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藥草功效及食療建議(3 / 3)

靈芝

藥草成分

靈芝為多孔科植物紫芝或赤芝的全株。靈芝含有麥角固醇、有機酸、氨基酸、葡萄糖、多糖類、樹脂、甘露醇、生物堿、內醋、香豆精、水溶性蛋白質和多種酶類。

藥草功效

靈芝性味甘平,具有治虛勞、咳嗽、氣喘、失眠、消化不良等功效,中醫常用來補肺腎、止咳喘、補肝腎、安心神、健脾胃、堅筋骨。

現代醫學研究,靈芝對神經係統有鎮靜、鎮痛作用;對心血管係統有強心、降壓、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血脂、降血糖。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能降低轉氨酶、保護肝髒;有鎮咳、祛痰、平喘作用;可以調整免疫係統,增強人體抗病抗衰老能力。

適用靈芝來治療的病症有神經衰弱、精神疲勞、失眠、耳鳴、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氣腫、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膽固醇、肝炎、脾胃虛弱、糖尿病、腰膝酸軟、自細胞減少等。

治療建議

◆靈芝2.5克,切碎,白酒浸泡服用,可治積年胃病。

◆靈芝、丹參各30克,三七15克,研細末,每日2次,每次3克吞服,適用於治療冠心病、心絞痛。

◆靈芝10克,當歸、枸杞子、黨參各15克,水煎,早晚分服,適用於治疲乏無力、慢性肝炎。

◆靈芝15克、黃芪18克、豬蹄一隻取筋共煮,可治白細胞減少症。

◆靈芝15克、山藥30克,水煎服,可治糖尿病。

◆靈芝30克浸於500毫升黃酒內,一星期後每日2次,每次1杯服用,可治神經衰弱。

推薦藥膳

◆靈芝豬心靈芝15克浸軟切片,豬心500克縱向剖開,放入沙鍋中,加蔥、薑、花椒、適量水,燒開後用文火燉至豬心六成熟,撈出豬心和靈芝。沙鍋中加入鹵汁,放入豬心,文火燉至豬心熟爛,撈出切片。將豬心片、靈芝片碼入盤中,適量鹵汁加味精、白糖、鹽,收成濃汁澆在盤中,淋香油即成。此款取其養心安神之功效,適用於貧血、神思恍惚、失眠、多夢、健忘、心悸等症。健康人可常服。

◆靈芝兔肉靈芝30克浸軟切片,與去骨兔一隻,蔥、薑、花椒、鹽、料酒各適量一同放入沙鍋內,燒開後用文火燉至兔肉熟。將兔肉、靈芝撈出,兔肉在鹵汁中再鹵製4小時撈出切條,與靈芝片一同碼入盤中,加香油、味精即成。此款取其養心、安神、健脾、益氣之功效,適用於貧血、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症等。健康人可常服。

女貞子

藥草成分

女貞子為木犀科植物女貞的果實。女貞子含有齊墩果酸、甘露醇、葡萄糖、棕櫚酸、硬脂酸、油酸、亞油酸及多種微量元素等成分。

藥草功效

女貞子性味苦,甘,平,具有補肝腎、安五髒、強腰膝、烏須發功效,適用於治療陰虛內熱、頭暈、眼花、耳鳴、腰膝酸軟、須發早白、腎虧遺精、肝腎精血不足、神經衰弱、失眠心悸等症。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女貞子可抑製腫瘤的生長,調節免疫功能,具有降低轉氨酶、保肝、抗炎、擴張冠狀動脈、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治療建議

◆女貞子、何首烏各15克,旱蓮草9克,黑豆30克,水煎服,可治頭暈目昏、須發早白等症。

◆女貞子、桑椹子各15克,杭菊花6克,枸杞子9克,水煎服,可治失眠心悸、頭暈耳鳴等症。

◆女貞子1000克,浸於1000克黃酒中,每日酌量飲用,可治神經衰弱。

◆女貞子15克、地骨皮10克、青蒿8克、夏枯草12克,水煎一日內分三次服,可治結核性潮熱。

特別提醒

◆胃脘冷痛、腹瀉者忌用。

推薦藥膳

◆貞杞豬肝女貞子、枸杞子各30克,蔥薑適量,在沙鍋內用文火煎煮30分鍾,豬肝250克用竹簽穿刺多處,放入沙鍋中煮30分鍾,取出切片裝盤,蒜末、醬油、醋、香油調汁淋其上即成。此款取其滋補肝腎之功效,適用於頭暈目昏、失眠心悸、遺精、腰膝酸軟等症。健康人可常服。

