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處世有道的心理調整(1 / 3)

第四章處世有道的心理調整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為人處世是我們人生的必修課。我們的成功需要很多因素,學曆、背景、機遇等,其中尤其不能忽視的就是我們為人處世的能力。

從一定程度上說,我們為人處世的水平,決定了我們的生活、工作、事業等諸多方麵所能達到的高度。善於處世的人,無論在任何環境之下,常能逍遙自在,怡然自得,欣欣自樂。第一節將嫉恨之心轉變為讚賞

嫉恨是我們在與他人進行比較時,發現自己在才能、名譽、地位或境遇等方麵不如別人而產生的一種羞愧、憤怒、怨恨情緒。這會損害我們的人際關係。

正如意大利的菲·貝利在他的《浮士德》中寫道:嫉恨是來自地獄的一塊嘶嘶作響的灼煤。嫉恨的危害力和破壞力從中可見一斑。

我們必須正視嫉恨這種不良的心理,對它加以遏製和轉變。

須知,如果在人際交往中人人都樂於讚賞他人,善於誇獎他人的長處,那麼,人際間的愉快度將會大大增加。

1.認識嫉恨與讚賞

嫉恨心理,在我們男人中是一種比較普遍的心理存在,不過程度有大有小。嫉恨是對別人的優勢以心懷不滿為特征的一種不悅、自慚、怨恨、惱怒甚至帶有破壞性的負感情。

古往今來,無論是貧民百姓還是帝王將相,因嫉妒導致傷人害己、骨肉相殘、家破人亡甚至亡國喪權的事例不在少數。

客觀地說,生活在社會群體中的每個人都有嫉恨心理,然而嫉恨心理在不同人的行為中表現不同。

程度較淺的嫉恨往往深藏於我們男人的潛意識中,根本沒有對別人的名譽、地位等施以攻擊的想法。當我們的妒恨程度發展到較深後,就開始表現為憂慮、對自己不滿,進而出現故意不去配合工作中比較優秀的合作夥伴的工作,甚至對其進行間接或直接的挑剔、造謠、誣陷等。

非常強烈的嫉恨心理會讓我們完全喪失理智,向對方作正麵的直接的攻擊,希望置別人死地而後快。這往往會導致毀容、傷人、殺人等極端行為,常導致害人又害己的不良後果。

並非說所有的嫉恨都會逐漸發展到非常強烈的程度,產生極端的行為。不同人格特質的人會把嫉恨情緒控製在某一個階段,而不讓其自由發展。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中傷六月寒。我們如果能在工作中讚賞他人,就可以讓人工作起來事半功倍;我們如果能在生活中讚賞他人,那麼我們就會擁有愉快的一天。工作和生活中不吝讚賞,生意合作時更是要對合作方讚賞有加。

讚賞實質上是對一個人價值的肯定,如果我們得到了肯定評價,我們往往會懷著一種潛在的快樂心情來滿足別人對自己的期待,這在心理學上叫讚賞效應。

當我們對某人有意見或指責時,不妨先肯定他優點,把對他的批評或責備變成對他的期待,並讓他感到自己是值得你有所期待的人,你一定會收到比預想的還要好的效果。讚揚並欣賞和理解,原來用一根杠杆真的可以翹起地球,你不妨一試。

2.消除嫉恨的方法

嫉恨心理是男人一種很普遍的心理,嫉恨心理是危險的,其後果往往也是嚴重的。當然,它的出現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過自我克服,我們是可以把嫉恨心理所帶來的危險係數降低到最低的,這是可以實現的。那麼我們嫉恨心理強的人應該怎樣消除這種不良情緒呢?

