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保健推拿按摩二法
1預防感冒法:操作者先將雙掌對合,來回快速搓摩,使之發熱,然後迅速推擦小兒麵頰20~30次,注意用力應輕快柔和,或推摩前事先塗抹適量爽身粉。用食指揉迎香穴(鼻翼旁05寸)1分鍾,推擦胸背各3~5遍,按揉合穀穴(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約平第二掌骨中點處)1分鍾,揉外勞宮穴(握拳,中指尖下是也)100次。上法能宣肺利竅,固表通陽,預防感冒和支氣管炎。一般每日操作1~2次,應注意保持室內溫暖,施畢立即穿好衣服。
2健脾益胃法:先囑小兒仰臥位,操作者以中指按揉中脘穴(臍上4寸)3分鍾,摩腹3分鍾;然後改為坐位,施搓摩脅肋2分鍾;最後取俯臥位,在小兒背腰部捏脊3~5遍,重點在脾俞穴(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胃俞穴(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等部位用力向上提拿;再按揉雙側足三裏穴(髕骨下緣下3寸,脛骨前脊外一橫指處)1分鍾。本法能健脾益胃,增進食欲,強身健體,促進發育。一般在空腹時施術操作,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選用中藥防治流感
1風寒症
主要有惡寒重、無汗、頭痛、身體酸痛、鼻塞、咳嗽、吐痰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而潤、脈浮緊(輕按即感覺到脈跳,且有繃緊之感)等表現。
對此症可用辛溫解表的方法,常用荊防敗毒散:
方藥:荊芥、防風、薑活、獨活、柴胡、前胡、川芎、枳殼、茯苓、桔梗各15克,甘草5克。
加減:每味藥的劑量可因人因病而異,若惡寒重者,可加麻黃、桂枝以助其發汗之力。
2風熱症
主要有身熱較重、稍微怕冷、出汗較少、頭脹、咳痰粘黃、流黃濁涕、舌苔薄黃且邊尖紅、脈浮數(脈搏快,輕輕一按就可感覺到脈搏跳動)等表現。
此症應予辛涼解表,常用銀翹散:
方藥:連翹、銀花15克,桔梗、薄荷、甘草、牛蒡子各6克,竹葉、荊芥、豆豉各10克
加減:咽痛者可加馬勃、玄參,鼻出血者去荊芥、豆豉,加白茅根、側柏炭。咳者加杏仁。
3暑濕症
主要有發熱、少汗、身體酸痛、頭昏重、眼痛、口中粘膩、胸悶、惡心、小便短赤、舌苔薄黃而膩、脈濡數(脈搏快而不暢)等表現。
此症應清暑祛濕解表,常用香薷飲:
方藥:銀花、連翹、扁豆各9克,香薷、厚樸各6克
加減:熱重可加黃連、青蒿,身體沉重可加豆卷、佩蘭芳化濕解表。嘔吐惡心者可加蒼術、蔻仁、半夏、陳皮。
以上三症的方藥均應和水煎服(若嫌不方便,也可到藥店買成藥)。煎藥時宜於輕煎,不可過煮。煎好後趁溫熱服,服後避風覆被取汗或吃熱稀飯,米湯以助藥力。出汗後尤應避風保暖,以防複感。
此外,在流感易發的季節,尤其要重視預防。讀者朋友可根據時令選擇以下方藥:
冬春風寒多發季節:貫眾、紫蘇、荊芥各10克,甘草3克。水煎頓服,連服3天。
夏日暑濕當令季節:香薷、佩蘭各5克,薄荷2克煮湯代茶飲。
流感廣泛流行時,可用貫眾10克,板藍根12克,生甘草3克煎服,每日一劑。
養生減肥保健茶
[原料]丹參、何首烏,北沙參各15克,白糖適量。
[製作]上藥加水適量,煎至800毫升即可。
[服法]每日1劑,分3~4次飲用,可酌加白糖調味,或燉湯代茶用。
[功效]補腎養胃,生津填精,活血通脈,抗老祛病。適宜於肺腎陰虛兼有瘀血症者飲用。對於高血脂、血液粘度增高的中老年患者,尤具活血養心減肥之效,是宜於長服久飲之保健茶飲。
養生解乏上品——枸杞、桂圓
[原料]枸杞子、桂圓肉各500克。
[製作]先將枸杞子洗淨,然後與桂圓肉一並置砂鍋內,加水用文火煎煮;邊煮邊攪動,不使結底,時時加水,不使幹枯;待熬成膏,用瓷罐收貯。
[服法]每日2次,每次取1匙,開水化開後服下。
[功效]補益心脾,滋養肝腎,養血安神,明目益智。適宜於思慮過度、心脾損傷、腎精虧耗而致的頭暈目糊、眼冒金星、視物不清、遇事善忘、注意力難以集中、神疲乏力、腰脊酸痛者進食。也可作為腦力勞動者調補服食。
飲食防癌九多一少
1.少吃含脂肪過多的食物。可以防癌。據調查,日本國內食肉類較少,癌症發病率較低。但移居美國的日本人,由於改用以肉類為主食,以取代傳統的食物,患癌的比例超過日本本土人的8倍。
