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心小提示
青年人進入職場之後就會出現一些心理危機,而心理危機若是持久或過於強烈,則會影響到人的身體健康,因此要如何克服自己的心理危機呢?
一是保持人際關係,不僅要處理好同事間的人際關係,還要處理好家庭人員的關係。多參加些社會活動,避免孤獨。
二是要富有幽默感,幽默,是人對痛苦和煩惱的一種“抵抗劑”,也是改善人際關係的一種潤滑劑。學會幽默,會使人永葆樂觀和愉悅。
三是要學會調節情緒,喜怒哀樂,人之常情,但長期處在極端情緒之中,對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極為不利,遇到失敗或不順心,不妨設法轉移或宣泄不良情緒。同時如果遇到高興之事,也不要大喜大樂,最好以平和的心境對待。
以上方法是日常生活中青年朋友們緩減心理壓力的好方法,若是心理危機嚴重,也可找朋友傾訴苦惱,這樣才有利於身心健康。第七節用理智的眼光對待跳槽問題
跳槽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策略。大致來說,一個人跳槽的動機一般有如下兩種:一是被動的跳槽,即個人對自己目前的工作不滿意,不得不跳槽,它包括對人際關係工作內容、工作崗位、工作待遇、工作條件、發展機會的不滿意等方麵。第二,是主動的跳槽,即麵對著更好的工作條件,如待遇、工作環境、發展機會,自己經不住“誘惑”而促使自己跳槽。
總之,合理的跳槽一定程度上有利於促使用人單位內部加強管理,不斷改進和提高用人單位環境。同時,青年朋友們也不要好高騖遠,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看待。
1、了解跳槽的原因
追求物質生活的滿足是每個人的願望。企業為其提供的薪酬福利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員的去留情況。此外,分配上的不公平,工資製度不合理,工資不能體現員工的工作價值等,都影響了員工的流動。
(1)機製不夠健全
受傳統習慣的影響,在選拔任用人上論資排輩現象嚴重,造成人員閑置,用人不當。一些人員剛工作對各方麵都處在了解熟悉階段,工作熱情高漲,學習動力足,工作效率高。
但是當連續工作幾年而且表現不錯,還沒得到晉升,因為得不到良好的發展空間,就會降低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及工作效率。如果員工有較強的技能就會通過跳槽,改變工作環境,爭取發展的空間,達到晉升的目的。
(2)缺乏有效管理
高度集權的管理方式,不重視下屬的真實感受和需求,把人才視為歸我所有,為我所用等。使人才潛力得不到很好的發揮,挫傷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進取性。還有管理者不善於理解與認識企業員工的情緒和情感的需求,當員工情緒發生問題時得不到及時解決,必然影響到團隊的健康,嚴重時危機企業的內部管理,以至出現企業高層帶領下屬團隊集體跳槽或另起爐灶的情況。
由此,管理者的管理風格,性格特點,工作能力及工作氛圍,上下級關係等都是影響員工跳槽的因素。
(3)缺乏合理培訓
現代社會高速發展,不培訓員工,企業的人力資本很快不適應企業的發展,新技術、新知識得不到及時應用。因此員工迫切需要不斷學習,及時“充電”才能跟上形勢的發展。
但是不少企業在培訓費的投入與培訓機會的提供上不合理,造成人員的心理不平衡是人員跳槽的一個方麵。另外,企業的培訓效果很好,員工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企業沒有在培訓前考慮好培訓後人員使用問題,結果使能力想得到提高的人員因無用武之地而跳槽尋求更大的發展機會。
(4)來自單位壓力
近幾年來,大學生就業難問題越來越突出,一些企業對應聘大學生要求苛刻,尤其還要工作經驗等。這使大學生就業雪上加霜,為了以後找到更好的工作。先獲得工作經驗,使得大學生先就業再擇業的觀念得到普遍認同,這也增加了跳槽的機會。
2、認識跳槽的心理