(1)提高道德修養

封閉、狹隘意識使人鼠目寸光,因此,我們應該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不斷地開闊自己的視野,與人為善。

(2)正確認識嫉恨

如果我們認為嫉恨是對自己的否定,對自己是威脅,損害自己的利益和“麵子”,那就大錯特錯。我們的成功不僅要靠自身的努力,更要靠大家的幫助,嫉恨隻會損人損己。

(3)正確認識自我

要準確認識我們自己的長處,不要妄自菲薄。更重要的是不斷剖析、反思自己的行為和心理活動,尋找自己對他人、對某事的評價與處理是否具有不公正、不客觀的成分。麵對某人某事的時候,自己的心情和行為的出發點是否理智等。

(4)見強思齊

我們不可能在任何時候都比別人強,人有所長也有所短。我們固然應該喜歡自己、接受自己,但還要客觀看待別人的長處,這樣才能化嫉恨為競爭,才能提高自己。

(5)揚長避短

聰明人會揚長避短,尋找和開拓有利於充分發揮自身潛能的新領域,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補償先前沒能滿足的欲望,縮小與嫉恨對象的差距,從而達到減弱乃至消除嫉恨心理的目的。

(6)減少虛榮心

虛榮心是一種扭曲了的自尊心,我們的自尊心追求的是真實的榮譽,而我們的虛榮心追求的是虛假的榮譽。

對於我們的嫉妒心理來說,要麵子、以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正是一種虛榮和空虛心理的表現。單純的虛榮心比嫉恨心理容易克服,但從形成的心理機製來看二者又緊密相連。所以,克服一份虛榮心就會減少我們的一分嫉恨。

(7)經常將心比心

嫉恨,往往給被嫉恨者帶來許多麻煩和苦惱,換位思考就會收斂我們自己的嫉恨言行。

(8)學會接納他人

我們要謙虛謹慎,要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並向別人學習,而這樣做首先要接納他人。接納他人需要的是客觀、公正的眼光以及與人為善的準則。

(9)學會公平競爭

競爭應是激勵人奮進的過程,而不應成為目標,如果我們把競爭本身看作是目的,便會使人過於看重結果,很容易引發不擇手段、不講規矩的舉動。

要明白凡是競爭總有輸贏,不要把我們目的隻放在輸贏上,而是要注重競爭的過程,從中發現自己輸或贏的道理,體會競爭的樂趣,形成健康的心理。

(10)學會自我宣泄

我們最好能找知心朋友、親人痛痛快快地說個夠,他們能幫助你阻止嫉恨朝著更深的程度發展。另外,可借助各種業餘愛好來宣泄和疏導,如唱歌、跳舞、練書法、下棋等。

3.學會讚賞的要訣

人是一種群居動物,人與人之間,需要理解、包容和相互欣賞。相信我們每個都曾有過這樣體會,被人肯定和讚賞的感覺是多麼美好!因為你的讚賞,成功者得以擁有一雙更有力的翅膀,並由之托著,播撒希望的種子,孕育出更多更美的成功,得以更高的升華。我們該如何學會能夠欣賞別人,真心地讚賞別人呢?

(1)火候很重要

讚美別人如不審時度勢,不掌握技巧,即使是真誠的,也會變好事為壞事。特別是在讚美上級時,更要掌握讚美的火候。

(2)真心誠意

我們每個人都珍視真心誠意,它是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原則。隻有是發自內心的,才能真正贏得別人的心。

(3)具有特點

人的素質有高低之分,年齡有長幼之別,因此讚賞也要因人而異、突出個性。有特點的讚美比一般化讚美能收到更好效果。

(4)翔實具體

在日常生活中,有非常顯著成績的時候並不多見。因此,我們要善於發現別人哪怕是最微小的長處,並不失時機地予以讚美。讚美用語越翔實具體,說明我們對對方越了解,對他的長處和成績越看重。因此我們的讚美也就越容易打動人心。

