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走在最前或最後是否最痛苦”構思演練
構思演練場
作者:林瑩
文題
閱讀下麵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有人認為,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有兩種:一種是走在最前麵的人,一種是走在最後麵的人。
你對上述觀點有何思考?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聯係實際,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1)不少於800字。(2)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文題分析
該作文題屬於辨析類材料作文題,命題者一般不擺明自己的觀點,也沒有明確的傾向,需要寫作者分析其中的是非曲直,拿出主見。這類作文不求結論的一致性,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言之成理即可。2013年高考江西卷的作文“對奧數、英文、周樹人的‘怕’或‘不怕’”就屬此類。須注意的是,此類作文看似沒有審題、立意難度,寫作者似乎可以各抒己見、自由評論,其實不然。由於作文材料中潛藏著命題者的發問:走在最前或最後的人是否最痛苦?對奧數、英文、周樹人“怕”還是“不怕”?立論時並沒有廣闊空間,隻能緊扣命題者所問,明確回答痛苦或不痛苦、怕或不怕,並由此闡述理由,而且闡述的對象應緊扣住“走在最前或最後的人”“奧數、英文、周樹人”,不然,則很容易偏離題旨。
立意分析
1.弄清“最前的人“或“最後的人”的豐富內涵
“走在最前麵的人”可讓人聯想到不同時期、不同領域的探路者、拓荒者,如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則徐、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愛因斯坦、世界上首位進入太空的加加林;也可以是各行業成就突出的領跑者,如中國首位打進WTA前十的網球金花李娜,以及拿下奧運會、亞運會、世錦賽、全英賽、世界杯、總決賽、蘇迪曼杯、湯姆斯杯八大滿貫的世界羽壇第一人“超級丹”。
“走在最後麵的人”可以是不具優勢的落後者,如學業、事業上成績落於人後者;也可以是身肩重任的斷後者,如中國古代所謂“三軍”中之“後軍”,行軍作戰時行於隊伍之後,承擔著掩護和警戒任務。
2.分析“痛苦”或“不痛苦”的根源
對於孫中山、加加林這樣的探路者、拓荒者來說,其痛苦可能在於:前途艱險,情況難料,一路前行意味著冒險,甚至犧牲。對於李娜、林丹這類成就突出的領跑者,其痛苦可能在於:有不斷挑戰、超越自己以始終保持身在最前、不敢有半點懈怠的巨大精神壓力,也許還會有後進者、旁觀者的羨妒、非議甚至誹謗。當然,探路者、領跑者也未必最痛苦,因為無論是挑戰自然的困難還是人為的困難,無論是挑戰自己還是挑戰他人,都可以從中收獲挑戰的經驗,或者教訓,從而獲得人生智慧,發現自身價值。
學業、事業上落後者,其痛苦在於,處於人後,會飽受冷眼甚至欺淩,難有機遇。不過,該類人正因為處於人後,一則沒有開路、拓荒的危險,可安然地走前人開辟的道路,免去了走彎路的失意和沮喪;二則總為人後的不利處境,也許會激發其鬥誌,從而成為不甘人後、拚命超越的巨大力量。從這一點來說,落後者未必痛苦。
對於行軍作戰中的斷後者,其痛苦在於,既要掩護整支部隊順利進發,又要冒險甚至犧牲生命來阻擊追兵,以此換來整支部隊的安全。斷後者在痛苦中展現精神的偉大,收獲生命的意義,因此,他也許並不以為痛苦。
立意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