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藥草功效及食療建議(1 / 3)

第四章藥草功效及食療建議

人參

藥草成分

人參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根。世界上的人參有中國的“吉林人參”、朝鮮的“高麗參”、日本的“東洋參”、美國的“西洋參(花旗參)”。人參含有人參皂苷、人參酸、揮發油、糖類、膽堿、多種氨基酸、煙酸、泛酸、維生素B1、維生素B2及鈣、磷、鉀、鈉、鐵等成分。

藥草功效

人參性味甘、微苦,溫,具有補氣養血、固液生津、補肺健脾、益智安神、開心明目、大補元氣等功用,適用勞傷虛損、心衰氣短、自汗肢冷、心悸怔忡、久病本虛、神經衰弱、中風、陽痿、尿頻、消渴、。食少、倦怠、眩暈頭痛、婦女崩漏以及久病不愈、一切氣血津液不足之症。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人參對神經係統有良好的調節作用,可興奮中樞神經,有強心作用,有促性腺激素樣作用,能降低血糖,增強細胞分泌胰島素的功能,能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提高機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提高機體免疫力。人參還可以促進蛋白質的核糖核酸合成,抑製高膽固醇血症的形成,降低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可用於心衰、免疫力低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

治療建議

◆遇因出血引起的休克、循環衰弱、氣虛欲脫、脈搏微細等危險症候,可煎服野山參,可使病人複蘇,緩解症狀,有起死回生之效。

◆糖尿病人可適當服用人參製劑,能協助降低血糖,增強胰島素的降糖作用,改善全身狀況。

◆患有心血管疾病,可適量服用人參,能調節膽固醇代謝,降低血脂。

◆食欲不振、消瘦、腹瀉、氣短、呼吸微弱等病人,適當服用人參製劑,可健脾益肺、增強食欲、安神止驚。

◆神經衰弱者適當服用人參製劑,可調節大腦神經,使興奮與抑製趨於平衡,消除疲勞,鎮靜安神。

◆人參有促性激素的作用,早泄、輕度陽痿、精子缺少等病人,服用人參製劑,均有較好療效。

◆婦女失血過多,頭暈腰酸,服用人參製劑均有療效。

◆人參可以增加女性體內雌激素含量,可用來治療婦女更年期的不適症狀。

◆人參可促進肝組織再生,抑製各種病毒對肝細胞的傷害,對肝炎、肝功能障礙等病人,有較好療效。

特別提醒

◆用人參滋補,可采用蒸服、燉服、嚼服、浸酒服等方式。蒸、燉人參,可用人參3~5克,蒸或燉三次,前兩天服汁,第三天連汁帶渣一起服下;爵服人參,不要超過1克,要細嚼,最後連渣一起咽下;浸酒要在10日之後服,早晚各一次,每次兩匙。

◆人參服用劑量可為每日3~5克,不要過量。

◆陰虛火旺、高血壓患者,不宜服用人參。

◆人參忌鐵器,不可用鐵鍋、鋁鍋煎煮,服時忌食蘿卜和茶葉。

推薦藥膳

◆清蒸人參雞母雞一隻放入盆內,加入參15克(先蒸30分鍾),水發香菇、玉蘭片、蔥、薑、鹽、料酒、味精各適量,上籠用旺火蒸至雞熟爛。此款取其抗衰老之功效。

◆參歸腰子人參15克、當歸10克,用文火煎煮30分鍾,取湯汁。豬腰子切成絲,蔥、薑切片,與花椒並人調料包,然後將其與豬腰絲一同放入藥汁中文火煮熟。揀出調料包,加醬油、香油、鹽、味精調味即成。此款取其補腎填精、強身健體之功效。

◆人參鵪鶉鵪鶉4隻切塊,在油中翻炒,加蔥、薑、料酒、醋、鹽、少量水,加人人參粉6克,煮至湯幹、鵪鶉肉熟即可。此款取其補益五髒、益氣、強筋骨之功效。

◆人參蓮子湯人參10克、蓮子10枚、冰糖30克。將人參、蓮子放入碗中加清水浸泡30分鍾,再加冰糖,蒸60分鍾即成,每日一次飲湯吃蓮子,人參留用,至第三次時湯同人參一起食用。此款取其抗癌、抗衰老、補脾益氣之功效。

