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麵前采取什麼態度,關係到我們一個人的人生哲學與人生的價值。隻有勇於麵對壓力,善於把壓力化為動力,我們的人生才會異常豐滿,我們也才能充分體會到生命的意義。
反之,如果我們隻會逃避現實,推委困難,不敢直麵壓力,我們的人生必將幹癟黯淡,我們的生命必將缺乏光彩。
2.化解壓力的方法
我們應該看到,現實生活中壓力無處不在,又不可避免,雖然有的人被壓力擊跨,一蹶不振,而有的人過得更有意義,更有效率,這其中的奧妙就在於我們是消極麵對壓力,還是對壓力進行有效運用。我們日常生活中該如何化解遇到的壓力呢?
(1)查明來源
查明來源,才能讓我們逐一克服。讓我們感到壓力的因素一般有下麵幾個方麵:期望值過高,雇員與老板之間的權力壓力,來自同事間的競爭壓力,來自情感的壓力,以及來自家庭方麵的壓力。
(2)認清壓力
機體對壓力往往有一種天生的吸收和緩衝機製,一般的生活壓力會被身體轉化成活力與激情。如果一個人生活在流動的、不停變化的壓力叢中,他的機體不僅可以是健康的,也是有飽滿能量的。
壓力過小的生活讓人消沉、昏昏欲睡、機體懈怠、思維變慢。但有兩種壓力可能使機體調節失常,一是突如其來的過大壓力;二是持續不變低量的壓力。稍微過多的壓力引發紛亂的情緒。較大的壓力帶來軀體各種不適反應。過大的壓力出現意識縮窄,對環境反應遲鈍,身心處在崩潰的邊緣。
(3)接受壓力
逃避壓力,並不能讓我們有效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與壓力相處,坦然接受壓力。讓我們做一個有心人,拋去舊壓力,迎接新壓力,並克服解決,創造奇跡。
(4)緩解壓力
緩解壓力的方法有很多:如冥想、流淚、體育鍛煉等,都能讓我們在不能承受壓力的時候,讓感情得到釋放,壓力得到減輕。
平衡壓力軀體與精神兩種壓力有點像翹翹板,軀體壓力大,精神壓力也會慢慢增大,反之亦然。通過放鬆來釋放軀體壓力,精神的壓力也在釋放。
當我們集中心智工作太久,或者長期處在競爭的狀態裏,可通過機體的放鬆來釋放內在的壓力。而當我們懈怠太久,無所事事的時候,通過機體的運動來保持精神的活力。
(5)調節壓力
管理好各類壓力有很多可操作的好方法,如寫壓力日記、生物反饋、肌肉放鬆訓練、冥想與想象、倒數放鬆、自我催眠、一分鍾放鬆技巧等,並按照各種生活場景給予恰當的提示與指導,可以作為人們壓力管理的手冊。
(6)積極心態
良好的心態可增加我們應對壓力的能力,不良的心態本身就像一團亂麻,幹擾我們的內心。
壓力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壓力有不恰當的觀念與反應。越怕壓力就越會生活在壓力的恐懼中,喜歡壓力的人在任何壓力麵前都會遊刃有餘,讓我們坦然麵對壓力,勇敢走向成功。
3.增強動力的要訣
壓力得到減輕,並不代表我們就有了十足的動力,那些有著強烈的、熱切的渴望去達成目標的人才是真正動力十足的人。但具有這種特別品質的人似乎並不多,那麼我們該如何培養熱情,讓自己也變得動力十足呢?不妨掌握以下一些要訣:
(1)斷絕後路
如果我們的目標確實對我們非常重要,那麼我們就可以從斷絕後路開始,如此我們就別無選擇,隻能前進。這就是兵法上所說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
比如,我們想開展自己的新事業,就可以從辭掉現在的工作開始。寫封辭職信,放進貼了郵票、寫了老板地址的信封裏,交給一個信得過的朋友,告訴他,如果自己在某個確定的日期還沒有辭職的話,就把這封信投進郵箱。
(2)大膽展示
假設我們有了一個重要目標,我們可以找些招貼紙板,然後做些自己的海報,上麵寫上自己的目標,然後把海報貼滿房子。把電腦屏保也改成同樣的話,或一些同等的動力語。如果在一間辦公室工作,也用同樣方法改造我們的辦公室。別在意同事怎麼想,去做就是了,他們可能一開始會指指戳戳地笑話你,但也會看我們的行動如何。
(3)交積極的朋友
結交一些會鼓勵我們向目標前進的朋友,抽時間跟他們多相處。隻跟那些支持我們的人分享你的目標,而不是那些漠不關心甚至冷嘲熱諷的家夥。
同時我們還必須從生活中剔除那些消極的人,思維模式是具有傳染性的,我們還是把自己的時間花在那些值得被傳染的人身上吧!
