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婚姻情感的心理掌控(3 / 3)

(1)對經曆產生擔憂

這種恐婚心理是來自內在的情感阻塞以及心理創傷經曆。在成長中經曆父母離異,麵對婚姻會存在即期望又有恐懼的心理,使她們在成人後無法正常進入家庭。

童年經曆過父母離婚的痛苦經曆,或看到父親對母親情感不忠,而造成疑心重,對男友缺乏安全感,最害怕的就是再次受到傷害,因此她們多會對婚姻望而卻步。

(2)心理不成熟因素

恐婚的原因是來自於兒童心態的成年人,在恐婚女性的心中存在著難以調和的童年的純真與成年人的責任之間的衝突。使自己脫離了兒童轉變為成年人。尤其是女人將要麵對家庭的責任,生育孩子,孝養公婆等必須麵對的問題,她們更願意選擇逃跑。

3、克服婚前恐懼症的要訣

渴望結婚,終於要和自己心愛的人結婚了。將結婚的人,都明白從此之後兩人的關係會發生質的變化,如何克服婚前恐懼症呢?

(1)共同擔負責任

走出婚前恐懼症,首先要擺脫對婚姻生活的幻想,不要存在過高的期望與奢望,不要認為愛人樣樣都好,完美無缺,蜜月真的比蜜還甜,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新家庭的誕生,就意味著負擔的加重,意味著雙雙要為家庭盡力盡責任,盡自己做丈夫和妻子的責任。

蜜月的甜美是自己甘心為愛人吃苦受累而贏來的,是互相的奉獻,共同的營造。要求戀人們在婚前就要有為愛人、為未來的小家庭甘心吃苦受累的決心,要寬容和諒解愛人的缺點。

(2)婚前互相了解

男女雙方需要不斷地加強相互之間的了解,加深感情,這是最重要的婚前心理準備。這項準備若不充分,其他準備再完備也不會保障婚後生活的美滿幸福,雖然是婚前物質準備應有盡有,也難以彌補心理的損傷,維持夫妻真摯的恩愛。

還是多了解一下再考慮結婚,或者婚前長談一次,盡可能多的互相了解,或許可以消除對未來婚姻的恐懼感。

(3)做好生活準備

婚前就應想到婚後生活的各個方麵都會發生顯著的變化,不僅隻為和愛人生活在一起,還有雙方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親戚朋友,要學會與她們和睦相處。

在婚前乃至婚後一段時間內,應該創造條件去認識和熟悉那些應該認識的人,以免婚後因許多陌生人闖入自己的生活而感到緊張和引起失誤,從而傷害夫妻感情。

對婚姻恐懼時,要保持開放的心態,能夠去跟對方溝通交流,進而打消這種疑慮。無論出現任何事,類似他(她)突然不願意結婚這種事,可能你覺得很不舒服,但不要急著否定雙方的感情,還是要多問問他(她),可能他(她)有其擔心和顧慮的原因,他的擔心未必是多餘的,有時可能是很實際的。如果協調好,對婚後的生活也是很有利的。

貼心小提示

恐婚症對生活和工作都會有影響,通常症狀是煩躁,脾氣比較急,愛發火,有的人會沉默寡言,不願多說話,進而影響到工作和生活。下麵來給大家推薦幾種療法,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一是芳香療法,采用發酵技術製作的香納超級情緒香水,會產生很好的情緒表現力,有助於達到“心身和諧態”,令心身愉悅,緩解婚前焦慮,同時可保有足夠的清醒和能量,以積極良好的心身狀態去處理複雜的婚前事務。

二是飲食療法,避免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酒精性飲料可能會使人某一時刻放鬆,但之後會產生反彈性的刺激性效應。刺五加有助於保持頭腦的清醒,同時可緩解壓力。

三是音樂療法,婚前可聽些旋律優美,曲調悠揚的樂曲,可以轉移和化解心理焦慮,產生愉悅的感覺。音樂還能通過神經內分泌係統,進一步對人體機能進行調節,比如,促進血液循環,促進胃腸蠕動及唾液分泌,加強新陳代謝等作用,從而使人精力充沛。第六節婚外戀會使情感陷入沼澤

所謂婚外戀,是指婚姻關係中的一方同與配偶以外的異性發生情愛與性關係的行為。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這種現象並不少見,而且還有日益增長的勢頭。