◆人參枸杞酒人參20克切片,與350克枸杞子裝入紗布袋中。冰糖適量在鍋中加水加熱至冰糖溶化、糖汁黏稠、色黃、白酒10千克放人壇中,加人參、枸杞布袋,密封浸泡10~15天(每日用竹筷攪動一次)。取出藥袋,加入冰糖即可飲用,每日10—20毫升。此款取其滋陰養血之功效。

黨參

藥草成分

黨參為桔梗科植物黨參的根。黨參內含有皂苷、微量生物堿、揮發油、黏液質、蛋白質、蔗糖、葡萄糖、菊糖、維生素B1、維生素B2、樹脂、礦物質等成分。

藥草功效

黨參性味甘平,具有補中、益氣、生津、養血、健脾、鎮靜的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氣血兩虧、體倦無力、食少、口渴、久瀉等症。

現代醫學證實,黨參對神經係統有興奮作用,可增強機體抵抗力。可降低血壓,增加血色素,增強人體免疫力,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增強消除自由基的能力;具有調節胃腸運動、抗潰瘍、抑製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的作用。現代臨床經常用黨參治療潰瘍、貧血等症。另外,黨參還有抗癌、抗缺氧、抗衰老作用。

治療建議

◆黨參與黃芪、升麻合用,可補氣、益氣,治療氣虛倦怠、四肢無力及中氣不足引起的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等症。

◆黨參與當歸、阿膠、熟地同用,可健脾補血,治療貧血、血虛萎黃、慢性出血症引起的氣血兩虧病症。

◆黨參配合白術、茯苓、山藥、薏米,可治療因脾胃虛弱所致的食欲不振、慢性腹瀉、消化不良、食後腹脹及肺虛氣喘等症。

◆黨參蒸透至甜軟,早晚空腹嚼食?克,可治老年人病後體虛及氣血兩虛。

◆黨參30克、大棗10枚煎湯代茶飲,連服一周對於病後體虛、食欲不振、四肢無力、貧血、心悸等有較好療效。

◆黨參、枸杞子各15克,浸入500克黃酒中,一周後早晚各服一次,適用於神經衰弱、氣血兩虛症狀。

特別提醒

◆黨參功效較人參弱,如遇急救虛脫,在找不到人參時,可用黨參加大劑量至90克,與附子9克、生白術30克煎湯服用,可使病人複蘇。

◆黨參忌與蘿卜、茶葉同食。

推薦藥膳

◆參芪燉雞母雞一隻,黨參、黃芪各52克,大棗5枚,加生薑,共燉,熟後加鹽、味精,吃肉、飲湯。此款取其治療老年體弱、貧血之功效。

◆參棗燉肉瘦豬肉100克、黨參30克、大棗5枚,加適量調料燉服,此款取其治療氣血兩虛之功效。

◆參棗糯米黨參10克浸泡1小時後煎煮30分鍾,取汁,將糯米250克、大棗20枚放人藥汁中,用武火蒸30分鍾至米熟透,撒白糖即可。此款取其健脾益氣、防衰老之功效。

◆歸參山藥豬腰豬腰子500克,當歸、黨參、山藥各10克,投入沙鍋中清燉至熟,將熟豬腰子切成薄片裝盤,撒蔥、薑、蒜末,淋醬油、醋、香油即成。此款取其養血益氣、補腎填精之功效。

◆參芪鴨條鴨去內髒洗淨,表皮用醬油均勻塗抹,放入油中炸至鴨皮呈金黃色時撈出瀝油,再放人沙鍋中,投入陳皮、黨參、黃芪各15克,醬油、蔥、薑、鹽適量,加清水,用武火燒開後,用文火燜至鴨肉熟爛。鴨肉切成條狀,裝入湯碗,倒原湯加味精即成。此款取其益氣養血、治療貧血、營養不良、久病不愈、體質虛弱等病症及抗衰老之功效。