◆貞杞蟲草雞女貞子、黃芪各30克,冬蟲夏草3~5枚,_起裝入藥袋中,鴨子一隻放入沙鍋中,加入藥袋,蔥、薑、料酒、鹽、水適量,燒開後用文火燉至鴨肉熟爛,揀去藥袋、蔥、薑,加入胡椒粉、味精即成。此款取其益氣養血、滋陰補陽之功效,適用於氣血陰陽俱虛之久病、危重病人。健康人常食用,可以防癌強身。

補骨脂

藥草成分

補骨脂為豆科植物補骨脂的果實。補骨脂含有揮發油、脂肪油、樹脂、香豆素、生物堿、糖原質、補骨脂素、皂苷等成分。

藥草功效

補骨脂性味辛溫,具有補腎壯陽、固精、暖脾胃、止瀉等功效,適用於腎陽虛引起的陽痿、遺精、腰膝酸軟、遺尿、夜尿多、消化不良、慢性腹瀉、虛寒咳嗽等症。

現代醫學研究,補骨脂可使冠狀動脈血流量、心血輸出量增加;補骨脂有抗癌作用;補骨脂對因放射療法引起的白細胞減少升高白細胞作用。

治療建議

◆補骨脂12克、吳茱萸9克、五味子9克、肉豆蔻6克、淮山藥15克,水煎服,適用於治療慢性腸炎、脾胃兩虛引起的“五更瀉”。(拂曉時瀉肚)等症。

◆補骨脂12克、核桃仁15克、杜仲9克、牛膝9克,水煎服,可治腰膝冷痛、產後腰痛。

◆補骨脂50克、白酒300毫升,浸泡一星期,每日塗患處一二次,可治自癜風、牛皮癬。

◆補骨脂在瓦上炒香熟,研為末,每日空腹用溫酒調服15克,嚼核桃肉一隻,可治妊娠腰痛。

◆補骨脂12克,益智仁、韭菜子各9克,菟絲子、芡實各15克,水煎服,適用於治療陽痿、遺精、遺尿或夜尿多。

◆補骨脂50克,瓦上炒香熟,研為末,每次5克熱水調服,可治小兒遺尿。

◆補骨脂500克去皮搗為細末,核桃仁1000克去皮研末,用蜂蜜將兩者攪勻,置於瓷器中,每日晨以熱開水調服1匙,久服可益氣延年、養心明目、強筋骨。

特別提醒

◆陰虛火旺、大便秘結、各種實熱症患者忌服。

杜仲

藥草成分

杜仲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樹皮。杜仲含有杜仲膠、糖苷、生物堿、果膠、脂肪、樹脂、有機酸、酮糖、醛糖、綠原酸、維生素C等成分。

藥草功效

杜仲性味甘,微辛,溫,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健腰膝、安胎氣、降血壓等功效,適用於肝腎虛弱引起的腰脊酸痛、腰膝酸軟、便頻、陽痿、遺精、頭暈、眼花、耳鳴、胎動不安及高血壓等症。

現代醫學研究,杜仲能增強免疫功能和腎上腺皮質功能;對動脈粥樣硬化有治療作用;對痢疾杆菌、大腸杆菌、綠膿杆菌、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有抑製作用;有鎮靜、催眠作用。