婚外戀心理是一種具有很大危害性的不良心理。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它不僅直接影響著家庭中婚姻關係的穩定,也直接影響到社會整體的文化道德觀念,從而自覺地預防它的發生。

1、認識婚外戀形成的原因

婚外戀是違背傳統道德觀念,違背社會公德的。對個人、家庭和社會都有極大的危害。是一個十分讓人頭疼的問題。

婚外戀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寂寞的生活

生活寂寞單調,如果婚後生活讓人感到失望和不滿足,很多人就會尋找其他的方式或是刺激來讓自己的心理獲得滿足和平衡。比如婚姻生活讓人感到寂寞、無聊,夫妻雙方缺少親昵感,不能夠給對方帶來生活樂趣,這時,第三者、婚外戀就有機可乘了。

尤其是那種長期分居兩地的夫妻,看到別人的夫妻都成雙成對,恩愛甜蜜,心裏難免會產生失落和不平衡的感覺,因此容易去尋找別的“溫柔之鄉”。

還有一種情況是婚姻生活過於單調,缺乏新意,每天都是同樣的事情,同樣的生活模式,這時感情容易變的平淡無味。在這種情況下,婚外戀的新奇刺激就更容易突顯出來。

(2)情感的不合

夫妻的感情是婚姻的基礎,如果夫妻感情不和的話,就很容易導致婚姻中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如果夫妻之間長期缺乏溝通,感情不和,那麼他們就很容易接受其他的引誘或是找尋其他的感情慰藉以尋求感情上的補償。

(3)缺乏共同性

有的夫妻在感情上本來很好,但時間長了卻發現彼此沒有共同的誌趣,比如:妻子喜歡跳舞,丈夫卻隻喜歡打牌;丈夫愛好文學藝術,妻子卻對時尚潮流情有獨鍾;妻子有遠大的理想,丈夫卻安於現狀;丈夫發奮圖強,妻子卻不思進取。

這些興趣、愛好、誌向上的差異使兩人越來越缺乏共同語言,步調也不一致。如果這時在外遇到知音,就很容易使人陷入婚外戀中去。

(4)性生活不和諧

性生活不和諧,這也是導致婚外戀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婚姻沒有和諧的性生活,是不可能得以維係的。即使雙方感情再好,又有多少人能夠一輩子過“柏拉圖式愛情”生活,這時發生婚外戀似乎已經無法避免了。

(5)出現喜新厭舊

喜新厭舊有的人是十分難以定性的,尤其在感情問題上,容易見一個愛一個,到最後也不知道自己愛的是誰。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婚前,也許無可厚非,可是一旦結了婚,就要對愛人和家庭負責任。這種喜新厭舊的思想再加上婚後生活的不甚如意,即使和自己結婚的人是最愛的人,也會發生變化。

因為舊的愛人突顯出來的多是缺點,而新的戀人突顯出來的多是優點,拿別人的優點去和自己愛人的缺點比較,自己的愛人當然要遜色很多,婚外戀的發生也就在所難免了。

(6)社會負麵影響

很多影視劇,書籍等都有反映婚外戀的現象,但是其描寫的側重點不一定都是婚外戀的負麵效應,或者渲染名人的婚外戀現象,使人見怪不怪,自己生活中也照搬下來,造成諸多家庭婚姻問題。

因此,正視婚外戀問題是社會和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都應該做的。要保持家庭的和美幸福,就必須以對方為中心,凡事多為對方考慮,加強與對方的溝通了解,使生活變的有情趣,讓夫妻雙方都在婚姻中得到滿足,找到平衡,這樣,就能夠很好的解除雙方的心理障礙,避免婚外戀的發生。

2、防止和擺脫婚外戀

對於已婚男女發生婚外戀的行為,在眾人看來,這是不理智的,也是不道德的。婚外戀,既給雙方家庭帶來了傷害,對自己也是一個創傷,那麼在現實生活中,如何防止和擺脫婚外戀呢?