(5)讚賞不是奉承

讚賞是發自於內心真誠的肯定,為別人帶來溫暖、快樂。而奉承則是虛偽的表白。

表麵上,奉承也像是讚賞,事實上,卻是為了獲得某種利益而用虛假華麗的辭藻去迎合他人,是溜須拍馬,因為隻有這樣,才能最快捷地獲取他所追求的某種利益。

讚賞是善良美好的極致表現,是高而美的境界。學會讚賞我們身邊人,不但會使被讚賞者感到自豪,自己也因此變得完美。

朋友,請不要吝惜我們的讚賞。讓我們的身邊充滿善良、美好和笑聲,讓我們在和諧愉快中體驗最美麗的人生。

貼心小提示

嫉恨與讚賞是兩種不同的力量,一個邪惡,一個正義。當作為男人嫉恨一個人的時候,你會心生不平與怨恨,從而處處為難他人,甚至與其結怨。而當你真心讚賞別人的時候,你會讓別人得到信心和快樂,也會讓自己得到尊重。

假如你一味嫉恨,便會掉進嫉恨的陷阱。嫉恨如沼澤,似無底洞,你進入後,會越陷越深,無法自拔。這股惡勢力可能引你走向犯罪,而最終後悔的也隻能是你。

嫉恨讓你心胸窄小,不能正確看待自己。也必定不會被他人接納,因為你不懂得用良好的心態去對待他人,有的隻是今天抱怨張三的不是,明天責怪李四的不足。

試問,如果整天聽到的是不絕於耳的抱怨聲,你不厭惡嗎?

然而讚賞卻不是這樣。

當你讚賞他人的時候,你會心情愉悅地看到他人的優點,努力朝他學習,所謂“見賢思齊”就是這個意思。

能做到這一步,你就好比插上了一雙強健有力的翅膀,如同得到一把神奇的鑰匙,可以讓你達到一種新的境界,這種力量會推動你一步步邁向成功。

你也會由此懂得人應該與他人和諧相處,虛心學他人長處,努力改正自身不足,不斷提高完善自己。

你會有許多朋友,一起玩耍,一起學習。勞累了,寂寞了,與朋友一同談天說地,一同笑看紅塵。一切的煩惱,一切的勾心鬥角都被拋棄得遠遠的。

如果你有過嫉恨之心,請將它認真清理,扔進垃圾桶裏,隻把對他人的讚賞以及對自己的自信留下。第二節將好勝之心轉化為謙讓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從一定程度上說,就是告誡我們不要有太強的好勝心。一個人處處爭強好勝,結果反而事與願違。而且好勝心太強不僅容易得罪人,也會從心理上深深地折磨自己。

而正確的做法是一定要有謙讓心態。謙讓作為一種美德,能自然地贏得他人的尊敬。如果我們能夠保持真心謙讓,我們的能力會更容易被人接受。

1.認識好勝與謙讓

我們的好勝心可以說毫無意義,如果是由於我們自己能力不足而被人輕視,那麼是我們自己的過錯而不在別人,這種輕視是理所當然的。

如果是我們自己很有才能而別人不知道,因此被人輕視,那麼錯在對方而不在我們,這根本不值得怨恨。

要是我們彼此才德相等,而別人處在自己的前麵,那是因為年次上的差別,又有什麼好怨恨的呢?

再說,兩位才德相當的人,能夠謙讓的人必定是個才智出眾的人。舉例說,戰國時代趙國上卿藺相如三次回車退避的方式,使廉頗負荊請罪;東漢時代的大將寇恂,堅持不與同僚賈複爭鬥而獲得賢名。

由此可知,兩位才德相等的人,如果兩人爭強好勝,終必使自己陷入困頓的境地。

好強爭勝,表麵上看起來能讓我們自己得到好處,其實卻是惹禍的根苗。而謙虛忍讓,雖然表麵上看起來是會讓我們遭受損失,其實從長遠來說,卻會讓我們得到更大的好處。

在處理人際關係時,我們必須遵循謙讓的基本原則,做到不爭強好勝。如果我們有了善行就誇誇其談,那一定會讓人在背後嫉恨。如果我們有了才能就出來顯擺,那一定會讓接觸我們的人心生厭煩,因此不要自我顯耀。