目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嚐試跳槽,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找到了更適合於自己的工作,但也有一些人未能如願以償,甚至覺得每況愈下。造成這些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麵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跳槽時的心理狀態陷入了誤區,主要表現為這幾種:
(1)衝動心理
有些人由於一些突發事件,如未獲得期望的獎勵,與同事、上級發生爭執被人誤解等,決意要離開現單位,而全然不顧所付出的代價。事實上,這些人所關注的並不是將要加入的新單位,而是要盡快擺脫目前的工作環境。
這就難免造成他們在挑選新單位時顯得過於急切。他們往往抱有“不管新工作如何,先離開這裏再說”的想法,很顯然這種情況下是很難一下子找到合適的工作的,不得不屈就某處。即使以後有了更好機會而另謀他職時,也已浪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
(2)盲從心理
有些人選擇工作並非根據自己愛好及個人能力特點,而是隨波逐流,哪種行業熱門就轉向哪個行業。其實,行行出狀元,不同的工作雖然整體看來有收入、地位、條件等各種區別,但對於每個人來說,最重要的是工作要適合自己。
(3)攀比心理
擇業時以別人的工作為標準,想方設法為自己找一個符合此標準的職業,這個標準可能會是收入、住房福利、出國機會等。這種心理片麵強調單方麵因素而忽視其他重要方麵因素。
(4)猶豫心理
指在作出是否跳槽決定時表現出猶豫不定,不知是否應該冒險舍棄目前的工作。抱有這種心理的人一方麵對新工作很感愛好,另一方麵又害怕放棄原來的工作會帶來太大損失,他們患得患失,反複權衡,難以從大局出發。這樣的心理往往會導致兩相權衡時莽撞從事,而最終錯誤作出轉換工作的決定。
從以上列舉的情況可以看出,不管是哪種心理誤區,其根源都在於不能對各方麵信息進行全麵細致和主次分明的考慮。想要成功地跳槽,就需要對主客觀兩方麵因素加以認真分析把握,再加上科學的決策方法,這樣才能抓住良機,把握人生。
3、正確對待跳槽
跳槽是一種雙向選擇的人才流動行動,能實現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的有效統一。合理的跳槽一定程度上有利於促使用人單位內部加強管理,不斷改進和提高用人單位環境。同時,青年朋友們也不要好高騖遠,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看待。
(1)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當前,青年朋友們正麵臨著人生發展的最為關鍵的時期。時代要求要在學習生活各方麵全方位麵對和思考如何正確處理個體與社會的關係等一係列重大問題。我們要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奉獻,這些都是我們將來麵向社會和生活所必須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質。
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學會如何做人,學會做一個符合國家繁榮富強與社會不斷進步發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學會做一個能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係並使之能協調發展的人;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話,做一個有利於社會、有利於人民、有利於國家的人。這就要求我們每個青年,必須從現在做起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2)正確對待物質誘惑
財富並不隻是權力、金錢,它們隻是財富中比較引人注目的一種而已。
你對工作的抱怨表示你對現狀有所不滿意,你在試圖努力改變它們,在追求你想要的東西。這種欲望、上進心也是財富。也許現在的不如意、逆境、挫折乃至苦難都讓你覺得難過,但這都是你的財富。