治療建議

◆杜仲35克切碎加入500毫升白酒內,3日後過濾取藥酒,每次5毫升,一日三次水衝服,可治高血壓。

◆杜仲、白術、當歸、阿膠、黨參各10克,水煎,一日分三次服完,可治胎動不安,預防流產。

◆炒杜仲35克,切碎,浸於500毫升黃酒內,一星期後,每日三次,每次2~3匙,可治勞累、久坐所致腰背酸痛。

◆炒杜仲15克、川木香5克、八角茴香15克,加水200毫升、酒半盅煎服(渣可再煎),可治腰痛。

◆炒杜仲200克,炒小茴香100克,炒車前子25克,炒山茱萸肉150克,研為末,煉蜜丸,每天早晨取25克,白開水送服,可治小便餘瀝、陰囊濕癢。

特別提醒

◆陰虛火旺、有內熱者忌服。

推薦藥膳

◆杜仲豬腰炒杜仲12克放沙鍋內,加水100毫升,煎至50毫升取藥汁。豬腰子250克剔去臊腺筋膜,切腰花,加人藥汁、料酒、鹽、白糖、澱粉拌勻。油至八成熱,投入蔥、薑、蒜、花椒炒散,放入腰花翻炒至熟,加味精即成。此款取其滋補肝腎之功效,適用於腰膝酸軟、失眠多夢、頭暈、目眩、耳鳴、潮熱、盜汗、遺精、閉經等症。健康人可常服。

◆杜仲羊腰炒杜仲15克、五味子6克放沙鍋中,加水200毫升,煎50毫升取汁。羊腰子500克剔去臊腺筋膜,切腰花,加入藥汁、澱粉、鹽拌勻。油至八成熱,放人腰花、烹料酒、醬油,加蔥、薑、蒜,翻炒至熟,加入味精即成。此款取其補腎健腰膝之功效,適用於腰膝酸軟、腰膝酸痛、陽痿、尿頻等症。健康人可常服。

肉蓯蓉

藥草成分

肉蓯蓉為列當科植物肉蓯蓉或蓯蓉、迷肉蓯蓉等的肉質莖。肉蓯蓉含有列當素、生物堿、醇素、糖分、脂肪油等成分。

藥草功效

肉蓯蓉性味甘,酸,鹹,溫,具有補腎、益精、潤燥、滑腸的功效,適用於治療陽痿、早泄、遺精、不孕、帶下、血崩、腰膝冷痛、便秘、貧血、神經衰弱、遺尿等症。

現代醫學研究,肉蓯蓉有一定程度的抗衰老作用;能顯著提高小腸推進度,縮短通便時間;其酒精浸出液有降血壓作用。

治療建議

◆肉蓯蓉、火麻仁、當歸各15克,蜂蜜30克,水煎服,可治便秘。

◆肉蓯蓉15克、山萸肉10克、石菖蒲6克、茯苓9克、菟絲予9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一日分三次溫服,可治性欲減退。

◆肉蓯蓉、熟地、山萸肉、菟絲子、韭菜子、五味子、杜仲、淮山藥各50克,研細末,蜜煉為丸,每丸約15克,每日兩次,每次一丸,空腹,米湯送服,適用於治療腎虛陽痿、早泄、遺精等症。

◆肉蓯蓉15克水煎服,適於老年體弱及病後體虛者常服。特別提醒

◆陰虛火旺、性欲亢進者忌服;脾胃虛弱所致腹瀉者忌服;忌用鐵器煎藥。

推薦藥膳

◆蓯蓉羊肉羹肉蓯蓉15克切碎在沙鍋中煎至肉蓯蓉熟爛後取汁,羊肉150克切碎放沙鍋中,加藥汁及適量水燒開,用文火燉至羊肉熟爛,加蔥、薑、鹽適量,水澱粉勾芡即成。本款取其溫補腎陽之功效,適用於性機能減退、年老體弱、久病體虛之人服用。健康人可常服。

◆蓯蓉雞黑公雞一隻切塊,沸水中汆去血水撈出,將雞塊與肉蓯蓉30克放在沙鍋中,加白酒50克,蔥、薑、水適量燒開,用文火燉至雞肉熟爛,揀去蔥、薑,加胡椒粉、鹽、味精即成。此款取其溫補腎陽之功效,適用於性機能障礙、慢性前列腺炎、慢性腎炎、神經衰弱、老年體弱等。

