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2)

毛澤東在中國革命曆史的長空中神遊一番以後,回到了西子湖畔。

共產國際……

共產國際成立於1919年,1943年解散,存在了整整24年,正好三個“八年”。這三個“八年”,兩頭好,中間差。兩頭好,也有一些問題;中間差,也不是一無是處。

斯大林……

毛澤東對斯大林有他自己的評價。

對於中國革命,斯大林確實做了一些錯事。提起斯大林做的錯事,毛澤東簡直有三肚子火。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後期王明的“左”傾冒險主義,抗日戰爭初期王明的右傾機會主義,都是從斯大林那裏來的。解放戰爭時期,先是不準革命,說是如果打內戰,中華民族有毀滅的危險。仗打起來,對我們半信半疑,仗打勝了,又懷疑我們是鐵托式的勝利。1949年春天,人民解放軍是打過長江去,將革命進行到底,還是同國民黨“劃江而治”,使革命半途而廢?在這個重大問題上,斯大林表現曖昧。1949、1950兩年,對我們壓力很大。

然而,這並不是一切。斯大林畢竟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對中國革命出了一些錯誤的主意,但是他對中國革命的根本性質、任務的估計,是正確的。他對中國革命的帶指導性的正確意見,仍然是主要方麵。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世界上第一個承認我們新生的共和國並建立外交關係的,是斯大林。唯一給新生的共和國提供急需的人力和技術支援的,也是斯大林。這些援助,雖然有限,但非常寶貴,有了它,新中國在國際上才沒有成為“孤兒”,才站穩了腳跟。這些,中國人民不會忘記。

10個月以前,斯大林逝世的時候,毛澤東發表了《最偉大的友誼》,深情而沉痛地悼念這位偉大的友人。

斯大林對中國問題發表過錯誤意見,一方麵是他思想上的問題,一方麵是誤聽讒言,上了別人的當,先是上了蔣介石的當,後來又上了王明的當。

斯大林畢竟是講理的。對他的錯誤,你頂一頂,他會認識、會改的。

現在,斯大林沒有了,會不會出現“斯小林”呢?這是擺在毛澤東麵前的最現實的問題。

很可能出。也許不止一個兩個。

這些“斯小林”們怎麼樣?

他們會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嗎?

他們犯了錯誤的時候,你頂一頂,他能認識、改正嗎?

斯大林後來還是撇開了王明,不支持王明了。高崗向斯大林告洋狀,斯大林能夠交出來,當麵交給毛澤東。這種事,“斯小林”做得到嗎?

如果“斯小林”沒有斯大林那樣的水平,那樣的理論修養,而在大國沙文主義方麵,在以“老子黨”自居方麵,倒是超過了斯大林,那怎麼辦?

誰能保證中國黨內不會出現王明式的人物?

斯大林誤聽王明的話,都鬧到那步田地,倘若“斯小林”同王明式的人物糾結起來,會怎麼樣?該怎麼收拾?

誰能保證中國黨內不會出現張國燾式的人物?

高崗的權力欲,奪取最高權力的野心,在黨內製造分裂,破壞團結,包括使用封官許願、拉拉扯扯的手段,都很有些像張國燾。所有這些,在近幾年以來,特別是一九五三年的財經工作會議和組織工作會議以來,已經暴露得相當充分了。

然而,當時的張國燾並沒有得到共產國際和斯大林的支持,相反,倒是我們借重這個鍾馗打了一下鬼。現在,“斯小林”們是很可能成為高崗手裏的鍾馗的。也就是說,高、饒鬧事,很可能導致“外部的幹預”和“內部的分裂”二者的結合,那問題可就大了。“外部的幹預”,會使中國黨不能從中國社會的實際出發解決中國革命的問題;“內部的分裂”,會使中國黨無法團結一致、同心同德去奮鬥。這兩條中的一條,就足以斷送中國革命,何況兩者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