(4)不斷激勵自己
勵誌性的書籍和音頻是培養熱望最好的資源之一。如果我們想戒煙,就看一些戒了煙的人寫的關於如何戒煙的書。如果我們想開展事業,那就開始海量閱讀生意方麵的書。
我們每天至少花15分鍾讓自己頭腦充滿某些形式的激勵性材料,這會讓我們的“電池”持續充電,讓我們的渴望保持不變的強度。
(5)立即行動
一旦我們為自己設定目標,就立即行動。當我們剛剛開始為一個新目標努力時,別過多地考慮設定長期詳細目標的問題。
動力總是跟隨在行動之後,持續行動的動力給動機增加了燃料,而拖延則會謀殺動機。所以,勇敢地行動吧!就像不會失敗一樣。如果我們總是給渴望增加燃料,就會達到明白自己永遠不會放棄的程度,最終成功就不過是時間問題了。
總之,讓我們行動起來,坦然麵對一切生活壓力吧!讓我們把所有的壓力都變成我們前進的動力,讓我們的火焰永不熄滅。隻要我們有足夠的積極能量伴隨,我們很快就能達成積極的成果。變成一個動力十足的人。
貼心小提示
正常的壓力是推動力,過重的壓力則會傷身傷神。究竟怎樣算是正常的壓力,怎樣才算是過重的壓力呢?長期麵對壓力,會對健康造成怎樣的影響?我們該如何應付壓力,才不會讓壓力把我們打敗呢?
你現在可能還在為這些壓力問題所苦惱,那麼看看這些小方法吧!可能對你減輕心理壓力很有幫助啊!
1.按摩穴位法
當你麵對壓力時,可能會毫無理由地覺得心情鬱悶,不管做什麼事,都無法快樂起來。這個時候,你可以通過按摩不同的治療穴位,可以消除壓力,促進內髒功能,讓身體重新湧現活力。
2.培養興趣法
培養你自己的興趣,或進行你自己喜歡的運動,讓自己完全脫離造成壓力的源頭。
3.忙中偷閑法
在離開辦公室後,你如果還感覺到壓力,常常出現頭痛,晚上無法入睡等症狀,那可能就是壓力過重,這個時候,就該請醫生診斷。即使你在工作時也要注意適當休息,例如每隔一段時間離開自己的座位去倒杯水,或上洗手間。
4.減壓食療法
柴胡排骨番茄湯可以疏肝解鬱,消除疲勞。如果你的壓力很大、情緒處在低潮狀態,那麼可以每星期飲用一次,對緩解你的壓力很有好處啊!