太子參

藥草成分

太子參為石竹科植物太子參的根。太子參含有皂苷、果糖、澱粉、多種維生素等成分。

藥草功效

太子參味甘性平,有補氣、益血、神經衰弱、健脾、養胃、生津功效,對消化不良、體質虛弱、神經衰弱、肺虛咳嗽、自汗、脾虛、腹瀉、心悸、氣血兩虧等症均有較好療效。太子參藥力平和,其補氣作用比人參、黨參弱,但生津液功效卻比黨參強,所以對於體虛、年長、年幼之人,太子參更宜用於補養。

治療建議

◆太子參15克,水煎服,可連續服用,用於補氣血、健脾胃。

◆太子參、烏梅各15克,水煎代茶飲,可加適量白糖,既補虛損,又生津解渴。

◆太子參15克,沙參、麥冬各12克,川貝6克,水煎服,可治療肺陽虛所致咳嗽痰少、津液不足等症。

◆太子參25克、浮小麥15克,水煎服,可治自汗。

推薦藥膳

◆銀耳參羹銀耳15克泡發,與太子參5克放人沙鍋中,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燉至銀耳熟爛,加冰糖即可。此款取其養陰潤肺、抗癌、潤膚、補脾之功效。

黃芪

藥草成分

黃芪是豆科植物黃芪或內蒙古黃芪的根。黃芪含有多種氨基酸、膽堿、苦味素、甜菜堿、黏液質、蔗糖、葡萄糖醛酸、葉酸、鉀、鈣、鈉、鎂、鋅、銅、硒等成分。

藥草功效

黃芪性味甘,微溫。黃芪是重要的補氣藥。生用黃芪,有益氣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肌功效,適用於治療自汗、盜汗、血痹、浮腫、癰疽不潰或潰久不斂等症。蜜炙黃芪有補氣、養血、益中功效,適用於治療內傷勞倦、脾虛泄瀉、氣虛、血虛、氣衰等症。麩皮拌炒的黃芪,有益氣、健脾功效。

黃芪應用範圍廣,與不同藥草配合,可產生不同功效,如與人參同用,可大補元氣;與桂枝、附子同用,可補氣助陽;與白術、防風同用,可益氣補脾、固表止汗;與當歸同用,可補氣生血;與防己、防風同用,則祛風濕;與人參、甘草同用,可除燥熱。

現代醫學認為黃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壓、保護心髒、雙向調節血糖、抗自由基損傷、抗衰老、抗缺氧、抗腫瘤、增強機體免疫力,可用來治療心髒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症。

治療建議

◆黃芪15克、紅棗10枚水煎服,連服兩周,可治肺結核、盜汗。

◆黃芪15克,升麻、黨參各10克,水煎服,可治內髒下垂。

◆黃芪30克、當歸10克、大棗10枚,水煎服,可治氣血兩虛及失血後貧血。

◆防風、黃芪各50克,白術100克、生薑5片,水煎服,連服10天,可治自汗。

◆蜜炙黃芪8克、甘草2克、大棗1枚,切細後水煎,去渣溫服,可補虛除燥。

◆黃芪、當歸各50克,黃酒500克浸泡,每日服用2匙,可補氣生血。

◆蜜炙黃芪25克、淮山藥30克、黨參15克、山萸肉9克,水煎服,可治慢性腎炎。

特別提醒

◆黃芪是溫補性藥物,對於發燒、咯血、熱毒、氣滯、便秘、陽亢等熱症,均不宜服用。

◆黃芪當歸雞可補血養氣。

推薦藥膳

◆黃芪燉母雞母雞一隻、黃芪50克,加調味料適量,共燉至雞肉熟爛,食肉飲湯。此款取其滋補氣血、增強機體免疫力之功效,適於病後、產後體虛之人。

◆黃芪燒鯉魚鯉魚一尾切花刀,在油中炸至金黃色撈出。白糖在油鍋中炒成棗紅色時將炸好的鯉魚放入,另放黃芪10克、黨參片6克,蔥、薑、蒜、醬油、花椒、鹽、水適量,燒沸後用文火煨至湯濃魚熟。魚放盤中,淋上香油、芡汁即成。此款取其益氣、健脾、通乳之功效,適於慢性腎炎、營養不良、產後乳汁不通等症。