爭強好勝隻能讓我們死死地陷在是非、高下、對錯的泥潭裏不能自拔,隻能徒增煩惱,掉進是非中。

對於我們平常人來說,如果想在生活中不被自己的爭勝心糟蹋自己的話,常常地服個軟,服個輸,常常地用嘴、用心去讚揚讚揚別人,肯定肯定別人。

常常地反省我們自己,看看我們自己的短處。慢慢就會正確地、真實地看到別人的長處。為人處世,萬萬不可爭強好勝,鬥勇鬥狠。

真的強大,有益處的爭勝,是向內的,策勵自己,更謙卑,更勇悍,更精進。

2.克服好勝的方法

不求進取、拖拖遝拉、缺少競爭意識不可以,可是如果我們男人的好勝心太強,太愛出風頭也不利於我們的發展,那麼平時我們如何才能克服自己爭強好勝的心理呢?

(1)認清危害

好勝心強會給我們男人帶來很多不必要的煩惱,而且還很痛苦。別人有的東西,我們也要有。我們害怕落後,害怕別人看不起自己,我們要超過別人,成為最強的人。

可事實是我們擁有後,還是發現其他人擁有我們沒有的東西,於是,我們又去爭取……於是,我們落入一種怪圈,我們永遠得不到滿足,永遠隻有痛苦和折磨。

我們在這些極端的追求中已經失去了很多自由。很多時候,我們都被這些功名利祿還有物質牽著走。我們事事都要去爭奪,最終把自己的人生變得舉步維艱,畫地為牢。我們常常覺得很累,因為我們已經陷入,我們無法使自己得到釋放。

我們男人做事情時總是把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放到第一位。害怕別人笑話自己,看不起自己。我們總是融入不到人群中。因為害怕自己的一言一行會出錯、出醜而被人笑話。

我們甚至痛苦的想去死,可是連死都要在乎別人的看法。我們甚至害怕別人對著我們的屍體說三道四,譏笑我們。

唯一的解脫就是,不要把第一看得太重要。你要告訴自己,隻要盡力就好,任何事情都要看得開。

(2)認識好勝心

要消除好勝心強的心理,首先要明白好勝心是我們每一人男人都有的自然現象。好勝心強隻不過是人類的欲念,有誰不想成為天下第一,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每一樣東西都得到,永遠超越別人?

每一個男人都想做到,因為我們都認為得到這些是最幸福的事。明白了這點,我們也就不會再為自己有好勝心而自責,因為它是人正常欲念的一部分。

(3)全麵看待自我

看到了別人有的東西,我們就告訴自己,不要去追求那些東西,因為是不可能把所有的東西都據為己有的。

告訴自己,其實我們有的很多東西,別人都沒有,所以我們不需要去比什麼,也不需要去爭取什麼,一切順其自然。隻要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能夠克服你的好勝心了。

(4)學會分享

我們要樹立分享意識,因為分享才能讓我們得到更多快樂。我們平時可以有意識地把自己得到的一些利益分享給自己的朋友同事,不要總是一個人獨享,這樣自己的人氣就會上升,也會更有人緣。

(5)進取不強求

如果我們男人看準了目標就要努力實現,如果失敗了,我們就要安慰自己,我們可以為別人的勝利鼓掌,我們要能容忍別人的勝利,不能因為自己不如別人就破罐子破摔。

凡事有個度,要進取但不能強求,這樣生活才能既快樂又有意義。假如太爭強好勝了,過火尋求,反而受到損害,無故痛楚。有時綠葉也出色,要快樂地為別人鼓掌,以榮辱不驚的平常心態迎接生涯中的種種尋釁。

(6)不要弄虛作假

好勝本身是無可非議的,但是不能為取勝而采用不光明的手腕,如野蠻無理、造假甚至誣陷他人。

我們應該明白勝利來自於努力,而不是別人故意讓的結果。我們一定要知道,為了好勝心而利用不正當手段達到個人目的,隻會讓人看不起。

(7)保持立場

不爭強好勝並不是說當我們涉及到原則問題也不堅持、不爭論,而去隨波逐流,刻意掩蓋矛盾。麵對問題,特別是在發生分歧時我們要努力尋找共同點,爭取求大同存小異。

實在不能一致時,我們不妨進行冷處理,表明我們不能接受對方的觀點,我們保留自己的意見,讓爭論淡化,又不失自己的立場。

3.做到謙讓的要訣

謙讓是一種充滿智慧的處世哲學,因為謙讓有時不僅可以化解矛盾,還體現了為人的一種風度與涵養。謙讓讓我們得到一種內心的平和,內心平和才會靜,心靜才能生出大智慧。謙讓展現出我們的氣度與修養,從而會增加自己的人緣,獲得更多信任與好感。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如何讓自己做到真心的謙讓呢?

