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運動保健操
要適量鍛煉中年人在室外進行適量的體育鍛煉有利於腎的養生保健。腎主骨生髓,而骨有支撐和保護人體、負責
軀體運動的作用。中年人在室外運動,可以鍛煉身體,強健骨骼,有利於四肢關節的靈活;還可以多曬太陽,促
進機體對鈣的吸收,預防骨質疏鬆症。
益腎保健操揉湧泉穴:赤足,盤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壓右足湧泉穴(足底前1/3凹陷處),左旋、右旋各按揉
30次;然後用右手拇指按壓左足湧泉穴,手法同前。
揉太溪穴:盤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壓右踝太溪穴(內踝尖與跟腱的中點),左旋、右旋各按揉15次;然後用右手
拇指按壓左踝太溪穴,手法同前。
揉三陰交穴:盤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壓右三陰交穴,左旋、右旋各按揉20次;然後用右手按壓左三陰交穴,手
法同前。
按揉腰眼:站立,兩足與肩平,兩手按腹部兩側,拇指向前,四指向後,用中指按至腰眼(第四腰椎棘突下,旁
開3寸凹陷處),旋轉按揉30次。
推揉命門穴:立位,將兩手掌心放於命門穴(第二、三腰椎棘突間)上下推揉30次,以局部出現溫熱感為佳。
按揉關元穴:平臥位,左手掌心放於關元穴(臍下3寸處),向左旋、右旋各按揉30次。有補益腎氣、強腰固精
、增強體質的作用。
飲食保健
海參粥水發海參50克,粳米100克。將水發海參切碎與粳米同煮成粥,加少許蔥薑食鹽調味。有補腎益精,滋陰
補血的功用,適用於腎虛陰虧所致的體質虛弱,腰膝酸軟,失眠盜汗等。
枸杞豬腰粥枸杞子10克,豬腎1個。去內膜,切碎,與粳米、蔥薑、食鹽同煮成粥。有益腎陰,補腎陽,固精強
腰的功用,適用於腎虛勞損、陰陽俱虧所致的腰脊疼痛、腰膝酸軟、腿足瘦弱、頭暈耳鳴等。
蓯蓉羊腰粥肉蓯蓉10克,羊腰1個,粳米100克。將羊腰去內膜切碎與粳米同煮成粥。有補腎助陽,益精通便的作
用,適用於中年人腎陽虛衰所致的畏寒肢冷、腰膝冷痛、小便頻數、夜間多尿、便秘等。
鹿角膠粥鹿角膠6克,粳米100克。將粳米煮成粥後,將鹿角膠打碎放入熱粥中溶解,加白糖適量。有補腎陽,益
精血的作用,適用於腎陽不足、精血虛損所致的形體贏瘦、腰膝酸軟、疼痛、遺精陽痿等。
杜仲腰花杜仲12克,豬腰一對。將杜仲煎煮過濾備用。將豬腰去內膜,切為腰花,用杜仲藥液做調料汁,加蔥薑
食鹽爆炒後食用。有補肝腎、強筋骨、降血壓的功用,適用於中年人肝腎不足所致的腎虛腰痛、腰膝無力、頭暈
耳鳴、高血壓等。
核桃仁10克,炒香嚼食。有補腎溫肺、潤腸通便的作用,適用於腎虛腰痛腳弱,或虛寒咳喘及便秘者。
藥物保健
單味藥枸杞子10克,洗淨嚼食,有滋補肝腎、明目潤肺的作用,適用於肝腎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視
物昏花、虛勞咳嗽等。
鹿茸20克,白酒500毫升。將鹿茸放入白酒中浸泡10天後,每天飲用鹿茸酒IO毫升。有補腎陽、益精血、強筋
骨的作用,適用於腎陽不足、精血虧虛所致的畏寒肢冷、腰膝酸痛、筋骨痿軟無力、頭暈眼花等。
鹿角膠3克,打碎,用開水溶化,加紅糖或少許黃酒飲用。有補肝腎、益精血的作用,適用於肝腎虧虛、精血所致
的腰酸腿痛、體倦乏力、形寒肢冷等。
製首烏15克,熟地黃10克,水煎服。有補肝腎、益精血、養血滋陰的作用,適用於肝腎不足、陰虛血虧所致的頭
暈眼花、須發早白、腰膝酸軟、耳鳴耳聾等。
枸杞子10克,女貞子10克,水煎服。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作用,適用於肝腎不足所致的頭昏目眩、腰膝酸軟