◆黃芪人參粥黃芪30克、人參5克冷水浸泡30分鍾後放入沙鍋,加水250毫升,文火煎20分鍾後煮汁留用,加水再煎。將兩次煎出的藥汁合並,與粳米60克同置沙鍋中煮熟,加白糖即可食用。此款取其補虛損、防病抗衰之功效,適用於體質虛弱、久病不愈、頭暈耳鳴、心悸氣短、自汗乏力等症。

◆黃芪裏脊黃芪50克在沙鍋中加水100毫升煎20分鍾後取汁,蔥、薑、醬油、味精、鹽、料酒兌汁後加入藥汁。豬裏脊肉400克切條,與蛋黃、水澱粉拌勻後,放人油鍋中炸至金黃色撈出。另起鍋,將炸好的裏脊與調好的湯汁翻炒至汁稠即成。此款取其益氣補虛之功效,適用於產後體虛、年老體弱、營養不良、神疲乏力等症。

◆黃芪牛肚牛肚一隻洗淨切片,黃芪片32克與小茴香、花椒裝入調味袋中。鍋中加足水,放人牛肚片和調味袋,再加蔥、薑、蒜、醬油、醋、料酒、鹽,燒開後用文火燉至牛肚熟爛,食肚喝湯。此款取其補益脾胃之功效,適用於慢性腸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症。

◆黃芪烏骨雞烏骨雞一隻,在沸水中氽3分鍾,撈出去血沫,黃芪50克浸軟切片,與蔥、薑、花椒、料酒、鹽一同放人湯盆中,隔水蒸至雞肉熟爛,加入味精即成。此款取其益氣、補血、調經之功效,適用於貧血、產後體虛、年老體弱、月經不調、更年期綜合症等症。

◆歸參芪豬蹄黨參、當歸、黃芪各30克浸軟切片裝袋,豬蹄切成四塊置沸水中氽片刻撈出。豬蹄、藥袋、蔥、薑、料酒、醬油、鹽、水放人沙鍋中煮沸,改用文火煨至豬蹄熟爛,揀去藥袋和蔥薑,加味精即可。此款取其補氣、養血、通乳之功效,可用於營養不良。貧血、食欲不振、失眠、心悸、產後乳少等症。

黃精

藥草成分

黃精是百合科植物黃精、囊絲黃精、熱河黃精、滇黃精、卷葉黃精等的根莖。黃精含有黏液質、糖、澱粉、多種氨基酸等成分。

藥草功效

黃精性味甘平,具有補中益氣、潤心肺、強筋骨、補脾氣、養胃陰等功效。因其補性緩和,可用於長期滋補,身體虛弱、病後體弱之人尤宜。適用於虛損寒熱、肺癆咳血、食少、筋骨軟弱、風濕疼痛、風癩疥癬等症。

現代醫學證實,黃精可降低血壓,對高血壓、腎性高血壓有治療作用;對預防動脈硬化、脂肪肝有一定作用;對結核菌、傷寒杆菌、多種皮膚真菌,有明顯抑製作用;可抑製腎上腺素引起的血糖過高,並可作為滋補佳品長期使用,有強身健體、抗衰老作用。

治療建議

◆黃精25克,水煎服,可治肺結核、病後體虛。

◆黃精30克,熟地、山藥各25克,天花粉、麥門冬各20克,水煎服,可治胃熱口渴。

◆黃精40克,加冰糖50克燉服,可治蟯蟲病。

◆鮮黃精100克,加冰糖50克,燉服,可治肺結核咳嗽、赤自帶。

◆枸杞子、黃精等份,研為細末,搗成塊,幹後再研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日服用適量,可補精氣。

◆黃精50克、蜜50克,燉服,可治小兒下肢痿軟。

◆黃精與黨參、白術、茯苓、麥芽、陳皮配合,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精神疲倦等症。