(1)有大局觀

我們所在的企業、集體需要協調配合才能更好地發展,我們如果處處表現出強烈的互不相讓的行為,那麼我們企業、集體的任何一項工作都會因為內耗而增大成本。

謙讓不是讓我們男人拿原則做交易,而是要始終站在大局利益角度看待個人利益,當大局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矛盾時,應自覺地犧牲我們的個人利益,維護大局利益,正是因為這樣有,才有了千古傳揚的負荊請罪。

(2)從小事做起

謙讓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們不能因為隻顧自己,就丟棄美德。謙讓體現在我們生活中的角角落落,到處都可以看到用到。如坐公交時謙讓一下,自動排好隊,不要爭先恐後,亂擠亂擁,在車上時謙讓一下老弱病小等。

(3)與人為善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當怎樣要求自己做到謙讓呢?其實謙讓是可以學會的,關鍵的是自己平時就要嚴格要求自己與人和睦相處、與人為善,自然就會發展成為從善如流了。

(4)不遷就壞人

謙讓不是遷就,所以我們對那些狐假虎威、為非作歹的家夥不能講謙讓,對那些居心叵測的偷梁換柱者、爭名奪利的挑撥離間者不用講謙讓。

(5)不要事事謙讓

有些事情,即使我們謙讓了也看不出絲毫修養,而且在我們謙遜禮讓過後,事件所附帶的影響難以衡量,它所產生的不良因素會困擾我們的心靈,揮之不去。

例如愛情是徹底自私的,戀人之間相處可以謙讓,但是愛情本身來不得謙讓,千萬別以為我們自己的謙讓是偉大,事實上這不但傷害了自己,更是對對方的不尊重。

這是否又與我們所主張的謙讓有所衝突呢?其實不然。謙讓了愛情可能誤人誤己,甚至令自己遺憾終身。

(6)要有恒心

學會謙讓,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門必修課,我們要時刻切記保持勤學善舉。隻要我們人人都能夠堅持不懈地學會謙讓,那麼我們的現實社會就將永遠是一個國泰民安、繁榮昌盛、和諧幸福的美麗家園。

貼心小提示

謙讓是我們男人的基本素質,具有謙讓品質的人在群體中是受歡迎的、願意與之合作的人。現在看看你自己吧!你是不是一個唯我獨尊、處處以個人利益為先、不會謙讓的孤家寡人。那麼從現在開始學會謙讓吧!你一定會有很多的朋友和歡樂。

當你走到小路時而謙讓一下人來人往,也是自己與他人先便的良好表現,當你坐公交車時而謙讓一下老弱病小,也是自己與他人方便的特好善意。

工作中,你可以在進門時做到謙讓,在語言交流中做到謙讓,在工作量上做到謙讓,在榮譽成績麵前做到謙讓,在年齡上做到謙讓,在上下級方麵做到謙讓,在群眾對上級或上級對群眾問題上做到謙讓,在工資金錢分配上做到謙讓。

在家裏,你可以在打掃衛生上做到謙讓,在廚房餐飲方麵做到謙讓,在管理孩子方麵做到謙讓,在看電視節目時做到謙讓,在玩電腦時做到謙讓,在理財方麵做到謙讓,在爭吵時做到謙讓。