(1)認清道德水準

婚外戀,總是把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這是不道德的,盡管道德往往難以壓抑性的衝動,但至少可以減少這種衝動。

以西方為例,西方對性的態度比我們開放,但對一個公眾人物的性隱私是有非常高的要求,以至有很好條件搞婚外戀的人因為道德而不敢越雷池半步。

而我們身邊有的人正是利用了各種條件大搞婚外戀。

(2)認知行為危害

堅信婚外戀有個以快樂開始,以痛苦結局的過程。當你開始把婚外戀當成生活的調味品或者補償愛情的條件時,最終發現婚外戀其實帶來的是壓力而不是減壓,有些人還因此丟了卿卿性命。

(3)保持頭腦冷靜

當夫妻一方發生婚外戀時,另一方常常會因受到傷害而做出激烈的反應,如立即找律師辦離婚,或者把事情捅到親朋好友那兒。

其實,這樣不但於事無補,還會把事情弄得更複雜。為此,如果你還想挽救婚姻,就要讓自己先冷靜下來,然後再作打算。

(4)采取靈活策略

有人在發現對方有婚外戀後,會采取同樣的方式外出找情人,以圖報複。豈不知,用報複手段來對付對方,不僅導致自身層次下降,還會把事情完全搞糟。

當發現對方負心後,如果一味遷就,對丈夫的出軌行為裝聾作啞,自欺欺人,結果會造成丈夫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直至家庭破裂。麵對對方不忠時,受傷害一方應保持自尊自愛,在嚴正地向對方發出警告的同時,幫助對方一起擺脫困境。

(5)推心置腹交談

導致對方發生婚外戀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心理上的,也有生理上的,有客觀的,也有主觀的,不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少重新和好的夫妻披露,雙方推心置腹地分析交談,不僅可幫助一方盡快結束婚外戀,還會使他們的婚姻質量得到改善,從而避免對方再次婚外戀的可能性。

(6)要多一點寬容

如果你還不想結束這段婚姻,而且對方已認錯,就不妨寬容些。對不少人來說,這一時很難做到。但事實是,寬容會使婚姻關係出現轉機,這比吵架、毆打、冷淡、告狀、警告等其他手段在挽救婚姻上更為奏效。

總之,大多數的負心郎、負心女對自己的配偶有負疚感,因而此時若能向其施以愛心,將會引發出奇製勝的效果,從而幫助他(她)最終擺脫婚外戀的吸引。

貼心小提示

當我們走進婚姻生活後,由於種種原因,有時會受到配偶外的異性的誘惑,進而滋生了婚外戀情。

要想擺脫過去,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就必須告別憂傷,讓自己覺得現在的生活比過去更好更快樂。

一是去度假。讓自己在全新的美好環境裏快樂起來,忘記過去那種斬不斷、理還亂的婚外戀情。

二是在空餘的時間裏,找一些你感興趣的事情去做。這會讓你忘掉苦惱,讓自己變得充實起來,慢慢地淡忘那段往事。

三是多用心去改變會影響你自信的行為或外表。讓自己擁有十足的信心,走進明天那美好的生活,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幸福。

當然,走出情感的沼澤地不是一件容易事,需要我們在善待婚姻的基礎上好好把握自己的行為和情感,明智地麵對所發生的一切,然後找出適合自己的“告別”方法。

還想多說一句的是:治病不如防病,與其費勁地“告別”,不如理性地“禁入”。第七節不要因離婚而飽嚐心理創傷

離婚,很多人躲不開的魔咒。當今,離婚雖然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令人談虎色變了,但是離婚會給夫妻雙方帶來一定的影響和心理創傷,這是不爭的事實。

在離婚之後,大部分人都會經曆心理的低潮,陷入深深的失敗感、被拋棄感、被背叛感、被否定感以及孤獨無助的感覺之中,壓抑、憂鬱、憤怒,甚至感到喪失了自我。如果長期的處於壓抑之中就會造成嚴重的心理問題,所以必須要注意心理方麵的調整。

1、了解離婚人心理問題

如同沉船對航海者來說總是一件痛苦的事,離婚,也意味著家庭航船的沉沒,它給夫妻雙方帶來的心理創傷與後遺症是難以估量的,離婚造成的心理問題有:

(1)自卑感

由於社會對離婚的傳統偏見,如今還有一些人對離婚不問青紅皂白的指指點點,甚至遭到冷嘲熱諷,致使離婚的人自尊心受挫、聲譽下降,一時抬不起頭來,背上“低人一等”的自卑自賤的沉重心理包袱。

