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線投資是主流
11月19日晚間,港交所發送的“滬港通市場數據摘要”顯示,19日滬股通成交額前十名的,第一位大秦鐵路、第六位北方導航、第十位貴州茅台都分別代表著港股市場上的稀缺品種——鐵路、軍工、白酒三個行業。
港股通成交額排名前列的,包括波司登、騰訊控股、中芯國際等十家公司,其中隻有第七位香港中華煤氣以及第八位長江實業並非內地企業,其中成交最活躍的波司登賣出1300萬港元,遠高於買人的802萬港元。
對此,香港彙業證券策略分析師岑智勇稱,香港投資者都傾向投資一些規模大,或有政策概念的A股,也包括A股較H股折讓的金融股。因為近期A股和港股都下跌,可能使得投資者卻步,所以雙向金額都用得較少,相信要待大市穩定後,才有機會吸引投資者入市。
葉尚誌認為,從港股盤麵上來看,由於港股裏部分消費和媒體板塊估值上相對A股便宜,成為了這一輪南下資金的主要標的。
溫天納稱,兩地投資者基本上就是隻買中國概念股,第一購買熟悉的品牌,第二購買政策受惠股,特別是自己市場沒有的,第三購買價AH價差股;就滬股通而言,鐵路是政策股、白酒是香港稀缺板塊;就港股通而言,由於成交額太低,這些股份排名數據未能顯示,因為主要都是些零散投資者。而買賣滬港通的投資者,短線投資者很少,主要是因為限製依然太多,預計未來限製減少後,短線對衝交易比例將大升。
另外,滬股通賣盤成交隻占6%,而港股通賣盤占23.2%;對此岑智勇認為,滬股通操作依然是T+1,對部分投資者而言不方便賣出,所以投資者都傾向較長線持股;港股通可以T+0操作,投資者可以更加靈活操作。
打開A股國際夢
11月17日正式交易之前,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報告對滬港通政策進行了解讀和分析。報告指出,這項重大舉措旨在促進A股和H股交易製度並軌,預計未來很可能將為H股牛市提供支持,並提高終結A股市場已經持續四年的熊市的可能性。
因為滬港通的啟動,上海A股與港股因為此次“聯姻”而成為全球第二大股市,由此引發的關於A股國際化納入MSCI的呼聲則再次高漲起來。有分析人士稱,納入MSCI最快將於明年實現,此舉對大盤藍籌股以及A股市場信心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
MSCI指數是全球投資組合經理最多采用的基準指數,追蹤MSCI指數的基金有5719家,資金總額達到3.7萬億美元。MSCI新興市場指數是其指數係列的一種,主要麵向新興國家資本市場。機構預測,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將給A股注入增量資金近萬億元人民幣。
海通證券的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台灣地區、韓國從最開始加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到最後全權重計入,分別用了九年和六年的時間。在加入MSCI一年後,台灣股指大漲了40%,市值增長27%;在進入MSCI三年裏,韓國股指大漲65%,市值增加了79%,交易量上升了153%,外資交易占比從1%升至3.8%。
國際投行高盛認為,外彙管製嚴格的市場在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時多采用漸進式方法,從開始到完成通常需要七年至十年時間。韓國和中國台灣地區的經驗顯示,隨著滬港通的開通,A股很快將被納入全球基準股指。
從這個角度來講,不管投資者是否願意麵對,滬港通未來對中國投資者的影響都可以說是具有曆史意義的,甚至可以說是具有顛覆意義的。
溫天納認為,A股始終是全球關注的重點,在未來半年到一年的時間裏,A股被納入環球指數後,買盤及需求將湧入。港股要繼續麵臨A股的競爭,未來前景充滿挑戰,必須思考往後的定位,中國股市會具備更大的吸引力,香港必須更創新,同步開放更多人民幣新產品。
(本刊綜合《第一財經日報》、《齊魯晚報》)