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中醫與養生4
第六章 中醫食療養生
把血脂“吃”下來
1.山楂降脂湯
生山楂15~3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二劑,連服6星期,山楂為消肉積之品,有明顯降血脂效果。但其味酸,胃酸過多者或有嘈雜感者忌用。
2.冬瓜湯
冬瓜內連皮,每日30~60克,煎湯當茶分數次飲服,連服1~3個月。冬瓜是瓜蔬中唯一不含脂肪的,所含的丙醇二酸可抑製糖類轉化為脂肪,有防止體內脂肪堆積、血脂增高作用,常飲可減輕體重,降低血脂。冬瓜也可與赤豆同煮服食。
3.海帶粉
海帶洗淨、曬幹,研成粉末。每次服5克,1日3次,連服1~3個月。也可煎湯飲服,或與綠豆同煮粥服食。海帶含大量纖維和微量元素,能減少大量脂肪在體內蓄積,可使血中膽固醇含量降低,同時還有一定抗癌作用。
4.葫蘆茶
陳葫蘆殼15克、茶葉3克,共搗粗末,開水泡茶飲服,連服3~6個月。葫蘆殼和茶葉均有顯著減肥消脂作用,經常飲服,可使血脂逐步下降。
5.荷葉粥
荷葉2片。洗淨後加水煎湯,去渣留湯,加粳米50克煮成粥,每日1次。荷葉有消熱化濁之功,有一定減肥消脂作用,常服可使血脂下降。也可將荷葉烘幹研末,每次服6克,1日2次,連續3-6星期。
6.益腎降脂湯
桑寄生、首烏、黃精各15克,生蒲黃1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劑,連服3-6個月。本方有益腎養肝、活血利濕作用。四味均有降脂之妙,故對腰酸、眩暈、耳鳴、健忘等肝腎虧虛的高血脂或兼有血管硬化者用之最佳,常服還有一定抗衰老作用。
常用降糖中成藥
1玉泉丸
成分:葛根、天花粉、地黃、五味子、麥冬、生甘草。
功能主治:養陰生津,止渴除煩,益氣和中。
用法用量:每次5克,每日4次。
臨床實踐發現,本藥用於消渴病的脾癉和消渴期,有利症狀改善,有助於降低血糖、調節血脂。臨床表現為口幹多飲,多食易饑,心煩失眠,汗多乏力,舌紅,脈細者適用此藥。但是必須知道,隻靠此丸治療力度不夠,達不到治療目的。病情已到消癉期者慎用。
2消渴丸
成分:葛根、天花粉、黃芪、生地、玉米須、南五味子、山藥、格列本脲(優降糖)。
功能主治:益氣養陰,滋腎生津,降糖。用於消渴病的脾癉期和消渴期,血糖高者。臨床表現為口渴喜飲,尿多,食多易饑,消瘦,疲乏無力等氣陰兩虛症者適用此藥。
用法用量:每日服1~3次,每次服2~10粒,飯前用溫開水送服。
規格:每10粒中含優降糖25毫克。
禁忌:消渴期到消癉期,肝腎功能不好,對優降糖過敏者禁用。
注意事項:本藥降糖作用強,使用方便。起始用量宜小,特別是老年人,慎防低血糖出現。
3渴樂寧膠囊
成分:黃芪、黃精、生地、太子參、天花粉。
功能主治:益氣養陰,滋腎生津。用於消渴病的脾癉、消渴期。臨床表現為疲乏無力,心悸氣短,口渴汗多,多食易饑,血糖偏高者適用此藥。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4粒,3個月為一個療程。
注意事項:新近研究認為,天花粉對腎髒有損害,長期服用宜定期檢查尿和腎功能,病到消癉期者禁用。
4金芪降糖片
成分:黃芪、金銀花。
功能主治:益氣清熱,有較小的降糖作用。用於消渴病,氣虛有熱,臨床表現為口渴多飲,多食易饑,氣短乏力的糖尿病患者,用此藥可起輔助治療作用。
用法用量:每次飯前服7~10粒,2個月為一個療程。
5仙靈骨葆
成分:主要由淫羊藿、續斷、丹參、知母組成。
功能主治:滋補肝腎,活血通絡,強筋壯骨,用於肝腎不足,血淤阻絡所致的骨質疏鬆症。常用本藥治療老年糖尿病患者因骨質疏鬆引起的腰腿酸痛,取得良好效果。
用法用量:口服,預防量:每日2次,每次1~2粒。治療量:每日2次,每次3粒,4~6周為一個療程。
吃雞蛋有六大誤區
據專家介紹,人們日常生活中在吃雞蛋問題上還存在很多誤區。
誤區一:紅殼蛋比白殼蛋更好
許多人買雞蛋隻挑紅殼的,說是紅殼蛋營養價值高。其實並非如此,蛋殼的顏色主要是由一種叫“卵殼卟啉”的物質決定的,而這種物質並無營養價值。分析表明,雞蛋的營養價值高低關鍵取決於飲食的營養結構。
誤區二:煎煮雞蛋越老越好
雞蛋煮得時間過長,蛋黃中的亞鐵離子與蛋白中的硫離子化合生成難溶的硫化亞鐵,很難被吸收。營養學專家認為,雞蛋以沸水煮5~7分鍾為宜。油煎雞蛋過老,邊緣會被烤焦,雞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質會變成低分子氨基酸,這種氨基酸在高溫下常可形成有毒的化學物質。
誤區三:望蛋營養價值高
