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愛上你,是我此生始料未及的事情(1)(2 / 3)

初一那年繼承小學的優良傳統還能撐撐麵子,之後便江河日下了。中考回光返照,考了一個不上不下的分數。來到四中,高一被分進慢班,僥幸成為高一3班第一名,榮任學習委員一職。可是第一次考試過後,就把寶座讓了出來,讓給了一個長相猥瑣、默默無聞的男同學。之後高二開始沉迷小說,六門功課半身不遂了整個學年。

寒暑假回家,遇見親朋好友,都是對我搖頭歎氣說“小時了了,大必未佳”的話了。

本來高一學年結束文理分科的時候我選了文科的,後來高二開學回來我還僥幸地分進了文科基本班5班,再跟阿八隔壁班。但我當時腦子進水了,在高二5班抑鬱寡歡地待了一個星期後,毅然決然轉到理科班去了。依然是高一班主任李老師執管,有三分之一同學屬於原來高一3班同學的理科非基本班。當時轉科的時候,我心裏就琢磨著,如果我依然改變不了理科學無所成的命運,大不了高三再轉回文科就是了。結果我真不是學理的料,高二那年我整學年六門功課期中期末考試沒有一門及格。整天看小說也把作文寫得不知所雲,曾經引以為傲的數學一瀉千裏之後也沒有鹹魚翻身過。

最丟人的有一次期中考試,當時大家都興奮異常地評論數學試題簡單,試卷還沒有發回來就聽到傳說理科班有同學考滿分了,那簡直就是四中數學史上的佳音!成績一出數學老師就先按捺不住散播消息了。當時我們高二2班也有很多同學跨越式進步了,我在深受打擊的情況下起初以為自己也考及格了。數學試卷發回來,瞥了一眼分數還極其不情願地把它丟進了桌屜裏,然後悶悶不樂地跟左鄰右舍發牢騷:班上一籮筐人都拿了三位數,連平時上課整天拜神的同學都蒙及格了,我也才91分。真是太過分了!更過分的是,上課鈴響數學老師走進教室後,難得滿臉笑容地拿起成績表從頭到尾念了一遍及格的同學的名字,竟然沒有我。我極其鬱悶地又把試卷拿出來,不看還好,看完我就再也沒有心情聽講評。該死的打分老師,竟然把7的那個頭寫翹到天上去了,害得我一時激動誤看成了91,其實隻是71。我的成績依然倒著數比較好找。

至於物理化學生物,就更加慘絕人寰、不堪回首,我對它們的感情已幾乎到了深惡痛疾的地步。所以高二學年沒結束,我就已經下了轉科的決心。

回到文科班後,我仿佛有種雀鳥歸巢的感覺,拋開了理化生匪夷所思的轉換公式,我心情愉快地投入緊鑼密鼓的備考路上,看著漸入佳境的考試成績,對明天無限憧憬。

我依然心存希望。

我想我明天還能自由飛翔。

可是當我努力地提升到一個階段後,我裹足不前無法突破了。

每次考試前我都想著這次一定要細心冷靜一點,爭取得到一次量的進步從而來一次質的跨越,哪怕剛過三八線上四百分都好啊。偏偏結果總是不盡人意,依舊被四百狠拒門外。

學校在每個學年結束後,都會根據學生在最後學期的期末成績並參考以往的考試成績進行一次人員的重新優化配置,也就是不同基礎的分班。學習成績較好的在基本班,即所謂的快班;較差的在非基本班,即慢班。到我們屆,高三分了5個文科班,除去藝術班9班不分快慢,7、8班就是基本班,5、6班非基本班。

學校在對待每個班級的態度上算是一視同仁的,安排到各班的課任老師也不算有多大的班級歧視。隻是基礎不同造成了學習氣氛不和諧最後再次嚴重地反作用於班級綜合成績。基本班悟性高,學習氛圍好,從而進步得更快。不像我們,成績跟不上去不想怎麼奮力直追,索性墮落,揮霍光陰。整天在教室吵鬧,上課聽到外麵一點風吹草動,星星之火馬上就變成燎原之勢。要不然就都巋然不動,睡我們的覺,讓老師們說去吧。

本來剛進高三的時候,我們班也有幾號同學成績是挺不錯的,雖然他們當時也沒考多少分,但第一次月考的第一名就比我現在懸梁刺股拚死拚活一個學期的總分高。弄得校長當時似乎就有點激動過頭了,根據那次月考的成績情況給發哥下達了任務,要求在我們班培養多少個三本生——當然能培養出二本更加美好。聽說有好幾個目標呢,聽得發哥兩腿發軟,每天起早貪黑回教室跟班,生怕不能圓滿完成任務。雖然任務艱巨了點,但他當時麵對399那幾名勤學好問的積極分子,還是滿腔熱情,說話擲地有聲。心裏麵琢磨著用高分的模範激勵成績差的同學,個別先富,然後帶動全班共同富裕的道理。不想第二次月考後,竟因我們班人數暴漲,來了幾個去年高考成績不是怎麼理想的補習生,她們原來是從我們班這個教室走出去的,現任政治課老師大郎做班主任,現任高三主管黎副校長惡毒,又把她們安排回這個教室。還有暑假沒有回來補課的幾條懶蟲也戀戀不舍地回來了,致使我們班的人多的矛盾一下子凸顯出來,最後兩排的同學出入教室舉步維艱。黎副審時度勢,當機立斷把我們班第二次月考前五名知識分子分配到7、8班去了,我們班一下子徹底地成了高三文科最差的一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