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娘家人”的真情(1 / 1)

“娘家人”的真情

維權前線

作者:楊秀星

2011年,大理州委決定由我擔任州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州總工會主席,在信訪工作中,我妥善處置了多起困難職工和農民工上訪案例,從中看到了工會組織付出的艱辛和努力,同時也感覺到,工會幹部作為困難職工和農民工的“娘家人”,隻要真情維權,真心幫扶,工會工作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1年的一天,大理市經濟開發區佳利集團一處建築工地上,50多名農民工吵鬧著討要工資。在討要無果的情況下,一位姓周的農民工將這些人組織起來,到州總工會上訪,反映包工頭拖欠了他們的工資。

我吩咐工會工作人員認真接待,將他們安排到會議室就座並為他們端茶倒水,耐心傾聽他們的訴求,不知不覺,兩個多小時過去了,眼看到了吃飯時間,我安排工作人員為50多名農民工購買了盒飯,首先解決他們的溫飽問題,他們的情緒逐漸平穩了下來。

在認真聽取拖欠工資的整個原委之後,我馬上打電話要求經濟開發區派出所民警和佳利集團建築工地負責人到州總工會協商處理農民工工資問題,同時專門邀請了法律援助律師和公安部門參與調查核實情況,工作人員經過實地調查了解,確認農民工反映問題屬實。

將心比心,建築方拖欠農民工血汗錢的行為著實讓人氣憤,盡管他們可以找勞動部門解決問題,但農民工有困難找到工會,工會幹部就有責任真心實意地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贏得職工群眾的最大信任。隨後,就在州總工會辦公室,建築項目負責人帶來了工錢,現場為農民工發放了拖欠的工資,事情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大理州巍山縣困難職工趙某和妻子二人均是下崗職工, 2011年的一天,趙某來到州總工會,反映他的兒子在下關打工期間被人打傷,可是由於對方的賠償沒有到位,致使兒子無法就醫。趙某多次到大理市經濟開發區派出所尋求幫助。派出所的民警無奈之下,請求州總工會對困難職工趙某進行困難幫扶。為此,州總工會責成巍山縣總工會先行對受害人進行了經濟上的資助。

真相究竟如何呢?上訪困難職工群眾由於法律知識的欠缺或者處於利己的需要,可能對案件事實陳述不客觀,隻講對自己有利的事實,掩蓋其他真相。工會工作者對上訪人提出的訴求是否合理合法一時之間很難做出判斷。為了進一步弄清情況,也為了讓職工群眾口服心服,州總工會專門派出法律援助站的律師協同經濟開發區派出所一起調查,他們了解到的情況和趙某反映的並不一致。事實上,趙某的兒子被人打傷雖然屬實,可是經大理市司法機關兩次訴訟,已有明確的處理結果,而且賠償金已經兌付。至此,為了安撫趙某,巍山縣總工會工作人員多次來到趙某家中,向他闡明了相關法律規定,並做耐心細致的解釋工作。在工會工作人員的真情感動下,趙某表示息訪罷訴。

農民工王某在大理州賓川縣一家沙石廠打工期間導致右眼受傷,沙石廠老板起初認為隻是小事,久拖不醫,直到這隻眼睛殘疾看不清東西了,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可是又不想賠錢,任王某如何請求,就是置之不理。

走投無路的王某因無錢繳納律師的訴訟代理費,隻好到州總工會上訪,經過仔細了解,我的態度是不能一見上訪就煩,對他們反映的問題孰視無睹,他們本就因為利益受損而上訪,目的是尋求失去的公正,如果再遭冷遇和白眼,心理會更加失衡。

受理了王某的上訪後,我責成工作人員認真對待,對他這樣求告無門的農民工,工會免費為他提供法律援助也是完全應該的。我安排了工作人員和州總工會困難職工法律援助站的律師一同前往賓川縣沙石廠調查取證,在取得法律依據後,將沙石廠老板訴至大理市人民法院,經法院審理,為王某打贏了官司,討回了公道,農民工王某最終得到了沙石廠的賠償。

帶著深厚感情去工作,想職工所想,急職工所急,真情傾注,全力投入,工會幹部才不辜負職工群眾“娘家人”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