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書畫與健康
書法是世界公認的一種我國僅有的傳統藝術,由於我國的漢字起源於象形,象形文字都是由自然界中存在的物體
描摹而來的,因此書法與繪畫有同源之說。書法與繪畫都是造型藝術,都是利用手中的筆將創作者心中的藝術構
思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從事書畫的創作,既是一種藝術享受,也是一種很好的健身養性的方法。
書畫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在進行藝術構思時強調的是“調練心境、排除雜念、萬神歸一”,創作者必須端正姿勢
、調整好呼吸、閉目養神、內視自己、控製感覺,把意識集中於一點,進入萬念皆空的藝術創作境界。處在這種
境界中,人的生理反應有四個特點:大腦皮層穩定;能量消耗減少;血液中的乳酸鹽(人體內的一種疲勞素)降低
;心平氣和,頭腦清醒。這種狀態是很好的養性過程。
書畫創作進入到運筆實際創作時,又是一個很好的體育鍛煉,不但腕力、臂力、指力能得到充分的鍛煉,而且還
要有很好的坐功和站功,對腰腿也能起到很好的鍛煉作用。手腕、手指得到充分的鍛煉可以健腦,腰腿得到鍛煉
可以減少腰腿疾病,延緩衰老,有益於人的健康長壽。
書畫創作是一種動靜結合的活動。進行創作時要求氣貫丹田,運勁手指端,才能做到“力透紙背”、“入木三分”等
藝術效果,這是一種用意念引導的功力,意念有氣功鍛煉的要素在內。這種注意力和運動力凝聚的特點,能活躍
人體的經絡和脈息,有調理髒腑、舒展經絡的功能,從而可以娛心調情,散發心中的鬱氣,使心理處於最佳狀態
,而益壽延年。
所以長期從事書畫藝術的創作,煉神運氣靜心養性,定會使身心健康,延年益壽。
棋、牌活動與健康
棋、牌活動是娛樂的重要方式,棋、牌活動的種類很多,其中的國際象棋、中國象棋、圍棋、橋牌等都已成為世
界上擁有廣泛群眾基礎的競技項目,而麻將牌和規則各異的撲克和棋類遊戲更是人們在工作之餘所經常開展的娛
樂活動。
棋、牌活動的共同特點是寓腦力鍛煉於娛樂之中,很多項目中還包含著十分複雜的數學計算。棋、牌活動也是一
種記憶訓練,通過棋、牌活動可以提高記憶能力。而變幻莫測的棋局、牌局又能使人的觀察問題、辯證分析問題
以及邏輯推理能力得到提高。棋、牌活動又是一種“鬥智”的藝術,勝負觀驅使人們在活動當中要精神集中,頭腦
冷靜,思考周密,排除一切雜念,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棋局、牌局的變化中去,這個過程猶如氣功中的“意守丹田”
,能鍛煉培養人的意誌品格,振奮精神,陶冶性情。精彩的構思,絕妙的招法,局勢的瞬息萬變和勝負結果的變
幻莫測,又能使人領略到棋、牌活動的獨特藝術魅力,從中得到藝術的享受。
棋、牌活動無疑是一種非常有益於身心健康的娛樂活動,但是開展這項活動時應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麵的問題
,否則不但無益,反而有害於人體健康。
首先,開展棋、牌活動的時間不易過長。長時間地進行棋、牌活動甚至通宵達旦,會使大腦皮質長時間處於高度
興奮之中,造成植物神經紊亂,出現頭暈目眩、精神疲乏等症狀。長時間地坐立和低頭姿勢,使椎間盤和棘間韌
帶處於一種緊張僵持狀態,日久出現腰背疼痛、僵硬等病症。長時間久坐少動,會引起下肢血液循環不暢,靜脈
回流緩慢,局部代謝產物淤積,氧和營養物質供應不足等十分不利的影響。因此開展棋、牌活動時間不要太長;
場所應選擇在空氣新鮮的環境,以利於吐故納新,保持頭腦清醒。玩的過程中,應適當休息,活動一下全身和下
