人被叫在一起討論這件事情,現場的那些孩子也被各自的爹娘帶在身旁。

討論曆時略久,而一番討論中,並沒有人說青碧機智勇敢在自救的同時也救了小夥伴。

得出的結果,叫那個小小的姑娘心寒,村長一臉深重地捋了捋長須:“青碧小小年紀就敢以利器傷人,果真戾氣深重,是不祥之人。”

“這般不祥之人,還是不要住在村子裏比較好。”有人提議。

村人原本都不會很大方,這一次卻難得的統一,各自出錢出力在村外一裏處搭了間小小的茅屋,讓十歲的青碧獨住。

青碧倒也不鬧,安安靜靜收了東西搬去了小屋裏。

我沒有做錯什麼,他們不會對我這樣狠。十歲的青碧坐在茅屋裏麵的床上癡癡地想,他們過幾天,就會來接我吧。

如斯天真良善,卻遇上偏見無情。

這真是,命中注定一般。

我把這一段故事講給沈淩聽,他聽了微微蹙眉:“一句話就定人生,未免太草率了些。更何況,誰知道那長門僧是不是故弄玄虛?”頓了頓沉吟道:“若換做是我的至愛之人受人非議,我定然會把她護在身後,不叫她受半點兒委屈。”

我笑笑:“流言猛於虎,青碧的爹娘可不像你這樣遠見卓識。”

“這哪裏算遠見卓識,這是人的本心。”沈淩直勾勾看著我,把我看得心煩意亂。叫我無端想起那日山神廟裏的夢境中,秋千架邊有女子萬千清華。

我轉身端起那疊蜜餞海棠:“沈公子不介意幫我把這個碟子的錢一並付了吧?”

並沒回頭,卻還是在聽到沈淩輕笑的時候,想出這笑在他臉上,是怎樣的絕代風華。

可是那又怎麼樣呢?言語間倒是頗見幾分男兒氣概,事實卻是,那個叫他魂牽夢縈的女子,都不在他身邊不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