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雞:救命啊,救命啊!……(眾笑)(警報響起,黑貓警長趕到)
黑貓警長:黃鼠狼,警署正式發下通緝令,你被逮捕了!
母雞:送派出所去,送派出所去!
黃鼠狼:哎喲,你說這鮮美的雞沒吃到,卻被這個黑貓警長逮了個正著。(眾鼓掌)
小公雞:老媽,你沒事了吧?
母雞:(做發抖狀)哎呀,嚇死我了,嚇死我了,孩子,是你給黑貓警長打的電話?幸虧我孩子,要不,媽的命就沒了,(眾笑,鼓掌)這個年也過不去了!哎喲,孩子,你真好。(做老太太狀下)(眾笑,鼓掌)
於老師與學生合作,自己演慈愛的“老母雞”,可以講於老師演得惟妙惟肖,出色的表情、動作、語言使學生印象深刻,讓在場的師生捧腹大笑。這樣的課堂合作,使得教師不再是一味傳授方法,而是參與合作,引領表演。改變了傳統的授課模式,師生間平等交流與互動,教師真是一個顧問和引導者,在合作學習中,師生活動有機地融為一體,有助於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師生間平等的對話與交流,真正體現教學民主。
三、 據堂而生,靈活多樣
為了深入理解文本,在教師的引導下,挖掘文本的思想內涵,品評文本的語言特色,根據教學重難點需要,臨時組成合作小組。這種合作形式一展現在我們麵前,教學難點自然不解自破,有如撥開烏雲重見天日的快感。請欣賞特級教師王崧舟《長相思》的合作教學片段:
師:現在王老師提兩個問題,看看你對這首詞大概的意思掌握了沒有。(板書“身”)第一個問題,聽清楚了,作者的身,身體的身,身軀的身,作者的身在哪裏?身在何方?
生:作者的身在前往山海關外。
師:請站著,山海關外。繼續說,誰還有不同的看法?
生:作者的身在前往山海關的路上。
師:路上,請站著。繼續說。
生:作者的身在山海關。
師:你也站著。誰還有不同的理解?身在何方?
生:他的身在山海關那邊。
師:那邊,山海關的那邊。好,那麼“山一程”呢?身在哪兒?還可能在哪兒?
生:身可能在山上。
師:可能在怎麼樣的山上?
生:非常高的山上。
師:在崇山峻嶺上。那麼,“水一程”呢?他的身還可能在哪兒?
生:他的身可能在船上。
師:可能在船上,是的。那麼“夜深千帳燈”呢,他的身可能在哪兒?
生:他的身可能在營帳裏麵。
師:營帳裏麵,請站著。孩子們,這裏站著一、二、三、四、五、六、七位同學。作者的身在哪兒?七位同學就是作者的身經過的點,他經過了崇山峻嶺,他經過了小河大川,他經過了山海關外,他經過了軍營的帳篷,他還經過了許許多多的地方,這就是作者身在何方。一句話,作者身在征途上。(板書:在“身”後麵寫“在征途”)
王崧舟老師的一問——“作者身在何處?”七個學生作答後,教師讓這七個孩子站著,七個孩子臨時合作代表作者跋山涉水經過的七個地方——“山海關外、山海關的路上、山海關、山海關那邊、山上、船上、營帳裏麵……”這真是“望斷關山萬千重,身在征途長相思。”學生們望著身邊七個站立的夥伴,仿佛看到了納蘭路途遙遠,寒風凜冽,雪花飛舞,行走艱難,感受他“身在征途”“心係故園”的情景,感悟了“身”“心”分離的“相思”之苦。
名師課堂的合作學習,麵向全體,據需而設,活而不亂,動靜相宜,相信學生通過角色互換,便會積極主動,樂於表達,合作學習,激活課堂,奠基人生。
(作者單位:天津市靜海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