肢。
其次開展棋、牌活動要善於控製自己的情緒,適當地淡化“勝負觀”,避免情緒過分緊張和激動以及出現較大的心
理反差。棋、牌活動都是“爭勝負”的遊戲,都希望自己能用最佳的方法戰勝對手,隨著局麵的變化多端,人的情
緒也會隨之變化多樣,控製不好自己的情緒,易使情緒處於極度緊張和過分激動狀態,就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性
增強,腎上腺素分泌增多,血壓升高,甚至可發生腦出血,心絞痛等疾病,危及生命健康。因此,下棋必須有所
節製,更不要利用棋、牌活動進行賭博。
跳舞與健康
跳舞是一項老少皆宜的娛樂活動,當你一天繁忙、緊張的工作之後,步入舞場,隨著音樂的節奏翩翩起舞,可使
疲勞頓消,心胸開朗,其樂無窮。
跳舞的形式比較多,交誼舞、迪斯科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開展得比較多的舞蹈形式,而新近比較流行的街頭扭秧
歌活動又頗受中老年人的青睞。舞蹈離不開音樂,優美悅耳的舞蹈音樂能給人以美的享受,跳舞的同時也是一個
欣賞音樂的過程,音樂的旋律和舞蹈的動作恰到好處地融合在一起,能夠起到很好的放鬆精神、調節情緒的作用
。
跳舞的同時,還可以收到體育鍛煉的效果。跳舞時人處於運動狀態,使心肌收縮力加快,心輸出量增加、血流加
快、呼吸也加深加快,對心肺係統是個很好的鍛煉,輕快的音樂、歡樂的情緒,能鬆弛神經、肌肉的緊張度,使
血液循環得到改善。迪斯科、扭秧歌這類的舞蹈動作是以腰部的扭擺為軸心,帶動上下肢的關節、肌肉群有規則
、有節奏的運動,既鍛煉了肢體組織,又能有效地防治骨質疏鬆、骨關節炎與肌肉萎縮等病變,還能增強內髒器
官的功能,對提高生命活力,具有極佳的效果。而交誼舞的運動效果則與步行和散步的效果差不多,事實證明跳
上一個小時的華爾茲(中速)相當於步行2公裏的效果。可見,跳舞的確有著體育鍛煉的效果。
跳舞是許多人喜愛的娛樂活動,適當跳舞有益於身心健康和社會交往,但跳舞也應該注意不利影響,否則會給人
的健康帶來危害。
1.舞場要寬敞通風,溫度適宜。當舞場過小和人員擁擠時,室內空氣變得汙濁,容易傳播呼吸道傳染病。一些患
有哮喘或心髒病的人,在這樣的環境,往往有憋氣感,甚至引起舊病發作。因此,舞場必須注意通風換氣,保持
空氣新鮮。
2.每次跳舞時間不宜太長,要掌握間歇,如果長時間處在光線暗淡、節奏強烈的環境中,人的情緒往往過度興奮
而容易導致疲勞感。如果終日迷戀於跳舞,那就不屬正常娛樂範圍,會對人的身心健康帶來危害。
3.要避免舞蹈動作過度旋轉、搖擺或肢體關節的扭動。否則,容易發生難以控製的眩暈或頭脹、倦怠、胸悶等,
通常稱之為“跳舞綜合征”。因此,中老年人或患有高血壓、心髒病的人,更要注意動作適度和量力而行。
4.參加舞會前不宜飽食,更不要喝酒、吃大蒜和腥味較重的食品。跳舞時講話要輕聲,與舞伴距離不要太近。
5.參加舞會要注意公共衛生和個人衛生。不要在舞場吸煙、隨地吐痰、亂丟果皮。為防止舞伴之間傳播疾病,參
加跳舞的人最好戴薄型手套,或者在跳舞前擦些潤膚油或香脂,可起到一定的屏障作用。吃糕點冷飲之前要洗手
,不要用手直接抓食物。患有肝炎、肺結核、痢疾等傳染病的人不應參加舞會。初孕婦女最好不跳舞,尤其是跳
迪斯科等運動量大的舞,容易造成流產。
從學習中獲得健康
學習與健康有密切關係。學習能使人精神振奮,情緒樂觀,積極向上,生活充實,思想開闊,從而把憂愁煩惱、
孤獨寂寞、沮喪無聊等不良情緒拋到九霄雲外。因為讀書興趣廣泛,會使人心情開闊。正確的人生哲學能指導人
正確理解生活中的得失,能想得通不鑽牛角尖,確實是獲得愉快情緒、促進身心健康的良方。