、須發早白、視物昏花等。
肉蓯蓉15克,鹿角膠3克,將肉蓯蓉水煎後過濾,放入打碎的鹿角膠,加紅糖適量。有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
作用,適用於腎陽不足、精血虧虛所致的腰膝冷痛、筋骨無力、遺精陽痿等。
常用中成藥六昧地黃丸。有滋補腎陰的作用,適用於腎陰不足所致的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腰膝酸軟、牙齒鬆動
、足跟作痛等。
左歸丸。有滋補腎陰、填精補髓的作用,適用於元陰不足所致的頭目眩暈、腰酸腿軟、遺精滑泄、自汗盜汗等。
右歸丸。有溫補腎陽、填精補血的作用,適用於腎陽不足、命門火衰所致的神疲氣短、畏寒肢冷、陽痿遺精等。
七寶美髯丹。有補肝腎、益精血、烏須發的作用,適用於腎水虧虛,精血不足所致的身體虛弱,須發早白、牙齒
動搖、腰膝無力等。
人參鹿茸丸。有滋腎益氣、補血生精的作用,適用於腎氣不足、精血虧損所致的精神不振、腰膝酸軟、頭暈目眩
、耳聾眼花等。
首烏延壽膏。有補肝腎、強筋骨的作用,適用於肝腎不足所致的頭暈目眩、腰膝酸軟、耳鳴眼花、須發早白、遺
精帶下等。
補腎強身片。有補腎強身、強筋健骨的作用,適用於肝腎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軟、耳鳴耳聾、筋骨無力、陽痿早泄
等。
人參首烏膠囊。有補氣、益肝腎的作用,適用於肝腎不足、氣血虧虛所致的頭暈目眩、麵色萎黃、失眠健忘、神
疲乏力、食欲不振等。
脾胃的養生保健方法
日常保健
要放鬆心情中醫認為“脾在誌為思”,指脾與思的關係最為密切。中醫有“思慮傷脾”之說,思慮過多,會影響脾的
運化功能,導致脾胃呆滯,運化失常,消化吸收機能障礙,出現食欲不振、脘腹脹悶、頭目眩暈等症狀。平時生
活中,由於工作或學習的原因而思慮過多時常出現食欲減退的現象。脾的養生保健重點在於避免思慮過多,工作
和學習要有計劃有安排,工作和學習後要充分放鬆,不要再過多地思慮其問題。中年人則不要過多地擔心自己的
健康問題、生活問題、子女問題、社會保障問題等,要順其自然,不要因為過多的思慮而影響健康。
要注意夏日養生順時養生保健:脾胃在五行學說中均屬土,而在陰陽學說中脾為陰土,故脾的陽氣易衰,陰氣易
盛,特性為喜燥而惡濕;胃為陽土,多氣多血,特性為喜潤而惡燥。濕邪侵犯人體時,最易傷害脾陽,造成脾的
運化功能失常。中醫認為“脾與長夏相應”,長夏為農曆六月,因下雨較多以濕氣為主,所以長夏時要特別注意預
防濕邪侵害人體。
運動保健
運動鍛煉對脾胃的養生保健尤為重要。很少或完全不參加勞動或體育鍛煉,會使脾胃的消化功能下降,進而引起
機體整體功能的衰退,所以,適量的運動鍛煉是促進脾胃功能最好的養生保健方法。
運動鍛煉體育運動對脾胃的養生保健可包括各種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登山、遊泳等等,中年人可根據自己
的體質狀況選擇適合於自己的運動方式,堅持鍛煉,持之以恒,對脾胃的養生保健很有益處。
保養脾胃的保健操揉隱白穴:赤足,盤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壓右足隱白穴(足大趾甲根部內側),左旋、右旋各
按揉15次;然後用右手拇指按壓左足隱白穴,手法同前。
揉公孫穴:盤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壓右足公孫穴(足內側,第一骨下緣),左旋、右旋各按揉15次;然後用右
手拇指按壓左足公孫穴,手法同前。