◆黃精與沙參、麥冬、貝母配合,可用於治療心肺陰虛所引起的咳嗽痰少、幹咳無痰、痰中帶血等症。

◆黃精與玉竹、麥冬、生麥芽、冰糖合用,可用於治療高熱病後引起的咽幹、口幹、大便幹、飲食無味等。

◆黃精與山藥、黃芪、天花粉合用,可用於治療糖尿病。

特別提醒

◆脾虛、氣滯、舌苔厚膩、胸悶胃呆者,不宜服用黃精。

推薦藥膳

◆黃精燉豬肉黃精50克、瘦豬肉200克切成長方塊,放人沙鍋中,加適量水,放人蔥、薑、料酒,隔水燉熟,揀出蔥、薑,加少許味精即成。此款取其補脾益氣、養心潤肺之功效,適用於神經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營養不良、貧血等症。健康人可常服取益壽強身之功。

◆黃精煨肘豬肘750克用旺火煮沸3分鍾撈出。用小火將冰糖炒成深黃色糖汁後,放人豬肘,同時加入黨參9克、大棗5枚、黃精9克及薑、水適量,微火煨至豬肘爛熟、汁黏稠即成。此款取其補脾益胃、滋陰養血之功效,適用於胃及十二脂腸潰瘍、淺表性胃炎、消化不良、營養不良、貧血等症,又可作為年老體虛之人的滋補佳品。

◆黃精瘦肉粥黃精50克放沙鍋中文火煎煮20分鍾取汁,再置水中煎取藥汁,將兩次藥汁合在一處。瘦豬肉100克切丁,同粳米100克一同放人沙鍋中,加藥汁、蔥、薑,煮沸後改文火煮至肉爛粥熟,揀去蔥薑,加入鹽、味精即成。此款取其益氣、養顏、養血之功效,可用於食欲不振、貧血、營養不良、心悸、體虛、自汗、消瘦等症。

白術

藥草成分

白術為菊科植物白術的根莖。白術含有揮發油,其中主要成分是蒼術醇、蒼術酮,並含有維生素A。

藥草功效

白術性味苦,甘,溫,具有補脾、益胃、燥濕、益氣、生血、和中功效,自古為補脾益氣之要藥。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弱、不思飲食、倦怠乏力、泄瀉、痰飲、水腫、小便不利、頭暈、自汗、胎動不安等症。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白術能加快血液循環、降低血糖,使胃腸分泌旺盛蠕動增強。白術能防止肝糖元減少,對肝髒有保護作用。白術可增加水和鈉的排泄,具有明顯而持久的利尿作用。自術中的揮發油對人體有鎮靜功效。

治療建議

◆生白術切片,在牛奶中浸透後曬幹,每次取10克,用水煎服,適用於補中益氣、健脾和胃。

◆白術30克,水煎,早晚與黃酒2匙同服,適用於治療肢體麻木、風濕痛。

◆白術250克切片,加水適量在沙鍋中煎1.5小時後濾出藥液,加水再煎,共三次。將三次藥液合為一處熬成膏,貯於瓶中,每次2匙,蜜水調服,適用於治療脾虛腹瀉、慢性痢疾。

◆生白術搗碎、加水、食糖,隔水蒸汁,每次取15克服用,適用於治療小兒流涎。

◆白術、白茯苓、白芍藥(炒)各5克,甘草(炒)2.5克,加薑、棗水煎服,適用於婦女脾虛蒸熱。

◆白術200克,分作四份分別與黃芪、石斛、牡蠣、麩皮同炒至微黃,揀出白術研末,每次取10克用小米湯調服,適用於治療盜汗。

◆白術、車前子等份,炒為末,每次用水調服10~15克,可治療濕瀉、暑瀉。

特別提醒

◆白術忌與桃、李、青魚同食;口幹舌燥、津液缺少患者不宜服用。

推薦藥膳

◆參苓白術雞白術、茯苓各10克裝入紗布袋,母雞一隻剁塊,入沸水中焯去血水,撈出去浮沫。雞塊與藥袋放人沙鍋中,加清水、料酒、蔥、薑、鹽及人參粉5克,燒開後用文火燉至雞肉熟爛,揀去蔥、薑及藥袋,加入味精即成。此款取其健脾益氣之功效,適用手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慢性胃腸炎、麵色萎黃、倦怠乏力等症。