另外,學習是一種涉及全身的運動,不僅要有視覺、聽覺和其他感覺器官參加,還涉及到反射和意向活動。所以
,凡是有學習向上要求的人,都可以通過學習活動而促進身心健康。讀書也是一種轉移興奮中樞的方式,使大腦
得到積極休息。勤於學習、勤於用腦的人,即使到了60歲,思維仍然敏捷。
有科學家對16世紀以來歐美400名偉大人物進行統計,發現他們的平均壽命為66.7歲,其中有65人即16%在80
歲以上。而一般人的壽命呢?20歲以下死亡的不算在內,平均壽命也隻有51歲。我國曆史上那些以勤奮苦讀而聞
名的思想家,也大多是年逾古稀。例如孔子活了73歲,孟軻和莊周都活了83歲,而墨翟則享92歲高壽。可見,讀
書作為一種樂趣有利於長壽,能使人忘記精神憂鬱,享受到高雅的生活樂趣。害怕學習“勞心傷神”會影響身體健
康,使人短命的擔心是沒有任何根據的。
愛學習,是健康的一劑良藥。
從氣味中獲得健康
氣味是動物賴以生存的重要信息之一。動物通過氣味尋找食物,區分敵友,趨利避害,辨別道路,追求配偶,傳
遞信息。人類靠鼻腔粘膜上大約500萬個嗅覺細胞,能區分出2000~4000種氣味。
氣味物質必須具備足夠的揮發性,有微弱的水溶性和脂溶性這三個基本條件,才能被感受到。對於人類來說,氣
味和色彩一樣,隻有基本的七種,即樟腦味、麝香味、花香味、薄荷味、刺激味、醚味和腐敗味。這七種基本氣
味按不同比例混合,就變幻出世間千差萬別的各種氣味來。這些氣味在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氣味對人的
生理、心理有十分明顯的影響,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體驗:有的氣味使人精神振奮、心情舒暢,並能引起令人愉快
的聯想;有的氣味卻使人惡心、煩悶、抑鬱和引起不愉快的聯想。通常自然界令人愉快的氣味有益於健康,而令
人厭惡的氣味則對健康有害。
人們對氣味的感受還與種族、性別、年齡、生活習慣、文化教養有關。例如女人的嗅覺比男人靈敏,對氣味的感
情反應也比男人敏感而強烈,她們比較喜歡玫瑰、薄荷等香味,而男人則對熏衣草、麝香、檀香等香味有所偏愛
。人在青壯年時期嗅覺最為靈敏,隨著年齡的增長,嗅覺靈敏度降低。許多老年人抱怨食物味道不好,食欲不佳
,這與他們嗅覺遲鈍有關。又如原始人、土著人比現代人、都市人嗅覺靈敏得多,這與現代人借助現代科學增加
其他信息量,從而降低嗅覺重要性有很大關係。
從五味中獲得健康
甜、酸、苦、辣、鹹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五味。五味調配得當,可增進健康,過之則會帶來弊端。
甜食有補充氣血、解除肌肉緊張和解毒等功能。但食糖過多會使人體發胖,以致引起動脈硬化,誘發心血管疾病
。
酸食可增進食欲、健脾開胃,且可增強肝髒功能,提高鈣、磷的吸收率。但過吃酸食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亂。
苦味除燥濕、利尿,對調節肝、腎功能有益。但苦味過濃易引起消化不良等症。
辣食能刺激胃腸蠕動,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進血液循環和機體代謝,而過食辛辣食物會引起口腔炎以及痔瘡、
肛裂、便秘等疾患。
鹹食可調節細胞和血液之間的滲透壓,平衡水鹽代謝。但心髒病、腎髒病和高血壓病患者不宜食鹽過多。
從陽光下獲得健康
人類目前使用和接觸的光源有兩種,即人工光源(包括燈光、電光和工業光)和自然光源即陽光。後者是人類生存