◆蓯蓉煲羊腰羊腰子一對去臊腺筋膜,切片,肉蓯蓉30克裝入紗布袋,兩者放入沙鍋中,加適量水煲湯至熟,揀去紗布袋,加入鹽即成。此款取其補腎壯陽之功效,適用於性機能低下、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神經衰弱、腰膝冷痛酸軟等腎陽虛症。

巴戟天

藥草成分

巴戟天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根。巴戟天含有植物固醇,根含葸醌、黃酮類化合物、維生素C、糖類、樹脂等成分。

藥草功效

巴戟天性味辛,甘;溫,具有補腎陽、壯筋骨、安五髒、祛風濕功效,適用於治療性欲減退、陽痿、腰膝酸軟、遺精、早泄、腹部冷痛、風濕痛、月經不調等症。

現代醫學研究,巴戟天有類皮質激素樣作用及降低血壓作用。

治療建議

◆巴戟天、黨參、淫羊藿、肉蓯蓉、山藥各9克,水煎服,可治陽痿、遺精、早泄等症。

◆巴戟天、桑寄生、木瓜、黨參各9克,附子、續斷各6克,水煎服,可治腰膝酸軟、風濕痛等症。

特別提醒

◆性欲旺盛、陰虛火旺、腦充血等症忌用。

淫羊藿

藥草成分

淫羊藿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心葉淫羊藿或箭葉淫羊藿的莖葉。淫羊藿含有淫羊藿苷、揮發油、蠟醇、植物固醇、鞣質、棕櫚酸、硬脂酸、油酸、亞油酸、脂肪等成分。

藥草功效

淫羊藿性味辛,甘,溫,具有補腎壯陽、強筋壯骨、益氣強心、祛風除濕的功效,適用於治療陽痿、遺精、早泄、性機能衰退、月經不調、更年期綜合症、高血壓、風濕痛、半身不遂、四肢麻木、膝軟無力等症。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淫羊藿有促進精液分泌的作用;有持久的降血壓作用;有抗肺炎鏈球菌、結核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作用。

治療建議

◆淫羊藿25克,浸於500毫升黃酒中。‘兩個星期後,每晚服15毫升,適用於補腎壯陽、強健筋骨。

◆淫羊藿、川芎、蒼耳子、肉桂、威靈仙各50克研末,溫酒調服,每日三次,每次5克,可治風濕痛、四肢麻木、腿軟無力等症。

◆淫羊藿、熟地、肉蓯蓉各10克,水煎服,可治陽痿,興奮性神經。

◆淫羊藿100克、肉蓯蓉50克研末,黃酒1000毫升浸泡一星期,密封,每日搖晃幾下,每日飲三次,每次15毫升,適用於性機能減退、慢性前列腺炎、神經衰弱、老年體弱等症。

菟絲子

藥草成分

菟絲子為旋花科植物菟絲子或大菟絲子的種子。菟絲子含有樹脂苷、糖類、維生素A、澱粉、β—穀固醇、三萜酸類物質等成分。

藥草功效

菟絲子性味辛,甘,平,具有補肝腎、益精髓、明目的功效,適田於治療腰膝酸痛、遺精、消渴、尿有餘瀝、目暗等症。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菟絲子有增強心髒的收縮力、降低血壓、恢複腎功能、抑製病菌等作用。