人們常說,苦難是最好的大學,古今中外,凡成就大事業者,無一不是從苦難中走來的。在逆境中,我們會經受各種考驗與錘煉,百煉成鋼,成就我們非凡的意誌品質和能力,“苦費心誌,勞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逆境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把它看成結局而不是過程。
(3)處理理想與現實關係
人是生活在現實和理想以及物質和精神的世界之中的。現實世界、物質世界是人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理想世界、精神世界則是人生活的動力和價值取向。我們主張每個人都應該有他一定的物質利益,反對的是將個人利益置於社會利益之上,唯利是圖、損人利己。
總之,青年朋友們要擺正自己的心態,從學校走入社會後,要重新洗腦,一切從基層做起。現在大學生擇業還普遍存在一種現象:誌大才疏,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來,小事不肯做,大學生在擇業時挑肥揀瘦,這山望著那山高。到頭來卻兩手空空,一事無成。
因此,求職者在擇業前,應把自己的專業特長與用人單位的需求實際結合起來,對照衡量後再去擇業。
貼心小提示
親愛的青年朋友們,如果你們決定要跳槽,那麼跳之前一定要把握好原則:
一是看看工作單位近期和遠期的發展情況,看看工作的地理位置、人文環境、交通情況,當然還要看看工作單位給自己的報酬等,這些情況掌握不好是不能隨意跳槽的。
二是跳槽之前,必須考慮到合同期限,這樣便於考慮下一步跳槽方向和目標。考慮過早,時機不成熟走不了。當合同滿了再去考慮就來不及了,所以要把握好時機。
三是跳槽必須有勇氣,有氣魄,敢於挑戰自我。既已論證,已有了方向和目標,就要有勇氣走向新的崗位,哪怕吃虧,哪怕有新的困難和挑戰,都應麵對它、戰勝它。第八節克服工作中急於求成的心理
心理學上認為,急於求成與一個人的氣質和性格類型有關,一般來說,急於求成的人遇事急躁,缺乏耐心,沉不住氣,這是一種不良的情緒。
除了氣質與性格對急於求成這種心理有一定的影響外,與一個人後天所處的環境與教育、自身的修養、認識也有較大的關係。
在實際工作中,青年人要正確麵對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找準自身定位,明確奮鬥目標,努力克服急於求成的心理,如此才能有所作為。
1、認識急於求成的根源
青年朋友們產生急於求成現象在某種程度上是正常的,對於剛出校門的大學生來說,由於剛踏入社會,對社會的現實和職業的認識還不太清楚,所以對待這一階段要有充分的認識。
產生這種急於求成主要是基於以下幾方麵:
(1)理想與現實的脫離
雖然當前的青年朋友們很清楚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嚴峻,但在工作上都仍然會出現一些比較理想的想法。在一旦發現與他們所想象的理想的工作存在很大的差距,於是,就會出現一些急於求成的現象。
初入職場的青年朋友們往往會非常積極,充滿工作激情。從工作的第一天起,每人都有一番雄心壯誌,希望在工作中盡快脫穎而出,走上管理階層。然而,一旦自己在短期內的努力,沒有馬上得到回報,就會認為這公司不重視人才。
殊不知,也許你就是一個潛力股,領導會在對你考查一段時間後,會讓你從事更多的更重要的工作崗位,但由於一個急於求成的心態,讓成功與你失之交臂。
剛參加工作的青年朋友們在和自己同學交流的過程中,很多人都表現出對目前工作的不滿,甚至對別人的離職特別不了解,認為那麼好的工作怎麼會離職,當出現這種心態的時候,有沒有認真思考過究竟是自己的問題還是企業的問題。
沉下心來,踏踏實實地幹一段時間,當真正的融入到企業裏幹一段時間後,也許你會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發現自己的價值。
(2)不能冷靜看待問題
急於求成與冷靜是相對立的。由於青年朋友有時思想沒有保持冷靜,急躁情緒便容易產生。遇到事情之後,沒有在采取行動之前耐心地做好事前準備,心情急躁地進入活動之中,這樣就容易產生急於求成的心理。
2、克服急於求成的方法
急於求成的青年人,對某件事情,一陣興頭上來,馬上動手去幹。既無認真準備,又無周密計劃。
有時某項工作才開了個頭,就急於見成效,特別是當工作遇到困難時,更是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恨不得來個“快刀斬亂麻”,一下子把問題解決。
那麼應該如何克服這種心理狀態呢?