5.深呼吸法
在發現你自己承受著壓力時,不妨深呼吸,或去向專業醫生查詢有助於深呼吸、冥想和減壓體操的正確做法。
6.斷絕壓源法
如果環境的噪音或汙染是造成你壓力的源頭,那你就得設法去改善這些差劣的環境。
7.戶外走動法
我們多數時候都在戶內,因此自然光照得不夠,會讓我們的身體失去節奏,承擔壓力的能力越來越差。因此,當你感覺到有壓力時,多到戶外走動,即使天氣不怎麼好,也要堅持。
另外印度油滴對解除壓力、鼻子敏感和長期失眠很有幫助。第八節把懈怠懶惰改變為勤勞
懶惰與勤勞是對立的一組名詞,它反映出兩種不同人的心理。懶惰是人生的一種腐蝕劑,它會使我們原本甜蜜的生活變得苦澀,使我們原本光彩的人生變得陰暗。我們人生的許多理想,目標,規劃,希望,追求,因為懶惰而變得遙遙無期,無法實現。
如果我們認真地思考一下,就會發現,世間的一切美好生活,人生的一切光輝燦爛,無一不是在勤奮地努力、不懈地勞作下,漸漸地變成了現實。有句格言說得好:“永遠勤奮的人,命運一定倍加垂青。”
1.認識懶惰與勤奮
懶惰是一種我們心理上的厭倦情緒。它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包括極端的懶散狀態和輕微的憂鬱不決。生氣、羞怯、嫉妒、嫌惡等都會引起懶惰,使人無法按照自己的願望進行活動。
我們有些人的懶惰突出表現在日常學習、日常生活方麵。如我們經常不能愉快地同親人或他人交談,不能從事自己喜愛做的事,不愛從事體育活動,心情也總是不愉快。整天苦思冥想而對周圍漠不關心,日常起居極無秩序,無要求,不講衛生。常常遲到,不能主動地思考問題等。
勤奮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損。這就是說,勤奮使我們慢慢成長,懶惰使我們漸漸沉淪。勤奮與懶惰就像一對互不相容的天敵,有你無我,有我無你。
我們要想獲得成功,除了智慧和機遇等外部因素外,勤奮努力,堅韌不拔,就是主要成因。隻要勤奮,哪怕資質平庸的蝸牛也能登上金字塔頂;如果懶惰,就是天資奇佳的雄鷹,也隻能空振雙翅。
勤得機運,勤能補拙。勤奮可以彌補自己在腦力、心智上的不足。如果我們與懶惰交朋友,即使輕鬆順心,也最終一事無成。如果我們能和勤奮交朋友,即便是很苦很累,最終我們一定會走向成功。
我們生活中的大事小事,無一不是在勤奮中實現,在懶惰中荒廢。可是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在讚歎別人的成功,別人的風光,別人的富有,而自己卻懶得行動,不肯付出,到頭來,生活還是那樣的生活。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隻要行動,隻要努力,我們總是會有收獲的。如果隻是幻想,而懶得實踐,隻能是南柯一夢,空歡喜一場。
對任何事情,我們首先要去做,要去下功夫。至於成不成,好不好,效果如何,有時是很難說的。如果我們做不好大事,那就去做小事,就像我們沒有能力去攀登珠穆郎瑪峰,那就去攀登黃山,泰山,或是其它的山峰,但無論如何,我們一定要行動。印度有句格言說得好:“永遠勤奮的人,命運一定倍加垂青。”
2.去除懶惰的方法
懶惰是一種好逸惡勞,不思進取,缺少責任心,缺少時間觀念的心理表現。懶惰是我們成功的絆腳石,懶惰讓我們不想去求知、發明、拚搏、創造,最終我們隻能是一事無成。懶惰讓我們失去了很多機遇,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暗淡無光,我們平時應該怎樣克服自己的懶惰惡習呢?
(1)認清表現
首先要對我們是否懶惰進行判斷。一般來說,懶惰體現在思想和行動兩個方麵。
在思想方麵,如果我們經常有明日複明日的思想,明知道這件事應該今天完成卻總期待著能夠明日去做,那說明我們就有懶惰心理。懶惰的人還常有依賴別人的思想。這種依賴別人的懶惰心理會使我們的思維變得越來越遲鈍。
思想的懶惰必然導致我們行動上的懶惰。例如我們明明知道某件事應該做,甚至應該馬上做,可卻遲遲不做,或硬挺過去。做事時總是無精打采、懶懶散散拖拖拉拉,做事不積極、不主動、不勤奮,這些表現,都說明我們身上已經有了懶惰的毛病,我們就應該注意了。
(2)查明原因
隻有查明我們男人懶惰心理的具體原因,才能對症下藥。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懶惰心理的產生呢?