治療建議

◆菟絲子15克研碎包人紗布袋中用開水衝泡,代茶飲。可補腎益精,適用於糖尿病、高血壓、年老體弱之人常飲。

◆菟絲子30克研碎浸於400毫升白酒中,2~3天後可飲,每日2次,每次60毫升,可補腎壯陽,適用於腰膝酸痛、畏寒、尿頻、遺尿、遺精、陽痿等症。

◆菟絲子、五味子各50克,生幹地黃150克,研為細末,飯前用米湯調服10克,可治陰虛陽盛、四肢發熱。

◆菟絲子150克、茯苓100克、石蓮肉60克共研為末,加酒調為小丸,每日服30~50克,30天為一療程,能健脾益腎固澀,治療腎脾兩虛、小便頻數。

特別提醒

◆腎髒有火、大便燥結、陰虛火動、陽強、血崩者和孕婦忌用。

推薦藥膳

◆複元湯羊脊骨一副剁成數節,羊瘦肉500克切條塊氽去血水。淮山藥50克、肉蓯蓉20克、菟絲子10克、核桃仁2個裝入紗布袋。將粳米100克、羊骨、羊肉、藥袋放人沙鍋中,加清水適量煮沸,去浮沫,加入花椒、大料、料酒,文火煮至肉熟爛,加胡椒粉、鹽調味即成。此款取其溫補腎陰之功效,適用於腎陽不足、腎精虧損所致耳鳴眼花、腰膝無力、陽痿早泄等症。

山萸肉

藥草成分

山萸肉即山茱萸,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果肉。山萸肉含有山茱萸苷、皂苷、鞣質、熊果酸、沒食子酸、蘋果酸、酒石酸、維生索A、糖分、樹脂等成分。

藥草功效

山萸肉性味酸,微溫,具有補肝腎、澀精氣、固虛脫功效,適用於貧血、神經衰弱、心髒衰弱、脈弱無力、頭暈耳鳴、陽痿、遺精、早泄、腰膝酸軟、小便頻數、月經過多等症。

現代醫學研究,山萸肉對痢疾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皮膚真菌有抑製作用;有利尿、降壓作用;對於因化療及放療所致的白細胞下降,有使其升高的作用。

治療建議

◆山萸肉、五味子、益智仁、金櫻子各9克,水煎服,可治遺精、早泄、遺尿、夜尿多等症。

◆山萸肉、牛膝各50克,肉桂15克,搗細末,每日飯前,用溫酒調服10克,適用於治療腰膝酸痛、腰膝無力。

◆山萸肉15克、浮小麥30克,水煎服,可治陰虛盜汗。

◆山萸肉、熟地、山藥、茯苓各15克,水煎服,可治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身體虛弱等症。

◆山萸肉100克,益智仁50克,人參、白術各40克,分十利,水煎服,可治老人遺尿。

特別提醒

◆內熱火旺、小便不利,忌用;治遺精、早泄,山萸肉必須去核使用。

五味子

藥草成分

五味子是木蘭科植物五味子的成熟果實。五味子含有揮發油、氨基酸、單糖類、檸檬酸、蘋果酸、酒石酸、五味子酚、五味子素、樹脂、脂肪、維生素E、維生素C、銅、鐵、鎳、錳、磷、鈣等成分。

藥草功效

五味子性味酸,溫,具有斂肺、滋腎、養心、養肝、生津、收汗、澀精等功效,適用於神經衰弱、失眠、健忘、心悸、糖尿病、慢性肝炎、胃酸缺乏、肺虛咳喘、口幹、自汗、盜汗、勞傷贏弱、夢遺滑精、久瀉久痢等症。

現代醫學認為五味子乙醇提取物對中樞神經具有興奮與抑製的雙向調節作用,並有降低血壓、改善血液循環、保護心肌功能的作用;五味子酚的抗氧化性可消除自由基對身體的損傷,有抗衰老作用;五味子中的木脂素能促進肝糖元生成,減輕肝細胞損傷,抗病毒,保肝髒。五味子有提高免疫功能、抑製癌細胞生長作用,是抗癌防衰佳品。