(2)孤獨感

雖然離婚解決了眼前婚姻生活的矛盾衝突,可能獲得暫時的安定。但是,過去形成的家庭人際關係一旦崩潰,對離婚的人來說,失去群體生活,無論如何總要產生淒涼、孤獨的感覺。

據一項心理調查證明,盡管離婚者5對中有4對在離婚前實際上已經分居了,可是真正離婚時精神上的痛苦才達到頂點,並且,以後常為不安和寂寞所困擾。

(3)失落感

一般來說,在決定離婚之前,已有一段漫長的、痛苦的、艱難的思索過程。可是,離婚後一係列社會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如失去了家庭成員之間的愛撫、柔情、溫存,因而極易產生失落感,往往由此導致心理變態而逃避人生和對人亂發脾氣。

當然,離婚心理壓力的大小,因事因人而異。盡管離婚的痛苦可以隨著歲月的流逝逐漸淡薄,但這種不愉快的體驗對有些人來說終身難以磨滅,特別是有孩子的女人,往往會產生更為棘手的後遺症。

2、懂得離婚後的心理調試

在人生的道路上,離婚的確是一件會引起巨大心理挫折和波動的事件。它給夫妻雙方,尤其是女方所帶來的精神創傷是難以估量的。

主要心理創傷是失落感、孤獨感和自卑感。這一係列的精神痛苦也會嚴重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引起一些疾病,如胃痙攣、高血壓及心髒病等,所以離異的女性應盡快從離婚的陰影中走出來。

(1)保持自尊

保持自尊在心理調適中很重要,因為不少中青年女性在離婚後往往有濃重的自卑感,總覺得自己處處比人矮了一截,好像做了一件什麼不光彩的事情一樣,這種消極的心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左右著自己的行為。

所以,你要振作精神,自己看得起自己,努力發揮自己的長處,對消極的輿論泰然處之。這樣,你就能較早地擺脫困境,重新獲得生活的主動權。

(2)理性思考

離婚原因主要是伴侶不忠,有外遇,因此,常為自己被遺棄、感情被踐踏而產生極度的憤怒。

在這種心理支配下,很難平靜下來理智地對待這件事。不要去想:“他為什麼背叛我?”而應該對自己說:“同一個已經和自己沒有絲毫感情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毫無幸福可言的。放棄這個婚姻是一個理智的選擇。”

(3)坦率交談

離婚的人覺得周圍的人對自己抱有偏見,沒有一個人能理解自己的不幸。其實不是這樣的,隻要不把自己封閉起來,坦率地把自己的感受和今後的生活打算向親友們說出來,他們會理的。

(4)變化環境

環境對人的情緒影響是非常大的,過去的一景一物,往往會勾起許多傷心的往事。為此,青年朋友們不妨換一換環境,出去走走,對調整心情會大有好處。外麵的世界很廣闊,它會讓你忘記煩惱,回來後,再更加勤奮地投入工作。

(5)情感取代

據國外資料表明,夫妻離婚後,女性在5年內再婚的機率比男方高。為消除離婚後的孤獨感,可通過建立新家庭來衝淡它,但這對離婚的人來說,應該是慎之又慎的事。

由於有第一次婚變的經曆,離婚的人就會更加慎重和珍惜幸福,因此,如果有合適的機會,不要錯過。據調查,許多再婚女子比初婚時覺得更幸福。

離婚女人要想更快地從憂慮、壓抑和痛苦的情緒中解脫出來,學會下麵的心理自我調適法十分必要。這樣,便可以理智地控製情緒,使心胸開闊一些,眼光放遠一些,從而贏得更多更長久的解脫和幸福。

貼心小提示

青年朋友離婚後總是表現出憤恨、不滿、自卑、看破紅塵等各種各樣的消極心理。

很多離婚女性都對周圍交頭接耳、背後指指點點弄得精力憔悴,使得她們對前途、對人生充滿了悲觀和絕望,於是抑鬱、失眠、焦慮等心理問題紛紛找上門。那麼如何改善這種困擾,可以嚐試以下方法:

一是政變環境,如果周圍的人文環境讓自己很不舒服,或者現在居住的房子裏有太多傷心的回憶,不妨嚐試讓自己遠離這些傷心和是非之地。

二是善於傾聽,周圍的同事和朋友,也要主動熱情去關心心情糟糕透了的離婚者,幫助他們擺脫苦悶的心理環境。而親人是離婚人士訴說內心痛苦的最好傾聽者。

三是心理幹預,如果通過自我努力始終無法消除離異帶來的傷痛,為了保持住心理健康狀態,避免產生抑鬱症、焦慮症、失眠症等心理問題,最好盡快向心理醫生求助,進行心理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