首先是依賴性強。我們小時候自己的事情都要靠父母或其他人,會形成我們沒有主見,缺少獨立性的習慣,在家靠父母,在學校靠老師,在社會上靠其他人。這種依賴性就是導致我們懶惰的主要原因。
還有就是缺少上進心。上進心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如果我們缺少上進心,必然導致懶惰現象的產生。
(3)製定計劃
製定一個工作計劃,並嚴格按照計劃完成每天的工作,逐步養成不完成不做完工作不睡覺的習慣,從而改掉“明日複明日”的思想。
(4)尋找榜樣
我們可以多看一些勵誌性的書籍,多向那些成功人士學習。那些成功人士一般都是非常勤奮的人,他們的事跡會對我們的心理產生很大的影響,也可以找一個學習勤奮,做事勤勞的朋友作為自己的榜樣,並請他多幫助和監督自己。
總之,懶惰是一個人成功的大敵,戰勝懶惰,戰勝自我,才能不斷地前進。
3.做到勤奮的要訣
無論我們有多麼遠大的誌向,如果不能以勤奮的態度去落實,就永遠無法變成現實,最終也隻是海市蜃樓。
勤奮對於一個人如此重要,然而,他和人性中所有的優秀品質一樣,都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經過後天的磨礪才能具備。那麼我們平時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勤奮起來呢?現介紹以下要訣:
(1)向內心尋找
勤奮的來源無外乎兩種,一種是麵臨嚴峻的生活現實,不勤奮便會有淪落的危險,從而不得不勤奮,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一種習慣。這種勤奮是因環境的壓力而生。
一種是把勤奮當作修身的重要內容,積極主動的去實行、去錘煉,這種勤奮因內心的力量而生。但無論是哪一種來源,最終對勤奮品質的擁有是一樣的。當然,來自於內心的力量必然會更持久、更強大。
(2)永遠牢記夢想
隻有給自己一個奮鬥的理由,我們才能堅定信心,鍥而不舍。我們不能隻為工作而工作或隻為薪水而工作,因為那樣往往會把工作當成一項討厭的責任,或者是懲罰,這種思想注定了我們隻會偷懶和拖拉。
如果我們能把它當成實現夢想的階梯,每上一個階梯,就會離夢想更近一點,我們也就不會感到那麼痛苦了。
(3)用心工作
我們男人往往習慣於隻用手工作,因為這些工作我們已經很熟悉了,閉著眼睛都能做好。
然而隻用手工作會使人們把10年當作一天來過,10年過後,我們隻掌握了一種工作方法。也就是說,10年來我們在自己的工作上沒有任何進步。
這對於人才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十分糟糕的消息。勤奮工作不僅是要盡善盡美地完成工作,還必須用我們的眼睛去發現問題,用我們的耳朵去傾聽建議,用我們的大腦去思考、去學習,把10年真正當作10年來過,那麼10年之後我們所具備的才能還愁不被自己的老板賞識嗎?
(4)勞逸結合
在我們的印象中,勤奮總與苦和累聯係在一起,如果長期處於苦和累的環境中,我們可能會厭倦,甚至放棄。所以,適時地獎勵一下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當我們掌握了一種好的處理工作的方法,或工作效率提高的時候,不妨去看一場向往已久的演出,或者為自己準備一頓豐盛的晚餐。這樣的獎勵往往會刺激我們更加努力地工作。
勤奮並不是要我們一刻不停地幹,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盡隻會導致低效率。所以我們工作累了的時候不妨花上幾分鍾的時間放鬆一下,給自己緊張的大腦充充電。
(5)永不鬆懈
勤奮通向成功,而成功很可能會成為勤奮的墳墓。成功之後就不再努力的例子並不鮮見,我們很多人在憑借著勤奮努力終於被上司所提拔和重用之後,就覺得應該放鬆一下了,結果又回到原來的那種好逸惡勞、不求上進的生活狀態中去了。
所以我們在取得了一個小目標的成功之後,要重申自己的大目標,告訴自己還有更加美好的前途在等著自己,使自己重新振作,繼續勤奮,永不滿足。
總之,隻有勤奮才能讓我們更成功,懶惰隻會讓我們走向失敗。讓我們從現在開始,一步步地做個勤奮的人。
貼心小提示
也許你還在麵對惰性行為,混混噩噩,意識不到這是懶惰;也許你還在寄希望於明日,幻想著美好的未來。但是,如果你已經認識到懶惰的危害,不想再讓自己懶惰下去,那麼就來讓我們想辦克服這種行為吧!相信未來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勤奮的人,一個成功的人!