給人方便,與己方便,車讓人,讓出一份安全;車讓車,讓出一份秩序;人讓車,讓出一份文明;人讓人,讓出一份友愛。在現實生活中,這類讓的現象實在很多。

不要斤斤計較。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不要先考慮自己的得失。要多為別人著想,這樣我們將會收獲更多。要有一顆謙讓的心,多一點謙讓,壞事將會變成好事,世界會更加美好!第三節將狂躁之心轉化為平靜

狂躁症是以情感的病理性高漲為特征的一種精神疾病,常常表現為我們男人對自己評價過高,高傲自大,自命不凡,盛氣淩人,不可一世。這種心理性疾病,會誘導軀體作出過分的事情,比如暴力和人身攻擊等,因此具有一定的危害性。我們男人要想享受美好而幸福的生活,必須學會調適心理,將狂躁之心轉化為平靜。

1.認識狂躁與平靜

現代社會,我們很多男人由於生活壓力大、精神負擔重,容易出現狂躁的表現,如衝動、打人毀物等,對自己和別人都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因此,我們有必要通過躁狂自測來判斷一下自己是否存在躁狂傾向,以便及早采取防治措施。

躁狂病人往往興趣廣,喜熱鬧、交往多,主動與人親近,與不相識的人也一見如故。與人逗樂,愛管閑事,打抱不平。凡事缺乏深思熟慮,興之所致狂購亂買,每月工資幾天一掃而光。

雖然病人終日多說,多動,甚至聲嘶力竭,卻毫無倦意,精力顯得異常旺盛。

狂躁症容易導致我們工作、學習和家務勞動能力受損,社會交往能力也受到影響,更重要的是可能給別人造成危險或不良後果,所以我們一定要嚴格注意,避免狂躁症的發作,盡量減小狂躁帶給我們的傷害。

在避免狂躁時,要追求心靈的平靜,讓自己得到更多幸福。許多人都在追求心靈平靜,那麼,心靈平靜有什麼益處呢?

我們或許有這種經驗,當自己心裏煩惱時,常常會做錯事情或作出不正確的決定。相反的,當我們情緒平穩、心靈平靜的時刻,頭腦思路清晰,能作出較正確的判定。

正確的判斷和決定能減少一錯再錯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自己的身上,以此推理,當我們心靈平靜時,做起事情來也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心靈平靜不但能使我們少得罪人、增加麻煩,而且也能使你心平氣和的情緒表現於五官而感染他人,並使別人覺得你隨和可親。因此可說,心靈平靜能使我們的人緣更好,好人緣不但會使我們和家人及朋友相處得比以往愉快之外,也使我們與同事相處得更融洽,大家共事更能互相合作。

另外,當我們沒有煩惱、心靈平靜時,學習東西比較容易上手。換句話說,當我們心靈平靜時,就能充分地發揮我們內在的潛能,而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可以這麼說,心靈平靜能使我們過一個快樂的人生。

2.消除狂躁的方法

躁狂症分為多種,主要包括狂躁型精神病、狂躁型抑鬱症、電腦狂躁症等。狂躁症患病者不僅給自己,而且給自己的家庭和朋友帶來了很多麻煩,為了根除狂躁症,應該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那麼我們該如何才能克服狂躁呢?

(1)對症治療

要想對症治療,主要得查明病因。一般來說,躁狂症的引起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一是遺傳因素,雖然不能說狂躁與遺傳有明顯的直接原因,但是統計數據顯示,與遺傳有一定的關係。

體質因素也與狂躁症有一定關係,循環型人格的主要特征是交際、開朗、興趣廣泛、好動、易興奮樂觀,也較易變得憂慮多愁;中胚葉型骨骼,肌肉發達,結締組織充實的病人,比外胚葉型體格纖細嬌弱的人患病較多。

中樞神經介質的功能及代謝異常也會導致狂躁,如中樞去甲腎上腺素能係統功能異常,中樞5-羥色胺能係統功能異常,多種胺代謝障礙假說,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等,都是可能引起我們男人狂躁的。

另外精神因素對於狂躁症也有影響,躁狂抑鬱性精神病的發病可能與精神刺激因素有關,但隻能看作誘發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