治療建議

◆五味子蒸爛,研磨濾汁去子,熬成稀膏,酌量加入蜂蜜再熬至蜜熟,冷卻後貯入瓶中,可時時服用,治肺虛寒咳嗽。

◆人參25克,五味子、麥門冬各15克,水煎服,可治熱傷元氣、肢體倦怠、口幹、汗出不止。

◆五味子30克、山萸肉12克同炒熟,研末,每服取其6克,米湯送服,可治腎泄。

◆五味子10克、生地15克,水煎服,可用於滋補。

◆五味子500克,浸泡後取核,將核入沙鍋內加水煎,過濾取汁,汁中加蜂蜜1000克,慢火熬成膏,貯瓶中備用。每日空腹服2匙,開水送下,可治夢遺虛脫。

◆五味子、枸杞子各6克搗碎,加適量的糖,用沸水衝泡代茶飲,可養陰生津,適用於津液虧虛症。

◆五味子60克,浸入1000克黃酒中,七日後服用,每服1匙,可用於滋補。

◆五味子150克,炒熟研末,浸入500克白酒中,緊塞瓶蓋,每日搖蕩一兩次。30日後過濾去渣,其澄清液色如葡萄酒,每日早晚各服1匙,可用於滋補。

特別提醒

◆肺有實熱、肝火較盛者,或傷風感冒、發熱、麻疹初起者,忌用五味子。

推薦藥膳

◆五味子裏脊絲五味子6克烘幹研粉;豬裏脊250克切絲,放人油鍋中炸散後撈出。油鍋中倒人炸好的裏脊絲,投入蔥、薑、蒜、醬油、黃酒、白糖、五味子末煸炒,撒鹽,用澱粉勾芡即成。此款取其益氣生津之功效,適用於熱病後期、糖尿病後期的病人。健康人常服亦有強身健體功效。

附子

藥草成分

附子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旁生塊根(子根),附子含有次烏頭堿、烏頭堿、新烏頭堿、塔拉胺等成分。

藥草功效

附子性味辛甘,大熱,有毒(生附子毒性強,隻做外用;經過炮製的附子已基本無毒),具有壯陽、溫中、散熱、止痛、回陽救逆、溫脾胃、祛風濕等功效,適用於脈搏微弱、手足冰冷、畏寒怕冷、冷汗淋漓、心髒衰弱、急性虛脫、大吐大瀉、脾胃寒痛、腰膝冷痛、風濕痛、陽痿、尿頻等症。對老年人來說,附子是很好的冬令補品。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附子有強心、擴張血管作用;還有鎮靜、鎮痛、抗炎等作用。

治療建議

◆豬腎一隻去筋膜,夾入附子末3克,外用紗布包起煨熟。隔日一服,空腹食用,7次為一療程,可治腎陰虛衰引起遺精及腹痛、便溏等症。

◆附子15克、人參9克,水煎服,可治療脈微細弱、四肢厥冷、虛脫等症。

特別提醒

◆孕婦、陰虛火旺者忌服,附子有毒入藥必須先煎半小時至一小時方可。

推薦藥膳

◆附子燉羊肉製附子60克與花椒、桂皮、八角裝入調味袋中。羊肉2000克切塊,放在沙鍋中,加適量水燒沸後去浮沫,加入調料袋、生薑,小火燉至羊肉熟爛揀去藥袋,加鹽、味精即成。

此款取其溫中散寒、補中益氣之功效,有治虛勞寒冷、腰膝虛弱、腰膝冷痛、風濕痛作用。尤適用於年老體衰之人,有病可祛病,無病可保健。

◆附子燉狗肉製附子15克、菟絲子10克裝入紗布袋中。。狗肉250克切大塊在沸水中氽出血水撈出切小塊。狗肉、薑片在鍋中煸炒,烹入料酒,再倒人沙鍋中,加藥袋、蔥、薑、鹽、清湯適量燒沸,用文火燉至狗肉熟爛,揀出藥袋、蔥、薑,加味精即成。此款取其溫補腎陽之功效,適用於治療陽痿、遺精、夜尿頻數、腰膝酸軟、精神倦怠、畏寒等症。

◆附子粳米粥製附子9克、半夏9克、甘草3克,加水300毫升,煎20分鍾,取汁,再煎取汁,兩次藥汁合為一處。粳米200克放入沙鍋內,加入大棗10枚,藥汁、水適量,熬至粥熟即成。此款取其溫中補氣、健脾胃之功效,適用於胃脘冷痛、胸悶嘔逆等症。

◆附子燉雞製附子30克裝入紗布袋中,母雞一隻放入沙鍋中,加適量水燒沸去浮沫,加入藥袋、蔥、薑、胡椒粉、料酒、鹽,用文火燉至雞肉熟爛,揀去藥袋、蔥、薑,加入味精即成。此款取其溫補腎陽之功效,適用於陽痿、宮寒不孕、神疲怕冷等症。