◆益脾餅白術30克、幹薑6克用紗布包好,加大棗250克,沙鍋內煮60分鍾,揀去藥袋,把棗肉攪拌成棗泥。雞內金15克粉碎成細末,與麵粉500克、棗泥拌合成麵團,做小餅若幹張,烙熟即成。此款取其健脾益氣、開胃消食之功效,適用於食欲不振、食後胃痛、慢性腹瀉、慢性腸胃病等症。

山藥

藥草成分

山藥是薯蕷科植物薯蕷的塊莖。山藥含有皂苷、黏液質、膽堿、澱粉、糖蛋白、自由氨基酸、多酚氧化酶、維生素C等成分。

藥草功效

山藥性味甘平,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強筋骨之功效,可治脾虛泄瀉、久痢、虛勞咳嗽、消渴、遺精、帶下、小便頻數等症,適合體質瘦弱、體力差、肺虛久咳、痰多喘咳、腰酸腿軟、糖尿病、飲食不香、久瀉久痢者常服。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山藥中含的皂苷具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環、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治療建議

◆山藥搗汁取半碗,加同量甘蔗汁,分次熱飲,適用於治痰氣喘急。

◆幹山藥一半炒黃色,一半生用,研為末,每次取10克,日服2次,米湯送下,適用於治久痢不食。

◆山藥120克煮熟,每日晨食用,適用於治脾虛泄瀉、糖尿病。

◆山藥、白術各50克與人參1.5克搗為細末,分數份,用溫米湯衝泡,飯前飲下,適用於治療脾胃虛弱、不思飲食。

推薦藥膳

◆山藥燉羊肚羊肚300克、山藥200克切塊,放人沙鍋中,加蔥、薑、鹽、料酒、適量水,燒沸後用文火燉至羊肚熟爛,調入味精即成。此款取其益胃、補肺、滋腎之功效,口渴、多飲、糖尿病、老年腎動脈硬化等症適用。

◆山藥羊肉湯山藥50克、羊肉500克切同樣大小塊,羊肉塊先放在沸水中汆去血水撈出,山藥塊、羊肉塊置於沙鍋中,加蔥、薑、胡椒粉、料酒、適量水,燒沸後去浮沫,再用文火燉至羊肉酥爛,揀去蔥、薑,加鹽、味精即成。此款取其補脾益腎之功效,適用於慢性腎炎、慢性肝炎、慢性胃腸炎患者食用。健康人常用更可防病強身。

◆山藥燉白鱔白鱔一條切2厘米長段、山藥50克切2厘米見方塊、百合50克切片,置入湯盆,加水適量,隔水蒸60分鍾即成。此款取其補虛損之功效,適用於氣、血、陰、陽俱虛的長期患病者。健康人食用可抗癌防衰。

◆山藥蛋黃粥山藥30克軋粉,涼開水調開後煮沸,加蛋黃泥(3枚蛋黃調勻,每日空腹食2—3次。此款取其健脾益胃之功效,適用於長期腹瀉的小兒食用。

◆山藥薏苡糊山藥、薏苡仁各15克,研末炒黃,煮成糊狀,加白糖可食用。適用於嬰幼兒消化不良、腹瀉。

◆芝麻山藥糊黑芝麻129克炒熟,粳米60克泡一小時後撈出,山藥20克切片,放人盆中,加牛奶200毫升、蛋清適量拌勻濾出漿汁。冰糖12Q克放鍋中加水煮化,加入漿汁,不停攪拌,煮成糊狀即成。此款取其滋補肝腎、益脾潤膚之功效,適用於肝腎不足所致頭發早白、肌膚幹燥等症。

熟地

藥草成分

熟地是玄參科植物地黃或懷慶地黃的根莖蒸熟後的名字。地黃中含有甘露醇、β—穀固醇、梓醇、豆固醇、地黃素、生物堿、脂肪酸、葡萄糖、蔗糖、精氨酸、γ—丁氨酸、維生素A、鐵等成分。

藥草功效

熟地性味甘,微溫,具有補血養陰、填精益髓、滋腎養肝之功效,適用於月經不調、腰膝酸痛、遺精盜汗、頭暈心悸、失眠、眼花、脫發、肺結核、糖尿病等症。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熟地有強心作用,能調節血壓,小劑量使血管收縮,大劑量使血管擴張。熟地還可調節血糖、保護肝髒,對風濕、類風濕、傳染性肝炎、濕疹、神經性皮炎有顯著效果。

