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運動加營養~健康雙保險(3 / 3)

當身體嚴重脫水時,汗液分泌將會停止,導致身體變熱,出現疲勞、虛弱、頭暈眼花、虛脫乃至更糟的狀況。事實證明,許多年輕運動員的死亡常與嚴重的脫水有關。

汗液的分泌:

人很多時候無法發現自己在流汗,比如遊泳。但是隻要你在運動中體溫上升,就會流汗。分泌汗液是人體的一個降溫體係,汗液在皮膚上蒸發可以起到降低體溫的作用。

當你流汗時,身體的水分就在流失,所以,應適量補充水分。

不要依賴於口渴的提示:

在鍛煉的時候,人無法準確判斷體內水分是否充分。所以,必須在口渴前就開始喝水,當你不再感覺口渴後,還要補充一些水分。

要想知道身體水分是否充足,可以在運動前後分別測一下體重。為了確保檢測的精確性,應盡量少穿一些衣服;運動之後,應換下帶汗的衣服再次測量。如果體重減少,就說明身體水分在流失。

如果無法測量體重,就要注意身體脫水的信號。比如嘴唇幹澀,尿液呈深黃色。(例外情況是:即使身體沒有脫水,補充維生素也可能導致尿液呈現菊黃色。)另外,食欲不振、腹痛以及肌肉抽搐,也可能是身體脫水的信號。

怎樣補充水分:

要記住,幾乎所有能進入我們嘴巴的東西都能夠為我們的身體提供水分。牛奶中含有90%的水分,果汁和大多數非酒精飲品中含有89%的水分,運動飲料中含有94%的水分,甚至連比薩餅裏都含有50%的水分。

研究表明,當飲品美味可口,種類繁多時,我們往往會喝得更多。

運動時不宜喝啤酒

在炎熱的夏季,冰涼清爽的啤酒是解暑解渴的佳品。但是,一些人喜歡把啤酒當作運動飲料來喝,甚至把啤酒當作運動或比賽後解渴和慶祝必不可少的飲品,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早在19世紀,酒精被認為可以增加運動能力而在運動中使用,如馬拉鬆運動員在比賽中經常喝白蘭地。即使在今天,仍有一些運動員相信少量酒精可提高運動能力,而在運動中飲用。然而,事實上恰恰相反,酒精會降低人的運動能力。研究表明,酒精可降低力量、速度、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一次大量的飲酒更會導致反應、平衡和協調能力的降低,即使在中等量飲酒的第二天,運動能力仍不能完全恢複。

還有人認為啤酒可補充運動中消耗的糖和水分,可作為鍛煉前的糖和液體貯備。啤酒真的能為肌肉補充糖嗎?讓我們來看看:一瓶360ml的啤酒可提供16克糖,比一瓶同容量的運動飲料少5.6克。更重要的是,啤酒中熱能的主要來源是酒精而不是糖。盡管吸收很快,但酒精中的能量僅在肝髒而不在肌肉中代謝。因此,肌肉所需的能量很少或根本不來自酒精在體內的燃燒。所以,啤酒並不能為肌肉工作補充消耗的能源。

另一方麵,啤酒中的酒精刺激腎髒產生尿,加速體內水分的丟失。有研究表明,飲酒後的4小時內,機體因水分丟失可減輕3%的體重。這對運動尤其耐力運動是極為不利的,並且增加了患心髒病的危險。

如果運動後馬上飲啤酒,則會延緩複水甚至加重脫水。所以,運動前後都不能把啤酒當飲料飲用。

運動以後別喝冷飲

劇烈運動能使體溫上升到39℃左右,這時大量吃冷飲對消化道是一個強冷刺激,將引起消化道強烈蠕動,導致腹痛、腹瀉。同時,冷熱的急劇變化會使胃部血管突然收縮,長期下來就會引起消化吸收功能失調,造成消化不良或其他疾病。此外,運動後咽喉可能處於充血狀態,過強的冷刺激會引起喉嚨疼痛、嘶啞等現象。因此,運動後不宜馬上吃冷飲,最好是休息一會兒再吃。

因此,夏季消暑解渴還是以“熱”製“熱”好。比如喝一些熱茶。實際上冷飲隻可以暫時降低一點溫度,卻沒有解渴作用。英國科學家曾經選擇特別炎熱的一天,用紅外溫度記錄器對參加試驗者進行測定,發現吃冷飲者隻能使嘴的周圍皮膚溫度降低,而飲茶的人,9分鍾後皮膚溫度可以下降1℃~2℃。因為飲熱茶促使汗腺舒張排汗,散發體內的熱量,所以能全麵降低皮膚表麵的溫度。

不妨吃點巧克力

巧克力是運動時理想的能量和營養補充品。在運動前吃巧克力,能夠補充身體的能量,使肌肉和肝髒的血糖處於飽和狀態,有利於提高健身效果。運動後吃巧克力,能及時補充人體消耗的能量。巧克力可以保持血糖的穩定,緩解低血糖,促進恢複和提高運動能力,這些和“補糖”密不可分。

我們在運動中消耗的是肌糖原,即肌肉裏儲存的糖原,然後消耗的是肝糖原,直到消耗殆盡的時候,才動用身體的脂肪。所以當你的糖原完全消耗後,體內會產生大量的乳酸,這時就會出現疲勞的感覺。所以在運動中或運動前補糖,可以延緩疲勞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