和生活的重要光源。陽光不僅是光源而且給人間帶來溫暖,所以也是熱源。而且還因為它有光合作用,植物的葉
綠素利用它這個作用將水和二氧化碳合成碳水化合物形成人類重要的營養素之一。此外陽光中的紫外線有促進人
體生成內啡呔(天然鴉片)的作用,它是日光浴使人感到舒適愉快的原因。紫外線還可將皮膚所含7-脫氫膽固醇轉
化為維生素D,對兒童骨骼生長和維持正常人體骨質結構起著重要作用。所以在冬季經常適當地曬曬太陽,大有
好處。
但是,陽光對人體也有不利的一麵。皮膚含有一種郎罕氏細胞,具有皮膚免疫功能。可是對紫外線比較敏感。如
果皮膚接受超量紫外線。則可抑製該細胞免疫功能而損害皮膚細胞使之老化。過度的陽光曝曬,還可使有遺傳素
質的人患腎癌,白種人發生的可能性較大。故進行日光浴時,應謹慎小心。另外,皮膚經較長期強烈的陽光照射
後,還可引發光感性皮炎,俗稱日曬紅斑,而因皮膚經照射釋放某些前列腺素類物質,引起局部毛細血管擴張,
發生紅斑,甚至導致部分表皮細胞出現壞死和水泡、脫皮現象,皮膚白嫩老曬太陽,或進行紫外線理療過量或過
敏時較常見這類現象。
人們在夏、秋季,吃了小根菜、灰菜、莧菜、槐花或苜蓿等發生植物性卟啉物質也較常見。這是因為這些植物含
有光感性卟啉物質,由於人們的個體素質差異,一遇陽光照射,皮膚曝曬部分則出現潮紅、浮腫,進而皮膚剝脫
糜爛。
化妝品皮炎在婦女界、文藝界也是常見的光感性皮膚病,多見於使用某些熒光性物質。經日光、氧和染料的共同
作用而形成“細胞毒性物質”,損傷皮膚細胞使其發生紅斑、腫脹、丘疹或壞死現象。這類化妝品中往往含有香柑
油、檸檬油、檀香油或熒光性原料。
藥物性皮炎是在人們外敷某些藥物或口服冬眠靈、金黴素、乙胺碘呋酮、補骨脂等之後,經陽光照射發生的強烈
光感反應,日常較為多見。表現為皮膚出血、潮紅、水腫、起泡或脫皮等病象。
總之,陽光的基本作用是對人類健康,甚而對人類生命存活是有利的、不可缺少的。但也有其消極的一麵,應當
注意。
從花卉中獲得健康
世上花卉種類繁多,無處不在。既可美化、淨化環境,又可令人賞心悅目,自然有利於人類的身心健康。
花卉的顏色對人體作用的效果,目前無法用數值和語言來描述,但其實效是可以體現在實踐上。如在發燒病人床
頭擺上一盆盛開的藍色鮮花,則足以使病人鎮靜爽神。長期用眼用腦的勞動者若經常麵對一叢綠色的盆景,翠嫩
欲滴,沁人心肺。頓時會消除身心疲勞。此外,白色花卉令人見之感到神聖純潔、寧靜消暑。而紅、橙、黃諸色
則使人精神亢奮熱烈,心曠神怡。人們若有機會經常觀賞山色、花園或庭院,室內為綠色烘托的形形色色的朵朵
花卉,其樂無窮、其益大焉。
花卉所散發的各種襲人香氣,可通過鼻道嗅覺神經直達大腦中樞,起到改善大腦功能,激發欣快感,對疾病康複
和預防疾病有一定作用。花香之分子顆粒,既有殺菌效能,又可淨化環境。不同的花香可對不同疾病發揮療效。
例如,丁香花含有丁香油酚,其香氣可鎮痛鎮靜;桂花有解鬱避穢之香,有助於治療狂躁性精神病;薰衣草之香
氣,對治療心律過速有效;茉莉花和米蘭花之香氣可驅蚊、防治疾病等等。花卉之所以香氣四溢撲鼻,令人沉醉
欣快之迷,原來是在花蕊和花瓣上含有大量的製造香氣的油細胞,而且不斷地釋放芳香油,借助空氣彌散所致。
花卉既可作為保健食品擺上筵席和家庭飯桌,又可全花入藥,或提取花粉花蜜,用以健身益壽。花卉雖與健康有
益之處甚多,但也應注意在花卉栽植蒔弄時,防止蚊蟲汙染和農藥中毒。室內養花不宜過多,植物在生長中,白
天發生光合作用,晚間則吸收氧氣,放出二氧化碳,使室內氧氣減少,可導致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患者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