(1)以冷製急法
在重大行動前耐心地做好周密準備,以便心情平靜地工作;時刻保持清醒;對不利情況冷靜分析,采取恰當的對策,改變和消除不利情境,切忌“快刀斬亂麻”,不顧一切蠻幹一通,把事情辦得更糟。
(2)行為條理法
容易急於求成的青年人,應具有持久不懈地克服急躁情緒的精神準備,從點滴入手,培養心境的寧靜和穩定,建立一套新的行為規則,督促自己過有秩序的生活,進行有秩序的工作,培養行為的計劃性、條理性,使生活充滿節奏感。
(3)磨煉養成法
青年朋友們應該采取一些措施,把急性子磨慢。經常做些需要很大耐心和韌勁才能做好的事。如練習,臨摹繪畫,解亂繩結、下棋、解魔方等。持之以恒,一般都能收到較好效果
(4)預期時間法
青年人要學會確立合理的﹑適度的預期時間。有的青年人沒達到預期目標就著急起來,看看收效不明顯就發急。這些都是預期時間不恰當的緣故。而這些不穩定情緒又都會妨礙人們作持續努力,最終會影響目標的實現。那種企圖通過“短促突擊”立見成效,經過一陣子的奮鬥就來一個一鳴驚人的想法,是很不現實的。
(5)自我放鬆法
當急於求成心理已經產生時,及時進行心理上的自我放鬆,暗示自己“這件事根本就不值得著急”、“著急會把事情辦壞的”等,使衝動和急躁的心情平靜下來,再從容不迫地進行工作。
急躁心情有可能不斷出現,需要不斷地進行心理上的自我放鬆,直到急於求成的心理被克服為止。
總之,對於初入職場的人,你必須清楚的認識到,現在自己還不是一顆珍珠,你還不能苛求立即被別人承認,不要急於求成,安下心來對待自己的工作。
如果要別人承認,那你就要由沙子變成一顆珍珠才行,若要是自己卓然公眾,那你就要努力使自己成為一顆珍珠。
成長的道路是痛苦的,蝴蝶在由蛹的時候,也是醜陋和痛苦的,但一旦衝破了繭的束縛,就將化為美麗的蝴蝶,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快樂。
貼心小提示
親愛的朋友們,當你麵對工作而產生了急於求成的心理的時候,你要試著讓自己平靜下來,那麼來試試以下幾點小建議:
一是當快要失去耐心時,問問自己為什麼會覺得這麼糟糕,將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與無意義的事情分開的。
二是態度決定一切。重組現有的條件,找出有助於改善結果的視角。
三是提前為可能引起人急躁的事情做好身體和心理上的準備。等車時看看帶的書,塞車時就聽聽CD。常常提醒自己,世界不是圍著自己轉的。
四是當感到快失去耐心時,做幾個深呼吸,然後從1數至10,再開口說話或做事。按時吃飯,人體內血糖降低時易煩躁。少喝咖啡,超過兩杯能讓人更容易激動。勞累過度的成年人與勞累過度的小孩子一樣,都不能很好地處理挫折。第九節正確看待職場上的提拔晉升
提拔晉升是職場上許多人的願望,這意味著受到領導的重視,也意味著工作成效和工作能力得到了領導的肯定。同時希望得到提拔晉升的人,也意味著有一定的進取之心。
但就實際來說,領導職位往往是有限的,一個人能否被提拔、什麼時候提拔,除了要看個人的素質和條件,還要看工作需要、領導班子結構、職數是否空缺等。
而且職務層次越高,職位就越少,提拔的幾率也就越小。不可能個人想提就提,也不可能夠了年限就提,在職位空缺與等待提拔這對供求矛盾中,永遠是求大於供。
所以青年朋友們要學會正確地看待提拔晉升的問題,對此要做到淡泊名利,誌存高遠,要正確處理得與失、名與利的關係,始終保持一種昂揚向上的進取精神。
1、了解心理失衡的原因
心理失衡,是事物存在的一種條件。比如雜技,就是許多人喜愛的平衡藝術;又如高樓大廈,是因為地基的牢固,才有高大挺拔的壯觀;還有宇宙星球之間,由於引力的平衡,使得人類在地球上生存和發展,青年朋友們在麵對提拔晉升這個問題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的原因有哪些?
(1)不知足常樂
一些青年朋友們對自己過分苛求,有時候心理不平衡,攀比心太重,使自己常處於緊張狀態的。有些青年朋友有自己的抱負,但是自己的晉升目標定得太高,根本實現不了,就會抑鬱煩惱,把目標和要求沒有定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從而導致在提拔晉升問題上的心理不平衡。
(2)常過於自滿
部分青年朋友們在工作崗位上以後工作態度上自滿、懈怠、停滯沒有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工作,不能勝任本職,但是成就事業離不開不斷學習,解決新問題離不開學習。這樣上就容易產生不良情緒,在提拔晉升的時候心理落差太大造成心理疾病的產生。
(3)不平衡態度
青年朋友們應該以不攀比、不計較、不失衡的態度正確對待名利。但是有些人看重名利,沒有看輕得失,對職務進退、榮譽評定、報酬多少抱以不滿足和不平衡的心理,把名利看得過重,並沒有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有這樣一句話:“讓鴨子去遊泳,讓兔子去跑。”意思是天地萬物各有所長,各有各的位置。作為青年人,最值得肯定的就是時時事事能揚長避短,揚長避短就是能找準自己的位置。
2、正確對待提拔晉升
每次職位變動或者調整以後,總是有人被提拔,有人被變動崗位,隻是調整變動的範圍大小不一樣而已。當然,提拔的裏麵還有滿意和不滿意的,更不要說沒有被提拔的了。
有的青年朋友們看到別人晉升,自己就會心猿意馬,幹工作沒勁頭。還有的青年朋友對自己沒有得到提拔重用,不僅不從自身找原因,還常常抱怨自己機遇不好,而很少從個人對待機遇的態度方麵找原因。這樣的心理狀態是不對的,那麼應該如何正確對待提拔晉升呢?