望蛋即“死胎蛋”,這種蛋所含的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肪、糖類等)在卵化過程中已被胚胎利用掉了,營養價值並不高。而且,此類蛋中含有許多大腸杆菌、葡萄球菌、傷寒杆菌、變形杆菌等。所以吃這種雞蛋不僅對人體無益,還會引起食物中毒和其他疾病。
誤區四:臭雞蛋照樣可以吃
日常生活中,常見有人對臭雞蛋情有獨鍾。雞蛋變臭是因為雞蛋放久了,或有裂縫,隨著蛋清中的殺菌素逐漸減少,通過蛋殼氣孔或裂縫侵入的細菌大量繁殖,產生甲烷、氮、氨、二氧化碳等物質,發出惡臭。臭蛋經烹調後,其中的胺類、亞硝酸鹽、細菌毒素等依然存在,食後會引起惡心、嘔吐等中毒症狀,吃多了會誘發癌症。
誤區五:“功能雞蛋”比普通雞蛋好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富含鋅、碘、硒、鈣的各種“功能雞蛋”問世。其實,並非所有的人都適合食功能雞蛋。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缺功能雞蛋中所含的營養素。因此,消費者在選擇功能雞蛋時應有針對性,缺什麼吃什麼。
誤區六:老年人忌吃雞蛋
由於雞蛋中含有較高的膽固醇,所以,一直流行著老年人忌食雞蛋的說法。近年來的科學實驗證明,這種說法沒有道理。
春天多食苜蓿
苜蓿是春天應時野菜,嫩莖葉可食,其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尼克酸和礦物質。一般用來素炒,也可作為扣肉、紅燒肉等葷菜的墊底,還可以醃漬和醬製。祖國醫學認為,苜蓿味苦、性平,有健脾益胃、利大小便、下膀胱結石、舒筋活絡的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苜蓿有降脂、抗動脈粥樣硬化,增強免疫功能,抗氧化、抗癌和雌激素作用。因此,春天多吃些苜蓿,是有益於健康的。
尿路結石的治療,一般需要堿化尿液,限製嘌呤飲食,抑製尿酸合成。苜蓿粥在防治酸性結石,特別是尿酸性膀胱結石方麵有較好作用。其方法為:采新鮮苜蓿50~100克,洗淨後粗切分段。大米50克,淘洗幹淨,按常法加水與苜蓿一起煮粥。粥菜熟後即可服食,粥色淡碧,氣味清香。每日早、晚各吃1次,連服30天以上。
防癌抗癌食療妙方
癌症患者在進行“化療”、“放療”的過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消化力減退、乏力、體重下降等現象,他們很希望能通過正確的食療來加以改善。真正的食療不僅要有防病之效,還要味道鮮美,能增進食欲,而且易於消化吸收。在此介紹四款有一定防癌抗癌作用的食療方。
1淮杞西洋參燉海參
方藥及用法:發海參96克,西洋參10克(另包,隻燉15分鍾),豬脊骨250克,淮山65克,鹽、花生油適量。先將發海參切成小塊,與斬塊的豬脊骨放入大燉盅,放入淮山、水適量,水開後用文火燉1小時,然後放入西洋參片和枸杞子、生油和鹽再燉15分鍾即成。分數次喝湯,吃海參。
效能:防癌抗癌,補氣益血。
評價:海參性溫,含豐富的蛋白質、鈣、鐵,其所含的粘多糖,能有效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抑製腫瘤細胞的生長和阻止其轉移,其所含的海參素也有抗癌作用;西洋參微苦微甘,性涼,具有補氣養陰、清火生津的效能,尤適用於經“放療”、“化療”後出現疲乏、口渴、舌幹、頭暈的氣陰兩虛者;淮山味甘性平,益氣養陰,補脾腎;杞子味甘性平,養血益精,明目護肝,能減輕化療藥物對肝髒的損害;配上補髓的豬脊骨,起防癌抗癌,補氣益血之功效。
本方還可用於常人補益,婦人月經淨後補養等。
2茄子鳳尾菇炒鵝血
方藥及用法:茄子125克(洗淨、留皮、切塊),鳳尾菇150克(洗淨、切段),鵝血96克。先將茄子與鳳尾菇用花生油、適量鹽在鍋中文火炒至七八成熟,然後放入鵝血快炒,上碟佐餐。每日1~2劑,可連用7~10天,或與其他防癌抗癌食療方交替食用。
效能:補血,防癌抗癌。
評價:茄子味甘性涼,富含維生素A、C、E,其中所含的龍葵堿,能抑製消化道腫瘤的形成,且通利大便,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鳳尾菇味甘性涼,蛋白質含量高達21%以上,含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它能誘發幹擾素的合成,從而起到防癌作用,對乳腺癌、淋巴瘤等有輔助治療的作用;鵝血味微鹹,含維生素、血紅蛋白,對食道癌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三者共炒為菜,不僅可作為健身防癌之品,還可作為食道癌、腸癌的有效食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