揉三陰交穴:盤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壓右足三陰交穴(內踝尖上3寸,脛骨後緣處),左旋、右旋各按揉15次
;然後用右手按壓左足三陰交穴,手法同前。
揉陰陵泉穴:端坐位,雙手扶於雙膝,用拇指按壓陰陵泉穴(脛骨內髁下緣)旋轉按壓30次。
按揉三脘穴:平臥位,將左手掌心放於中脘穴(腹部中線,劍突與臍中間,中脘穴上1寸為上脘穴,下1寸為下
脘穴)覆蓋上中下三脘穴,右手壓於左手背。向左旋轉按揉20次,向右旋轉按揉20次。
按揉天樞穴:平臥位,兩手放於腹部兩側,中指按壓天樞穴(臍旁開2寸處),上下按揉30次。
推腹:平臥位,將左手掌心按於劍突下,右手壓於左手背。自上向下推壓至小腹恥骨聯合處,推50次。
揉足三裏穴:端坐位,兩手拇指按壓足三裏穴(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旋轉按壓30次。
推胃經:兩手拇指按於足三裏穴處,沿脛骨外側自上向下推至踝關節處,推30次。
做完以上保健操後,可做下蹲運動10次和闊胸運動10次,以促進全身氣血的流通,更有助於脾胃保健操的效
果。本保健操有促進脾胃運化,增加食欲和增強體質的作用。
飲食保健
飲食調養對脾胃的養生保健最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飲食營養成分的均衡,食物品種的豐富多樣,進餐的定時
定量有利於脾胃的保養。飲食失宜是造成脾胃損傷的主要原因,中醫稱為“飲食所傷”。飲食所傷包括三個方麵:
一是飲食不節,包括饑飽失常和飲食規律失常;二是飲食偏嗜,包括飲食有偏、寒熱失宜、過食肥甘厚味、飲食
五味偏嗜及嗜酒無度等;三是飲食不潔。所以,要防止暴飲暴食、過饑過飽、進餐不定時、偏食偏嗜、吸煙酗酒
、飲食不講衛生等不良習慣。
山藥薏苡仁粥山藥50克,薏苡仁20克,粳米100克,同煮成粥。有益氣健脾、澀腸止瀉的作用,適用於中年人脾
胃虛弱所致食欲不振、脘腹脹滿、大便溏泄等。
蓮子芡實粥蓮子10克,芡實10克,補骨脂5克,粳米100克,同煮成粥。有健脾益氣、補腎固精的作用,適用於脾
腎兩虛所致的食欲不振、脘腹脹滿、形寒肢冷、腰膝酸軟、五更泄瀉等。
參棗粥黨參10克,大棗10枚,粳米100克,同煮成粥。有健脾益氣的作用,適用於體虛氣弱、食欲不振、脘腹脹
滿等。
茯苓糕茯苓、麵粉、白糖各適量。將茯苓洗淨粉碎成細粉,與麵粉混合,加入白糖適量,發酵後,蒸糕食用。有
健脾燥濕、利水安神的作用,適用於脾虛有濕所致的脘腹滿悶、食少納呆、失眠多夢等。
蓮子豬肚湯蓮子20克,豬肚1個,胡椒少許,同煮成湯,去胡椒後食用。有溫胃健脾、益氣補虛的作用,適用於
脾胃虛弱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飲食偏冷即胃痛者。
山楂麥芽粥山楂10克,麥芽5克,粳米100克,同煮成粥。有健脾開胃、消食化積的作用,適用於肉食或米麵食積
不化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薏米小豆粥薏苡仁20克,赤小豆20克,粳米100克,同煮成粥。有滲濕利水、健脾益氣的作用,適用於脾虛溫盛
所致的食少納差、脘腹脹悶、尿少浮腫者。
八寶粥蓮子、芡實、薏米、山藥、桂圓、紅棗、白扁豆各5克,粳米100克,同煮成粥。有益氣養血、健脾強身的
作用,適用於體虛乏力、食少納呆、氣血虧虛者。
藥物保健
單味藥人參切成薄片,放口內含至無參味後嚼碎咽下,每日噙化1~3克。有補元氣、益脾肺的作用,適用於身體
虛弱、脾胃功能減退者。
太子參10克,用開水浸泡半小時後飲用。有益氣養陰、健脾益肺的作用,適用於病後體虛、脾胃虛弱、乏力自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