(1)學會順其自然
青年朋友們要怎麼才能做到順其自然呢?順其自然,從大的方麵講是在工作上的表現,從個人角度講就是抓住了機遇。首先自己思想上要確立在工作上自己所在的公司是不會虧待任何一個人的觀念。
職位進行調整的時候,上司往往要考慮方方麵麵的因素,除了提拔人的年齡、性別、性格、文化、地域、將來的分工等因素外,還要考慮部門之間提拔的人數是否大致平衡,有些部門是否能推薦出來等。公司是絕不會故意虧待誰的,更何況人員調整是動態的,即使一次安排的不理想,隻要你正確對待,服從組織決定,德才兼備、工作努力,以後還是有機會的。思想上順了,行動上才會順其自然,公司給你的都是機遇。
如果青年朋友們,工作沒做好,犯了錯誤,不服從公司的調動,跟上司討價還價,不那麼順其自然,這就是青年朋友把自己的機遇給放棄了。
公司根本不欠任何的,頂多是自己認為應該得到提拔重用的而沒有得到。青年人做好本職工作是應該的,何況已經得到了應該得到的報酬和待遇。公司從來沒有承諾幹部幹到什麼程度就提拔個什麼職務,享受職級是公司對你工作的另外一種肯定,和提拔職務是兩回事,所以,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服從組織決定。
(2)正確看待機遇
青年朋友們要知道任何時候都有機遇,關鍵是你怎麼看。順境是機遇,逆境同樣是機遇。得到提拔重用是幹事創業的機遇,沒有得到提拔重用同樣是我們陶冶情操、磨練意誌、修身養性、積蓄力量的機遇。
要辯證地看待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做到淡泊名利,誌存高遠,要正確處理得與失、名與利的關係,始終保持一種昂揚向上的進取精神。努力做到重事業,輕得失、少索取、多奉獻,始終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學會用健康的心態看待工作方麵的壓力和利益方麵的誘惑。要耐得住寂寞,經得起挫折,受得了委屈,始終保持一種坦然平和的心態。
正確看待個人的上與下、得與失、快於慢。上與下、得與失、快於慢,都是相對的、辯證的。有上就有下,再高的職務,再大的能耐,總有下的時候;有得也有失,有時表麵上看是多得一些,但實際上卻失去很多;有失也有得,有時表麵上看是少得甚至沒得,但後來卻得到了很多。
總之,要做到提拔或重用的時候,保持清醒頭腦,決不能沾沾自喜、自傲自負,在一個崗位任職時間較長的時候,防止心浮氣躁、得過且過、放鬆要求,防止心態失落,做到有始有終。
貼心小提示
親愛的朋友們,淡泊名利是保持一顆平常心看待工作上的升遷問題,所以要一種淡泊名利的心態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要做到信仰至上,人生總會有所追求,一個人如果心中沒有遠大的目標,勢必就會看重眼前的名利。要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總要有肯於為之奉獻、為之犧牲的東西。失去了遠大的目標,自然就會看重眼前的名利。
二是要做到不與攀比,青年朋友們經常因為同他人比較後而產生挫折感、失落感、不公平感。因此,要想淡泊名利,就必須學會正確比較。
三是要做到控製物欲,名利本身並不是人生追求的最終目的,追求名利主要還是為了滿足欲望。因此,要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必須從根本入手,控製住自己的物欲。俗話說,“世上莫如人欲險”。一個人的物欲越強,他的名利思想也就越強。如果物欲淡一些,做到寡欲,也就比較容易淡泊功名,達到“人到無求品自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