要學會微笑。當你不再用冷漠、生氣的麵孔與親人交談時,你會發現他們其實都很喜歡你,重視你。
做一些難度很小的事或是你最愛幹的事,也可以做你想了很久的事。不要隻看結果如何,隻要這段時間過得充實就該愉快。
要保持樂觀的情緒,不要動不動就生氣。遇到挫折時,生氣是無能的表現。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冷靜地查找問題出在哪裏,或是自我解脫,或是與別人商量,哪怕爭論一番對掃除障礙都有益處。這個過程帶來的喜悅能使你更加好學。
學會肯定自己,勇敢地把不足變為勤奮的動力。學習、勞動時都要全身心投入爭取最滿意的結果。無論結果如何,都要看到自己努力的一麵。如果改變方法也不能很好地完成,說明或是技術不熟,或是還需完善其中某方麵的學習。你紮實的學習最終會讓你成功的。
這樣努力一段時間,你將發現自己很少為因做了某件事而感到遺憾。你還將發現,以堅強的毅力、樂觀的情緒,腳踏實地地實踐著由易到難不斷更換目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
克服懶惰,正如克服任何一種壞毛病一樣,是件很困難的事情。但是隻要你決心與懶惰分手,在實際的生活學習中持之以恒,那麼。燦爛的未來就是屬於你的!第九節把粗心草率轉變為細心
粗心,就是不謹慎,不細心。相對來說,這是男人更容易犯的一種毛病。無論在生活還是在學習中,我們都會有過這樣的體驗,並因此而受到損失。我們大多數人原本是不希望粗心的,但在潛意識裏又認為,粗心隻能算是個大家都會犯的小毛病,當然也就不值得讓人擔憂。
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特別當我們養成了粗心的習慣時,就很難把事情做好,並會常常出現失誤而嚴重地影響人生的發展。這甚至比無知更可怕。所以將粗心轉變為細心是男人成功做事的重要一課。
1.認識粗心與細心
一個概念,從無知到有知的改變是很容易的,而一種粗心的現象卻是可以經常不斷重複發生的。
我們不怕無知,因為不會的可以學會,不懂的可以學懂,而粗心就可怕了,因為我們以為粗心不是無知,所以就一次再一次毫無顧忌地草率地粗心,也就一次再一次痛苦地做錯,從而浪費許多時間,喪失了許多可能的機會。
所以粗心比無知還可怕,更糟糕。粗心是由於對粗心的無知造成的。
由於對“粗心”的忽視,粗心一次次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出現,慢慢地粗心成了我們的一種慣性,而自己還是不能清醒地認識。
我們許多男人都曾經經曆這樣的情況,我們已經很努力了,自以為這件事情自己一定完成得很圓滿,可結果又是不盡如人意,很多是由於粗心造成的問題,雖然隻是粗心而已,但不理想的結果往往會對自己喪失信心,會讓我們認為自己再用功,也不會達到自己理想的目的。
在這個時候,我們的自信心會逐漸遭到了打擊,對做事也就逐漸失去了信心和興趣。試想,缺乏鬥誌怎麼可能成功?所以粗心一旦形成慣性,變成習慣,就再也不好改變了。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句話我們都太熟悉了。為什麼我們有的人從小到大,一直總愛丟鑰匙、錢包。
所以粗心很容易成長為一種習慣,如果不幸成為我們個性的一部分的話,成功的可能性必然會大打折扣。
每個人都會有缺點,每件事情都會有不足,世界也不是完美的,因為有不足,這個世界才會進步,我們人也一樣。但是我們一定要記住這一點,缺點不是錯誤。
我們很容易發現缺點和錯誤的區別,但由於它們常常很相似,我們往往會把它們混淆,經常把錯誤當缺點。原因很簡單,正是因為我們思想裏對粗心的危害認識不足,對粗心的屬性認識不清,才會造成了我們對粗心的忽視,對粗心的寬容,甚至對粗心的放縱。
粗心聽起來似乎是不大也不小的一個毛病,不值得小題大作,也正因為這樣,它成了一個犯錯後最過得去的借口。
但凡覺得是好借口,那麼潛意識裏其實就已經不太重視這一問題了,因此不要告訴自己“下一次一定細心”,而是要在每次做事前告訴自己“這一次一定細心”。
2.克服粗心大意的方法
