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龍顏怒(2 / 2)

“兒臣身為皇子,斷不會信口雌黃,且八弟也親自跟兒臣證實,當日行刺八弟之人,正是此番對王姑娘嚴刑拷打之人!”

皇帝此時方知事態嚴重,他在殿內踱著方步,因為他知道,翰林院可是李則親自掌管的,要說李則行刺敬永和這江南女子,有些說不通啊!

“父皇!”敬敏打斷他的思緒,“當日此人行刺八弟,此番拷打王姑娘,皆事出有因。”

皇帝望著他,似洗耳恭聽。

敬敏繼續道:“兒臣知道,兒臣和八弟都是匈奴後人,為宮中很多人所不齒,八弟南下巡視江南旱情便是別有用心者舉薦,此事暫且不論。早在八弟南下之前,父皇就已放話要把李尚書的女兒指給八弟,皇後娘娘也早已知曉,隻怕是李大人不願自己的女兒嫁給匈奴後人,故而才派人行刺於八弟,此番父皇定下了他們二人的婚期,又見王姑娘孤身一人在外,起了殺心也未可知啊!此番此人先行刺於八弟,後私審於王姑娘,此人心思,怕是昭然若揭,還望父皇明察!”

“這隻是你的猜測而已。”皇帝有些不相信,“敬敏啊,朕跟你說過多少次了,做事要講證據,沒有充足的證據,斷不可誣陷於人!”

“父皇!今日若沒有充足的證據,兒臣斷不會覲見父皇!兒臣雖已過繼給瑾親王,但八弟始終是兒臣的弟弟,兒臣不忍見弟弟痛苦。兒臣與八弟在小茅屋前,曾聽得那人威脅王姑娘說為何要勾引皇子,還說八弟是李大人的女婿!父皇若是不信,兒臣即刻便可招那人過來,當麵與父皇對質!”

皇帝疑惑地:“你把那人抓了?”

敬敏點點頭。

皇帝冷冷地看著他,不耐煩地道:“敬敏啊,你愛護弟弟的心情,朕已明了,但現在是,證據不足啊,你以為這些朕都不知道嗎?早在敬永回京之初,朕便派禁衛軍包圍了許任府,你可知是何緣由?”

敬敏茫然地搖搖頭,不置可否。

“敬永在回京途中遇刺,朕會袖手旁觀嗎?好歹也是朕的皇子!隻是因缺乏證據而暫時擱淺,但朕可沒糊塗啊,一直在暗中派人搜尋證據,你如此草率地將其捉拿,不是打草驚蛇嗎?”

敬敏一驚,無奈地道:“父皇深思熟慮,兒臣拜服。”末了,他又不無擔心地問道,“父皇,那事已至此,八弟和王姑娘,究竟如何決斷?”

“老八,這些日子,就讓他好生在宮裏待著,哪兒都別去;至於王姑娘,等傷養好了,再派人將她遣送回老家吧!”

敬敏一驚,帶著哭腔道:“父皇!若不是兒臣和八弟及時趕到,那王姑娘可就沒命了!如若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相信八弟會終身抱撼的。”

“人生在世,哪能沒有缺撼?朕貴為天子,還有未能達成的心願呢,時候不早了,你也早些回府吧,別讓青兒等久了。”

“父皇,青兒是兒臣的妻子,又即將臨盆,兒臣自是掛念,可是,八弟是兒臣的親弟弟,兒臣不能讓他受苦啊!”

“那又如何?”皇帝反問道,“下月初八敬永便將迎娶皇後的侄女,到時候他就能體會到何為幸福,何為責任了。”

敬敏有些無奈,道:“父皇,兒臣知道,今日兒臣是來給父皇增添煩惱了,但請父皇明鑒,考慮八弟的感受,能否讓王姑娘此番康複之後做八弟的淳王側妃?如此,便可實現父皇‘君無戲言’之言,又能讓有情人終成眷屬。”

“大膽!”皇帝突然怒道,“你屢次以下犯上,觸怒於朕,今日更是公然指使朕了!你信不信朕即刻派人將你押入刑部大牢,聽候處決!”

敬敏被嚇了一跳,道:“父皇!兒臣一向謹小慎微,卻不慎觸怒龍顏,所言所行,皆是為了八弟的未來著想,為了父皇的清譽著想!還望父皇明鑒!”

皇帝擺擺手,道:“回去吧,時候不早了,你說的朕都已知曉,回去好好照顧你的妻子,得了空,好好勸導你的八弟,還有好好安撫你的母妃,如此,便是你敬敏的責任了。”

皇帝這是在下逐客令了,敬敏忙道:“兒臣遵旨,兒臣告退。”說著,便往外退。

皇帝獨自一人待在殿中,或許真是李則派人暗中行刺敬永,又派人暗殺那江南女子,他想到了當日陳士達呈上的奏折,裏麵對於許任的罪行可是寫得清清楚楚,再說,這許任和李則,可是一向交好啊!指不定敬永和那敬敏口中的王姑娘的遇刺都和此二人脫不了幹係。他這樣想著,心亂如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