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遇冷
觀察
滬港通持續降溫。
11月17日,滬港通在曆經7個多月的緊張籌備之後正式開通。對於中國股市來說,滬港通的推出,一直被視為劃時代的事件,不過在推出後兩地投資者似乎並不那麼願意在對方市場交易,除了首日130億元滬股投資額度全部用完以外,接下來兩個交易日投資者的熱情逐步降低。
港交所數據顯示,11月19日滬股通成交28.42億元人民幣(含6.1%賣盤),隻用了20.1%的額度;上證所數據則顯示,港股通買入成交3.02億元人民幣,賣出0.91億元人民幣,額度隻用了不到3%,不過賣盤額度占23.2%。
“製度紅利兌現需要時間。”在被問及滬港通為何成交持續遇冷時,華泰證券策略分析師徐彪表示。
兩地投資者或早已開戶
“真對港股有興趣的,早就在香港開戶了,在深圳以及珠三角其他地區尤甚,且資金進入香港的渠道也很多,在內地通過港股通投資的人其實不多。”多位在內地投資港股的人士表示。
多位香港券商客戶經理稱,香港對外來資金並無任何限製,隻要內地居民可以把資金彙到香港,就可以在香港開通港股交易賬戶,多年來,珠三角等地理位置近的地區,很多投資者都有做港股的投資,港股小市值股票的估值低廉和較大波動,對內地投資者都有很大吸引力。
不僅如此,內地券商其實在滬港通開通前的幾年,就一直在部署港股開戶的步伐。華南某知名券商一位客戶經理稱,開通港股交易賬戶在該券商香港子公司交易,不用滿足50萬元的滬港通投資門檻就可以直接開戶。
就北上開戶而言,2013年3月,經中國證監會批準,中國結算公司發布了修訂後的《證券賬戶管理規則》和《業務指南》,放開了對境內港、澳、台居民開立A股賬戶的限製,從2013年4月1日起,境內港、澳、台居民可據此開立A股賬戶。
資深投資銀行家溫天納稱,目前北上買A股的意欲較強,有明顯的機構投資者的影子,而南下買港股的意願卻奇冷,隱約隻見散戶的身影;由於遊戲規則不一樣,投資理念不一樣,監管與交易條款不一樣,還有50萬元的門檻,內地投資者通過港股通投資並不熱烈。
投資者隱憂
目前,滬港通隻能在兩地市場均交易的時候才開放。由於香港和內地的假期不同,如每年香港的聖誕假期和內地的春節和國慶長假,都會遇上單邊開盤的情況。
有投資者擔憂,在本地市場長假停市期間萬一遇到市場急劇動蕩,投資者將無法人市拋售持有的對方市場股票,不過如果投資者是直接在對方市場開戶交易的話,就不會碰上這種情況。
溫天納認為,由於滬港通存在限額,若買賣差額超過限製,即日剩下的部分交易也會被強製性中止,一些尚未對盤的買賣需求將無法執行,餘下整天也是無法進行交易,此時如果外圍出現突變,投資者隻能幹巴巴看著不能行動,未來製度如何優化,必須要有重點處理。
11月17日滬港通開通的上午,在滬股通單日額度用盡之前,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市場交易過程中,在額度用完前就一直在考慮下一步怎麼走,要把市場整體運作所有的方方麵麵考慮周到,在一段時間後會有更多信息和數據出來,然後會有綜合評估,未來額度怎麼處理會早日公布。
有投資者疑問:“滬港通為何隻能在兩地市場均交易的日子才開放,日後會否調整?”
李小加在其網誌上回應稱,如此安排主要是因為兩地市場的交易日並不一致,考慮到交易結算所涉及的本地及跨境付款事宜以及券商和銀行界的營運安排,尤其是兩地券商一般都不會在假日期間營業,滬港通隻在上證所及港交所均為交易日且結算安排均可有序運作的日子才開通。
李小加稱,如果在一邊市場假期期間開放滬港通,業界的營運成本和負擔將會大幅增加,投資者及從業人員也需要改變原有的休假安排及風俗習慣。目前的安排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選擇。在滬港通開通後,兩地交易所會繼續與券商及銀行業界探討在假期提供跨境交易服務的可行陛及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