治療建議

◆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盜汗遺精、月經不調、糖尿病等症,可用“六味地黃丸”。

◆肺腎陰虛、久咳氣喘、腰膝酸軟,可用“麥味地黃丸”。

◆肝腎不足引起的頭暈耳鳴、視物昏花、羞明流淚,可用有滋肝養腎作用的“杞菊地黃丸”。

◆肺腎陰虛、久咳無痰、咽幹口燥、低熱顴紅,可用有滋腎潤肺作用的“參麥六味丸”。

◆陰虛血少、虛熱盜汗、兩脅疼痛、四肢無力等,可用有滋陰補血作用的“歸芍地黃丸”。

◆熟地泡酒飲,有壯腎養血功效。

◆熟地35—100克,炙甘草10~15克,當歸10~15克,水煎溫服,可救治呼吸促急、氣道噎塞、勢極垂危者。

特別提醒

◆平日消化不良、腹瀉、胸膈脹滿者忌用;忌與蘿卜、大蔥、韭菜同用;煎藥忌用銅器。

推薦藥膳

◆熟地燒牛肉熟地15克放入沙鍋中,加水300毫升,文火煎20分鍾取汁。牛肉500克切4厘米見方塊,放沙鍋中加水燒開片刻撈出。油燒六成熟時用薑、蒜、小茴香爆出香味後下牛肉略炒,加料酒、白糖、醬油、鹽煽炒至牛肉上色、人味後,加人藥汁,燒開後改用文火燉至牛肉熟爛,汁收幹,加味精、香油即成。此款取其滋陰養血之功效,適用於神經衰弱、貧血、肺結核患者。

◆熟附狗肉湯熟地、附片各30克,陳皮10克,花椒粒適量,放入調味布袋中。狗肉1000克,順筋切大塊,清水中捶打洗淨血水後在沸水中焯10分鍾撈出。沙鍋內放幾節豬排骨,將狗肉和調味袋、蔥、薑放人,加適量水燒沸,轉用文火燉至肉爛,揀去蔥、薑、藥袋,撈出肉塊切條狀,再放人沙鍋,加胡椒粉、味精、鹽即成。此款取其溫補脾腎之功效,適用於慢性胃腸炎、結腸炎、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老年體虛等症。

◆八寶雞湯熟地7.5克、黨參5克、茯苓5克、炒白術5克、炙甘草2.5克、白芍5克、當歸7.5克、川芎3克裝入紗布袋中。母雞一隻清理幹淨,豬肉750克,豬骨750克砸碎。將上述雞肉、豬肉、豬骨、藥袋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燒沸,去浮沫,加蔥、薑、料酒,用文火燉至熟爛,揀去蔥、薑、藥袋,雞肉、豬肉撈出切塊,再放人鍋中,加鹽、味精即成。此款取其調補氣血之功效,適用於氣血兩虛、麵色萎黃、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等症。

何首烏

藥草成分

何首烏為蓼科植物何首烏的塊根。何首烏含有葸醌類的大黃素、大黃酚、大黃酸、大黃素甲醚、大黃酚葸酮、澱粉、粗脂肪、卵磷脂等成分。

藥草功效

何首烏性味苦、甘、澀,微溫,具有補肝、益腎、養血、祛風等功效,適用於肝腎陰虧、須發早白、血虛頭暈、腰膝酸軟、筋骨酸痛、遺精、崩帶、久痢、慢性肝炎、癰腫、瘰鬁、腸風、痔瘡等症。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何首烏中的葸醌類物質,具有降低膽固醇、降血糖、抗病毒、強心、促進腸胃運動等作用,還有促進纖維蛋白溶解活性作用,對心腦血管疾病有一定防治作用;何首烏中所含卵磷脂是腦組織、血細胞和其他細胞膜的組成物質,經常補用何首烏,對神經衰弱、白發、脫發、貧血等症有治療作用,因此可延緩衰老、強身健體、保健心髒。動物實驗證明,何首烏還有抗腫瘤作用。

