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達美國後,中越問題成了各國記者關注的熱點問題。麵對這些疑問,鄧小平是快人快語,直言不諱。當問到中國軍隊向中越邊境調動時,鄧小平說:“必要的軍事調動是有的,這點你們很清楚。” 問軍隊可能采取什麼行動,他說:“我們得等著瞧。”最後,鄧小平強調說:“我們中國人說話是算數的。”
而在兩個多月以前,鄧小平出訪泰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三國以及途徑仰光的時候,也依然毫不含糊地抨擊大霸和小霸,提醒東南亞提防“東方的古巴”,並警告越南不要在柬埔寨玩火。
結束訪美行程之後,鄧小平開始對東京的訪問,在會見田中角榮時他說:“對侵略者不懲罰,就有發生連鎖反應的危險。”“正在考慮,為了懲罰,冒某種危險也要采取行動。”
鄧小平說:“越南同蘇聯簽定的條約具有軍事同盟的性質,越南對柬埔寨發卻了大規模武裝入侵,並正在中國邊境地區挑釁。越南起的作用會比古巴更壞,我們把越南叫做東方的古巴。對付這樣的人,沒有必要的教訓,恐怕任何其他方式都不會收到效果。”日本外務省人士對此十分吃驚,說這是在外交上極少使用的激烈的措詞。
但此時美國人卻不象日本人那樣緊張。一位美國公司的負責人說:“美國人很喜歡聽到副總理(指鄧小平)關於蘇聯和越南侵略的談話,雖然由於種種原因,我們自己不便這樣講。”
麵對鄧小平的激烈言論,越南並沒有恐慌。2月7日,法新社自河內報道,越南對於鄧小平最近連續發出的威脅,保持沉著,表示“決不驚慌”。
二月十二日,越南《人民軍隊報》的社論說:“企圖給我們教訓的人,應該記取美帝國主義在越南的教訓。”此前,當鄧小平在美國同卡特談到“教訓越南”的話題時,卡特也曾婉轉地談到美國在越南的“教訓”。
盡管鄧小平言辭激烈,處處言談透露著必教訓的決心。但事實上那時候解放軍剛剛從文化大革命的破壞中走出來,解放軍的作戰能力不強。而越軍方麵1975年越戰剛剛結束,作戰經驗豐富,手中握著繳獲美軍的裝備、蘇聯援助的大量軍火、以及過去中國的支援。
在這場戰役中,中國解放軍仍然依賴隊形密集的步兵,用“人海戰術”衝擊敵人的陣地,這種戰術在越南付出了巨大代價。中國軍隊曾嚐試發動聯合兵種進攻,但均未成功。高級參謀人員年齡老化,不願放棄傳統的防禦戰,雖然個人驍勇善戰,但對進行一場現代戰爭毫無準備。中國軍隊從未真正建立起進攻的理論,雖然能夠實現有限的目標,但在重武器裝備和用兵理論方麵同越南人相比大為遜色。
接下來的十年時間裏,中越邊境打打停停,停停打打,衝突不斷,沒有哪一方成為戰爭真正的贏家。中國各大軍區輪流派兵參戰,中越邊境成了練兵場。
其慘烈程度也直逼朝鮮戰爭。昆明軍區在對對越自衛反擊戰進行總結時提到:“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我軍犧牲6900餘人,傷14800餘人。2月17、18日兩天,傷亡達4000人,後勤部門措手不及,無力全部救治,傷員死亡很多。”許多中國人至今都還記得電影“高山下的花環”中描述的浴血場景,電影所宣傳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的背後是無數士兵生命的代價。時至今日,昔日媒體稱頌的影響已無人再提起。1984年的老山戰役中,中國軍隊犧牲939人,支前民工64人,山頭被炮火削平幾公尺,地表陣地一片焦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