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卿之言不無道理!”聽張錦繡這麼一說,蕭銑的降唐之心又不由得動搖起來。此時他內心非常矛盾,思想搖擺不定,十分糾結。
“唐主仁義,此乃天下人所共知。至於薛仁杲、王世充、竇建德等人被處斬,那是因為他們極力抗擊唐軍之故。”岺文本進諫道,“今皇上並未與唐軍力戰,也沒有造成唐軍多大傷亡,且皇上又是宣帝之後,名望俘眾。若此時舉城歸順大唐,唐主當不會罪責皇上。”
“岺大人說的對!”眾臣跟著進諫道,“皇上,今唐軍尚未攻城,若此時開城迎唐軍進城,也算是一大功勞,唐主當因之而封賞皇上。事已急矣,臣等請皇上立即出宮迎唐軍進城!”
說罷,他們一個個跪地叩首,齊聲請求蕭銑降唐。
蕭銑看見群臣苦苦逼自己納城出降,不禁一陣心酸與悲傷。他原是召他們來商議如何抵敵,好保住自己的江山社稷,卻不曾想到他們非但不與自己同心協力抗擊敵軍,反倒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勸他拋棄一切投靠李淵。這怎能不令他心寒呢?然而此刻,不知怎的,他胸中竟沒有怒火,沒有怨恨,隻有一種說不出的苦悶與淒愴。低頭沉默了好半天,他才抬起頭兀自苦笑了聲,接著語調低沉地指責道:
“朕本是想依仗眾愛卿來守住城池,守住我大梁這片江山社稷。可你們……你們卻口口聲聲逼朕納降,這真令朕傷心哪!朕自以為待你等不薄,當會在這艱難時刻舍身為朕守住這片大好河山。可你們卻隻知道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和榮華富貴,不肯為朕效忠為朕賣命,辜負了朕的一片厚意與重托。朕本當下旨重責你們,甚至把你們一個個處死。然朕深念你等過去的功勞以及與朕的感情,下不了這個手啊!”
“臣等深謝皇上不罪之恩!”群臣異口同聲地叩首答道,“皇上,今日之事非人臣可為,實乃天意也。請皇上明鑒!”
“皇上待臣恩寵有加,臣願為皇上赴湯蹈火,萬死不辭!”張錦繡挺身而出,毅然決然道,“皇上,臣願率軍與城外賊寇決一死戰!”
“愛卿忠心可嘉,然事已至此,非你一人能撐起大梁這片天哪!”蕭銑苦笑道,“今大梁遭此劫難,皆朕一人之過呀。朕不想因此而連累眾愛卿,以及滿城的生靈。”頓了頓,他又沉重地歎息一聲,“好吧,既然你們都逼朕歸順大唐,那朕明日午時率眾出城好了!”
說著,蕭銑身子往後一仰,頭重重地靠在椅背上。此時,他感到心痛如刀在剜割,聽到泣血的聲音。他想哭,卻始終未能哭出來,隻是瞪著兩隻眼睛,呆呆地盯著頭頂上那根雕刻著精美圖案的大樑,一聲又一聲地歎息著。五年的帝王生活很快就要結束了,等待他的不知是什麼命運。
“皇上聖明!”岺文本得知蕭銑願意納降,喜不自禁,連忙拱手讚道,“皇上以蒼生為念,置個人榮辱於外,實乃賢明之主,當為天下人所景仰!”
“皇上,皇上您不能出降啊!”張錦繡撲通一聲跪地哭求道,“皇上,您一旦離開了江陵,必將引頸受戮,到時我大梁就覆滅了!皇上……”
“張愛卿,朕知你忠心於大梁,不甘心看到大梁覆滅。朕又何嚐想呢?”說到這,蕭銑的眼睛也浮出了層水霧,有些哽咽地接著說,“然天不祐我大梁,朕又能怎樣呢?朕是大梁的一國之君,當念惜自己的子民。朕不能為了自己而讓百姓塗炭生靈遭殃啊。故而,事到如今,朕隻能這樣了!”
“皇上既然決定棄國而降他人,那就請先賜臣一死!”張錦繡挺直身,悲憤填膺地高聲說道,“臣今生隻事皇上,隻事大梁,決不侍奉李淵逆賊!”
“朕知愛卿乃忠義節烈之士,不肯背棄大梁,背棄朕。這令朕萬分感動與欣慰!”蕭銑動情地說,“正因如此,朕又怎忍心賜死你呢?”
“臣知皇上為人仁義慈善,不忍看到臣死。”張錦繡悲聲說道,“然臣實不忍眼見皇上受辱,眼見我大梁江山歸於他人哪。皇上,你既不忍,那臣也不敢再逼你。好,那就讓臣自行了斷吧!”說著,他邊砰砰地磕頭,邊大聲說,“皇上,請受臣最後一禮!臣走之後,請皇上多多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