2.多吃含纖維素高的食物。能通便。可使消化器官(特別是腸道)免受致癌物過久侵害。所以,多吃穀類、蔬菜、水果、豆類等含纖維素高的食物有利於防癌。
3.多吃魚類。調查證實,魚類中的營養成分不但可預防心髒病,還可防癌。
4.多吃海藻類食物。日本婦女得乳腺癌的比例很低,據調查,這與日本人經常吃海藻類食物有關。
5.多吃包心菜。每周吃1餐包心菜,有防病作用。包心菜亦是使人延年益壽的補益食品。
6.多吃豆類食物。豆類含有一種酶,具有較強的抗腸癌、乳腺癌作用。
7.多吃含鈣多的食物。醫學研究證明,吸收鈣質愈多的人,得癌症的機會愈少。
8.多吃大蒜。大蒜有天然抗生素之美稱。生吃大蒜可預防各類疾病與癌症。
9.多吃深色蔬菜。蔬菜的顏色愈深,愈能增加人體的免疫功能。
10.多吃發酵乳類食品。酸乳可增強消化係統功能,有助於防癌。
飲食療法降血壓
1常食藥粥
①胡蘿卜粥:用鮮胡蘿卜120克切碎,同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②芹菜粥:連根芹菜90克切碎,同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③大蒜粥:大蒜30克放入沸水中煮1分鍾後撈出,再取粳米100克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後,重新放入大蒜再煮一會兒食用。
④荷葉粥:用鮮荷葉一張煎湯代水,同粳米100克煮粥經常食用。
⑤葛根粉粥:用葛根粉30克,粳米100克同煮為粥,作為早餐食用。
2藥膳驗方
常吃藥膳對防治高血壓也有較好的效果。
①燉海參:水發海參30克,加水適量,文火燉爛,加入適量冰糖融化後食有。
②燉木耳:白木耳或黑木耳10克,水發後洗淨,加水適量,文火燒爛後加適量冰糖每晚服用。
③醋泡花生米:選帶紅衣花生米250克,加米醋適量,浸泡5~7天,每日食3次,每次10~20粒。
④天麻燉雞蛋:天麻9克,煎1小時後,棄渣,加雞蛋2枚同煮,熟後服食。
自我按摩預防頸椎病複發
要減少頸椎病的複發,患者不但應在治療過程中及症狀緩解後,注意糾正不良的工作和生活習慣,還應在醫生指導下堅持功能鍛煉和自我按摩。下麵是一組預防頸椎病複發及輔助治療的保健操,請伏案工作者及頸椎病患者多多練習。
1按摩百會
用中指或食指按於頭頂正中的百會穴,用力由輕到重按揉20~30次。功效:健腦寧神,益氣固脫。
2對按頭部
雙手拇指分別放在額部兩側的太陽穴處,其餘四指微分開,放在兩側頭部,雙手同時用力做對按揉動20~30次。功效:清腦明目,振奮精神。
3按揉風池
用兩手拇指分別按在同側風池穴(頸後兩側凹陷處),其餘手指附在頭的兩側,由輕到重地按揉20~30次。功效:疏風散寒,開竅鎮痛。
4拿捏頸肌
將左(右)手上舉置於頸後,拇指放置於同側頸外側,其餘四指放在頸肌對側,雙手用力對合,將頸肌向上提起後放鬆,沿風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功效:解痙止痛,調和氣血。
5按揉缺盆
以左(右)手四指置於對側耳下翳風穴(耳垂後方,耳後的凹陷處)處,沿胸鎖乳突肌方向,揉按到缺盆穴(鎖骨上緣中點凹陷處)10~20次,注意動作不宜太快和過重,兩側交替進行。功效:通經活絡,解痙止痛。
6按壓肩井
以左(右)手中指指腹按於對側肩井穴(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中點,肩部筋肉處),然後由輕到重按壓10~20次,兩側交替進行。功效:通經活絡,散寒定痛。
7斜摩大椎
用左(右)手四指並攏放於上背部,用力反複斜摩大椎穴(位於後頸部頸椎中最大椎體下方的空隙處)各20~30次,至局部發熱為佳,兩側交替進行。功效:疏風散寒,活血通絡。
8對按內、外關
用左(右)手拇指尖放在右(左)手內關穴,中指放在對側的外關穴(內關穴對麵),同時對合用力按揉05~1分鍾,雙手交替進行。功效:寧心通絡,寬胸行氣。
9掐揉合穀
將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另一手的合穀穴(即虎口處),拇指用力掐揉10~20次,雙手交替進行。功效:疏風解表,開竅醒神。
10梳摩頭頂
雙手五指微曲分別放在頭頂兩側,稍加壓力從前發際沿頭頂至腦後做“梳頭”狀動作20~30次。功效:提神醒目,清腦鎮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