治療建議

◆何首烏配熟地、當歸、白芍、阿膠、白術等,可用於治療氣血兩虧症。

◆何首烏配山萸肉、山藥、五味子、牡蠣、茯苓等,可用於治療腎虛引起的滑精、遺精、白帶過多等症。

◆何首烏配枸杞子、補骨脂、當歸、菟絲子、黑芝麻等,可用於治療肝腎精血不足引起的須發早白、身體虛弱等。

◆何首烏15克切塊,生地黃15克切片,入瓶中,注入白酒1000克,密封,每三天搖蕩一次。15天後可濾藥、去渣、澄清、飲田,每日2次,每次10毫升,可補肝腎、益壽、強身、明目、烏發。

◆何首烏、枸杞子各13克,杜仲、熟地各10克,水煎服,治旰腎精血不足引起的頭暈眼花、腰膝酸軟。

◆何首烏、草決明、生山楂、澤瀉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利,連服數日,可治血清膽固醇過高症。

◆何首烏、大棗各15克,陳皮6克,甘草3克,加水600毫升煎至200毫升,分一日三次服,適用於老年體虛、病後虛弱、食砍不振等症。

特別提醒

◆何首烏忌與豬血、羊血、蘿卜、蔥、蒜等同食;忌用鐵器;大便溏泄及外感風寒者忌食。

推薦藥膳

◆首烏燉雞何首烏30克搗碎放人紗布袋塞入雞腹內,雞放沙鍋中加薑、鹽、料酒、水適量。燒開後用文火燉至雞爛,取出藥袋,加入味精即成。此款取其益氣養血之功效,適用於氣血不足引起的倦怠乏力、頭暈目眩、心悸失眠、健忘、自汗等症,還有益於增強記憶力。

◆首烏香菇何首烏30克溫水浸軟切片,沙鍋中加200毫升水煎30分鍾,取汁加水再煎,兩次藥汁合為一處再煎至100毫升。水發香菇50克切條,用幹澱粉裹勻,油七成熱時下人香菇條炸至酥脆撈出。

另起鍋,油七成熱時,下薑絲、香菇條,加用清湯、藥汁、料酒、鹽、糖、味精、醬油調成的芡汁翻炒,淋香油邵成。此款取其補益肝腎之功效,適用於貧血、神經官能症、眩暈、耳鳴、遺精、腰膝酸痛等症,還有益智、健腦、抗衰、烏發作用。

◆首烏肝片何首烏20克如上款煎取藥汁、豬肝250克切片,用50毫升藥汁、鹽、水澱粉攪拌均勻。油燒七成熱時,下入拌好的肝片,炸片刻撈出。另起鍋,下人薑絲、肝片,倒入用另50毫升藥汁,水澱粉、醬油、料酒、鹽、醋調成的芡汁炒勻,淋香油即成。此款取其補肝腎、益精血、明目烏發之功效,適甩於貧血、神經官能症、成人早衰等症。

◆首烏粥何首烏40克切片如上款煎取藥汁,粳米60克、大棗3枚放人沙鍋,注入藥汁和水,燒沸後用文火熬至粥稠,加入冰糖即成。此款取其滋腎養肝、烏發明日之功效,適用於肝腎陰虛所致眩暈、頭脹痛、視物不清、耳鳴、失眠、遺精、腰膝酸軟、頃發早白等症。

當歸

藥草成分

當歸為傘形科植物當歸的根。當歸含有揮發油、水溶性生物堿、蔗糖、脂肪、β—穀固醇、亞油酸、煙酸、棕櫚酸、硬脂酸、維生素E、維生素B12等成分。

藥1功效

當歸性味甘、辛、溫,具有補五髒、生肌肉、益中氣、補血養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等功效,可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經閉腹痛、崩漏、血虛頭痛、眩暈、腸燥便秘、跌仆損傷、冠心病、心絞痛、風濕痛、各種淤滯作痛等症。由於當歸既能補血,又能養血;既能通經又能活絡,許多婦科疾病都須用當歸治療,因此,當歸被稱為“婦科專用藥”、“女性人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