粗心大意是我們許多男人共有的毛病。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粗心是指自己的理解和會做的事情,由於不仔細而造成的差錯,作為一種性格缺陷,它的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怎樣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呢?
(1)認清危害
粗心帶來的後果非常嚴重,主要包括兩個方麵:一是錯誤一再重複,二是錯誤大多屬於低級錯誤。
粗心的錯誤不是我們知識或者能力的缺失導致的。正因如此,粗心所帶來的錯誤就與無知造成的差錯不同,不易通過諸如反複練習這樣的手段消除,很容易一再重複,貽害無窮。
我們都難免會犯錯誤,而粗心導致的錯誤往往屬於低級錯誤,而且非常顯眼,這對於結果的負麵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2)分析原因
有的錯誤表麵看起來是我們的粗心所導致的,其實也許我們的知識或者能力問題。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用粗心來掩蓋問題的本質。如果我們這個時候不去認真回顧並分析自己所犯的錯誤,而是將所有的錯誤統統歸為粗心,那說明我們真的是很粗心。
(3)專心做事
所謂粗心,大多是因為個人的注意力不集中才會出現的,而注意力之所以不集中,是因為不夠重視。
我們工作和學習中經常有這樣的現象,有些問題很容易,按理我們是絕對不應該出差錯的,卻出差錯了,而有些事情比較難,按理說我們出差錯的可能性較大,但我們這時反而不出差錯了。
其實原因很簡單,我們對較難的問題心理上比較重視,因而不易出現差錯;反之,我們對較易的問題心理上不太重視,因而較易出現差錯。
正因為這樣,我們一定要加強對工作和學習的重要性的認識,提高責任心,就不會馬虎隨便,掉以輕心,而且也能自覺地克服分心現象,從而有助於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4)適度緊張
我們很多人都會有過分鬆弛或者過分緊張而造成出錯的體會,當情緒過分緊張,或毫不緊張時,智力操作效率都是最差的。而當情緒在中等強度的緊張狀態下,智力操作效率往往是最好的。因此,保持適度的緊張情緒,也是防止粗心的有效方法。
(5)集中注意力
注意的分配是有條件的,即在同時進行的兩種活動中,其中必須有一種是我們十分熟練的。同時實行的幾種活動之間的關係也很重要,如果它們之間毫無關係,則同時進行這些活動是有困難的。因此,為了克服我們粗心大意的毛病,學會把自己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所要完成的工作上,也是十分重要的。
(6)戒除粗心習慣
我們有些人由於經常粗心大意,久而久之,形成了粗心的習慣。在這種情況下,戒除粗心大意的習慣乃是克服粗心毛病的治本之策。
戒除粗心習慣的方法首先是要培養我們細心的好習慣。在工作和學習中,我們應當有意識地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做事講究條理,做完之後要認真核對、驗算、檢查。如果我們長期這樣,就會習慣成自然。另外在具體的方法上,也應有所研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讓自己的粗心越來越少。
粗心好像不是一個多麼難解決的問題,但是我們許多人卻一犯再犯,可見知易行難確實有一定道理。所以我們千萬要重視這個問題,不要讓自己的心血因為粗心而白白浪費。
3.培養嚴謹細心的要訣
細心在我們男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如今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做事毛躁馬虎的人也越來越多,我們很多人還為此振振有詞,認為這是自己的習慣,改不了了。
事實上,細心是一種心理素質,完全可以通過有意識的培養,而逐步做到有條不紊、沉著穩當、明察秋毫的。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怎麼才能做一個細心人呢?