續斷

藥草成分

續斷為川續斷科植物川續斷或續斷的根。川續斷含有生物堿、揮發油成分;續斷含有續斷堿及揮發油成分,還含有維生素。

藥草功效

續斷性味苦,辛,微溫,具有補肝腎、續筋骨、調血脈、利關節、安胎氣、止崩漏等功能,適用於治療肝腎不足所致的腎虧腰痛、腰膝酸痛、遺精、四肢無力、傷筋斷骨、風濕痛、關節痛、妊娠下血、胎動不安、崩漏帶下、痔瘺、癰疽瘡腫等症。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續斷對痛瘍有排膿、止血、鎮痛、促進組織再生等作用。

治療建議

◆續斷100克,補骨脂、牛膝、木瓜、杜仲、萆口各50克,研為細末,用蜂蜜調和製丸狀,每次空腹服約25克,適用於治療腎虧腰痛、腰膝酸軟等症。

◆續斷、牛膝研為細末,每次取10克於飯前服下,可治老人風冷、轉筋骨痛。

◆川續斷100克、桑寄生100克、菟絲子200克研細末,水化阿膠100克和為丸,每次開水送服10克,可治滑胎。

◆川續斷(酒浸、炒)40克、蒲公英(炒)40克,研為末,每天早晚各取15克白開水調服,可治乳腺炎。

◆川續斷25克、骨碎補15克、紅花9克、土元9克,水煎汁,加白酒30毫升,渴服,可治跌打損傷、筋骨折傷。

推薦藥膳

◆續斷豬尾續斷25克、杜仲30克、豬尾1~2條,放沙鍋中加適量水燉至豬尾熟爛,加鹽、味精適量即成。此款取其補肝腎、強筋骨之功效,適用於腎虛腰痛、陽痿、遺精、陳舊性腰部損傷、腰腳痛等症。

◆續斷豬腰續斷25克,與蔥、薑、花椒裝入調料袋中,豬腰子一隻去臊腺筋膜,切粗條放沙鍋中加適量水燒沸,用文火煮至腰子熟,揀去調料袋,加入醬油、鹽、味精、香油即成。此款取其通利血脈、利肝腎之功效,可治水腫。

茯苓

藥草成分

茯苓為多孔科植物茯苓的幹燥菌核。茯苓含有β—茯苓聚糖、乙酰茯苓酸、茯苓酸、樹膠、甲殼質、蛋白質、脂肪、固醇、卵磷脂、葡萄糖、腺嘌呤、組氨酸、膽堿、β—茯苓聚糖分解酶、脂肪酶、蛋白酶等成分。

藥草功效

茯苓性味甘,淡,平,具有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功效,適用於治療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腹瀉、遺精、早泄、心悸、失眠、健忘、多夢等症。

現代醫學研究,β—茯苓聚糖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經常服用可增強人體抗病、抗癌能力。

治療建議

◆茯苓30克切碎,浸入500毫升黃酒中,七日後每天早晚各服1~2匙,可補虛弱、健脾胃、助消化、安心神。

◆茯苓皮30克、椒目9克,水煎服,可治水腫、小便不利等症。

◆茯苓15克、白術10克、鬱李仁7克,加生薑煎服,可治水

◆茯苓(去皮)38克、白術50克,切細水煎,分兩天飯前服,可治濕瀉。

◆白茯苓末10克,米湯調服,可治心悸、遺精、白帶渾濁。

◆白茯苓25克、白術50克搗碎,浸入250毫升黃酒中1~2星期後即成,每日飲3次,每次10~15毫升,可治慢性胃腸炎、慢性肝炎、慢性腎炎等症。

特別提醒

◆津液缺乏、滑精、小便過多者,忌用。

推薦藥膳

◆茯苓桂圓粥茯苓30克、桂圓肉100克、粳米100克放人沙鍋中,加適量水,文火熬至粥熟,加入白糖即成。此款取其養心安神之功效,適用於貧血、神經衰弱等症。健康人可常用。