(1)做到細心
細心作為一種個性特質,確實和我們的先天氣質有密切聯係,比如內向敏感的人,往往謹慎小心,但也會表現出放不開手腳。而外向粗獷的人,做事通常灑脫自在,不拘小節,但也會粗枝大葉,馬虎大意。
然而我們還有很多值得信賴的成功精英人士能夠粗中有細,戰略上藐視困難,戰術上重視細節,因此常常能運籌帷幄,把握機遇,同時又能精耕細作,處事圓滿。
從這個意義上說,細心就是一種心理素質,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逐漸培養。隻有努力培養細心的素質,我們才會有真正的效率,才會有可靠的安全,才會有事業的深度與廣度。
(2)穩定情緒
我們每個男人的心理能量都是有限的,如果過多雜務幹擾,心緒煩亂,情緒不穩,就容易渙散注意力,就很難做到全神貫注。要真正做到細心謹慎,必然要處理好自身的各種心理困惑,保持一顆平靜的心,正所謂寧靜致遠。
(3)有責任心
任何事情,都是事在人為。同樣一件事,如果我們能夠敢負責任,就可能成就一篇傑作,如果我們毫不在乎,不當回事,就可能歸為失敗。
隻要我們能夠負起責任,油然而生一種神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就有可能激發我們全部的智慧,調動我們無窮的潛力。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細心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責任心。
(4)培養興趣
我們深知,一旦自己對於某事有了濃厚興趣,常能樂此不疲,流連忘返,也就能夠精心鑽研、細心考量。如果缺乏興趣,就容易心猿意馬、朝三暮四,難以做到持久的靜心、細心,更不可能保持足夠的耐心。我們理應認識到自身優勢,做自己想做又能做的事情,然後將潛力發揮到極致,才能真正維持住持久的細心。
(5)細心有度
當然,如果我們男人過分的細心,就可能會造成我們的各種心理障礙,尤其是強迫症的溫床。因為盲目誇大,草木皆兵,會使我們本來脆弱的神經難以駕禦理性,甚至麵臨崩潰,因而我們要把握好細心的度,做到靈活性與原則性的完美結合。
千裏之堤,毀於蟻穴,粗心的習慣,會帶給我們無盡煩惱。我們應當在生活中培養細心的素質,成為生活的有心人,留住更多美好瞬間。細心作為,細心行動,就會讓我們收獲更多成功與效益,感受更多安全與保障。
貼心小提示
作為男人還在粗心大意中得過且過嗎?你還在為自己的不小心而付出昂貴的代價嗎?重要的不是在我們因為粗心而失誤後悔不已,而是要從現在做起,讓我們成為一個細心人,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有更多的陽光啊!
首先你在做事情前一定要先計劃,並盡量考慮突發事件。這樣就會少去很多粗心造成的問題啊!
做事情時你一定要專心,要努力做得更好。
做完某件事情,你一定要想想是否遺漏了什麼,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得滴水不漏。
做完事情還要詳細的檢查,這時候一定不要放過細小的地方,越是看起來簡單的地方你會越容易出錯!
還有可以把自己日常比較重要的事情記下來,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們每天麵對事情往往很多,所以很容易遺忘一些重要的事情。
比如你借了別人的錢,不進行記錄,可能會忘記是不是還了。假如沒有還,別人會以為你耍賴,要是還了再還第二次,你隻能自己吃虧。
所以啊!每件事情都必須記起,這就是細心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