◆茯苓牛奶將茯苓粉10克用水衝化,再用熱牛奶衝飲,每日晨一杯。此款取其安心神、補脾胃之功效,適用於消化不良、貧血、神經衰弱患者飲用。健康人可常用。

◆參苓粥人參、茯苓各10克,在沙鍋內加500毫升水,煎20分鍾取汁,再加水300毫升煎20分鍾取汁,兩次藥汁合為一處,放沙鍋內,加粳米100克,煮至粥熟即可。此款取其健脾益氣之功效,適用於貧血、營養不良、體虛等症。健康人可常服。

◆茯苓包子茯苓30克切塊放人沙鍋中,每次加水250毫升,每次煮沸60分鍾,將三次藥汁合為一處。麵粉1000克,加發麵300克及溫熱茯苓水500毫升,使成發酵麵團。豬肉500克剁茸,加醬油、薑末、胡椒、香油、料酒、鹽、蔥末、骨頭湯適量攪拌成餡。包出包子蒸熟即成。此款取其養心安神、健脾開胃、除濕化痰、利水腫之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小便不利、心悸失眠、痰飲咳逆等症。

薏米

藥草成分

薏米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種仁。薏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亮氨酸、賴氨酸、精氨酸、酪氨酸、薏苡素、薏苡酯、三萜化合物等成分。

藥草功效

薏米性味甘,淡,涼,具有健脾、補肺、清熱、利濕功效,適用於治療心源性浮腫、腳氣病、脾胃虛弱、肺熱咳嗽、慢性腸炎、肺結核、小便不利、肺膿瘍、闌尾炎、風濕痛、關節炎等症。

現代醫學研究,薏米中所含薏苡酯對癌細胞有抑製作用;慧苡仁油能興奮呼吸,減少肌肉及末梢神經的攣縮及麻痹;薏米還具有解熱、鎮痛、降血糖、抗衰老作用。

治療建議

◆薏米500克,桑寄生、當歸身、川續斷、蒼術(米泔水浸炒)各200克,分作16份,水煎服,可治風濕痛、肢體麻痹、腰脊軟痛等症。

◆薏米裝紗布袋,放沙鍋中與黃酒同煮,飲酒適量,可治風濕痛、健脾胃、強筋骨。

◆薏米500克杵碎,放沙鍋中,加水1500毫升,煎至500毫升,取適量每日服,可治肺結核、咳膿血。

◆薏米30克,與百合、川貝、白芨各15克水煎服,可治肺結核。

◆薏米30克、玉米須30克、白茅根15克水煎,去渣加紅糖食用,可治全身浮腫、尿少色黃、口苦口黏、心煩口渴、大便不爽等症。

特別提醒

◆大便燥結、滑精、津液不足、小便多等症忌用;、孕婦忌用。推薦藥膳

◆薏米冬瓜鴨鴨子一隻剁塊,在沸水中汆5分鍾撈出。沙鍋中加入鴨塊、薏米(30克)、適量水、蔥、薑、料酒、鹽,燒沸後用文火燉至鴨肉熟爛,放入冬瓜塊(500克)燒開,文火燉5分鍾,揀去蔥、薑,放入香菜、香油、味精即成。此款取其健脾利濕之功效,適用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腸炎、胃癌、肝癌、肝硬化腹水等症。健康人可常用。

◆薏米燉雞將上款中鴨換成雞,去冬瓜,做法同上,功效同上。

◆薏米山藥粥山藥60克、慧米60克搗成粗粒,沙鍋內加水適量煮至軟爛,加入切碎柿霜餅24克,攪勻即成。此款取其滋養脾肺、止咳祛痰之功效,適用於脾肺陰虧、飲食懶進、虛勞咳嗽及一切陰虛之症。健康人可常用。

◆薏米20克與玉米、花生、豆類煮粥,可用於滋補強身。

◆薏米30克與赤小豆、冬瓜煮粥,可治水腫。

◆薏米30克、桃仁20克、粳米100克在沙鍋中煮粥,可清熱、利濕、活血。

◆薏米、粟米、菱粉各60克,在沙鍋中先將薏米煮至軟爛,加粟米、菱粉再煮至熟,可健脾、利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